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讀書 冰心
一談到讀書,我的話就多了!
我自從會認字后不到幾年,就開始讀書。倒不是四歲時讀母親教給我的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國文教科書,而是七歲時開始自己讀的“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國演義》。
那時我的舅父楊予敬先生每天晚飯后必定給我們幾個表兄妹講一段《三國演義》,我聽得津津有味,什么“桃園豪杰三結(jié)義,斬黃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聽極了。但是他講了半個鐘頭,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帶著對于故事下文的無限懸念,在母親的催促下,含淚上床。
此后,我咬咬牙,拿起一本《三國演義》來,自己一知半解地讀了下去,居然越看越懂,雖然字音都讀得不對,比如把“凱”念作“豈”,把“諸”念作“者”之類,因為我只學過那個字一半部分。
談到《三國演義》,我第一次讀到關羽死了,哭了一場,便把書丟下了。第二次再讀時,到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場,又把書丟下了。最后忘了是什么時候把全書讀到“分久必合”的結(jié)局。
這同時,我看了母親針線笸籮里常放著的那幾本《聊齋志異》,聊齋故事是短篇的,可以隨時拿起放下,又是文言的,這對于我的作文課很有幫助,因為我的作文老師曾在我的作文本上批著“柳州風骨,長吉清才”的句子,其實我那時還沒有讀過柳宗元和李賀的文章,只因那時的作文都是文言的。
因為看《三國演義》引起了我對章回小說的興趣,對于那部述說:“官迫民反”的《水滸傳》尤其欣賞。那部書里著力描寫的人物,如林沖——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一回,看了使我氣憤填胸!——武松、魯智深等人,都有其自己極其生動的風格,雖然因為作者要湊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數(shù)目,勉勉強強地寫滿了一百零八人,我覺得也比沒有人物個性的《蕩寇志》強多了。
《精忠說岳》并沒有給我留下太大的印象,雖然岳飛是我從小就崇拜的最偉大的愛國英雄。在此順便說一句,我酷愛古典詩詞,但能夠從頭背到底的,只有岳武穆的《滿江紅》“怒發(fā)沖冠”那一首。還有就是李易安的《聲聲慢》,她那幾個疊字:“尋尋覓覓,凄凄慘慘戚戚……”寫得十分動人,尤其是以“尋尋覓覓”起頭,寫盡了“若有所失”的寥落情緒。
到我十一歲時,回到故鄉(xiāng)的福州,在我祖父的桌上看到林琴南老先生送給他的《茶花女遺事》,使我對外國小說引起了廣泛的興趣,那時只要我手里有幾角錢,就請人去買譯文小說來看,這又使我知道了許多外國人的人情世故。
《紅樓夢》是我在十二三歲時候看的,起初我對它的興趣并不大,賈寶玉的女聲女氣,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厭煩,還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這部書看時,才嘗到“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一個朝代和家庭的興亡盛衰的滋味。
總而言之,統(tǒng)而言之,我這一輩子讀到的中外文藝作品,不能算太少。我永遠感到讀書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樂!從讀書中我還得到了做人處世的“獨立思考”的大道理,這都是從《修身》課本中所得不到的。
內(nèi)容把握:1、文章中作者寫出讀過哪些書?填空。(4分)
(1)作者在識字不久就開始讀書,七歲開始自己讀《 》,同時作者還讀了《 》;接著又讀了《 》,《 》;到作者十一歲時,又讀了《 》;作者十二三歲時,又讀了《 》。
(2)有一些讀書內(nèi)容作者沒有直接說出來,它們是岳飛的古詩詞《 》,李易安(李清照)的《 》,還有小說《 》。
2、“柳州風骨,長吉清才”仔細讀一讀文章,你一定會知道這里的“柳州”和“長吉”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3、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概括作者讀書的收獲或體會。(3分)
讀《水滸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讀《紅樓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讀《茶花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意探究:作者喜歡讀書的原因是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浮想聯(lián)翩:讀了本文后,你想到你讀過的哪些書,體會是什么?請舉兩例。(4分)
(1)
。2)
答案:
內(nèi)容把握:1、文章中作者寫出讀過哪些書?填空。(4分)
(1)作者在識字不久就開始讀書,七歲開始自己讀《 三國演義 》,同時作者還讀了《 聊齋志異 》;接著又讀了《 水滸傳 》,《 蕩寇志 》;到作者十一歲時,又讀了《 茶花女遺事 》;作者十二三歲時,又讀了《 紅樓夢 》。
(2)有一些讀書內(nèi)容作者沒有直接說出來,它們是岳飛的古詩詞《 滿江紅 》,李易安(李清照)的《 聲聲慢》,還有小說《 蕩寇志 》。
2、“柳州風骨,長吉清才”仔細讀一讀文章,你一定會知道這里的“柳州”和“長吉”指的是 柳宗元 、 李賀 。(1分)
3、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概括作者讀書的收獲或體會。(3分)
讀《水滸傳》 感受到一百零八人每個人的性格都極其生動 。
讀《紅樓夢》 剛開始厭煩,后來品嘗到一個朝代和家庭的興亡盛衰的滋味 。
讀《茶花女》 知道了許多外國人的人情世故 。
文意探究:作者喜歡讀書的原因是什么?(2分)
答:因為作者從讀書中他學到了許多知識,還得到了許多做人處世的大道理,他感到讀書是他生命中最大的快樂。
- 相關推薦
【冰心的憶讀書的課外閱讀和答案】相關文章:
《憶讀書》冰心閱讀答案09-03
冰心《憶讀書》閱讀練習及答案06-12
冰心《憶讀書》說課稿范文06-29
冰心《憶讀書》原文閱讀09-25
冰心《憶讀書》教學設計(通用9篇)05-22
《憶讀書》閱讀理解及答案08-04
梁實秋《雅舍小品》憶冰心07-27
《紙船》閱讀答案冰心10-15
冰心《落價》練習及答案08-30
冰心的《笑》的閱讀答案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