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已慣天涯莫浪愁,寒云衰草漸成秋。漫因睡起又登樓。
伴我蕭蕭惟代馬,笑人寂寂有牽牛,勞人只合一生休。
譯文
已經習慣了天涯路遠的奔波,沒必要再添加無謂的憂愁。天又冷了,草又衰了,又是一年秋天來臨。不要因為醒來的滿心愁緒而又去登樓遠眺。
一生勞碌,陪伴我的只有代地的老馬。就連天上一年才能相聚一次的牛郎也在笑話我的形單影只。憂勞之人只求走完自己的一生才能好好休息。
注釋
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名。分平仄兩體,字數以四十二字居多。此詞為平韻四十二字體。
浪愁:空愁,無謂地憂愁。宋楊萬里《無題》:“渠儂狡獪何須教,說與旁人莫浪愁!
漫:副詞,休、莫、不要。唐杜甫《一百五日夜對月》:“牛女漫愁思,秋期猶渡河。”
蕭蕭:形容馬嘶鳴聲。代馬:北方所產之馬。代,古代郡地,后泛指北方邊塞地區(qū)。曹植《朔風詩》:“仰彼朔風,用懷魏都。愿騁代馬,倏忽北徂!眲⒘甲ⅲ骸按R,胡馬也!
寂寂:形容寂靜。牽牛:即牽牛星,俗稱牛郎星。此謂天上的牛郎尚與織女一年一度相會,而作者卻難以與妻子團聚,故而這人間的“寂寂”連牛郎也為之發(fā)笑。
勞人:憂傷之人,這里為自指!对娊洝ば⊙拧は锊罚骸膀溔撕煤茫瑒谌瞬莶荨In天蒼天,視彼驕人,矜此勞人!备哒T《淮南子》注:“‘勞,憂也!畡谌恕磻n人也。”
賞析:
此篇頗含怨情,深切表達出詞人長期扈從天涯,有家不得歸、有妻不得伴的隱恨。
上闋開篇,“已慣天涯莫浪愁”,起句便情思精致。詞人十分厭惡年年羈旅天涯的生活,這里故作反語。他告誡自己,已經習慣了離別,便不必隨便懷愁了!澳顺睢比智∏≌f明他正在“愁”,“莫”字只是無力的安慰罷了。“寒云衰草漸成秋”,眼見這凄清景色,又不禁使人愁思滿眼。“漫因睡起又登樓”,還是睡吧,不要因為輾轉反側難眠又去登上小樓,以免遙望家鄉(xiāng),心中徒增悲傷?v然登樓遠望,隔著千山萬水也是不可能望得到燈下的妻子的。
下闋烘托出“愁”,并點明“愁”之原因。“伴我蕭蕭惟代馬”,詞人行役邊塞,陪伴他的唯有代地的戰(zhàn)馬,故覺“蕭蕭”!靶θ思偶庞袪颗!,七夕佳節(jié),天上的牛郎和織女天河歡會,世間多少男女執(zhí)手遙望,而自己與妻子卻天各一方,無法團聚,表現(xiàn)了詞人有妻不得伴的寂寂之情,連牛郎見了都不禁會發(fā)笑。這兩句刻畫詞人“寂寂”之心境形象生動而真切。身邊唯戰(zhàn)馬相伴,天上有牽牛笑窺,孤獨寂寞凄涼的心境就形象地描繪出來了。末句的“勞人只合一生休”是一句牢騷之語,表達了詞人的埋怨之情。這句全是牢騷與怨氣,是全詞的高潮。
此詞在自嘲的口吻中流露出對護衛(wèi)生涯長期羈旅的厭倦,尤其是結句,表達出滿腹的牢騷與怨氣以及羈旅的勞苦。長年累月地奔波,身心勞頓,又不得不與親人離散。這相思郁結之情讓納蘭備受煎熬,因此更煩悶于無休止的羈旅。詞中幽怨隱恨的情感溢滿了全文,表達了詞人那時最真切的思念之情。
- 相關推薦
【浣溪沙·已慣天涯莫浪愁原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浣溪沙·莫許杯深琥珀濃》原文及賞析02-21
浣溪沙原文及賞析08-30
浣溪沙原文賞析08-23
《浣溪沙》原文賞析09-10
浣溪沙原文及賞析09-15
浣溪沙原文及賞析11-01
浣溪沙原文及賞析08-17
浣溪沙原文及賞析07-19
浣溪沙·伏雨朝寒愁不勝原文及賞析2篇09-25
浣溪沙·紅橋原文賞析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