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說文本分析
《花兒為什么這樣紅》是語文版上冊第五單元的第一課,這篇事理說明文以花朵呈現(xiàn)出萬紫千紅的原因為重點,科學地說明了花的色彩是由它們自身的各種條件和需要,以及自然、人工等因素對它作用的結果,本文的最大特點就是條理清晰,淺顯易懂。
1.教學目標
根據(jù)對教材的分析,本課教學目標擬訂為:
知識與能力目標
理解課文,把握本文的說明對象,說明方法,學習以邏輯順序安排全文的結構方法。
情感目標
激發(fā)興趣,培養(yǎng)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意識。
2.教學重難點
閱讀科普文章,理解文章中的科學道理是重點,另外說明方法及說明順序也是需要重點學習的內(nèi)容。邏輯順序對于只在七年級學過一個說明文單元的八年級學生來說是學習上的難點
二.說學情分析
由于設有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說明文一向被學生認為枯燥乏味,引不起學生興趣,所以要注意培養(yǎng)和引導
三.說教法設想
1.誦讀法:以“讀”為教學的“抓手”,由最初的默讀到最后的速讀。讀是整堂課的主線,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在讀中尋找疑問,在讀中解決疑點,在讀中品味語言,在讀中了解寫法,用問題推動教學。讀既是手段又是目的。
2.疑讀法:本節(jié)課牢固樹立問題探究意識,一方面師生圍繞問題進行對話,層層深入,深化思維。另一方面問題解決的過程也是反復回顧文本、研讀文本、品味語言、明白事理的過程。在本節(jié)課中問題具有定向、整合、導學、引思的功能。
四.說學法指導
新課標指出要“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边@節(jié)課主要指導學生采用自主閱讀法、質(zhì)疑探究法,促使學生自我發(fā)現(xiàn),自我總結。另外還可結合其它學科化解本課的難度。例如復習小學《自然》和初中《生物》課本的相關內(nèi)容,可以使說明的事理易于理解。
五.說教學過程
本文教學分為兩個課時,第二課時側重于對說明方法和說明文語言的分析。今天我主要說說第一課時的教學流程。
1、設置情境 導入新課
導入部分運用多媒體,以音像配詩的形式吸引學生,不僅創(chuàng)設了意境,還增添了課堂的文學色彩,并恰切地引出課題——花兒為什么有如此斑斕的顏色?
2、以下的教學我打破常規(guī),從重點入手進而把握全篇,這樣既能突出課文重點又凸顯了文章的整體性,這一思路可概括為“五讀一回頭“
(一)默讀,整體感知,知道全文是說明“花兒為什么這樣紅的?”
(二)跳讀,找出回答“花兒為什么這樣紅”的答案的段落,了解到文章中間2—9段從六方面介紹的,然后讓學生談談對這六方面的理解。
由于課前學生復習了學過的相關學科知識,所以理解起來難度不大,老師可用一個簡單的酸堿試驗對第一個方面做以說明即可。這一步驟是對舊知識的鞏固,也是學科之間的合作。
。ㄈ⿸呙,問問自己為什么這么快就找出了這六方面?感悟寫法,學習使文章條理清晰的`兩種方法,并當堂口頭練習。
。ㄋ模┘氉x,討論探究這六方面為什么不能互換順序,從而掌握由主到次,由內(nèi)因到外因這種邏輯性的說明順序。
這一步稍有難度,教師應給學生鋪一下臺階,比如復習一下說明順序,再深入文本細讀,找一些關鍵詞。在教師引導、學生合作下,學生完全可以給出合理的探究結果。
(五)再讀,學生能夠發(fā)現(xiàn)開頭第一段是設疑,結尾一段是總結,全文是典型的總—分—總結構。
“一回頭”指回頭看題目,在音樂中討論用歌名做題目的三個好處,之所以此時回頭是因為只有站在理解全篇的高度,才能理解題目有統(tǒng)領全文的作用。然后試著練一練。要提高語文教學的效能,只有讓學生在實踐中自覺地操練,學以致用,才能形成較為扎實的知識結構和良好的基本技能。
這樣借助“五讀”如此頻繁的接觸文本,分析文章時環(huán)環(huán)相扣,步步深入,由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符合語文學科的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也回歸語文本色。并且注重分析寫法,并進行口頭練習,落實了課標所提出的“語文教學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
3、最后小結提出下節(jié)預習內(nèi)容
六.說說板書設計
板書既要簡潔明了,便于學生識記,又應該是課文的線索、圖示,能囊括重、難點知識,基于此種認識,我特設計以下板書:
以上是我就《花兒為什么這樣紅》從六方面的說課。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謝謝!
【《花兒為什么這樣紅》的說課稿】相關文章:
《花兒為什么這樣紅》說課稿范文01-21
《花兒為什么這樣紅》的說課稿范文01-22
花兒為什么這樣紅的詩歌11-16
花兒為什么這樣紅課件04-08
《花兒為什么這樣紅》教案08-26
《花兒為什么這樣紅》教案11-25
花兒為什么這樣紅作文09-01
花兒為什么這樣紅?作文03-07
《花兒為什么這樣紅》教學設計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