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芭蕉圖
郭沫若
揮毫窗下拂詩箋,礙知西園信有緣。
頑石嶙峋余鯉骨,新蕉孤潔扇輕煙。
淋漓豪氣氮氛里,落拓襟懷嘯傲前。
老夫心雄猶尚左,似無似有法先天。
這是1949年1月29日為李初梨同志收藏的清代畫家高鳳翰所畫芭蕉的題詩。李初梨,四川江津人,早年留學日本,青年時期參加創(chuàng)造社,倡導無產(chǎn)階級革命文學,是最早的左翼文藝工作者之一。以后,一直從事革命斗爭。他喜歡收藏古字畫,特別是明清字畫。他鑒賞書畫,不僅著眼于作品的藝術(shù)成就,而且特別L視作家的品格、節(jié)操。《芭蕉圖》是他收藏的大量書畫之一,高鳳翰所畫。
中國自古有“文如其人”、a畫如其人”的說法。要作文作畫,首先得作人。郭沫若也一再說過:“詩的能偉大不偉大,不是詩形式的間題,而是人的間題,人格的問題,思想的同題,生活的問題。”(《詩歌的創(chuàng)作》)這首題畫詩,既是對畫的贊揚,更是對人品節(jié)操的贊煩。
“揮毫窗下拂詩箋,得識西園信有緣。”一落筆,作者就從自己題詩的心情寫起。“揮毫”,揮筆,“信”,確實,“緣”,緣分,機緣,都表示作者的興奮、喜悅之情。為什么喜悅呢?因為自己過去對高鳳翰的藝術(shù)造詣及人品、節(jié)操有相當了解,但又未能親見其物,而今天能見到,其喜悅是不言而諭。“信有緣”幾個字,充分表現(xiàn)了渴求了解,能夠如愿以償?shù)母吲d心情。于是由鑒賞畫本身到頌揚畫畫的人。
“頑石嶙峋余續(xù)骨,新蕉孤潔扇輕煙。”一句寫畫的背景,山嶺上林立峻峭的巖石,猶如骨頤在喉,給人一種不吐不快的感覺。一句寫畫的主體,孤芳高潔的芭蕉猶如扇子輕輕飛動,扇起云煙繚繞的景色。兩句著力從氣韻,從情趣上描繪畫面的形態(tài),而用字上又往往一語雙關(guān),寫畫面,贊人品。
“淋漓豪氣氮氳里,落拓襟懷嘯傲前。”“淋漓”,形容畫筆酣墨飽。“低氛”,氣盛貌。著力寫畫面的氣氛,豪放、酣暢。“落拓”,放浪不羈。“嘯傲”,歌詠自得,形容放曠不受拘束。著力寫芭蕉的形態(tài)氣質(zhì)。這兩句也是一語雙關(guān),既是對畫面的描繪,也是對畫家品格的贊頌。
“老夫心雄猶尚左,似無似有法先天。”最后以贊頌畫家的人品與技藝作結(jié)。前句贊煩人品。高鳳翰不媚權(quán)貴,遭際坎坷,晚年右竹殘廢,以左手作畫。其畫如人。重寫生,重表現(xiàn)真實感情,反對因襲保守,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往往在抒發(fā)胸中塊磊時,范藏著對當時黑暗現(xiàn)實的憤慈之情,對民間疾苦有所了解與同情,因而得到詩人的贊揚。
全詩處處雙關(guān),名為贊畫,實為贊人。優(yōu)秀的藝術(shù)品必然要具有優(yōu)秀的人品的真理再次得到證明。
- 相關(guān)推薦
【郭沫若《題芭蕉圖》賞析】相關(guān)文章:
郭沫若《芭蕉花》原文06-16
郭沫若寫景散文《芭蕉花》08-09
郭沫若天狗的賞析09-16
郭沫若《天狗》賞析08-25
《題太公釣渭圖》賞析05-04
郭沫若《鳳凰涅槃》賞析08-12
郭沫若詩歌-《天狗》賞析10-10
郭沫若《杜鵑》原文及賞析01-27
郭沫若《駱駝》全文賞析07-15
郭沫若《靜夜》詩歌賞析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