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以榮國府的日常生活為中心,以寶玉、黛玉、寶釵的愛情婚姻悲劇及大觀園中點滴瑣事為主線,以金陵貴族名門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亡的歷史為暗線,展現(xiàn)了窮途末路的封建社會終將走向滅亡的必然趨勢。并以其曲折隱晦的表現(xiàn)手法、凄涼深切的情感格調(diào)、強烈高遠的思想底蘊,在我國古代民俗、封建制度、社會圖景、建筑金石等各領域皆有不可替代的研究價值,達到我國古典小說的高峰,被譽為“我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
我們可以看到寶玉與黛玉之間的愛情是建立在蔑視功名富貴,不談“仕途經(jīng)濟”一類的混帳話這樣的思想基礎上的。這樣的思想對封建社會來說是大逆不道的。因此寶玉與黛玉之間的愛情是叛逆者之間的愛情。自然,賈府的統(tǒng)治者們作為封建社會的衛(wèi)道士是不允許這樣的愛情存在發(fā)展的。他們可以采取一切殘酷的手段來摧毀寶黛之間的愛情。這就從根本上決定了寶黛的愛情只能以悲劇告終。而寶釵作為封建道德文化造就的標準淑女形象,她與寶玉婚姻的最后解體,不僅意味著她的愛情生活的最終失敗,同時也標志著她作為淑女典范的徹底失敗。
通過寶、黛、釵三人的愛情婚姻悲劇,我們可以看到,在封建社會,無論是像寶黛一樣叛逆,還是像寶釵一樣順從,結局都是一樣的悲慘。這就有力地說明,封建社會是罪惡的社會,封建婚姻制度是不合理的制度。透過這個愛情婚姻悲劇,我們也了解到,在封建社會,悲劇不僅存在于社會底層的平民、家仆之間,也存在于貴族中。如寶玉,這個貴族公子尚且不能把握自己的愛情婚姻,遑論其它人呢?這就是說,在封建社會里,悲劇是無所不在的,而悲劇的根源就是罪惡的封建制度。 曹雪芹所寫的《紅樓夢》是一部反映封建社會生活的大悲劇,生活在賈府的人都逃脫不了悲劇的命運,只是悲劇的內(nèi)涵各有不同。寶、黛、釵三人的愛情婚姻悲劇則是《紅樓夢》全書最大的悲劇,造成這一悲劇的根本原因是罪惡的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禮教婚姻制度。因此,說到底,寶、黛、釵三人的愛情婚姻悲劇是一個社會悲劇。
《紅樓夢》具有初步的民主主義思想,他對現(xiàn)實社會包括宮廷及官場的黑暗,封建貴族階級及其家庭的腐朽,封建的科舉制度、婚姻制度、奴婢制度、等級制度,以及與此相適應的社會統(tǒng)治思想即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學、社會道德觀念等等,都進行了深刻的批判,并且提出了朦朧的帶有初步民主主義性質(zhì)的理想和主張。這些理想和主張正是當時正在滋長的資本主義經(jīng)濟萌芽因素的曲折反映。
從紅樓夢中我們也可以看出作者對理學和封建禮教壓抑人性的痛恨,那么也可以推斷出紅樓夢的中心思想就是回歸自然,回歸人性,做自然人。
【紅樓夢讀后感】相關文章:
《紅樓夢》讀后感 紅樓夢讀后感05-02
《紅樓夢》讀后感_紅樓夢讀后感600字10-14
2022紅樓夢讀后感想紅樓夢25回讀后感08-15
2022紅樓夢讀后感紅樓夢第24回讀后感10-27
紅樓夢醒人不在-紅樓夢讀后感800字07-02
紅樓夢讀后感600字 讀《紅樓夢》有感08-02
紅樓夢讀書心得 《紅樓夢》 讀書心得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