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鄭所南蘭》
作者: 倪瓚
秋風蘭蕙化為茅!南國凄涼氣已消。
只有所南心不改,淚泉和墨寫《離騷》。
【拓展】
倪瓚(1301~1374),元代畫家、詩人。初名珽,字泰宇,后字元鎮(zhèn),號云林子、荊蠻民、幻霞子等。江蘇無錫人。家富,博學好古,四方名士常至其門。元順帝至正初忽散盡家財,浪跡太湖一帶。擅畫山水、墨竹,師法董源,受趙孟頫影響。早年畫風清潤,晚年變法,平淡天真。疏林坡岸,幽秀曠逸,筆簡意遠,惜墨如金。以側(cè)鋒干筆作皴,名為“折帶皴”。墨竹偃仰有姿,寥寥數(shù)筆,逸氣橫生。書法從隸入,有晉人風度,亦擅詩文。與黃公望、王蒙、吳鎮(zhèn)合稱"元四家"。存世作品有《漁莊秋霽圖》《六君子圖》《容膝齋圖》等。著有《清閟閣集》。
倪瓚,原名珽,字元鎮(zhèn),號云林。世為無錫富豪,以巨款廣造園林,招徠賓客。性情孤傲清高,不附權(quán)貴。他是元末詩人、畫家,繪畫以水墨居多,簡淡幽雅,主張寫胸中逸氣,不求形似。其詩多詠山水景物,抒寫閑適性情,間有隱寓現(xiàn)實之作。《題鄭所南蘭》:秋風蘭蕙化為茅,南國凄涼氣已消。只有所南心不解,淚泉和墨寫《離騷》。
鄭所南,即南宋末年詩人、畫家鄭思肖。所南是他在南宋亡后的自號。終身未娶,孑然一身。隱居平江,扁其室曰“本穴世界”,以“本”字之“十”置“穴”中,即大宋。自號三外野人,精墨蘭,亦工墨竹。但入元后所畫蘭皆不畫土根,以示國土被奪。詩多懷念宋室,深沉而悲涼。蕙,芳草名。《離騷》,戰(zhàn)國時愛國詩人屈原的作品,詩中抒發(fā)了詩人的愛國深情。
鄭所南善畫墨蘭,南宋亡后,他畫蘭不畫土根,別人問他何故,他說“土已被番人奪去”。表現(xiàn)出極其強烈的故國深情和民族氣節(jié)。倪瓚的這首題畫詩,正是對鄭思肖在畫蘭中表現(xiàn)出的這種思想感情的稱頌,曲折隱晦地表達了詩人的民族意識。
屈原在《離騷》中寫道:“蘭芷變而不芳兮,荃蕙化而為茅。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為此蕭艾也?”以芳草之變?yōu)槠胀┎,比喻中道變?jié)之人。倪瓚在詩中的首句化用其意,暗諷變節(jié)之小人。同時也是緊扣畫中之蘭,借題發(fā)揮,構(gòu)思可謂十分巧妙。次句寫南國清冷凄涼毫無生氣。這好似對畫面的描述,卻是詩人因畫而發(fā)的感慨。
前兩句寫變,自然之物在變,世事在變。后兩句則說大變之中亦有不變的。畫家鄭思肖不忘故國之心就沒有變。你看他畫的蘭,簡直是以如泉涌的淚水和墨畫出的,好似屈原的《離騷》中所表達的強烈愛國之情。這兩句飽含了詩人對鄭思肖的崇敬之情,以及對畫中表現(xiàn)的民族氣節(jié)的贊美。雖是議論語句,仍然緊扣詩題。
- 相關(guān)推薦
【國慶愛國古詩《題鄭所南蘭》】相關(guān)文章:
國慶節(jié)愛國古詩10-15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愛國古詩欣賞07-28
精選愛國古詩10-12
愛國古詩精選08-18
愛國古詩07-27
精選愛國的古詩10-18
愛國的古詩精選08-01
愛國的古詩或古詩詞08-09
古詩愛國詩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