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尚本先生說,教室中的兒童要與文本中的兒童聯(lián)結(jié),老師的精神狀態(tài)也要和孩子一樣,三個兒童走在一起進行溝通,那是詩意的歡聚!凹艏垺笔秦灤┤牡木索,也是情感的載體。而文中那些精美的剪紙又是學生感興趣的,“我”的“刁難”、“調(diào)皮”、“耍賴”和我們教室里的孩子那么相似,他的姥姥和所有的姥姥一樣慈祥、善良。怎樣讓孩子走進文本,和笑源進行詩意的歡聚,我嘗試創(chuàng)設各種教學情景來感悟姥姥對“我”濃濃的親情及字里行間流露的對姥姥的思念。
1.以畫面再現(xiàn)情境。李吉林老師在小學語文情景教學中,強調(diào)了“形真”,就是把課文中所寫的景物、人物形象真切地再現(xiàn)出來!独牙训募艏垺芬徽n作者描述姥姥剪紙技藝深湛,“剪貓像貓,剪虎像虎,剪只母雞能下蛋,剪只公雞能打鳴”,我先讓學生欣賞精美的剪紙,加上音樂的渲染,指導學生朗讀,而后讓學生學著這句話的韻味和形式來夸夸姥姥的剪紙,學生身臨其境,學生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找尋到歡欣的元素。但由于課上時間的有限,沒有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說,創(chuàng)作的題材還不夠廣泛。
2.以音樂渲染情境。本課中我選擇了兩段音樂,《過新年》,用喜慶的音樂配著精美的剪紙,讓學生感受姥姥心靈手巧,為整個村子增添了喜氣,在教學最后一段時,我選擇經(jīng)典銀幕金曲《A time for us相處歲月》,旋律動聽懷舊,引領(lǐng)學生體會姥姥用剪紙表達對遠方“我”的牽掛,姥姥的剪紙是“我”永遠的回憶。讓學生思緒飛翔,激勵學生說話“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只要憶及那 ,我的心境與夢境就會變得有聲有色!鄙A學生主題,激起學生的共鳴。聽著孩子那發(fā)自心扉的話語,看著他們那身心入境的表情,真的好感動。
3.以語言描繪情境。在教學中,無論是導語,還是過渡語,還是評價語,我都力求飽含感情,生動形象,為學生體會課文設置情境氛圍。當學生讀好第三自然段時,我隨機評價:“勤勞、善良的姥姥更加真實熟悉,仿佛就在身邊。”讓學生看“喜鵲登枝”圖后,讀“嗬!梅枝與喜鵲形象生動,大小疏密無可挑剔”我隨機評價:“發(fā)自內(nèi)心的贊嘆”“姥姥剪得好,你讀得好,把喜鵲都讀活了”課末,我飽含深情地說:“這僅僅是一幅剪紙嗎?不是——這分明是我和姥姥之間濃濃的親情!”我用情感撥動學生心底的琴弦,這時再讀課文,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 相關(guān)推薦
【《姥姥的剪紙》課文教后記】相關(guān)文章:
姥姥的剪紙課文原文06-16
姥姥的剪紙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11-19
七色花課文教后記08-01
先讀后記散文05-25
《老人與海鷗》課堂后記08-19
《弟子規(guī)》的助印后記06-02
懷念姥姥經(jīng)典散文06-29
《答謝中書書》教學實錄及后記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