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詩應(yīng)是作者在京求仕不成離長安時的作品,主訴怨悱,詩中便充溢著對“當(dāng)路誰相假”的憤懣,并用“獨尋芳草去”自我解嘲。語言平淡樸實,近于口語,不講究對偶,順其自然。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留別王維古詩帶拼音,你還知道怎么讀嗎?
留別王維古詩帶拼音
liú bié wáng wéi
留別王維
jì jì jìng hé dài , zhāo zhāo kōng zì guī 。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歸。
yù xún fāng cǎo qù , xī yǔ gù rén wéi 。
欲尋芳草去,惜與故人違。
dāng lù shuí xiāng jiǎ , zhī yīn shì suǒ xī 。
當(dāng)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
zhī yīng shǒu jì mò , huán yǎn gù yuán fēi 。
只應(yīng)守寂寞,還掩故園扉。
翻譯
這樣寂寞無聊靜靜地生活還等待什么呢?每天都碌碌無為空手而歸。
我想要尋找幽靜的山林歸隱,但又珍惜友情不愿與老朋友分離。
如今當(dāng)權(quán)者有誰能容納我提攜我?世上知音畢竟寥寥無幾。
或許今生今世命只應(yīng)該守住寂寞的日子,回鄉(xiāng)關(guān)上故園的門扉。
注釋
⑴寂寂:落寞。竟何待:要等什么。
、瓶兆裕邯氉浴
、怯麑し疾萑ィ阂馑际窍霘w隱。芳草:香草,常用來比喻有美德的人。
、冗`:分離。
、僧(dāng)路:當(dāng)權(quán)者。假:提攜。
、熟椋洪T扇。
【拓展延伸】
王維,字摩詰,是我國唐代著名詩人。王維自幼十分聰穎,九歲時就能作詩寫文章了。而且,他還工于草書隸書,嫻于絲竹音律,擅長繪畫,是個多才多藝的才子。才華橫溢的他,也不免有些恃才傲物的輕狂。據(jù)說,王維曾經(jīng)遇到過一個小女子,其聰明才智讓他很是佩服。
王維在終南山隱讀的時候,有一天,他偶患小病,便去一家藥店買藥。他看見柜臺內(nèi)是一位衣著素雅的年輕女子,眉宇間透著一股子靈氣。小女子很溫婉地對他微笑著。王維一時興起,想趁買藥之機(jī),試試小女子的才氣。
王維開口便說:“我要買宴罷客何為?”小女子微微一笑,接道:“宴罷酒酣客當(dāng)歸。”
王維略微一驚,繼續(xù)說道:“我二買黑夜不迷途!毙∨用摽诙觯骸笆斓夭慌绿旌谝梗怂幈镜暧械氖!
王維頓時興致大起,繼續(xù)說道:“我三買艷陽牡丹妹!迸有Υ穑骸澳档せ蒙炙幖t!”
這女子果然才思敏捷,王維心中升起一絲敬佩之意。他接著說:“我四買出征在萬里!迸禹樋诮拥溃骸叭f里戍疆是遠(yuǎn)志!
“我五買百年美貂裘!薄鞍倌牾豸檬顷惼ぁ!
“我六買八月花吐蕊!薄扒锘ǘ涠潼c桂枝。”
“我七買蝴蝶穿花飛。”“香附蝴蝶雙雙歸!
王維一口氣說完所有的藥名,女子不慌不亂,對答如流。 “妙!答得妙!”王維心中甚是佩服,連聲喝彩。
呵呵,王維的有意“刁難”,不僅沒能難住小女子,反而顯露出了她過人的智慧與靈敏。
作品背景
此詩是孟浩然游京師,應(yīng)進(jìn)士試,失意后回襄陽臨行前留給王維的。據(jù)《舊唐書·文苑傳》載,孟浩然“年四十,來游京師,應(yīng)進(jìn)士不第,還襄陽”。又據(jù)《新唐書·孟浩然傳》載:王維曾邀孟浩然入內(nèi)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維以實對。帝命其出,并問其詩,浩然乃自誦所作(指《歲暮歸南山》),至‘不才明主棄’句,玄宗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庇谑敲虾迫粵Q定歸隱山林,但不忍心與朋友分別,就寫下了這首詩。
作品鑒賞
這首詩抒發(fā)了詩人由于沒人引薦,缺少知音而失意的哀怨情懷。全詩表達(dá)直率,語言淺顯,怨懟之中,又帶有辛酸意味,感情真摯動人,耐人尋味。
第一聯(lián)寫自己落第后的景象:門前冷落,車馬稀疏!凹偶拧眱勺,既是寫實,又是寫虛,既表現(xiàn)了門庭的景象,又表現(xiàn)了作者的心情。一個落第士子,又有誰來理睬,又有誰來陪伴?只有孤單單地“空自歸”了。在這種情形下,長安雖好,也沒有什么可留戀的。他考慮到返回故鄉(xiāng)了,“竟何待”正是他考試不中必然的想法。
第二聯(lián)寫惜別之情。“芳草”一詞,源自《離騷》,王逸認(rèn)為用以比喻忠貞,而孟浩然則用以代表自己歸隱的理想!坝麑し疾萑ァ,表明他又考慮歸隱了!跋c故人違”,表明了他同王維友情的深厚。一個“欲”字,一個“惜”字,充分地顯示出作者思想上的矛盾與斗爭,從這個思想活動里,卻深刻地反映出作者的惜別之情。
“當(dāng)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兩句,說明歸去的原因。語氣沉痛,充滿了怨懟之情,辛酸之淚。一個“誰”字,反詰得頗為有力,表明他切身體會到世態(tài)炎涼、人情如水的滋味。能了解自己心事,賞識自己才能的人,只有王維,這的確是太少了。一個“稀”字,準(zhǔn)確地表達(dá)出知音難遇的社會現(xiàn)實。這在封建社會里是具有典型意義的。
這一聯(lián)是全詩的重點,就是由于這兩句,使得全詩才具有一種強烈的怨懟、憤懣的氣氛。真摯的感情,深刻的體驗,是頗能感動讀者的,特別是對于那些有類似遭遇的人,更容易引起共鳴。如果再從結(jié)構(gòu)上考慮,這一聯(lián)正是全詩的樞紐。由落第而思?xì)w,由思?xì)w而惜別,從而在感情上產(chǎn)生了矛盾,這都是順理成章的。只是由于體驗到“當(dāng)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這一冷酷的現(xiàn)實,自知功名無望,才下定決心再回襄陽隱居。這一聯(lián)正是第四聯(lián)的依據(jù)。
“只應(yīng)守索寞,還掩故園扉”,表明了歸隱的堅決!爸粦(yīng)”二字,是耐人尋味的,它表明了在作者看來歸隱是唯一應(yīng)該走的道路。也就是說,赴都應(yīng)舉是人生道路上的一場誤會,所以決然地“還掩故園扉”了。
綜觀全詩,既沒有優(yōu)美的畫面,又沒有華麗辭藻,語句平淡,平淡得近乎口語。對偶也不求工整,卻極其自然,毫無斧鑿痕跡。然而卻把落第后的心境,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頗為感人。言淺意深,頗有余味,耐人咀嚼。
- 相關(guān)推薦
【留別王維古詩帶拼音】相關(guān)文章:
王維古詩《相思》帶拼音05-17
古詩鹿柴王維帶拼音版09-23
古詩鹿柴王維帶拼音讀09-14
古詩酬張少府王維帶拼音版09-03
古詩鹿柴王維拼音版07-17
鹿柴王維古詩拼音版10-23
古詩鹿柴王維帶讀音06-22
雜詩王維的古詩拼音版08-05
夢游天姥吟留別帶拼音09-05
留別王維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