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在线_日本淫妇xxww老女人,_黑人让我高潮的视频_欧美亚洲高清在线一区_国产丝袜久久久久之久_国产精品这里有精品_亚洲aⅴ男人的天堂t在线观看_免费黄色片一级毛片

李清照教學設計

2024-10-08 李清照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guī)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么的問題。那么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李清照兩首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李清照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根據(jù)教材的特點,結(jié)合課標的要求,我制定以下目標:

 。1)通過誦讀準確把握該詞的情感;

 。2)了解并把握李清照的創(chuàng)作分期。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誦讀和賞析把握作者情感。

  教學難點:體會并理解李清照創(chuàng)作分期和創(chuàng)作特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設計

  同學們,我們先看一句臺詞:“皇上,您還記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嗎?”(PPT展示),當然也有人進行過惡搞。(PPT展示:皇上,您還記得大明湖畔的容嬤嬤嗎)

  實際上,大明湖畔確實出現(xiàn)過一些美女和才女,這里有一幅對聯(lián)為證:

  大明湖畔,趵突泉邊,故居在垂楊深處,

  漱玉集中,金石錄里,文彩有后主遺風。

  這就是郭沫若題李清照故居漱玉堂的對聯(lián),那么我們今天就來走進李清照,學習《李清照詞兩首》。

  二、板塊教學,整體感知

  1. 讀一讀。向?qū)W生提出四維誦讀要求。

  讀得準確

  讀出節(jié)奏

  讀出關鍵

 。ǔ睿阂粋“愁”字開篇,反應的是作者濃濃的愁思,使全詞都籠罩在凄迷、哀怨的氛圍當中。思考:李清照因何而愁?

  涼。表面上:重陽節(jié),天氣轉(zhuǎn)涼。玉枕紗櫥,難于風寒。

  深層面:獨居家中,沒有家庭的溫馨,內(nèi)心感到孤獨、凄涼。)

  引申問題:本詞寫作的季節(jié)?時間?

  重陽節(jié)。本應于家人團聚,而此時趙明誠在山東做官,李清照在青州老家居住,李清照清寂無聊,寫了這首詞給趙明誠,以寄相思。“永晝”“半夜”“黃昏后”。巧妙抓住了這幾個時間的推移,來寫自己在家中生活的空虛,無聊,來表達自己對丈夫那種夜以繼日的相思之情。

  讀出感覺

  2. 品一品。品讀“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黃色的菊花與作者因相思而消瘦的體態(tài)相近,這樣的比喻比較恰當?shù)胤从沉水敃r作者由于作者離開丈夫而孤獨、愁悶的生活和內(nèi)心情感。

  3.比一比:比較李清照前期作品《如夢令》,闡釋不同環(huán)境下的.不同創(chuàng)作風格,引進李清照創(chuàng)作分期。

  18歲之前,天真爛漫的少女時代(李格非之女,)。代表作品《點絳唇·蹴罷秋千》《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18歲嫁于趙明誠(金石學家),婚后生活幸福,44歲之前有時過著獨居的生活;代表作品:《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醉花陰》

  宋欽宗靖康二年、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李清照44歲,靖康之難;46歲,丈夫趙明誠病逝于建康。

  最后,請同學為該詞選一幅插圖。

  三、總結(jié)提升

  本節(jié)課是在誦讀和品味中體會李清照這首詞中的情感(描繪孤獨的生活、抒發(fā)相思之情);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和創(chuàng)作分期

  李清照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深入研讀詩歌,抓住意境,體驗情感。

 。、了解詞人的人生際遇對其詞作風格的影響,體會其前后期作品的別樣愁情。

 。场⒆寣W生由詞及人,進入到詞人苦悶、復雜的精神世界。

  教學方法

  誦讀法、情境法、對比探究法

  教學課時

  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北宋末年,有一位青年男子睡覺時夢見自己讀到一本書,醒來后只記得其中三句:“言與司合,安上已脫,芝芙草拔!彼堰@件事告訴了自己的父親,父親就知道兒子心中有傾慕的女子了。原來那三句是字謎,謎底是“詞女之夫”。那么,“詞女”是誰呢?對了,是李清照,那這位青年就是趙明誠。雖是傳說,但是李清照夫妻二人情投意合、志同道合卻是人盡皆知。那么,如膠似漆的夫妻二人一旦分別,甚至是死別,李清照的內(nèi)心會掀起什么樣的波瀾呢?下面,就讓我們

  一起來學習《李清照詞兩首》。

  說起李清照,我們并不陌生,我們在初中還曾經(jīng)學過她的《如夢令》呢。

  那么,我們對她的生平應該還是有些了解的,誰來帶著我們大概回憶一下呢?

  請學生回憶相關內(nèi)容

  二、確定基調(diào),分析疊字

  帶著對李清照的回憶,我們先來品讀《聲聲慢》。

  配樂朗誦《聲聲慢》

  《聲聲慢》是李清照晚年的名作,歷來為人們所稱道,尤其是作者那哀婉的凄苦情,不知曾感動過多少人。當時,正值金兵入侵,北宋滅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難的過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丟失殆盡。這一連串的打擊使她嘗盡了國破家亡、顛沛流離的苦痛。

  1、初讀全詞,找出最能體現(xiàn)作者感情的詞語。(愁)

  2、直接表現(xiàn)愁的是哪幾句?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1)尋尋覓覓,李清照在尋什么呢?尋到了嗎?

  我們知道當時的李清照國破家亡夫死,她可能是在尋覓流亡以前的生活,丈夫在世的愛情,還可能是心愛的文物或者什么別的,它們似乎是遺失了,似乎本來就沒有。所以,她精神恍惚,若有所失,到處尋覓。

 。2)冷冷清清,她尋找到什么了?

  沒有,不僅沒有尋回失去的東西,不但沒有減輕內(nèi)心的痛苦,反而在這冷清的環(huán)境中,更加覺得自己寄身異地,無人為伴,孤獨寂寞。

 。3)凄凄慘慘戚戚,最后詩人產(chǎn)生一種什么樣的感覺?

  命運凄慘,心情悲痛。

  可以說開頭這句詞為全篇定下了一個感情基調(diào),同學們能告訴我哪些詞語可以概括嗎?對了,悲苦愁絕。

  剛才同學們在讀這幾句詞的時候,有沒有發(fā)現(xiàn)什么?對了,疊字的運用,假如我們將它改成“尋覓,冷清,凄慘戚”,你們覺得怎么樣呢?對,少了音韻美。

  三、鑒賞意象,品評愁情

  我們講詩歌,肯定要談意象,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作者選取了那些意象來表現(xiàn)她的愁呢?

  淡酒、晚風、過雁、黃花、梧桐、細雨

  在這些意象中,你感觸最深的是哪一個?試著說說你對它的理解。

 。1)淡酒

  詞人為什么喝了幾杯之后覺得酒是淡的呢?難道是因為她是海量,千杯不醉?可是我們分明記得她曾經(jīng)說過:“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這就說明她不太能喝。本來想借酒澆愁,但是愁仍然難以排遣,

  所以說,并非酒太淡,而是風太冷,愁太重,酒力壓不住啊。

 。2)晚風

  怎么去理解“晚來風急”?它能渲染出什么樣的情緒呢?

  晚可以指晚上,也可以指晚年,風又急又冷,恰好能渲染出憂愁凄苦的情緒。

 。3)過雁

  大雁南飛本是自然現(xiàn)象,作者看了為什么會傷心呢?她和大雁又怎么會是舊時相識呢?

  大雁到了秋天,由北而南,作者是北方人,避難南下,似乎是舊時相識。大雁能夠按時南來北往,而自己卻漂流困頓,寄寓異鄉(xiāng),這正是引起她傷心的原因。

  李清照在很多作品里面都寫到了大雁,比如說,早年寫的《一剪梅》里就有“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南渡之前寫的《念奴嬌》里也有“征鴻過盡,萬千心事難寄”,我們看這兩句雖然也充滿離愁,但是那離愁中卻是含有甜蜜的回憶和相逢的希望的,而本詞卻表現(xiàn)了一種絕望,一種極度的傷心。

 。4)黃花

  黃花是什么花呢?象征著什么呢?

  黃花就是菊花,菊花雖然曾經(jīng)開得極其茂盛,甚至堆積起來,然而現(xiàn)在卻已經(jīng)憔悴了。在往年,一定是要在它盛開的時候,摘來戴在頭上的,而現(xiàn)在,誰還會有這種興致呢?

  這里明是寫花,而暗喻歲月流逝,人已衰老、憔悴!

 。5)梧桐、細雨

  本來白日漫長,作者獨自一人要苦熬苦等才能到天黑,但是到了黃昏時候,又有秋雨點滴作響,還偏偏是打在已經(jīng)發(fā)黃的梧桐葉上!凹氂辍薄包c點滴滴”,正是只有在極其寂靜的`環(huán)境中“守著窗兒”才能聽到的一種微弱而又凄涼的聲音,而對于一個傷心的人來說,這細雨哪里是打在梧桐葉上呢?這分明就是打在作者那顆破碎的心上!整個黃昏,就是這么點點滴滴,什么時候才能結(jié)束呢?還要多久才能滴到天黑呢?天黑以后,不還是這么滴下去嗎?

  這樣一來,深秋時節(jié)作者的那種失落、孤單、凄涼、悲哀,就都展現(xiàn)出來了。

  通過剛才對這些意象的共同探討,我們發(fā)現(xiàn),雖然作者沒有明著寫愁,但是這其中處處都充滿著愁緒。真叫“無一字寫愁,卻處處惹愁”。

  一直到全詞即將結(jié)束,作者才說“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是的,這種景象,這種情緒,哪里是一個簡單的“愁”字所能概括得盡的?

  這樣我們就知道了在《聲聲慢》里,作者所寫的是永別之愁,長久之愁,家國之愁。

  四、比較兩詞,解決重點

  這就讓我們想起了辛棄疾的那首《丑奴兒》,下闕是這樣的:“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可是他在上闋里說的卻是:“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蹦俏覀兙蛠砜纯矗斈甑睦钋逭沼质窃鯓印盀橘x新詞強說愁”的呢?

  《醉花陰》是李清照前期的懷人之作,李清照婚后不久,丈夫趙明誠便宦游在外,深閨寂寞,她深深思念著遠行的丈夫,這年時逢重陽,人逢佳節(jié)倍思親,便寫了這首詞寄給趙明誠。

  請同學們自讀《醉花陰》,找出表現(xiàn)愁情的意象,著重分析和《聲聲慢》里相同的意象——酒、風和黃花。

  酒:《聲聲慢》里的酒是無力的,是無法驅(qū)寒澆愁的,用來反襯內(nèi)心的愁濃愁重。

  《醉花陰》里的酒是用來消愁的、相思的,有著詩酒自適的瀟灑。

  風:《聲聲慢》里的風是晚風,是急風,讓人更添寒意,更難將息。

  《醉花陰》里的風是有趣味的,它卷動珠簾,簾內(nèi)閃現(xiàn)出一位愁思綿綿的少婦。

  黃花:《聲聲慢》里的黃花是殘菊,象征著人世的悲歡離合,正是詞人晚年百無聊賴,孤苦飄零的處境。

  《醉花陰》里的黃花,是有暗香的,是瘦的,因花瘦而觸及人瘦,但人瘦勝似花瘦。寫出詞人因思念丈夫而消瘦。

  這樣我們就知道了在《醉花陰》里,作者所寫的是小別之愁,暫時之愁,個人之愁。

  由此可見,同一個作者,不同時期的作品,反映著不同時期的生活和心態(tài),呈現(xiàn)出不同的韻味和格調(diào)。我們從中可以領會到時代社會的變化、個人的際遇對于作家創(chuàng)作的有力影響。

  兩首詞我們就賞析到這兒,看同學們的樣子還有點意猶未盡,那么就請同學們課后完成這樣的作業(yè)。

  五、課后作業(yè)

  我為清照寫碑文

  作為一個女人,李清照是不幸的,但作為一個詞人,她卻是偉大的,生活曾經(jīng)給她帶來了太多的苦難,不過女詞人并沒有被苦難壓垮,而是讓自己的藝術(shù)靈魂越飛越高,越飛越遠。雖然,我們不知道她死于何時,葬于何地,但我相信,她已在我們每個人的心目中留下了一座豐碑,只是這碑上還缺少碑文,這碑文就交給同學們來寫吧。

  李清照教學設計 篇3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李清照的生平、思想及創(chuàng)作風格。

  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對古代詩詞的鑒賞能力。

  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情感。

  二、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在理解內(nèi)容的基礎上,通過對典型意象的賞析,引導學生進入意境,體會詞人的情感。

  教學難點:

  1、挖掘詞中意象豐富而又復雜的內(nèi)涵。

  2、通過兩首詞的閱讀,引導學生感受“閑愁”和“國破家亡之愁”的區(qū)別。

  三、教學過程

 。ㄒ唬⿲耄涸谥腥A文化長廊中,宋詞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閃耀著奪目的光芒,無論是“大江東去”的豪邁,還是“執(zhí)手相看淚眼”的婉約,都讓人為之留連,為之感嘆。徜徉其間,許多詞壇巨匠與我們擦肩而過,蘇軾、辛棄疾、柳永,今天我們要結(jié)識一位杰出的女詞人,她就是李清照,她在文學上開拓了屬于自己的一片天空。現(xiàn)在就讓我們走近李清照,去了解她的人生,去感受她詞作的魅力。(投影題目“走近李清照”)

  (二)投影教學目標。

  (三)復習學生初中曾學習過的李清照的一首詞《如夢令》,讓學生齊聲背誦后投影全詞。

  提問以下問題:

 、龠@首詞的感情基調(diào)是什么?(愉悅歡快)

 、谠~中哪些語句可以表現(xiàn)這種感情?(沉醉、興盡晚回舟、爭渡)

 、蹫槭裁丛~人此時這么愉快?(投影李清照前期生平簡介,可知詞人生于仕宦家庭、書香門第,生活富裕,衣食無憂,再加上文化熏陶,所以處于少女時代的李清照才能寫出這么優(yōu)美的詞作。)

 。ㄋ模┎シ虐馋┭莩摹对聺M西樓》

  提問:歌詞化用了李清照的哪首詞?(《一剪梅》)

  投影全詞,讓學生誦讀后提問:

 、僭~的感情基調(diào)是什么?(愁)

 、谀切┱Z句直接表現(xiàn)出這種情感?(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郛a(chǎn)生這種閑愁的原因是什么?(相思,閑愁—相思之苦)

 、芙Y(jié)合賀鑄在《橫塘路》中對閑愁的一句精彩的描寫“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斌w會李清照的閑愁。師生共同探究,得出結(jié)論: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雨這些意象具有什么特點?多、輕、綿長,它不深沉,不凝重,而李清照的相思之閑愁也像這樣,不是凄苦的,沉重的,而是像煙草、風絮、梅雨一樣又多又輕又綿長的,從情感上看是微帶些苦而又有些甜的。

 、菰~人借助那些意象來表現(xiàn)這種相思之愁?(學生討論,選代表發(fā)言)選用的意象有:紅藕、玉簟、落花流水、錦書,雁、月。引用李白、杜甫等相關詩句和織錦回文詩的典故,深入分析月、雁、錦書這幾個意象的傳統(tǒng)意義和審美特征。

  得出結(jié)論

  作者用紅藕香殘,玉簟生涼的凄清之景來表現(xiàn)丈夫不在身邊的孤獨愁苦,用錦書、雁、月寄托自己的相思。詞人在月滿西樓之時,抬頭望見南飛的大雁,希望有丈夫的錦書寄來,于是就有了雁足傳書的遐想,可是雁字空回,錦書卻無,思念之情更濃。于是有了最后一句“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毙蜗蟮谋憩F(xiàn)了作者難以排遣的愁緒。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詞人婚后生活應是十分幸福的,投影婚后生平簡介。

 。ㄎ澹┲v解《聲聲慢》

 、偻队叭~。

 、谂錁防收b。

 、蹖W生誦讀。

 、芴釂栆韵聠栴}。

  A、這首詞的感情基調(diào)是什么?(愁)

  B、和上一首詞中的愁有何不同?(更凄愴)

  C、那些語句直接抒發(fā)了這種情感?(第一句:“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問題一:引導學生揣摩此句中詞人的心境。問題二:分析此句在全詞中的作用。問題三:分析疊詞的作用。第二句“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結(jié)合李白、李煜、秦觀寫愁的詩句來比較,得出結(jié)論:這些愁雖也很沉重,但還可以用具體的形象形容出來,而李清照的愁無法用言語來形容可見愁情之重。)

 、轂楸憩F(xiàn)作者這種深重的悲愁,作者選擇了哪些意象?(讓學生討論后,用自己的話描述意境)

  A、借酒消愁(師點撥:酒并非淡,只是愁情太重,酒力壓不過心愁,可以說是“借酒銷愁愁更愁”“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B、抬頭望雁(師點撥:正當作者獨自對酒傷心時,猛然間抬頭看到南飛的大雁,又牽動了她無限的愁思,那大雁不就是曾為她和丈夫捎過信箋的大雁嗎,而今大雁依舊,人已不在,不禁悲從中來)

  C、黃花滿地(師點撥“憔悴”:既指花因無人采摘自開自落、枯萎凋零的狀態(tài),又指詞人因過度憂傷而憔悴不堪。詞人看到那將要凋零的花瓣就像孤苦飄零的自己,想到此,不禁黯然神傷)

  D、守窗盼黑(師點撥:怎生:怎樣。守窗:表示無人相伴的孤獨。盼黑:表現(xiàn)觸景生情的`痛苦)

  E、梧桐秋雨(師點撥:挖掘梧桐這一意向的內(nèi)涵。梧桐:秋天萬物凋零,最容易觸發(fā)人們的悲涼情緒,而梧桐樹是最典型的落葉喬木。秋天到來,往往是梧桐先行隕落,所謂“一葉落而天下知秋”于是以梧桐寫悲秋,表現(xiàn)孤獨、愁苦、失意就成為古人常用的手法。如“梧桐樹,三更雨,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溫庭筠《更漏子》。“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李煜《烏夜啼》)雨絲象征愁思,梧桐細雨正表現(xiàn)作者剪不斷的愁緒。

  小結(jié):作者因為心情凄愴,所以飲酒無緒,望雁傷心,無心摘花,只盼天黑,那作者的人生究竟發(fā)生了什么變故,會有這樣的愁苦,我們再來看看她晚年的生平(投影)。由此可見:金兵入侵,國土淪喪,人民流離失所,作者被迫南渡,丈夫又去世,作者只身飄零,生活貧困,她的愁有:亡國之痛,喪夫之悲,淪落之苦。她身上有如此多的苦難確實是非一愁字能形容。

 。┱驗樵~人有如此的人身經(jīng)歷,所以她的創(chuàng)作以南渡為界,分為前后兩期:①前期主要反映她在少女少婦時期的美滿生活,抒發(fā)對愛情的追求,對自然的熱愛以及同丈夫的相思離別之情。詞的風格清麗婉約。②后期主要寫她在離亂中的孤獨生活和國破家亡的凄慘心情,詞風變得凄婉低沉。但此時期的詞由于融入了家國興亡的深悲巨痛,從一個側(cè)面反映了當時的動亂生活,社會意義擴大了,發(fā)展了傳統(tǒng)的婉約詞。

  (七)總結(jié):這就是李清照,著名散文家稱之為“亂世中的美神”李清照她以她凄美的詞風,打動了無數(shù)后人。國破家亡,痛失愛偶,只身飄零的不幸遭際使她的藝術(shù)才情升華,創(chuàng)造了無數(shù)讓人們享受無窮的藝術(shù)珍品。斯人已逝,可是當我們偶然再回首一下千年前的風雨時,總能看見那個立于秋風黃花中的孤獨的美神。

 。ò耍┳鳂I(yè):李清照能把無形的愁寫的這樣富有感染力,課下同學們也寫一段描寫自己愁緒的文字。

  李清照教學設計 篇4

  [學習目標]

  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與創(chuàng)作;

  2、體味兩首詞中的意象和由意象營造的意境,以及詞中凝聚的感情;

  3、反復誦讀,背誦這兩首詞。

  [學習方法]

  誦讀、探究、質(zhì)疑。

  [學習過程]

  一、基礎知識

  1、解釋下面的詞語

  永晝(漫長的白天)瑞腦(一種香料,又稱龍腦)把酒(拿起杯子喝酒)

  莫道(不要說)戚戚(悲愁、哀傷的樣子)將息(調(diào)養(yǎng)、保養(yǎng))

  憔悴損(枯萎、凋零殆盡)堪摘(能夠、可以被摘下來)怎生(怎么、怎樣)

  次第(光景、狀況)了得(概括得了)

  2、摘錄其他不懂的詞語向身旁同學請教

  二、整體感知

  1、這兩首詞的中心句(詞眼)分別是哪句?

  《醉花陰》“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聲聲慢》“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2、這兩首詞的感情基調(diào)有何不同?

  《醉花陰》孤獨寂寞(輕);

  《聲聲慢》凄慘悲涼(重)。

  3、熟讀并背誦這兩首詞。

  三、局部探究

  醉花陰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1、首詞作于什么時節(jié)?有哪些時令特點?

  重陽佳節(jié)(“佳節(jié)又重陽”);天氣轉(zhuǎn)涼(“半夜涼初透”),秋風漸起(“簾卷西風”),喝菊花酒(“東籬把酒”),觀賞菊花(“人比黃花瘦”)

  2、除了“重陽”之外,詞中還有三個表示具體時間的`詞,請找出來。

  “永晝”;“半夜”;“黃昏”。

  3、在這三個時間里詞人的情感經(jīng)歷了怎樣的變化?說明了什么?

  “愁”“涼”“消魂”,程度不斷加深;說明對丈夫的思念不斷加深。

  4、名句賞析“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一句運用了哪些表現(xiàn)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擬人、夸張和襯托;用藝術(shù)的手法巧妙地表現(xiàn)出詞人對丈夫的思念之苦、之深。

  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1、這首詞中的“愁”和《醉花陰》中的“愁”相比,含義一樣不一樣?為什么?

  不一樣;《醉花陰》中的“愁”只是丈夫外出,詞人獨處,無人陪伴共度重陽佳節(jié)之愁,是一種生離之愁,相思之愁;而《聲聲慢》中的“愁”卻是詞人經(jīng)歷了國破、家亡、夫死、無嗣種種變故,晚景凄涼之“愁”,是一種死別之愁,身世之愁,它的含義更豐富,更厚重,更悲涼。

  2、這首詞中的時節(jié)和《醉花陰》中的時節(jié)是否一樣?為什么?

  一樣;《醉花陰》寫的是重陽佳節(jié),時值秋天;《聲聲慢》寫的同樣是秋天,由“滿地黃花(菊花)堆積”一句可知。

  3、這首詞主要的抒情方式和《醉花陰》相比,是否一樣?為什么?

  不一樣;《醉花陰》主要是在敘事和寫景中抒情,屬間接抒情;《聲聲慢》更多的是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如首尾兩句。

  4、名句賞析“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一句運用了哪些表現(xiàn)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直抒胸臆,疊字;奠定全詞感情基調(diào),統(tǒng)領全篇。

  四、質(zhì)疑解難

  對這兩首詞你還有沒有什么疑難問題?如果有,請寫在下面,看其他同學能不能幫你解答。

  五、拓展閱讀

  一剪梅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衫,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又上心頭。

  武陵春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1、這兩首詞也是李清照的作品,一首作于早期,一首作于晚期。你知道哪首早期,哪首晚期嗎?有何依據(jù)?

  《一剪梅》早期,《武陵春》晚期;《一剪梅》中“一種相思,兩處閑愁”一句說明此詞當為李清照思念趙明誠所作,所以是早期;《武陵春》中“物是人非事事休”一句總括國破、家亡、夫死、無嗣種種變故,所以是晚期。

  2、這兩首詞在寫“愁”的時候都運用了什么寫法?起到了什么作用?你還能不能舉出其他古典詩詞中類似的例子?

  化抽象為具體,變無形之物為有形之物;形象生動易感可知;

  李白《秋浦歌》“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李煜《虞美人》“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李煜《相見歡》“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

  賀鑄《青玉案》“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六、自我評價

  從自主性、合作性、積極性和精彩度四個方面給自己的表現(xiàn)評分,最高五顆星。

  自我評價組長評價

  自主性

  合作性

  積極性

  精彩度

  七、課外提升

  從《醉花陰》《聲聲慢》《一剪梅》《武陵春》四首詞中任選一首寫一段200字左右的賞析短文。(提示:可從意象、意境、手法等方面入手)

  李清照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作者李清照的生平和文學創(chuàng)作。

  過程與方法:分析《鷓鴣天·桂花》以議論入詞的寫作特點;賞析《永遇樂》中對比的寫作手法和以樂景寫哀情的手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悟作者在《鷓鴣天·桂花》中所表現(xiàn)出的超塵脫俗的美學觀點和對桂花由衷地贊美和崇敬之情;感悟作者在《永遇樂》中所表達的盛衰之概和身世之悲。

  教學重點:

  賞析《永遇樂》中對比的寫作手法和以樂景寫哀情的手法。

  教學難點:

  分析《鷓鴣天·桂花》以議論入詞的寫作特點。

  教學方法:

  朗讀、背誦、鑒賞、引導、討論。

  教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型:

  基本閱讀。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鷓鴣天·桂花

  【導入語】

  播放李清照的詞作歌曲《一剪梅》視頻,詢問學生,這首歌曲的作詞者是誰(李清照),現(xiàn)在我們來學習李清照的另一首詞《鷓鴣天·桂花》。

  【作者介紹】

  李清照(1084-1155),宋代女詞人,號易安居士,濟南人。天資卓越,不到十一歲,她的詩文已被父輩晁補之等人所稱贊。父李格非為當時著名學者,母王氏也工文章。十八歲時,李清照與趙明誠結(jié)婚。趙明誠為金石考據(jù)家,李清照與丈夫都喜好讀書。他們節(jié)衣縮食,省下錢來買書。他們起書庫,造書櫥,收藏之富,冠絕一時。于是買書、藏書、校書,幾乎成了書癡。李清照結(jié)婚之初,北宋已瀕臨危亡的邊緣。欽宗靖康元年,即李清照42歲時,金兵攻下汴京,徽欽二帝被俘后,朝廷南遷,北宋滅亡,趙明誠時在山東做官。第二年即李清照43歲時,金兵攻陷山東,夫婦南逃到建康(南京)。從山東流亡到建康,趙明誠被任命為建康知府,在一次城中叛亂中,趙明誠縋城逃跑,使得李清照對其心灰意冷,并于第二年逃亡江西途中,行至烏江時寫下有名的《夏日絕句》,贊項羽諷明誠,趙明誠自感羞愧,心情郁郁,加上沿途風霜勞頓,使趙明誠病倒了。后來趙明誠為了哭奔母喪,舊病復發(fā),建炎三年即李清照47歲時,丈夫病死建康。在舊時代,丈夫幾乎就是女子一生的全部,一旦死了丈夫,就可以說完全孤弱無依了。在李清照孤寂之時,張汝舟(一作張汝州)為騙取李清照錢財,趁虛而入,對李清照百般示好。李清照當時無依無靠,便頂世俗之風嫁給張汝州;楹,二人發(fā)現(xiàn)自己都受到了欺騙,張汝州發(fā)現(xiàn)李清照并沒有自己預想中的家財萬貫,而李清照也發(fā)現(xiàn)了張汝州的虛情假意,甚至到后來的拳腳相加。之后,李清照發(fā)現(xiàn)張汝州的官職來源于行,便狀告張汝州,在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下,妻子告發(fā)丈夫,即使印證丈夫有罪,妻子也要同受牢獄之苦。李清照入獄后,由于家人收買了獄卒,入獄九天便被釋放,這段不到百天的婚姻就此結(jié)束。多年的背井離鄉(xiāng),使李清照那顆心已經(jīng)殘碎了,又因她的改嫁問題遭到士大夫階層的污詬渲染,受到了更嚴重的殘害。她無依無靠,呼告無門,貧困憂苦,流徙飄泊,最后寂寞地死在江南。李清照一生都沒有子嗣,原因在于趙明誠不能生育,而且趙明誠和他的幾個妾也沒有留下子嗣。因此,李清照的早期生活優(yōu)裕,與明誠共同致力于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據(jù)中原后,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優(yōu)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diào)感傷,有的也流露出對中原的懷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diào)協(xié)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她的'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詞》輯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李清照的夫君趙明誠,是宋朝小有名氣的金石考證家。他們燕爾新婚后不久,趙明誠就只身外官,讓多愁善感的李清照留在濟南獨守空房。李清照在寂寞難耐思夫心切時,常寫些詩詞寄去,一吐愁腸!那趙明誠忙于官場應酬,難得寫出好詩詞回應。李清照既失望又擔心,怕丈夫長此以往,才思枯竭。趙明誠為了讓愛妻放心,當然也懷有我堂堂大丈夫豈能須眉輸于巾幗的念頭,便閉門謝客,苦思三日,先成詞50首,又選出20首加以精雕細刻,再把李清照剛寄給他的《醉花陰》重抄之后混雜其中。然后置辦酒宴,特邀好友們來對這些詞做些評價,并再加以精選。酒過三巡,眾人傳閱罷這21首詞。商議畢,便推舉某名士講評。該名士抽出其中一首詞,捻須夸贊道:“老兄真是奇才!雖說你的詩詞大多平庸,但這一首確是沙里淘金、絕妙好詞!其中有一句,真堪稱千古絕唱,定將流芳百世?上部少R啊!”那趙明誠一瞧,乃是《醉花陰》,陡然紅了臉,躬身一揖到地,喃喃道:“慚愧呀,慚愧!鄙人豈敢貪天之功。實話相告,此首《醉花陰》乃內(nèi)人清照所作。我不該心懷忌妒,移花接木,做出東施效顰之舉,以致貽笑大方……”

  《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瑞腦:香料 金獸:香爐 紗廚:紗帳”。

  【譯文】

  色澤暗淡,顏色是輕黃色的桂花體態(tài)秉性柔美輕盈,情懷疏淡,足跡幽遠,只是把花香留在世上。哪里需要一定是淺綠色或輕紅色的花朵才叫美麗呢,(像桂花這樣的花),自然是花卉中名列第一的。(與桂花相比),梅花定會嫉妒,菊花也應羞慚,桂花在雕飾有繪畫的欄桿邊開放的時候,是秋天花卉中百花之首。屈原可說是太沒有情致了,不然,為什么當年桂花沒有被收錄在他的作品中呢?

  【詞作欣賞】

  1、 在這首詞中,詞人運用了哪些表達方式來描寫桂花?

  明確:運用了描寫和議論的表達方式。

  2、 哪些句子是在進行描寫?寫出了桂花的什么特點?哪些句子是在進行議論?作者分幾個層次進行議論?議論了什么內(nèi)容?

  明確:第一二句是在進行描寫,寫出了桂花的四個特點,第一,顏色并不艷麗,“暗淡

  輕黃”,第二,體態(tài)秉性柔美輕盈,風韻獨特,第三,情懷疏淡,足跡幽遠,說明她的社會聲望很一般,并沒有得到什么榮耀和寵幸,更不會有人給她熱捧恭維,第四,芳香濃郁。

  除了第一二個句子外,其余的句子全部都是議論,作者分為三層進行議論。第一層,“何須淺碧輕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作者認為,只要味香性柔,何必需要淺綠色或輕紅色這些外在的華美東西呢?內(nèi)在美比外在美更重要,因而作者肯定了色淡香濃,跡遠品高的桂花。第二層,“梅定妒,菊應羞,畫欄開處冠中秋。” 梅和菊兼具內(nèi)外美,但在桂花面前都自嘆不如,產(chǎn)生羞愧和妒忌的心理,所以作者定論:桂花是眾多秋季名花之冠。第三層,“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 作者抱怨屈原在《離騷》中沒有提到桂花,可說是太沒有情致了,對屈原的抱怨,更突出作者對桂花的珍重。

  【小結(jié)】

  詠物詞一般以詠物抒情為主,絕少議論。但這首詞一反傳統(tǒng),以議論入詞,又托物抒懷。詠物不乏形象,議論也充滿詩意,堪稱別開生面。其間或以群花作比,或以梅菊陪襯,或者評論古人,從多層面的議論中,形象地展現(xiàn)了她超塵脫俗的美學觀點和對桂花由衷地贊美和崇敬。

  永遇樂

  【譯文】

  落日好像熔化的黃金一樣燦爛,傍晚的云彩像合圍的璧玉一樣艷麗,可是我在哪里呢?(我在流浪漂泊)。綠柳如煙,笛子吹著悠揚的《梅花落》曲子,這眼前的春意究竟有多少呢?在這元宵佳節(jié)里,天氣溫暖融合,但轉(zhuǎn)眼間難道就沒有風雨嗎?詩酒朋友們乘著名貴的車馬來招呼我去看元宵佳景,但我謝絕了她們。在中州的盛世日子里,閨中有很多閑暇時間,記得那時很看重元宵節(jié)。女伴們戴上翡翠帽子和金絲雪柳,插著很多首飾爭相斗艷。如今容顏憔悴,頭發(fā)散亂斑白,懶得在夜間出去。不如在窗簾底下,聽別人的歡聲笑語。

  【寫作背景】

  靖康之變以后,詞人流落江南所寫。敘述作者晚年在臨安的一段生活。此時宋金雙方都已暫停交戰(zhàn),南宋臨時首都出現(xiàn)一片升平景象,在過節(jié)的日子里,人們又可以熱鬧地玩樂了。

  【整體感知】

  1、這首詞是屬于前期作品還是后期作品?

  明確:后期。

  2、借助注釋,個體朗讀,概括詞作內(nèi)容。

  明確:述說元宵節(jié)日,她不是與來邀的朋友去外面游玩,而是寧可待在家里聽人家笑語。(教師引導,前面學的《鷓鴣天·桂花》中,“鷓鴣天”是詞牌名,“桂花”是題目,詞作寫的是桂花。而在這首詞中,只有詞牌名,沒有題目。如果給這首詞加上一個題目,那應該是什么題目呢?這首詞的描寫對象是什么?元宵。寫了元宵節(jié)的什么事情)

  【詞作欣賞】

  1、上闋中描繪了元宵節(jié)一幅怎樣的景象?在這樣的景象中,作者心情怎樣?用了怎樣的寫作手法?導致了怎樣的結(jié)果?

  明確:上闋中描繪了一幅夕陽嬌艷、晚云瑰麗,綠柳如煙、笛聲飛揚,天氣晴朗的圖景,表現(xiàn)了作者漂泊流離、迷惘痛苦,無心賞景、凄苦懷舊,世事難料、懼怕橫禍突來的心情,這是一種國破家亡夫死之后的傷感,是歷盡滄桑后的悲涼心境,用了以樂景寫哀情的寫法。正因為作者心情不好,所以她的詩酒朋友們來邀請她去看元宵佳景時,她拒絕了她們。

  樂景 以樂景寫哀情 哀情

  人在何處?

  夕陽嬌艷 漂泊流離

  晚云瑰麗 迷惘痛苦

  春意知幾許?

  綠柳如煙 無心賞景

  笛聲飛揚 凄苦懷舊

  天氣晴朗

  次第豈無風雨?

  世事難料

  懼怕橫禍突來

  國破家亡夫死之后的傷感,歷盡滄桑后的悲涼心境

  結(jié) 果

  拒絕邀請

  2、下闋中作者寫了哪兩個時段的元宵?各自的情況怎樣?作者用了怎樣的寫作手法?

  中州盛日

  興致濃

  多暇、重三五:安定自在、無憂無慮

  對比

  鋪、捻、爭:心情歡快、精心打扮

  凄涼生怯

  今日情形

  憔悴、風鬟霜鬢:充滿憂患

  簾兒底下,聽人笑語:心灰意冷、孤獨失落

  【藝術(shù)手法】

  1、對比手法的成功運用。

 、俳裎魧Ρ。即現(xiàn)在的元宵和“中州盛日”的元宵作對比,“中州盛日”的元宵樂,今年的元宵悲。②用他人與“我”作對比。在今年元宵中,別人歡樂,“我”傷悲。③在對比中含有反襯,這就把身世之悲和盛衰之慨的主題思想更鮮明地突現(xiàn)了出來。

  2、以樂景寫哀情。

  詞的上片,“落日熔金,暮云合璧”,“染柳煙濃,吹梅笛怨”,“元宵佳節(jié),融和天氣”,寫的都是樂景,但作者所要表達的卻都是哀傷的情感。王夫之《姜齋詩話》說:“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边@里就是用“以樂景寫哀”的手法,來強化所要表達的哀情。

  【小結(jié)】

  本詞是一首描寫元宵燈節(jié)的詞。但此詞不是著意描寫元宵節(jié)的繁華熱鬧歡樂,而是通過眼下的元宵和過去的元宵的不同情景的對比,來抒發(fā)深沉的盛衰之慨和身世之悲。

  李清照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背誦這兩首詞

  2、過程與方法:通過反復誦讀,對比探究,品味意象,體會“閑愁”與“悲愁”的區(qū)別,熟悉詩詞鑒賞的基本方法,學會知人論世。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體會真情之美,培養(yǎng)學生對古詩詞的熱愛及審美情趣。教學重難點:通過反復誦讀,對比探究,品味意象,體會“閑愁”與“悲愁”的區(qū)別,熟悉詩詞鑒賞的基本方法,學會知人論世。

  教學方法

  誦讀法、情境法、對比探究法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前預習

  二、新課導入

  三、誦讀感悟

  四、品讀探究——賞析意象

  1、對比賞析《醉花陰》《聲聲慢》中的黃花意象。

  2、自讀并比較《醉花陰》《聲聲慢》中愁緒的不同

  3、作者還通過那些意象表達了兩種不同的愁緒,請同學們再讀兩詞,選出你喜歡的詞句及意象,從深層賞析兩詞,品味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試用散文化的語言,加入適當?shù)南胂蠛吐?lián)想,以“我”開頭進行描述。

  五、課堂小結(jié)六、課后作業(yè)七、板書設計

  一、課前預習

  1、回顧以前學過的李清照的作品。

  2、查找相關資料了解李清照生平。

  3、利用早讀熟讀成誦,初步感知這兩首詞。

  二、新課導入

  請大家欣賞歌曲《菊花臺》,歌詞中為什么說“菊花殘,滿地傷”?菊花有什么象征意義?大家可能對《滿城盡帶黃金甲》這部電影比較熟悉,鋪滿皇宮的菊花象征著宮廷軍變的失敗,生命的凋殘消逝所以菊花在影片中象征①對已逝輝煌的傷感②對生命凋殘的悲悼!盎ā边@個意象在中國古典詩詞中有著深刻的文化內(nèi)涵,古人有以花喻女子美貌的習慣,比如“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人面桃花相映紅”等等,黃花也無例外地成為這一習慣借用的對象,菊花就是黃花,宋代女詞人李清照是一位善用“黃花”表達情思的人,《菊花臺》中的菊花意象就是對古詩詞中黃花意象的繼承。

  李清照在一個秋雨點點滴滴的黃昏,看著滿地堆積殘損的黃花正傷懷,聽著急風細雨吹打梧桐的哀樂,又想起那聲聲凄厲的雁鳴,不覺悲從中來,百感交集,寫出了飽含苦澀愁情的詞作《聲聲慢》,而在《醉花陰》中她寫黃花則是一句肝腸寸斷的“人比黃花瘦”,同樣的黃花詞人為什么會有不同的情感體驗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李清照詞兩首》,從黃花入手,感悟一般黃花別樣情。

  三、誦讀感悟首先請同學們聽名家誦讀,在聽的過程中注意讀音和斷句,請大家自由誦讀,我們齊讀一遍,大家思考一個問題:為什么一般黃花別樣愁?

  四、品讀探究——賞析意象

  1、首先請兩位學生分別朗誦兩詞,然后全班一起探究

  問題一:對比賞析《醉花陰》《聲聲慢》中的黃花意象。(讓學生結(jié)合自己搜集的作者生平資料全班自由討論)學生討論后自由發(fā)言,然后教師用PPT展示李清照生平資料,再補充明確:

  李清照的生平:

  1、父李格非工于詞章,蘇軾門生,又在朝中為官,官職不低;母親是狀元的孫女,名門閨秀,知書達理,善文學。所以少女時期的她衣食豐厚,無慮無憂;

  2、十八歲嫁給趙明誠,趙父是當時有名的政治家,官至右丞相;婚后,清照與丈夫情投意合,如膠似漆。故此時新婚燕爾的她嫁得才俊,纏綿婉柔;

  3、不久,丈夫就因為求學、為官等原因長時間在外,李清照飽嘗甜蜜的相思之苦,此時和丈夫感情很深厚、新婚長別的李清照覺得夫覓封侯,相思成愁;

  4、公元1127年,金破汴京,金人鐵蹄南下,南宋王朝腐敗無能,自毀長城,李清照夫婦也隨難民流落江南,四十多歲的她無奈經(jīng)歷了金強宋弱,避亂江南;

  5、李清照在南渡初期,第二年逃亡江西途中,行至烏江時寫下了有名的《夏日絕句》,借項羽的寧死不屈反諷徽宗父子的喪權(quán)辱國,后趙明誠死于上任湖州知事途中,此時她滿腹才情、一腔報國熱血卻不得不經(jīng)歷夫去國破,凄寂晚年;

  6、丈夫死后李清照孤身流離在南方,境遇孤苦,在杭州度過殘年。大約在1151年到1156年間,李清照孤伶地離開人世,所以人們評價婉約詞宗,一生多舛。

  重點賞析“瘦”“憔悴”“堪摘”《醉花陰》中的黃花--------“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醉花陰》寫于前期。丈夫游宦在外,李清照形單影只,居室寂靜,再不聞評詩論文、查書賭茶、鑒賞碑刻的歡聲笑語。漫長的白日里,作者百無聊賴地獨坐在金獸爐旁,看著那裊裊煙霧,抒發(fā)的是重陽佳節(jié)思念丈夫的心情。

  作者的顧影自憐,黃花外形上的淡雅、清秀和作者因相思而消瘦的體態(tài)相近,詞人借黃花反襯因思念而花容失色的自己,作者巧妙地用形象的'“瘦”表達抽象的“愁”!堵暵暵分械狞S花--------“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聲聲慢》寫于晚期。1125年金入侵宋朝,兩年后(1127年)北宋滅亡。從此,李清照的個人命運也隨著國家命運的改變而改變。全家被迫南遷避難,兩年后(1129),丈夫趙明誠在赴官的途中不幸染病身亡,留下李清照孤苦一人,此后生活一直不如意,經(jīng)歷了珍藏多年的金石書畫丟失事件、再婚離婚等不幸的遭遇。嘗盡了顛沛流離之苦、亡夫之痛和亡國之恨。

  (1)作者借殘損凋零的黃花喻指漂泊殘老的自己和風雨飄搖的國家,“堪摘”暗指人老珠黃無人憐惜,李清照和丈夫趙明誠一直是伉儷情深,夫妻恩愛,志趣相投,經(jīng)常一起踏雪尋梅,品詩論畫,觀賞美景,可是現(xiàn)在呢?作者想起昔日看到美好的黃花,夫婦總是攜手共賞,丈夫摘取一朵為自己戴上,萬般柔情,千種疼愛,而此刻自己卻是形影相吊,恓惶煢孑,無心賞花,亡人已遠,音容猶在,事過境遷,情何以堪?

  (2)作者經(jīng)歷了北宋到南宋的歷史巨變,目睹了國破山河碎,飽嘗了時代苦難,再加上作者的士大夫情懷,作者才如此傷感。作者借殘損的黃花傷己、傷時、傷國。

  2、自讀并比較《醉花陰》《聲聲慢》中愁緒的不同《醉花陰》中是相思閑愁,是浪漫的愁、是懷著期盼與等待的美麗的愁;

  《聲聲慢》中是家國悲愁,飽含著亡國之恨、喪夫之痛、孀居之哀、顛沛之苦,是絕望的、壓抑的、難以訴說的愁。

  總結(jié):從黃花意象背后,我們讀出了一幅幅生動可感的畫面和主人公愁苦的情狀,體會到了詩句意象背后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這里第一個象和景指詩詞意象淺層的形象,第二個象和景指詩詞意象深層的情感和思想。我們賞析詩詞,一定要讀出它的深層內(nèi)涵。比如孟浩然的《春曉》表面似乎只描寫了詩人春日酣眠醒后發(fā)現(xiàn)落紅遍地的情景,“花落知多少”深層則暗含著惜春、惜時的思想感情。

  3、作者還通過那些意象表達了兩種不同的愁緒,請同學們再讀兩詞,選出你喜歡的詞句及意象,從深層賞析兩詞,品味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試用散文化的語言,加入適當?shù)南胂蠛吐?lián)想,以“我”開頭進行描述。

  明確:我最喜歡《聲聲慢》中的“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我形單影只,只有殘損的黃花在這清冷的秋風中與我相伴,我苦苦尋找,尋找我逝去的青春,尋找我魂牽夢縈的丈夫,尋找我失去的藏書和金石,尋找我們曾有過的幸福生活?裳矍皡s四壁空空,冷冷清清淡淡,孤苦伶仃的我,內(nèi)心涌起萬千愁思和悲痛。作者從動作、環(huán)境、心理對愁苦的情狀進行了層層深入的描摹,為全詩奠定了凄慘悲涼的基調(diào)。

  五、課堂小結(jié)通過對比賞析,我們體會到作者早年的“愁”是相思閑愁;晚年的“愁”則是在歷經(jīng)國破家亡夫喪后的悲愁。真是“一般黃花別樣情,半世漂泊感生平”,由此可見,鑒賞古詩詞一定要做到知人論世,賞析意象,品味象外之象,景外之景,把握情感主旨。請同學們化身為作者,用自己的生命去體驗,讓我們在吟詠背誦中結(jié)束對本課的學習。

  六、課后作業(yè)

  1.你對本課還有別的疑問和理解嗎?請寫成小論文,如果沒有請任選一首詞改寫成散文。

  2.積累有關黃花、梧桐、黃昏、酒、雨等意象的詩句,體味這些意象在古詩詞中的文化內(nèi)涵

  李清照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個人的遭遇和創(chuàng)作的關系。

  2、理解所學詞的創(chuàng)作的主題內(nèi)容。

  3、初步感受婉約詞的特點,能讀出詞的意境,能想景悟情。

  4、學會鑒賞詞的表現(xiàn)手法。

  教學重難點:

  個人的遭遇和創(chuàng)作的關系,感受詞的意境和主題。

  教學方法:

  閱讀與感悟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流程:

  課前預習:

  1、作者:李清照,(1084---1155)宋代女詞人,自號易安居士濟南章丘現(xiàn)在山東人。父官至禮部員外郎,京東路提點刑獄,曾受知于蘇軾,用意于經(jīng)學,在齊魯一帶頗負盛名。母王氏,是狀元王拱辰孫女,也善知文書。

  李清照的一生經(jīng)歷可以宋室南遷為界,分前后兩個時期。

  前期:早年隨父住在汴京、洛陽,受過較好的`文化修養(yǎng),工書,能文,兼通音律,“自少年便有詩名,才力華贍,逼近前輩”建中靖國元年,18歲,與禮部侍郎趙廷之子趙明誠結(jié)婚。明誠21歲,在太學當學生,喜好收畜前代的石刻;楹蟛痪泌w廷之升任尚書右丞,極力打擊舊黨,李格非在黨籍中被罷官,他對趙廷之的行事是有所不滿。

  約在崇寧二年,趙明誠出仕。夫婦志同道合,致力搜尋亡詩逸史,古今名人書畫,器物,趙廷之死后,趙氏兄弟失官,趙明誠屏舉鄉(xiāng)里10多年,更加努力訪求古碑,文物。后又重新出仕,這一時期開始他們開始編寫《金石錄》并繼續(xù)搜集古物、碑銘,一同鑒賞、考訂,在學術(shù)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績。隨之,北宋亡。高宗即位,趙明誠起知建康府,這時北方大亂,青州故第十余屋的書冊什物被焚。李清照只攜帶小部分的文物隨人群逃難,從此開始了她在南方的苦難生活。

  后期:建炎二年,李清照懷著國破家亡之痛難逃到建康。次年趙明誠駐家池陽,只身赴建康受命,不幸病倒,當李清照趕到的時候趙明誠已經(jīng)病危,不久死去。她懷著極大的痛苦斂葬丈夫,這時金兵又南侵,李清照派人將書冊,金石送往洪州,準備去哪里投奔趙明誠的妹丈以避亂。但洪州失陷,大部分的文物在戰(zhàn)亂中丟失。最后,在紹興二年,從越州移居杭州,這一年冬天,金人南犯,她又自臨安避亂金華,次年返回臨安。晚年,一直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和關心國家大事。

  2、創(chuàng)作:前期,多描寫愛情生活,自然景物,如《一剪梅》《醉花陰》《如夢令》。后期:多描寫傷時感亂,懷鄉(xiāng)憶舊,如《聲聲慢》《永遇樂》《武陵春》《念奴嬌》。

  3、詞風:其詞善用白描,狀物抒情,細膩精巧,曲折盡意,語言清新自然,意蘊和諧優(yōu)美,在兩宋詞壇上獨樹一幟,被稱為“易安體”。她把婉約詞推向高峰,對后世影響很大。詩有《上樞密韓公詩》《夏日絕句》,散文代表作《金石錄后序》,有文藝評論《詞論》,后人輯錄《漱玉詞》。

  一、導入:同學們,唐宋詞的創(chuàng)作有一個傳統(tǒng)題材,就是寫閨怨,“閨怨詞”是專門用來表現(xiàn)婦女生活和情感。但其作者基本都是男性,他們寫的詞被稱為“代言體”,也就是替婦女說話。男性代替女性來表情達意,總是隔了一層。李清照是詞史一位重要的女詞人,她的“閨怨詞”是寫自己真實的生活,和內(nèi)心世界,就是要說自己的話。這是一個大膽的突破。那么,我們今天走進詞中,體會詞人經(jīng)歷和內(nèi)心世界的情感。

  二、整體感悟

  醉花陰

  一、同學們多讀,具體感受詞人的情感,然后概括出來,大家一起來品味。

  教師明確:感情基調(diào)是憂郁,孤寂。這首詞是此人早期和丈夫趙明誠分別之后所寫,表達的是重陽佳節(jié)獨守閨房的,思念丈夫的寂寞和孤寂的愁緒。

  二、引導:同學們從哪些句子或字詞中獲得的信息呢?

  賞析:例如:

  1、詞的上片,“薄霧濃云愁永晝”這“薄霧濃云”不僅布滿整個天宇,更籠罩了詞人的心頭。“愁永晝”-------天為什么不黑呢?這都是因為心情的煩躁和憂愁,所以才會覺得時間過的漫長。愁什么呢?愁親人久別,不知一切安好,愁不知何日是歸期,自己何時才能結(jié)束這孤苦伶仃、獨守空房的日子。我們不難想象詞人的形象。

  2、如“佳節(jié)又重陽”的“又”字,它有“再”的意思,本來一年一度的的重陽佳節(jié)都是全家人團聚,一起登高,賞菊的好日子,但在孤獨的詞人看來,這個重陽節(jié)無疑再一次的勾起了自己對遠在他鄉(xiāng)丈夫的思念,一個“又”字包含了詞人無盡的傷感和惆悵之情。

  3、如“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本來賞菊喝酒是極為愉悅之事,可是在這樣的情景下,這酒就成了消愁之酒,把酒消愁愁更愁,如何能消的了呢?

  4、這綿長的思念,詞人會如何呢?到底這思念有多深?“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這是全詞的高潮,愁思本是看不到的,摸不著的,以簾外之花與簾內(nèi)之人相比擬,境況相類,形神相似,創(chuàng)鏡極美。同時作者用黃花的凋落,比喻女子容顏的老去,這都要歸屬于那綿綿無期的相思?磿r寫花,寫人,卻寫的是佳節(jié)勾起來的獨守閨房、思念丈夫的寂寞和愁緒。

  5、如下片,不著一個“菊”字,卻整片在寫菊花。菊花的藝術(shù)形象:孤傲,高潔,品性高遠,超拔脫俗,以黃花自比。

【李清照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李清照教學設計05-28

(經(jīng)典)李清照教學設計05-29

走近李清照教學設計06-10

李清照《聲聲慢》教學設計08-05

《漁家傲》李清照教學設計10-09

醉花陰李清照教學設計09-16

《走近李清照》優(yōu)秀教學設計范文11-09

李清照《漁家傲》教學設計07-22

《李清照詞兩首》教學設計06-17

李清照詞兩首教學設計07-13

梅州市| 安溪县| 元氏县| 灌云县| 新建县| 巴彦淖尔市| 新巴尔虎左旗| 肥乡县| 乌恰县| 晋中市| 庆阳市| 宿松县| 洛隆县| 武山县| 瓦房店市| 合江县| 弋阳县| 莲花县| 和林格尔县| 神农架林区| 石泉县| 扶绥县| 武清区| 新沂市| 遂宁市| 剑阁县| 嘉荫县| 达日县| 那曲县| 马龙县| 铁岭市| 通道| 池州市| 商河县| 民县| 淳化县| 宾阳县| 翁源县| 瓦房店市| 谷城县| 洞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