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析通過鑒賞與分析得出理性的認識,既受到藝術(shù)作品的形象、內(nèi)容的制約,又根據(jù)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經(jīng)驗、藝術(shù)觀點和藝術(shù)興趣對形象加以補充和完善。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夜雪白居易全詩賞析,歡迎閱讀與收藏。
夜雪
已訝衾枕冷,
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
時聞折竹聲。
夜雪翻譯:
夜臥枕被如冰,不由讓我很驚訝,又看見窗戶被白雪泛出的光照亮。夜深的時候就知道雪下得很大,是因為不時地能聽到雪把竹枝壓折的聲音。
夜雪字詞解釋:
、庞牐后@訝。 衾(qīn)枕:被子和枕頭。
、普壑衤暎褐复笱〾赫壑褡拥穆曧。
背景:
這首詩作于公元唐憲宗元和十一年(816年)冬。白居易時年四十五,任江州司馬。
夜雪賞析:
在眾多的詠雪篇章中,白居易這首《夜雪》,顯得那么平凡,既沒有色彩的刻畫,也不作姿態(tài)的描摹,初看簡直毫不起眼,但細細品味,便會發(fā)現(xiàn)它凝重古樸,清新淡雅,別具風采。
這首詩新穎別致,首要在立意不俗。詠雪詩寫夜雪的不多,這與雪本身的特點有關(guān)。雪無聲無嗅,只能從顏色、形狀、姿態(tài)見出分別,而在沉沉夜色里,人的視覺全然失去作用,雪的形象自然無從捕捉。然而,樂于創(chuàng)新的白居易正是從這一特殊情況出發(fā),避開人們通常使用的正面描寫的手法,全用側(cè)面烘托,從而生動傳神地寫出一場夜雪來。
“已訝衾枕冷”,先從人的感覺寫起,通過“冷”不僅點出有雪,而且暗示雪大,因為生活經(jīng)驗證明:初落雪時,空中的寒氣全被水汽吸收以凝成雪花,氣溫不會馬上下降,待到雪大,才會加重空氣中的嚴寒。這里已感衾冷,可見落雪已多時。不僅“冷”是寫雪,“訝”也是在寫雪,人之所以起初渾然不覺,待寒冷襲來才忽然醒悟,皆因雪落地無聲,這就于“寒”之外寫出雪的又一特點。此句扣題很緊,感到“衾枕冷”正說明夜來人已擁衾而臥,從而點出是“夜雪”!皬鸵姶皯裘鳌保瑥囊曈X的角度進一步寫夜雪。夜深卻見窗明,正說明雪下得大、積得深,是積雪的強烈反光給暗夜帶來了亮光。以上全用側(cè)寫,句句寫人,卻處處點出夜雪。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這里仍用側(cè)面描寫,卻變換角度從聽覺寫出。傳來的積雪壓折竹枝的聲音,可知雪勢有增無減。詩人有意選取“折竹”這一細節(jié),托出“重”字,別有情致。“折竹聲”于“夜深”而“時聞”,顯示了冬夜的寂靜,更主要的是寫出了詩人的徹夜無眠;這不只為了“衾枕冷”而已,同時也透露出詩人謫居江州時心情的孤寂。由于詩人是懷著真情實感抒寫自己獨特的感受,才使得這首《夜雪》別具一格,詩意含蓄,韻味悠長。
詩中既沒有色彩的刻畫,也不作姿態(tài)的描摹,初看簡直毫不起眼。但細細品味,便會發(fā)現(xiàn)它不僅凝重古樸、清新淡雅,而且新穎別致,立意不俗。試想,雪無聲無味,只能從顏色、形狀、姿態(tài)見出分別,而在沉沉夜色里,雪的形象自然難以捕捉。然而,樂于創(chuàng)新的白居易正是從這一特殊情況出發(fā),依次從觸覺(冷)、視覺(明)、感覺(知)、聽覺(聞)四個層次敘寫,一波數(shù)折,曲盡其貌其勢、其情其狀。這首小詩充分體現(xiàn)了詩人通俗易懂、明白曉暢的語言特色。全詩樸實自然,卻韻味十足;詩境平易,而渾成熨貼,無一點安排痕跡,也不假纖巧雕琢,這正是白居易詩歌固有的風格。
作者資料: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是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 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于洛陽,葬于香山。
賞析:
這是一首詠雪詩,詩人描寫的是“夜雪”,全用側(cè)面烘托手法。詩人懷著真情實感抒寫自己獨特的感受,在眾多的詠雪詩中,此詩新穎別致,清新淡雅,韻味無窮。
首句從感覺寫起,通過冷不僅點明有雪,而且暗示雪大。
次句從視覺的角度進一步寫夜雪,夜深卻見窗明,正說明雪下得大、積雪深,是積雪的反光給暗夜帶來了亮光。
三四句是從聽覺的角度著筆,深夜傳來了積雪壓折竹枝的聲音,可知雪勢的有增無減!罢壑衤暋庇谏钜箷r聞,襯托了冬夜的寂靜,也暗示出詩人一夜無眠。這不只是因為“衾枕冷”,也透露出詩人謫居江州的孤寂心情。
翻譯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
天氣寒冷,人在睡夢中被凍醒,驚訝地發(fā)現(xiàn)蓋在身上的被子已經(jīng)有些冰冷。疑惑之間,抬眼望去,只見窗戶被映得明亮亮的。開篇先從觸覺(冷)寫起,再轉(zhuǎn)到視覺(明)!袄洹弊,暗點出落雪已多時。一般來講,雪初落時,空中的寒氣全被水汽吸收以凝成雪花,氣溫不會驟降,待到雪大,才會加重寒意。“訝”字,也是在寫雪。人之所以起初渾然不覺,待寒冷襲來才忽然醒悟,皆因雪落地無聲。這就于“寒”之外寫出雪的又一特點,正如陶淵明寫雪名句所謂“傾耳無希聲,在目皓已潔”(《癸卯十二月中作和從弟敬遠》)。
這兩句是寫人的所感所見,雖全用側(cè)寫,卻扣題很緊。感到“衾枕冷”正說明夜來人已擁衾而臥,從而點出是“夜雪”!皬鸵姶皯裘鳌保瑥囊曈X的角度進一步寫夜雪。夜深卻見窗明,正說明雪下得大、積得深,是積雪的強烈反光給暗夜帶來了亮光。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這才知道夜間下了一場大雪,雪下得那么大,不時聽到院落里的竹子被雪壓折的聲響。這兩句變換角度,從聽覺(聞)寫出。用的是倒裝方式,上句是果,下句是因,構(gòu)思巧妙,曲折有致。
作者選取“折竹”這一細節(jié),襯托出“重”字。通過積雪壓折竹枝的聲音,判斷雪很大,而且雪勢有增無已。作者的感覺確實細致非常!罢壑衤暋庇凇耙股睢倍皶r聞”,顯示出雪夜的寧靜。
這一結(jié)句以有聲襯無聲,使全詩的畫面靜中有動、清新淡雅,真切地呈現(xiàn)出一個萬籟俱寂、銀裝素裹的清寧世界?珊屯蹙S詩句“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鳥鳴澗》相媲美。
- 相關(guān)推薦
【夜雪白居易全詩賞析】相關(guān)文章:
白居易《夜雪》的賞析10-18
憶江南白居易全詩賞析07-21
白居易《詠竹》全詩賞析06-22
《真娘墓》白居易全詩賞析06-19
長恨歌白居易全詩賞析06-01
白居易《憶江南》全詩翻譯賞析06-23
白居易《藍橋驛見元九詩》全詩賞析06-18
白居易《琵琶行》全詩賞析及翻譯06-12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全詩翻譯賞析01-24
白居易《錢塘湖春行》全詩賞析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