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課外文言文閱讀(一)
一、《魯人曹沫》①
曹沫者,魯人也,以勇力事魯莊公。莊公好力②。曹沫為魯將,與齊戰(zhàn),三敗北。魯莊公懼,乃獻遂邑③之地以和,猶復以為將。
齊桓公許與魯會于柯④而盟;腹c莊公既盟于壇上,曹沫執(zhí)匕首劫齊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動,而問曰:“子將何欲?”曹沫曰:“齊強魯弱,而大國侵魯亦甚矣。今魯城壞即壓齊境,君其圖之!”桓公乃許盡歸魯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壇,北面就群臣之位,顏色不變,辭令如故,桓公怒,欲倍其約。管仲曰:“不可。夫貪小利以自快⑤,棄信于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與之。”于是桓公乃遂割魯侵地,曹沫三戰(zhàn)所亡地,盡復予魯。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語:
(1)乃獻遂邑之地以和 。2)桓公與莊公既盟于壇上
(3)曹沫三戰(zhàn)所亡地 (4)欲倍其約
(5)齊桓公許與魯會于柯而盟
2、翻譯句子。
(1)子將何欲?
(2)今魯城壞即壓齊境,君其圖之。
3、讀了此文后,你對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刺客有了怎樣的認識?
二、陳涉世家
陳勝王凡六月。以為王,王陳。其故人嘗與傭耕者聞之,之陳,扣宮門曰:“吾欲見涉。”宮門令欲縛之,自辯數(shù),乃置,不肯為通。陳王出遮道而呼涉陳王聞之乃召見載與俱歸。入宮,見殿屋幃帳,課曰:“夥頤!涉之為王沈沈者!”客出入愈益 發(fā)舒,言陳王故情;蛘f陳王曰:“客愚無知,顓妄言,輕威!标愅鯏刂VT陳王故人 皆自引去,由是無親陳王者。
一、解釋下列加點字的意思。
陳勝王凡六月( )言陳王故情( )或說陳王曰( )輕威( )
二、選出下列加點的“之”字與其他用法不同的一項。( )
A其故人嘗與傭耕者聞之 B陳王斬之 C涉之為王沈沈者 D宮門令欲縛之
三、給文中劃線的句子加上標點符號。
陳 王 出 遮 道 而 呼 涉 陳 王 聞 之 乃 召 見 載 與 俱 歸。
四、翻譯句子。由是無親陳王者 。
五、聯(lián)系課文《陳涉世家》,說說你對陳涉的看法。
三、垓下之圍
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shù)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項王則夜起,飲帳中。有美人名虞,常幸從;駿馬名騅,常騎之。于是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數(shù)闋,美人和之。項王泣數(shù)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
一、解釋下列加點字的意思。
兵少食盡 ( ) 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shù)重( )
于是項王乃悲歌慷慨( )美人和之( )
二、翻譯句子。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三、這個故事里包含了一個什么成語?這個成語的意思是什么?
四、結(jié)合你了解的史實和文本,談談你對項羽的反思。
四、周亞夫軍細柳
上自勞軍。至霸上及棘門軍,直馳入,將以下騎送迎。已而之細柳軍軍士吏被甲銳兵刃彀弓弩持滿。天子先驅(qū)至,不得入。先驅(qū)曰:“天子且至!”軍門都尉曰:“將軍令曰:‘軍中聞將軍令,不聞天子之詔!本訜o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節(jié)詔將軍:“吾欲入勞軍!眮喎蚰藗餮蚤_壁門。壁門士吏謂從屬車騎曰:“將軍約,軍中不得驅(qū)馳!庇谑翘熳幽税崔\徐行。至營,將軍亞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請以軍禮見。”天子為動,改容式車,使人稱謝:“皇帝敬勞將軍。”成禮而去。
一、解釋下列加點字的意思。
天子且至( )軍中聞將軍令( )上至( )按轡徐行( )
二、翻譯句子:
將軍約,軍中不得驅(qū)馳。
三、給畫線句斷句。
已 而 之 細 柳 軍 軍 士 吏 被 甲 銳 兵 刃 彀 弓 弩 持 滿。
四、一字多義。
軍:上自勞軍( )至霸上及棘門軍( )
之:不聞天子之詔( )已而之細柳軍( )
五、“敬勞將軍”一句表明文章是怎樣評價周亞夫的?皇帝是怎樣的君王?
五、聞雞起舞
逖性豁蕩,不修儀檢,年十四五猶未知書,諸兄每憂之。然輕財好俠,慷慨有節(jié)尚,每至田舍,輒稱兄意散谷帛以赒貧乏,鄉(xiāng)黨宗族以是重之。后乃博覽書記,該涉古今,往來京師,見者謂逖有贊世才具。僑居陽平。年二十四,陽平辟察孝廉,司隸再辟秀才,皆不行。
與司空劉琨俱為司州主簿,情好綢繆,共被就寢。中夜聞荒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币蚱鹞琛e、琨并有英氣,每語世事,或中宵起坐,相謂曰:“若四海鼎沸,豪杰并起,吾與足下當相避于中原耳!
一、解釋下列加點字的意思。
不修儀檢( ) 贊世才具( )每語世事( )蹴琨覺曰( )
二、翻譯句子。
若四海鼎沸,豪杰并起,吾與足下當相避于中原耳。
三、選出與“諸兄每憂之”的“之” 用法相同的一項。( )
A 馬之千里者B 何陋之有C 或置酒而招之 D 鴻鵠之志
四、概括每節(jié)的主要內(nèi)容,并且解釋“聞雞起舞”這個成語的含義。
六、周處
周處年少時,兇強俠氣,為鄉(xiāng)里所患。又義興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額虎,并皆暴犯百姓。義興人謂為三橫,而處尤劇。 或說處殺虎斬蛟,實冀三橫唯余其一。處即刺殺虎,又入水擊蛟。蛟或浮或沒,行數(shù)十里,處與之俱。經(jīng)三日三夜,鄉(xiāng)里皆謂已死,更相慶。竟殺蛟而出,聞里人相慶,始知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乃入?yún)菍ざ憽F皆辉,正見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終無所成。清河曰:“古人貴朝聞夕死,況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何憂令名不彰邪?”處遂改勵,終為忠臣。
一、解釋下列加點字的意思。
實冀三橫唯余其一( )年已蹉跎( )古人貴朝聞夕死( )令名不彰( )
二、翻譯句子。
1、義興人謂為三橫,而處尤劇。
2、古人貴朝聞夕死,況君前途尚可。
三、選出與“蛟或浮或沒”的“或”用法相同的一項( )
A或說處殺虎斬蛟 B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C或以為死 D生或死
四、從本文中,你悟出了一個什么道理?
七、毛遂自薦
趙王使平原君求救于楚,平原君約其門下食客文武備具者二十人與之俱,得十九人,余無可取者。毛遂自薦于平原君。平原君曰:“夫賢士之處世也,譬若錐之處囊中,其末立見。今先生處勝之門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稱誦,勝未有所聞,是先生無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請?zhí)幠抑卸?使遂蚤得處囊中,乃脫穎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
一、解釋加點的詞
1.余無可取者( ) 2.其末立見( )
3.毛遂自薦于平原君( ) 4.使遂蚤得處囊中( 。
二、翻譯
1.趙王使平原君求救于楚,平原君約其門下食客文武備具者二十人與之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遂蚤得處囊中,乃脫穎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成語_____、_____都出自這篇文章。前者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后者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你如何看待毛遂“自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茍變吃人兩個雞蛋
于思言茍變于衛(wèi)侯曰:“其才可將五百乘。”公曰:“吾知其可將;然變也嘗為吏,賦于民而食人二雞子,故弗用也!弊铀荚唬骸胺蚴ト酥偃,猶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長,棄其所短;故杞梓連抱而有數(shù)尺之朽,良工不棄。今君處戰(zhàn)國之世,選爪牙之士,而以二卵棄干城之將,此不可使聞于鄰國也!惫侔菰唬骸爸斒芙桃!”
一、解釋加點的詞
1.其才可將五百乘( 。 2.故弗用也( )
3.然變也嘗為吏( ) 4.良工不棄( 。
二、翻譯
1.賦于民而食人二雞子,故弗用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圣人之官人,猶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長,棄其所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選文“選爪牙之士”中的“爪牙之士”指__________,現(xiàn)在“爪牙”一般比喻__________。
四、于思在文中的重要的用才觀點是_________,你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傷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①。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②,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③。其詩以養(yǎng)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xiāng)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不使學。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于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
一、解釋加點的詞
1.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 ) 3.父利其然也( )
2.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 )( )( ) 4.從先人還家( )
二、翻譯
1.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不使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學習本文后,你有何體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課外文言文閱讀(一)答案
一、《魯人曹沫》
譯文:曹沫,是魯國人,憑借勇力侍奉魯莊公。莊公喜好勇士,曹沫為魯國將軍,與齊國作戰(zhàn),三戰(zhàn)三敗。魯莊公害怕了,就獻上遂邑這塊地方求和,但仍然用曹沫為將! ↓R桓公答應和魯國在柯地會盟訂約;腹c莊公已經(jīng)在壇上訂了盟約,曹沫手持匕首脅迫齊桓公,桓公左右沒有人敢動手,問道:“你想干什么?”曹沫說:“齊國強魯國弱,而貴國侵犯魯國也太過分了,F(xiàn)在魯國城墻塌壞就能壓到齊國國境上,大王一定要考慮考慮這件事!”桓公于是答應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