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dǎo)語:《紅樓夢》是一部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人情小說作品 ,舉世公認(rèn)的中國古典小說巔峰之作,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傳統(tǒng)文化的集大成者,87版《紅樓夢》可謂經(jīng)典之作,各個演藝大師們將書中的人物刻畫的形象逼真,而現(xiàn)在,新版紅樓也呈現(xiàn)在大家眼前,看過《新紅樓夢》之后,你有什么感想?
《新紅樓夢》觀后感一
早在幾日前,新紅就有播出。到今天也算是一集未落,這觀后感也早就想些了,今日得閑,便斟酌著記下罷。
沒看過87版,那對于我來說真的是太老了些。那個年代的片子是沒有字幕的,總是聽不清楚臺詞,這也是沒去看的重要原因之一。沒看過老版,所以沒有比較,故只列出純粹的對新紅的看法。
優(yōu)點(diǎn):
1.場景。
耗費(fèi)近2億不是蓋的。第一集有關(guān)靈石的鏡頭,加上電腦特效,很有味道;之后江南的市集剪影,穿梭于人流中的鏡頭,有一種在看旅游節(jié)目的錯覺;賈府中至今沒搞清楚哪兒是哪兒的院落,元妃省親時的燈會、小橋流水,還有劇中隨處可見的精致細(xì)巧的道具,無一不讓人感受到那大戶人家錦衣玉食、奢靡繁華的生活。
2.配樂。
這點(diǎn),其實(shí)有很多人批判來著。說是不符合場景,總是無端冒出類似鬼叫的‘咿呀誒呀’,讓人毛骨悚然?晌覅s不知為何喜歡的很,聽媽媽說這是昆曲的吟唱。我不懂。但真的很喜歡,喜歡戲曲中戲子們挽著長袖低著眉頭吟出的唱詞,雖然有時候聽不懂在唱些什么。但這婉轉(zhuǎn)綿長的聲音,卻好想能帶來一種安定似的。真的很喜歡。
3.旁白。
一個很好聽的男聲。磁性、渾厚,在帶著點(diǎn)小小的優(yōu)雅,聽著讓人會想睡覺。(笑)
4.臺詞。
其實(shí)這也是很多人批判的,可偏偏我有是很喜歡這點(diǎn)。相當(dāng)?shù)墓棚L(fēng),好像是照搬原文一樣。相當(dāng)?shù)男蕾p,也佩服演員們能背出那么多拗口的臺詞,當(dāng)然或許他們只是看著幕后的題詞板念的。不過這樣的臺詞也有不太好的地方,就是很容易聽不懂他們在說些什么。這也或許就是這文言似的臺詞不招人待見的原因吧~(再笑)
5.演員。
這點(diǎn)……其實(shí)我不是想夸他們,只是要為他們鼓掌、說一聲‘幸苦了’。說實(shí)在的,他們演的真的不眨地,和那我雖未看過但多少瞄過的老版無法比。先不說造型,也完全不能從演員本身上看出角色來。但,說真的,能看出他們有很賣力的演。想若是我上去演,不論造型什么的,也不過如此吧。夠了。
6.片頭片尾。
水墨風(fēng)的感覺很好,音樂很飄渺、和劇中的過場配樂是同種風(fēng)格,相當(dāng)美好。不過就我這種詭異的審美品位,相信很少有人認(rèn)同吧?片尾的話,覺得那唱詞……嗯,其實(shí)相當(dāng)?shù)闹卑,卻又挺有玄機(jī)的。直白在于他唱的就是劇中人;玄的是這人物的命運(yùn),真是很讓人感慨的東西。
缺點(diǎn):
我不想說。擺渡一下,鋪天蓋地的都是,不是么?
這《新紅》雖然看著看著,一開始的好奇心已經(jīng)淡了,也有些覺得無聊。但憑著善始善終的念頭,還會堅(jiān)持著看完。畢竟,里面有我愛的華美的場景、戲曲似的.配樂、文言的念白和好聽的旁白。
《新紅樓夢》觀后感二
《紅樓夢》是一部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小說以講述上層社會中的四大家族為中心圖畫,真實(shí)、生動地描寫了十八世紀(jì)上半葉中國末期封建社會的全部生活,是這段歷史生活的一面鏡子和縮影,是中國古老封建社會已經(jīng)無可挽回地走向崩潰的真實(shí)寫照。把一個個的人物寫的活靈活現(xiàn),有以神話故事中的女媧為開頭引出著一故事——石頭記。有以甄隱士為線索開始即結(jié)束了整個的故事。 縱觀中國文化的歷史長河,不難采集許多璀璨的明珠
其中一部《紅樓夢》人人推崇,堪稱絕唱。然而《紅樓夢》的興衰之史,實(shí)為一種說教,其耀眼之處是勸人們保持心理的平衡。作者之所以著書為紅樓夢,是希望世人能夠從人生大夢中清醒,不要被功名、金錢等所誘惑,去理解人生的真正價值,人生的真締所在,紅樓夢為夢,人生何時何地不如夢境一樣呀?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回想一下過去,曾幾時,不是被夢境所縈繞,只是有些人能從夢中清醒,而有些人還繼續(xù)在夢中沉迷。 讀罷紅樓,心里酸酸的。不知是為了什么。是為了榮寧二府的家破人亡?紅粉麗人的香消玉殞?還是投機(jī)分子的欺世盜名?好像每種都有一點(diǎn)。但總是覺得那不是全部。 紅樓夢里的愛情故事還真是數(shù)不勝數(shù)。首先力推的,就是寶黛的紅粉癡戀。在紅樓夢里要數(shù)這兩個人的愛情最純潔了。從兩小無猜,青梅出馬,到長大后的墜入愛河。
曹公簡直就是順?biāo)浦,讓讀者感到,世間又一份千古流芳的愛情故事誕生了。它的出現(xiàn)是那么的自然,幾乎沒有人懷疑過,它的出現(xiàn)是那么純潔,纖塵不染。但是生不逢時的愛情就是痛苦的代名詞。黛玉性格里獨(dú)有的叛逆和孤僻,以及對世俗的不屑一顧,令她處處顯得特立獨(dú)行,卓爾不群。花前癡讀西廂,毫無避諱;不喜巧言令色,言隨心至;崇尚真情真意,淡泊名利……種種這般,都使得她象一朵幽然獨(dú)放的荷花,始終執(zhí)著著自己的那份清純,質(zhì)本潔來還潔去,一如碧玉般盈澈。用一個普通人的眼光看她,最欣賞的還是黛玉的詩情畫意,靈秀慧黠。黛玉每每與姐妹們飲酒賞花吟詩作對,總是才氣逼人,藝壓群芳。無論是少年聽雨歌樓上的詩情,清寒入骨我欲仙的畫意;還是草木黃落雁南歸的凄涼,花氣溫柔能解語的幽情;無不體現(xiàn)出她娟雅脫俗的詩人氣質(zhì)。最嘆息的是黛玉的多愁善感,紅顏薄命。黛玉的身世,注定了她的孤獨(dú)無依,而她的性格,又注定了她的寥落憂傷?v使大觀園里人來人往好不熱鬧,可是這里沒有她可以依靠的親人,沒有她可以傾訴的知己,只有風(fēng)流多情的寶玉讓她芳心暗許,卻又總是患得患失。于是她無奈著.
“天盡頭,何處有香丘”,悲哀著“三月香巢已壘成,梁間燕子套無情”,傷感著“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終落得“一縷香魂隨風(fēng)散,三更不曾入夢來”的凄涼結(jié)局。 與其說林黛玉在賈府的地位和自身的懦弱是悲劇的起因,還不如把責(zé)任歸到萬惡的封建社會,以元春為首的封建集團(tuán)無情的扼殺了寶玉和黛玉之間的愛情。如果紅樓夢真的是曹雪芹親身經(jīng)歷的描述,那么我可以感受到一個失去至愛的男人的痛苦。地獄的烈火在身邊燃燒,苦不堪言,使我的思想靜止不前,這不是切膚之痛,卻是切膚之愛。當(dāng)血淚撒盡的曹公轉(zhuǎn)身面對不堪回首的歷史怎能不發(fā)出“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的感嘆!
【《新紅樓夢》觀后感作文兩篇】相關(guān)文章:
名著紅樓夢觀后感09-02
紅樓夢觀后感800字作文手寫12-29
紅樓夢24集觀后感12-30
紅樓夢87年觀后感11-22
紅樓夢觀后感(12篇)10-29
紅樓夢觀后感(13篇)10-28
《紅樓夢》觀后感13篇10-28
紅樓夢觀后感13篇10-27
紅樓夢觀后感12篇10-11
《紅樓夢》觀后感(9篇)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