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學(xué)生在做題的時候都會遇到詩、詞、曲鑒賞的題目的時候都會很苦惱,不知道從何入手,其實除了從字面解釋入手以外,不妨去了解一下作者的生平以及歷史背景,這些都有助于理解詩、詞、曲的正確意思。下面由小編收集的資料,范仲淹蘇幕遮譯文,了解一下!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漢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文學(xué)家,世稱“范文正公”。范仲淹文學(xué)素養(yǎng)很高,寫有著名的《岳陽樓記》。
蘇幕遮·懷舊
bì yún tiān , huáng yè dì , qiū sè lián bō , bō shàng hán yān cuì 。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shān yìng xié yáng tiān jiē shuǐ , fāng cǎo wú qíng , gēng zài xié yáng wài 。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àn xiāng hún ,zhuī lǚ sī ,yè yè chú fēi , hǎo mèng liú rén shuì 。
黯鄉(xiāng)魂①,追旅思②,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
míng yuè lóu gāo xiū dú yǐ , jiǔ rù chóu cháng , huà zuò xiāng sī lèi 。
明月褸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注]①黯:形容心情憂郁。②追:追隨,可引申為糾纏。
注釋
蘇幕遮:原唐教坊曲名,來自西域,后用作詞牌名。又名“云霧斂”“鬢云松令”。雙調(diào),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五句。
翻譯:
白云滿天,黃葉遍地。秋天的景色映進江上的碧波,水波上籠罩著寒煙一片蒼翠。遠山沐浴著夕陽天空連接江水。岸邊的芳草似是無情,又在西斜的太陽之外。
黯然感傷的他鄉(xiāng)之魂,追逐旅居異地的愁思,每天夜里除非是美夢才能留人入睡。當(dāng)明月照射高樓時不要獨自依倚。端起酒來洗滌愁腸,可是都化作相思的眼淚。
簡析:
《蘇幕遮》這是一首描寫羈旅鄉(xiāng)愁的詞。此詞上片著重寫景,下片重在抒情。全詞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以絢麗多彩的筆墨描繪了碧云、黃葉、寒波、翠煙、芳草、斜陽、水天相接的江野遼闊蒼茫的景色,勾勒出一幅清曠遼遠的秋景圖,抒寫了夜不能寐、高樓獨倚、借酒澆愁、懷念家園的深情。其主要特點在于能以沉郁雄健之筆力抒寫低回宛轉(zhuǎn)的愁思,聲情并茂,意境宏深,展現(xiàn)了范仲淹詞柔媚的一面。
這首詞上片寫景,下片抒情,這本是詞中常見的結(jié)構(gòu)和情景結(jié)合的方式,他的特殊性在于麗景與柔情的統(tǒng)一,更準(zhǔn)確地說,是闊遠之境、秾麗之景、深摯之情的統(tǒng)一。寫鄉(xiāng)思離愁的詞,往往借蕭瑟的秋景來表達,這首詞所描繪的景色卻闊遠而秾麗。它一方面顯示了詞人胸襟的廣闊和對生活對自然的熱愛,反過來襯托了離情的可傷,另一方面又使下片所抒之情顯得柔而有骨,深摯而不流于頹靡。整個來說,這首詞的用語與手法雖與一般的詞類似,意境情調(diào)卻近于傳統(tǒng)的詩。這說明,抒寫離愁別恨的小詞是可以寫得境界闊遠,不局限于閨閣庭院。
創(chuàng)作背景:
這首詞作于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至慶歷三年(1043年)間,當(dāng)時范仲淹正在西北邊塞的軍中任陜西四路宣撫使,主持防御西夏的軍事。
后世影響:
這首《蘇幕遮》詞對后世文學(xué)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較大影響。元曲作家王實甫的《西廂記》中“長亭送別”一折直接化用這首詞的起首兩句“碧云天,黃葉地”,改為“碧云天,黃花地”,衍為曲子,同樣極富畫面美和詩意美。
- 相關(guān)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