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說課稿,編寫說課稿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你有了解過說課稿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生物說課稿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生物說課稿 篇1
一、教材背景分析
我說課的題目是人教版第四章第二節(jié)“種群數(shù)量的變化”本課是在學生了解了種群數(shù)量特征的基礎上,進一步介入數(shù)學知識,用建立數(shù)學模型的方法描述,解釋和預測種群數(shù)量的變化,建立數(shù)學模型對于幫助學生理解自然事物的數(shù)量特征和數(shù)量變化規(guī)律具有重要意義(能力方面)。
高二學生已經具備了相對較強的探究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生物科學素養(yǎng)。從知識方面來說初步具備了與數(shù)學模型相關的數(shù)學知識儲備,學生的生活體驗也足以理解種群數(shù)量變化。所以,這堂課的學習,學生自己將種群數(shù)量變化的生物學問題歸結成為數(shù)學問題,進而嘗試應用建模成果去解決身邊的問題。
二、教學目標分析
根據(jù)我對課標的理解從知識,能力,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制定了教學目標,解釋種群的數(shù)量變動。
知識目標:嘗試建立數(shù)學模型,解釋種群的數(shù)量變動。
能力目標:能夠正確使用顯微鏡,血球計數(shù)器對酵母計數(shù);嘗試利用數(shù)學模型解釋當?shù)氐沫h(huán)境問題;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關注人類活動對種群數(shù)量變化的影響,形成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觀念。
重點和難點:
重點:嘗試建構種群增長的數(shù)學模型,并據(jù)此解釋種群數(shù)量的變化。
難點:建構種群增長的數(shù)學模型。
三、教學過程分析
(一)教法與學法
教法: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采用了“三疑三探”的授課模式來完成所定的三維目標,同時采用多媒體教學為輔的手段。充分調動學生以自主學習為主,培養(yǎng)學生交流,合作能力,提出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法:自學、合作、探究
(二)教學過程
設疑自探:
首先教師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學生在課前以預習題案為依據(jù)進行預習,總結自探提綱,教師歸納、總結自探提綱,并給有貢獻的小組加分并鼓勵,此節(jié)歸納自探提綱4點:
1.說明建構種群增長模型的方法,及其步驟?
2.種群的數(shù)量是怎樣變化的?
3.什么是環(huán)境容納量?
4.影響種群數(shù)量變化的因素有哪些?
解疑合探:
在完成設疑自探的基礎上,各小組學生圍繞自探提綱,進行解疑合探,在學科組長的安排下有序盡心,對難點進行探討整理,達成共識并進行展示,展示結束后,按分工逐題進行評價,教師強調補充,歸納,教師利用評分榜計分,尤其對提出不同見解的其他學生要雙倍加分。經過此過程基本完成教材中主干知識(完成“J”、 “S”型曲線及相關知識)
質疑再探:
給予學生反思時間。啟發(fā)學生提出更有價值的問題,我采用了學生直接質疑,全班學生爭相解答,對解決不了的問題教師直接解答,或引導學生課下帶著興趣探究。
運用拓展:
為了檢驗教學效果,鞏固知識,我結合本節(jié)重點、難點和易混點等知識內容出示背景材料引導學生遍題,在此環(huán)節(jié)中對及時編題,搶答者加分鼓勵。
四、全課總結:
學科組長對此節(jié)課進行評價,評價出本節(jié)課的展示之星,評價之星,質疑之星及諾貝爾小組。
五、教學反思
“三疑三探”的教學模式,盡最大努力把課堂交給學生,學生成了學習的主人,更好的完成知識遷移,在教學過程中一定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
生物說課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ㄒ唬⒌匚、作用:
使用顯微鏡觀察植物細胞使學生比較感興趣的話題,但是如何觀察卻不知道,所以教師要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明確如何使用顯微鏡進行觀察植物細胞,并歸納總結出植物細胞結構功能,從而培養(yǎng)學生動手實驗能力和歸納整合能力,以及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繪圖技能。
(二)、教學目標:
依據(jù)全日制義務教育生物課程標準(實驗稿)的規(guī)定,以及新的課程理念的要求,確定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為:
【知識目標】學會制作臨時裝片的基本方法,使用顯微鏡觀察自己制作的臨時裝片;認識并闡明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初步學會繪制植物細胞結構簡圖。
【能力目標】了解出臨時裝片制作過程以及注意事項;了解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和各部分結構的功能。
【情感目標】通過制作臨時裝片,養(yǎng)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三)、重點、難點:
1、重點:制作臨時裝片,歸納植物細胞結構。依據(jù):學生初次接觸細胞實驗,不會使用實驗工具進行裝片觀察,而且學生也從未看到過細胞。
2、難點:成功地制作臨時裝片。依據(jù):能否歸納總結出植物細胞結構并繪制出植物細胞結構圖的前提。
二、教材處理:
1、學生狀況分析:
通過上一節(jié)的學習,學生初步具備了使用顯微鏡的技能,這時要滿足他們觀察微小細胞的愿望,引導他們進行主動探究學習,同時由于學生沒有看到過細胞,因此在觀察臨時裝片時,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制作較好的臨時裝片。
2、教學內容的組織與安排:
。1)、復習上節(jié)課內容,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
。2)、講授新課:如何制作臨時裝片。
。ǎ常、繪制植物細胞結構圖
。ǎ矗、練習。
。ǎ担、小結。
三、教學方法、教學手段:
1、教學方法:多媒體、實驗探究、設疑質疑法相結合。
2、教學手段:本節(jié)課以學生親自動手實踐為主,并采用復習、展示導入、教師演示與輔導為輔的教學手段。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與情境導入:
1、顯微鏡的結構由哪幾部分組成?
2、顯微鏡的使用分哪幾個步驟?
3、觀察老師準備好的玻片標本,挑起學生觀察微小細胞的欲望。
二、制作臨時裝片
1、多媒體演示臨時裝片的制作步驟:
。1)準備:
擦:必須將載玻片、蓋玻片擦拭干凈,目的是避免雜質出現(xiàn)于視野中。
滴:滴加清水時應適量:過多,水會溢出;過少,制片容易產生氣泡。
(2)制片:
撕:撕取少量的洋蔥鱗莖葉內表皮,不要將葉肉一起帶下來。
展:充分將取下的洋蔥表皮展開,避免重疊。
蓋:蓋蓋玻片一側先接觸水滴邊緣,然后將另一側緩緩放下。(防止氣泡產生)。
。3)染色:
滴:在蓋玻片的一側滴加稀碘液時適量:多了,會溢出來污染實驗臺;少了,染色不充分。
吸:吸水紙應有另一側吸引,使稀碘液均勻擴散到蓋玻片下。使染色充分。
復習鞏固記憶步驟。直到能在腦中回放出各步為止。
2、學生練習制作臨時裝片(學生練習,老師指導,學生可以根據(jù)具體情況自主取材,多做幾組)
3、學生觀察自制的臨時裝片(學生觀察,老師指導)。
三、學生動手制作,老師引導學生觀察植物細胞的結構
師生互動:植物細胞由哪幾部分組成?各部分分別具有什么樣的功能?
讓學生明確:
。1)細胞壁:保護和支持作用
(2)細胞膜:保護、控制物質的進出。
。3)葉綠體:含有葉綠素,是植物細胞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的部位。
。4)細胞核:含有遺傳物質。
。5)細胞質:內有液泡,液泡中含有細胞液。
師生互動:討論:如何給細胞下定義?
明確:細胞是構成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單位?茖W家們經過研究知道,地球上的生物雖然種類繁多,但是基本結構是一樣的。它們一般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的各種結構協(xié)調配合,共同完成細胞的生命活動。
四、技能訓練:繪植物細胞結構圖
強調繪圖要領:
1、真實;
2、規(guī)矩:大小、位置、點線結構(明暗要用鉛筆點上細點來表示,較暗處點較密)要規(guī)矩;
3、完整:名稱標注齊全。(標注要盡量在左側,標注要對齊。)
五、課堂小結:
1、學生小結臨時裝片的制作步驟;
2、植物細胞的結構。
六、作業(yè)布置:
練習繪制植物細胞結構圖
生物說課稿 篇3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八年級生物第六單元第一章第一節(jié),下面我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思路、板書設計、教學過程、教學評價與反饋等方面談談我的設計構想。
一、教材分析
通過前五個單元的學習,學生對生物界的概貌有了較全面的了解,對各類群有了許多感性認識,學生已經了解了植物、動物以及細菌和真菌的主要類群的特征,這就為學習生物的分類打下了一定的基礎。根據(jù)生物的特征進行分類,既是對前面所學的生物圈中的各類生物的回顧、總結,讓學生對整個生物界的全貌有一個概括性的了解,從中學習科學的分類方法,同時也對后面將要學習的認識生物的多樣性的本質、意義打好了基礎。教材中并未全面而系統(tǒng)地介紹生物分類的方法,而是通過活動讓學生體驗生物的分類是根據(jù)不同生物的特征上的相似程度來進行的,并介紹了生物分類的基本單位。
本節(jié)的重點之一是通過梳理所學的生物知識,學習生物的分類方法。引導學生參加實踐活動,走出校園,走入社會調查,走進大自然實地考察。
本節(jié)的難點是學生在嘗試分類活動中,體驗分類的基本方法。
二、教學目標
1.知識:嘗試根據(jù)植物和動物的特征進行分類。列舉植物和動物的主要類群。
2.能力:在嘗試分類活動中,對動物和植物的主要類群的有關知識進行歸納和總結,體驗分類的基本方法。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使學生在生活和工作中樹立分類的意識。
三、教學思路
由于本節(jié)課涉及的植物和動物的類群較多,知識容量較大。在設計本節(jié)課時,把重點放在讓學生體驗基本的分類方法上,通過學生的分類活動來學習分類的方法,利用小組學習的優(yōu)勢,組內互助,共同解決這些問題。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知道了按任何一個器官都可以對植物進行分類,進行科學分類主要是根據(jù)生殖器官進行分類。比如我們可以根據(jù)是否產生種子將植物分為有種子和無種子。根據(jù)有無花分為有花植物和無花植物。
四、板書設計:
第一章根據(jù)生物的特征進行分類
第一節(jié)嘗試對生物進行分類
一.生物分類
根據(jù)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劃分為種和屬等不同的等級,并對每一類群的形態(tài)結構等特征進行科學的描述,以弄清不同類群之間的親緣關系和進化關系。
分類的依據(jù)是生物在形態(tài)結構等方面的特征。
二.植物的分類
三.動物的分類
五、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設計
學習內容學生活動教師活動
一.生物分類
二.植物的分類
三.動物的分類
學生通過猜物游戲,體驗分類的方法。
學生發(fā)表觀點。
學生看書81頁。小組討論,復習這些植物的形態(tài)特征。
小組看圖討論,完成填空。匯報交流。
小組交流。
學生思考回答問題。
學生觀看圖片,小組合作對動物進行分類。
學生討論,引導學生對比圖片上的動物,進行分析,得出多種分類方法:知道動物分類除了比較外部形態(tài)結構,還要比較內部結構和生理功能。
1、脊椎動物分為:
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
學生完成表1。
脊椎動物:
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
無脊椎動物:
腔腸動物-扁形動物-環(huán)節(jié)動物-軟體動物-節(jié)肢動物
演示課件示各種書,設疑:有一張非常漂亮的滇金絲猴圖片,藏在其中的一本書里。請你猜猜,最有可能在哪本書中?
提問:你根據(jù)什么選擇這本書?
演示圖片。
全世界生物種類繁多,要了解生物多樣性,保護生物的多樣性,都需要對生物進行分類。下面,我們來學習《第一節(jié)嘗試對生物進行分類》
指導學生看書81頁。觀察這些植物的形態(tài)結構有哪些特點?
出示討論題:
1、菜豆、玉米種子的子葉片數(shù)一樣嗎?單子葉植物和雙子葉植物如何區(qū)別?
2、所有的植物都有種子嗎?
3、所有植物都有根、莖、葉的分化嗎?
4、假根有什么作用?
5、平行脈和網狀脈有什么特點?
6、種子外面都有果皮包被嗎?
組織學生討論,看圖根據(jù)這些植物的形態(tài)結構方面的特征進行分類,完成填空。
在分類過程中遇到困難了嗎?是如何解決的?
除了這些分類方法和依據(jù),還有根據(jù)其他的方法分類的嗎?
出示思考題:
1、有種子的植物可以分為哪些類群?
2、無種子的植物可以分為那些類群?
3、能否把這些植物按照從簡單到復雜的順序進行排列?
4、把種子植物排在最高等的依據(jù)是什么?
5、通過分類活動,你認為植物分類應考慮植物的哪些特征?
演示圖片示不同種類的動物,引導學生觀察,組織小組討論:如何對這些動物進行簡單的分類?
看起來分類的方法有多種多樣,目前生物學家普遍采用的是根據(jù)生物的相似性和親緣關系將生物歸入不同的類群,即通常根據(jù)生物的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特征進行分類。
出示思考題:
1、對動物進行分類。
將不同的動物類群按照從簡單到復雜的順序排列起來。
2、彈涂魚、蠑螈和蜥蜴都是外型相似的生物,可是彈涂魚是魚類、蠑螈是兩棲類、蜥蜴是爬行類。請用你所學過的生物學知識,說明生物學家是根據(jù)哪些特征把彈涂魚歸為魚類;蠑螈歸為兩棲類而蜥蜴歸為爬行類?
小結:科學家們按照動物分類的基本方法,依據(jù)外部形態(tài)結構、內部結構和生理功能等特征,已經發(fā)現(xiàn)和命名的動物有150萬種。
作業(yè):下節(jié)課室外觀察植物,進行分類。要求認真觀察,作好記錄。科代表分組。組長負責本組的紀律。
六、教學評價與反饋
在教學過程中,我把探究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放在首位,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鼓勵學生進行小組討論、交流學習,放手讓學生自己觀察思考,發(fā)展學生思維。然后通過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正確性和練習的準確程度來反饋信息進行評價與調節(jié),針對反饋不理想的信息,教師再做啟發(fā)性指導。
總之,我的整個課堂教學設計體現(xiàn)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的精神。為充分體現(xiàn)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教學設計力求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意識,無論是問題的提出,還是問題的解決,都有意識地營造一個較為自由的空間,讓學生主動地去觀察、分析、發(fā)現(xiàn),使學生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的全過程中,教師只起到了啟發(fā)、誘導、點拔的作用,使學生真正成為教學的主體。
以上是我對本節(jié)課的設計、分析和說明,有不妥之處,敬請各位領導、專家、老師批評指正。
謝謝大家!
生物說課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內容及地位
這部分教材先介紹人體的呼吸系統(tǒng)是由呼吸道和肺兩部分組成,再從呼吸系統(tǒng)具有氣體交換的功能引入呼吸運動和氣體交換的有關知識。即三個中心問題:
1、 呼吸系統(tǒng)由哪些器官組成?
2、 氣體是如何進出肺的?
3、 人體內是如何進行氣體交換的?
呼吸是維持生命的重要生理功能之一,與消化、運動、循環(huán)、排泄系統(tǒng)存在緊密的聯(lián)系,學好這一部分內容有助于學生對“人體是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的理解。
呼吸涉及能量與物質的交換,與新陳代謝直接有關,學好這一部分內容也有助于對“新陳代謝”的深入理解。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認識呼吸道的組成和功能,理解肺的結構與功能特點。
(2)理解呼吸運動的原理,了解呼吸頻率及肺活量的概念。
。3)理解氣體交換的原理,掌握肺泡內的氣體交換及組織里的氣體
交換。
2、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自學能力、觀察能力,推理思維能力。
3、德育目標:
培養(yǎng)學生形成“生物是一個統(tǒng)一整體”及“結構與功能相統(tǒng)一”的生物學辨證思想。
通過學習人工呼吸,對學生進行關愛生命和助人為樂的教育;通過學習呼吸頻率、肺活量,鼓勵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
(三)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重點:1、肺的結構和功能
2、呼吸運動的過程
3、氣體交換的原理與過程
分析:
。1)肺的結構和功能是學習本節(jié)的基礎,打好這個基礎不僅可以使后面的學習比較容易,還能使學生體會生物體結構與功能相適應是普遍現(xiàn)象,有利于生物學觀點的建立。
。2)呼吸運動是本節(jié)基礎知識的重點。該原理需要通過學生觀察一系列的動畫之后,經過推理、判斷等思維過程才能理解,因此也是培養(yǎng)形象思維能力的重點。
。3)呼吸運動解決的是人體外環(huán)境與肺泡進行氣體交換的問題,接著要解決的是肺泡與血液之間和血液與組織細胞之間的氣體如何交換問題,無論從知識的完整性來看,還是從能力的培養(yǎng)來看,氣體交換的原理與過程應作為本節(jié)的重點。
難點:1、呼吸運動的過程
2、擴散作用及氣體交換的過程
分析:
。1)呼吸運動是負壓呼吸,而學生還沒有壓強的概念,就很難理解空氣是“壓入”肺內而不是“吸入”肺內。
(2)氣體交換的原理是擴散作用,而擴散作用這個物理概念要從生物學的角度教給學生是有一定困難的,加上肺泡里、血液里、組織細胞里的氣體都是肉眼看不見摸不著的,讓學生理解體內氣體交換的微觀過程也是有一定困難的。
二、教學方法
自學導思法——老師引導下的學生自主探究
直觀教學法——主要利用多媒體現(xiàn)代教學手段
自學導思的方式有利于學生主動學習,激發(fā)學生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新意識,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時還培養(yǎng)了學生之間的團結協(xié)作精神。
教材中的肋骨運動的演示實驗是平面的,不夠形象,很難形成知識的遷移。而媒體動畫是立體的,直觀的、動靜結合的,結合教師的層層引導,啟發(fā)學生積極思維,逐步將學生將感性的認識引導到了理性認識,培養(yǎng)和發(fā)展了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三、學習方法指導
1、指導觀察模型、圖片和動畫的方法,培養(yǎng)觀察能力。
2、隨著老師的設問,學生自學教材,主動思考,小組討論,培養(yǎng)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指導學生發(fā)現(xiàn)并掌握知識內在的聯(lián)系,總結出生物學的“統(tǒng)一”原理。并學會運用這種原理指導以后的學習。
4、學會用系統(tǒng)表、表格、圖解表來總結,便于記憶。
四、教學程序
下面通過教學程序來談談教法、學法的具體應用。
教學
環(huán)節(jié)教 學 過 程設 計 意 圖
引言1、 人生存的最基本條件有哪些?
學生活動:
請學生像游泳時練習憋氣那樣,吸一口氣,然后屏住呼吸,看能憋多長時間?
2.氣體的進入是由哪個系統(tǒng)來完成的?通過生活常識來設問,激發(fā)了興趣,引起學生的有意注意力,自然引出課題,
新知識學習呼吸系統(tǒng)由哪些器官組成?設問:
呼吸系統(tǒng)由哪些器官組成?
學生活動:
學生自學教材,觀察教材中的系統(tǒng)模式圖,觀察人體模型,邊觀察,邊思考,邊記憶,提醒三點:
、 看書和看模型要聯(lián)系自己的身體,聯(lián)系外界氣體進入自己肺部的通路。
、 從上到下,從左到右觀察
③ 注意喉、氣管與食道的位置關系。
合起書看投影圖,依次回答各器官名稱。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身體實際來學習,使學生感到能為自己的健康服務,從而產生親切感,增強學習的興趣。
提醒學生觀察圖形、模型時按一定的順序,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從大到小或從小到大依次觀察,使觀察具有全面、完整、有條理和細致的特點,進而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
重點突出肺的結構與功能相統(tǒng)一的特點。向學生滲透結構與功能相統(tǒng)一的生物學辯證觀點;讓學生自己來總結,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概括總結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設問:
1、呼吸系統(tǒng)各組成器官有何特點?
2、鼻涕和痰是怎樣產生的?
3、為什么呼吸道有清潔氣體的作用?
學生活動:
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學習上述問題,各小組匯報結果,教師小結。
設問:
1、肺的功能是什么?
2、哪些結構特點與其功能相適應?
學生活動:
學生觀察豬肺實物,觀察肺的層層放大圖,自學肺的結構特點,開展討論,并用自己的語言總結,教師評價。
生物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表里的生物》
二、說教學目標
1.讀懂課文內容,了解文中的“我”是個怎樣的孩子,激發(fā)學生從小培養(yǎng)自己善于觀察,勤于思考的習慣,和不斷探索的
2.抓住課文中對人物對話和心理活動的描寫,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表達的意思。
3.學會“蝎、蟋、蟀、蟈”4個會認字。
三、說教學重難點
讀懂課文內容,激發(fā)學生從小就要渴求知識,養(yǎng)成勤于思索的良好習慣。
抓住課文中人物的語言、心理活動的描寫,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文章表達的意思。
四、說教學過程
。ㄒ唬┏踝x課文,整體感知。
1.默讀全文,想想文章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r候的“我”認為能發(fā)出聲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對父親的表極為好奇,并相信了父親說的表里有個小蝎子在里面。
2.文中出現(xiàn)了兩個人物,“我”和爸爸。課文在刻畫人物時主要采用了哪些描寫人物的方法?——“我”和父親的對話描寫;“我”的心理描寫。
(二)深入學習課文,在感悟刻畫人物方法的同時,體會人物的個性。
1.請同學們在文中找出這些語言和心理描寫的句子,并體會當時人物的內心情感,然后帶著自己的理解進行有感情的朗讀。
2.學生獨自畫句子、思考、朗讀。
3.指名朗讀,要把人物當時的內心情感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學生聽后進行點評。例:
“我愛聽這表的聲音。”我一邊說一邊向著表伸出手去。
……
越不許我動,我的手指越想動,但是我又不敢,因此我很痛苦。
——強烈的好奇感,渴望打開那塊表探個究竟。
我嚇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惡而恐怖的東西,為什么把它放在這樣一個美麗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證實我的猜測沒有錯:表里邊有一個活的生物。
—弄清緣由之后的滿足感
我想,大半因為它有好聽的聲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沒有這么好聽的聲音,也許這里邊的蝎子與一般的不同。
—在他的心中充滿美妙的東西和奇特的想法,富有童真童趣。
…………
4.同學們在一邊朗讀一邊點評的過程中,體會人物情感,逐漸讀得到位。
5.指名分角色朗讀。
6.從剛才的朗讀中,你感受到文中人物的個性了嗎?
7.“我”好奇心很強,渴求知識,善于觀察和思考,富有探究
8.《表里的生物》是上個世紀20年代我國著名作家馮至寫的一
五、說板書設計
表里的生物
表的神秘:秒針走動發(fā)出聲音
美麗世界:寶石齒輪“小尾巴”
活的生物:“小蝎子”
生物說課稿 篇6
各位老師,你們好!
今天我要進行說課的內容是《認識生物的多樣性》
首先,我對本節(jié)內容進行分析
一、說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認識生物的多樣性》是人教版教材八年級生物生物上冊第二章的內容。
本節(jié)內容包括: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基因的多樣性、和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多樣性。這部分內容較為重要,學生很難理解,同時也是高中生物的重要部分,所以學好這個內容為學好以后的生物知識打下牢固的理論基礎,而且它在整個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二、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領會生物多樣性的涵義,列舉生物多樣性的三個層次,
2 能概述生物種類、基因與生態(tài)系統(tǒng)多樣性之間的關系。
3.說明保護多樣性的重要意義
過程與方法
學生通過對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基因的多樣性以及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多樣性的學習,初步概述它們之間的關系。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對生物多樣性的學習,加強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
通過學習我國的珍稀的植物資源,增強學生的自豪感。
2.通過學生的討論學習,加強學生的寫作和交流。
重難點
重點:列舉生物多樣性的三個層次,概述它們之間的關系。
難點:1.基因的多樣性。 2.生物多樣性的三個層次之間的關系。
三、說教法
基于本節(jié)課內容的特點,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直觀演示法
2.活動探究法
3.集體討論法
四、說學法
五、說教學過程
1.新課導入讓學生進入情境(約 3-5 分鐘)。
方法:課件展示:游戈的魚群、飛翔的海鷗、撲騰入水的企鵝、跳躍的猴群、飛跑的麋鹿、追逐的獵豹、悠然的丹頂鶴、開屏的藍孔雀、成片的森林
2.新課講授 25 分鐘:
(1)指導學生閱讀教材,并提問:生物的多樣性的三個層次是哪些?
。2)引導學生分析資料,并進行討論。
。3)組織學生學習基因的多樣性、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多樣性。
。4)與學生一起討論生物多樣性三個層次之間的關系。
3.學生訓練與討論 10 分鐘
4.課堂小結 3-5 分鐘
六、說板書設計
【【精品】生物說課稿模板錦集6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