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jīng)常接觸到古詩吧,古詩言簡意豐,具有凝煉和跳躍的特點。那么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春夜喜雨》的詩意簡寫,歡迎閱讀與收藏。
《春夜喜雨》
作者:杜甫
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注釋
⑴知:明白,知道。說雨知時節(jié),是一種擬人化的寫法。
、颇耍壕汀0l(fā)生:萌發(fā)生長。
、菨摚喊蛋档,悄悄地。這里指春雨在夜里悄悄地隨風而至。
⑷潤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養(yǎng)。
、梢皬剑禾镆伴g的小路。
、省敖本洌阂庵^連江上的船只都看不見,只能看見江船上的點點燈火,暗示雨意正濃。
、藭裕禾靹偭恋臅r候。紅濕處:雨水濕潤的花叢。紅,花色,這里指花朵。濕,指花朵沾滿了雨水。
、讨兀▃hòng):形容花朵飽含水分的樣子,同時也有“增多”“厚實”之意。錦官城:故址在今成都市南,亦稱錦城。三國蜀漢時管理織錦之官駐此,故名。后人也用作成都的別稱。
解釋:
好雨知道下雨的節(jié)氣,正是在植物萌發(fā)生長的時侯,它隨著春風在夜里悄悄地落下,悄然無聲地滋潤著大地萬物.雨夜中野外黑茫茫,只有江船上的燈火格外明亮.天亮后,看看這帶著雨水的花朵,嬌美紅艷,整個錦官城變成了繁花盛開的世界.
《春夜喜雨》是杜甫在唐肅宗(李亨)上元二年(761)春天,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時寫的.
《春夜喜雨》創(chuàng)作背景及思想內容:這首詩寫于上元二年(761年)春.此時杜甫因陜西旱災來到四川定居成都已兩年.他親自耕作,種菜養(yǎng)花,與農民交往,因而對春雨之情很深,寫下了這首詩描寫春夜降雨、潤澤萬物的美景,抒發(fā)了詩人的喜悅之情.
賞析一:
春夜喜雨,單是就題目來看,就能讓人感到有疑惑,為什么是在春夜,而不是在一個春早呢?常人來看,一般情況下人們是不會在寂靜的夜里寫雨的,因為夜雨看不見摸不著,難以寫出它的狀態(tài)和顏色?勺髡邌问窃陬}目上就不同反響,與別的詩不同。詩寫得生動有趣,前兩句“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就能看出這場“好雨”下得不簡單,被作者寫得非常生動?梢娮髡邔戇@首詩時是多么地別出心裁。詩題明確地寫一個“喜”字而詩里卻沒有一個“喜”字,其實,詩中雖然沒有一個“喜”,但當你讀完整首詩后,卻能發(fā)現(xiàn)詩中充滿了喜悅。
賞析二:
這是描繪春夜雨景,表現(xiàn)喜悅心情的名作。一開頭就用一個“好”字贊美“雨”。在生活里,“好”常常被用來贊美那些做好事的人。如今用“好”贊美雨,已經(jīng)會喚起關于做好事的人的聯(lián)想。接下去,就把雨擬人化,說它“知時節(jié)”,懂得滿足客觀需要。其中“知”字用得傳神,簡直把雨給寫活了。春天是萬物萌芽生長的季節(jié),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來了。它的確很“好”。
頷聯(lián)寫雨的“發(fā)生”,進一步表現(xiàn)雨的“好”,其中“潛”“潤”“細”等字生動地寫出了雨“好”的特點。雨之所以“好”,好就好在適時,好在“潤物”。春天的雨,一般是伴隨著和風細雨地滋潤萬物的。然而也有例外。有時候,它會伴隨著冷風,受到冷空氣影響由雨變成雪。有時候,它會伴隨著狂風,下得很兇暴。這時的雨盡管下在春天,但不是典型的春雨,只會損物而不會“潤物”,自然不會使人“喜”,也不可能得到“好”評。所以,光有首聯(lián)的“知時節(jié)”,還不足以完全表現(xiàn)雨的“好”。等到頷聯(lián)寫出了典型的春雨──伴隨著和風的細雨,那個“好”字才落實了!半S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边@仍然用的是擬人化手法!皾撊胍埂焙汀凹殶o聲”相配合,不僅表明那雨是伴隨和風而來的細雨,而且表明那雨有意“潤物”,無意討“好”。如果有意討“好”,它就會在白天來,就會造一點聲勢,讓人們看得見,聽得清。惟其有意“潤物”,無意討“好”,它才選擇了一個不妨礙人們工作和勞動的時間悄悄地來,在人們酣睡的夜晚無聲地、細細地下。
雨這樣“好”,就希望它下多下夠,下個通宵。倘若只下一會兒,就云散天晴,那“潤物”就不很徹底。詩人抓住這一點,寫了頸聯(lián)。在不太陰沉的夜間,小路比田野容易看得見,江面也比岸上容易辨得清。如今放眼四望,“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只有船上的燈火是明的。此外,連江面也看不見,小路也辨不清,天空里全是黑沉沉的云,地上也像云一樣黑?雌饋磉@雨準會下到天亮。這兩句寫出了夜雨的美麗景象,“黑”與“明”相互映襯,不僅點明了云厚雨足,而且給人以強烈的美感。
尾聯(lián)是想象中的情景,緊扣題中的“喜”字寫想象中的雨后之晨錦官城的迷人景象。如此“好雨”下上一夜,萬物就都得到潤澤,發(fā)榮滋長起來了。萬物之一的花,最能代表春色的花,也就帶雨開放,紅艷欲滴。詩人說:等到明天清早去看看吧,整個錦官城(成都)雜花生樹,一片“紅濕”,一朵朵紅艷艷、沉甸甸,匯成花的海洋!凹t濕”“花重”等字詞的運用,充分說明詩人體物細膩。
浦起龍說:“寫雨切夜易,切春難!边@首“春夜喜雨”詩,不僅切夜、切春,而且寫出了典型春雨的、也就是“好雨”的高尚品格,表現(xiàn)了詩人的一切“好人”的高尚人格。詩人盼望這樣的“好雨”,喜愛這們的“好雨”。所以題目中的那個“喜”字在詩里雖然沒有露面,但“‘喜’意都從罅縫里迸透”(浦起龍《讀杜心解》)。詩人正在盼望春雨“潤物”的時候,雨下起來了,于是一上來就滿心歡喜地叫“好”。第二聯(lián)所寫,是詩人聽出來的。詩人傾耳細聽,聽出那雨在春夜里綿綿密密地下,只為“潤物”,不求人知,自然“喜”得睡不著覺。由于那雨“潤物細無聲”,聽不真切,生怕它停止了,所以出門去看。第三聯(lián)所寫,是詩人看見的?匆娪暌庹凉,就情不自禁地想象天明以后春色滿城的美景。其無限喜悅的心情,表現(xiàn)得十分生動。中唐詩人李約有一首《觀祈雨》:“桑條無葉土生煙,簫管迎龍水廟前。朱門幾處看歌舞,猶恐春陰咽管弦!焙湍切┲扉T里看歌舞的人相比,杜甫對春雨“潤物”的喜悅之情自然也是一種很崇高的感情。
這首詩從夜晚寫到天明,而著重在夜晚。詩人居然把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和“潤物細無聲”的春雨寫得這樣真切入微,可觸可感,其藝術表現(xiàn)力之強,只有王維《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差可比擬。王維寫夜雪,杜甫寫夜雨,各臻其妙,但都能在難下筆處寫出水平來,足見他們功夫之深。杜“隨風”聯(lián)、王“隔牖”聯(lián),都是流水對。流水對以屬對工整又一氣呵成為工,此二聯(lián)旗鼓相當,堪為典范。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嘗自稱少陵野老。舉進士不第,曾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是唐代最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宋以后被尊為“詩圣”,與李白并稱“李杜”。其詩大膽揭露當時社會矛盾,對窮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內容深刻。許多優(yōu)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因被稱為“詩史”。在藝術上,善于運用各種詩歌形式,尤長于律詩;風格多樣,而以沉郁為主;語言精煉,具有高度的表達能力。存詩一千四百多首,有《杜工部集》。
- 相關推薦
【《春夜喜雨》的詩意簡寫】相關文章:
《春夜喜雨》的詩意02-04
春夜喜雨的詩意02-04
春夜喜雨的詩意02-02
春夜喜雨古詩的詩意04-26
《春夜喜雨》的古詩及詩意04-25
《春夜喜雨》的詩意及賞析08-17
古詩春夜喜雨的詩意12-05
春夜喜雨古詩意思04-25
杜甫《春夜喜雨》詩意賞析06-27
杜甫《春夜喜雨》詩意及賞析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