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船》,冰心的一首詩,屬于現(xiàn)代散文詩。語境優(yōu)美,懷念母親的感情,比較抽象,寫作時易流于空洞浮泛。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冰心的詩紙船,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原文:
紙船——寄母親
冰心
我從不肯妄棄了一張紙,
總是留著——留著 ,
疊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兒,
從舟上拋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風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濕,沾在船頭上。
我仍是不灰心地每天地疊著,
總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親,倘若你夢中看見一只很小的白船兒,
不要驚訝它無端入夢。
這是你至愛的女兒含著淚疊的,
萬水千山求它載著她的愛和悲哀歸去。
一九二三年八月二十七日
冰心《紙船——寄母親》賞析
1923年初夏,冰心畢業(yè)于燕京大學。同年8月17日,她由上海乘約克遜號郵船赴美國留學。8月19日抵日本神戶,21日游覽了橫濱。從寫作時間來看,這首詩是詩人于游覽橫濱之后的第六天,在繼續(xù)向大洋彼岸進發(fā)的海輪上創(chuàng)作的。
粼粼的海波,澎湃的海潮,復蘇了詩人愛海的童心;碧綠的海水,飛翔的海鷗,使詩人又與自然親近。從吳淞口出發(fā)后十天左右的海上生活中,冰心早期人生觀“愛”的哲學中的三根支柱——母愛、童心、自然,只有“童心”“自然”在此時得以復活和重現(xiàn),而“母愛”則因遠離母親而無法親近。因而詩人格外懷念母親,甚至因思念母親而得病,又因在夢中得見母親而病愈。這首詩就抒寫了詩人思念母親的深情。
詩的第一節(jié)從自己充滿天真童心的行為——折紙船寫起,說自己在海船上不肯妄棄一張紙,留著它折疊成船,從船上拋到海里。看似平淡的四行詩,為感情的噴發(fā)作了鋪墊。第二節(jié)寫從船上拋出的紙船的去向,“有的被天風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濕,沾在船頭上!边@種種去向,都不符合詩人誠摯的心愿。她“總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為此,她“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疊著”。可見她這種愿望的強烈、誠摯。至于希望那紙船流到什么地方去,詩人在這一節(jié)中沒有明白說出,從而造成懸念,耐人尋味。詩人自然明白紙船是不可能流到母親身邊的,于是詩的第三節(jié)翻出新意。詩人遙想母親夢中看見一只很小的白船。如果說這一想像還屬一般的話,“不要驚訝它無端入夢”,就顯示了詩人設想的奇特。那么,為什么要讓母親不要驚訝小船的入夢呢?詩人采用“卒章顯其志”的方法,在詩的結(jié)尾點明想像中進入母親夢中的紙船是她含著淚疊的,她祈求紙船載著她對母親的愛和因遠離母親而產(chǎn)生的悲哀情懷流到母親的身邊。這一結(jié)尾,是全詩的高潮所在。
懷念母親的感情,比較抽象,寫作時易流于空洞浮泛。這首詩構(gòu)思新穎,詩人采用托物寓情的方法,感情的抒發(fā)就顯得既生動、具體,又含蓄、深沉。此外,這首詩的詩行較長,語調(diào)緩慢,正與對母親的綿長思念相協(xié)調(diào)。
冰心紙船賞析學生版
“從不肯妄棄”,足見感情執(zhí)著;“妄棄”,隨意丟棄。“一只一只”,可見數(shù)量之多。
“不灰心”“每天”感情誠摯,愿望強烈。
“含著淚”“悲哀”思念之苦,刻骨銘心。
“疊成一只只很小的船兒”感情很珍貴。船很小,感情卻很深,愿望之強烈。
“萬水千山",求它載著它的愛和悲哀歸去”因為愛和悲哀是融在一起的,因為有愛才倍覺思念,因為孤獨和思念才有無邊的悲哀,這悲哀當然只能訴說給母親聽,所以要將愛和悲哀載去。
“悲哀”是指思念母親的孤獨、惆悵、難舍的痛苦之情。
最后一句話:點明題意,詩人的感情抒發(fā)以達到極致,令人悵然不已。
詩中的“紙船”象征漂泊無依的孤獨,象征思念祖國、思念母親的一顆心,象征詩人純潔美好的心愿。
(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冰心紙船欣賞〗
冰心這首詩就是以一個童心未泯的孩子的口吻寫成, 通過"疊紙船"這充滿童趣的行動, 寄托對母親的思念.兒童的心靈最單純, 兒童的期冀最單一, 然而, 這單純的心靈、單一的希冀所包容的孩子對母親的情感, 卻是最為深厚的.多少年來, 千千萬萬兒童、千千萬萬母親為這首小詩所感動, 正因為詩中"載著"那無盡的深情.
冰心《紙船》英文版
美英作家譯《紙船》英文版:
I never to refused wildly and dice a paper,
always retention — retention,
folding of some very small's white boats,
from steamship in big sea,
some to blown ship window ,
some waves wet,affix on the ship's front,
I still not discouraged fold every day.
Mother,if you Seen in dream a small boat,
not surprised it unprovoked in dream,
this is your love's daughter tears folding.
The trials of a long journey,pray it bearing it love and sorrow to gone.
名家點評
青島市博物館副館長王莉:
本詩懷念母親的感情,比較抽象,寫作時易流于空洞浮泛。這首詩構(gòu)思新穎,詩人采用托物寓情的方法,感情的抒發(fā)就顯得既生動、具體,又含茜、深沉。此外,這首詩的詩行較長,語調(diào)緩慢,正與對母親的綿長思念相協(xié)調(diào)。(《小學課本中的名家作品賞析大全》)
陜西國際商貿(mào)學院文化與藝術學院教授朱卉平:
詩人憑借登紙船鎮(zhèn)水這種孩童時常玩的游戲。通寄對母親的懷戀,親切自然地創(chuàng)造出一種夢幻悱側(cè)的意境,令人凌然加下。在此詩中。詩人以紙船為題,托物寓情,賦于紙船特別的含義。紙船象征潭泊無依的孤獨,征思念母親、思念祖國的一顆心,象征詩人純潔、美好的心愿。(《大學語文》)
南開大學漢語言文化學院講師劉璐:
這首詩寫詩人對母親的愛。十分真摯,以一個童心未泯的孩子的口吻寫成,通過“疊紙船”這充滿童趣的行動,寄托對母親的思念。兒童的心靈最單純,然而單純的心靈所包含的孩子對母親的情感,卻是最為深厚的!拔也豢习矖壛艘粡埣垺薄N覜Q不灰心,一天一天的疊著,紙船是這首詩的中心意象,但是怎樣把它與對母親的思念聯(lián)系起來,因此,“母親,倘若你夢中看見一只很小的白船兒。不要驚訝它無端入夢”這一句做了巧妙的過渡。萬水千山,船傳情體,這是多么細小與偉大的愛!詩人憑借登紙船嬉水這種孩提時常玩的游戲,追寄自己對母親的懷戀,親切自然地創(chuàng)造出一種夢幻似的悱側(cè)的意境,不禁令人凄然。(《今文觀之》)
作者簡介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女,原名謝婉瑩,福建長樂人,中國民主促進會(民進)成員。中國詩人,現(xiàn)代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作家、社會活動家、散文家。筆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壺”。
1919年8月的《晨報》上,冰心發(fā)表了第一篇散文《二十一日聽審的感想》和第一篇小說《兩個家庭》。1923年出國留學前后,開始陸續(xù)發(fā)表總名為《寄小讀者》的通訊散文,成為中國兒童文學的奠基之作。1946年在日本被東京大學聘為第一位外籍女教授,講授“中國新文學”課程,于1951年返回中國。
1999年2月28日21時12分冰心在北京醫(yī)院逝世,享年99歲,被稱為"世紀老人"。
- 冰心的詩《紙船》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冰心的詩紙船】相關文章:
冰心的詩《紙船》06-26
冰心的紙船10-15
冰心 紙船教案08-23
冰心紙船原文07-16
冰心《紙船》教學設計09-05
冰心紙船簡介資料09-04
冰心詩歌鑒賞《紙船》07-23
冰心詩06-26
冰心《紙船-寄母親》欣賞06-28
(精)冰心詩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