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標要求
概述繪畫起源、演變的過程,了解中國繪畫的基本特征和發(fā)展脈絡。
落實課標
一、繪畫藝術(shù)的起源
1、新石器時代:繪畫藝術(shù)的源頭;形式有有彩陶畫、巖畫、壁畫等;風格自然、生動、質(zhì)樸、粗獷、浪漫。
2、戰(zhàn)國:形式有帛畫與壁畫;風格浪漫、古拙,線條流暢,色彩艷麗;是中國繪畫藝術(shù)從萌芽走向成熟的關鍵階段。
二、繪畫的成熟
1、魏晉----文人畫出現(xiàn):
、贄l件:佛道發(fā)展,文化多元;逐漸形成士人群體;成就:文人畫出現(xiàn);繪畫理論出現(xiàn);顧愷之“以形寫神”,代表作《洛神賦圖》、《女士箴圖》。
2、唐代:①是中國繪畫的一個高峰;吸取印度與波斯外來美術(shù)風格;體現(xiàn)盛唐氣象;④題材多樣;⑤吳道子、閻立本等。
三、文人畫的發(fā)展繁榮
1、魏晉:士人群體形成,文人畫開端
2、北宋:成就:山水畫獨立;從寫實到寫意;宮廷畫院進入最為活躍的階段;條件:重文風氣;文人階層壯大;理學內(nèi)斂;
3、明清特點:士大夫的文人畫成就最為突出;個性鮮明,流派眾多,出現(xiàn)“揚州八怪”等風格奇特的畫家;
4、文人畫的主要特點:
、賹懸馐址,不重色彩,講求神似;追求意境和氣韻,寄托情懷;非功利目的,自娛性質(zhì);形式上詩書畫印一體,體現(xiàn)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宇宙觀、自然觀和人生觀。
四、民間風情畫的發(fā)展繁榮
1、宋代:商業(yè)興盛,城市發(fā)展,民間文化繁榮,風俗畫成為當時畫壇上最大亮點,代表是張擇端《清明上河圖》;
2、明清:小說插圖、年畫、壁畫、布貼畫、剪紙等形式喜聞樂見,生活實用性強。
- 相關推薦
【第8課筆墨丹青課文講解】相關文章:
莫高窟課文及講解06-23
蘇珊的帽子課文講解07-12
孔子游春課文講解09-02
《荷塘月色》課文講解08-28
《麥琪的禮物》課文講解10-21
西湖課文內(nèi)容講解07-22
《師說》課文重點難點講解10-07
課文《我們和青春對話》講解與探究06-07
語文課文《過秦論》重難點講解09-19
筆墨詩歌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