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習、工作中,大家都看到過令自己印象深刻的手抄報吧,借助手抄報可以有效培養(yǎng)我們的動手動腦能力。你知道什么樣的手抄報才具有教育意義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精美立秋節(jié)氣手抄報資料,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美立秋節(jié)氣手抄報資料
立秋節(jié)氣作文
雨,淅淅瀝瀝,清清冷冷。立秋到了,葉,一片片變黃。一陣風襲過,年老的葉子身子相碰撞,發(fā)出沙沙聲,輕輕飄落。世界一片死寂。漸漸地,一種清冷、惆悵在空氣中彌漫。
萬里悲秋常做客,冷雨微寒、瀟瀟雨幕,秋天,是個多么傷感的季節(jié)。秋葉,如同一個顫顫巍巍的老人,年輕的時候它是如此精力旺盛、強壯有力,而今已衰老,即將被寒風朔雪無情拍打,爾后凋零,如同幸福一點點消失,時光一點點流逝,生活到了盡頭,時間啊,真是一去不復返!
又是一陣風起,秋天的葉子飄飄揚揚。猛然一看,黃綠橙黃,飄落如蝶般,煞是美麗。葉,原來到生命的最后,依然會呈現(xiàn)出最美的姿勢,它依然如同宛若跌落凡塵的精靈,曼舞輕歌,卻又縹緲無著。落地擲地有聲,與地融為一體,化作一絲灰燼,飄往天藍色的彼岸安息。
這不也是立秋的美嗎?
早在立秋,我們班的運動員們就進入了校運動會備戰(zhàn)狀態(tài)。要放松心態(tài),不要有心理壓力教練常對我們說。其實根本就不用有壓力。因為在這愜意的季節(jié)飛奔,是最好不過的。瞧。_在最前面的白同學,那動作的舒展度,也是沒有人能相媲美了;身材矮瘦的杜同學,雖然個矮,但他步法矯健、奮力奔跑,也在隊伍的前頭,那位……
呵!運動中的快樂,運動后的收獲,這都是立秋里滿滿的收獲!
立秋,不一定是個凄凄涼涼的季節(jié)呢?它是一個收獲頗豐的季節(jié)嗎?在立秋,果樹散發(fā)出來的清新味道隨著風兒飄去,飄大地,觸發(fā)人們的無盡遐想,讓世界變得香甜一片。沿著光陰的脈絡(luò),可以看到金色的馳騁,綠色的暢想,還有歲月點綴的萬千色彩,都在瞬間競相綻放。
立秋,它有著古藤老樹昏鴉的意境,也可以是一種生命的涅槃,那蕭蕭落下的,不是落葉,不是離棄,是命運里高八度的音符。
立秋,像一位神奇美麗的姑娘,永遠帶給我們無限的遐想與歡欣。
立秋諺語
立秋不立秋,六月二十頭
立了秋,掛鋤鉤
立了秋,把扇丟
立秋三天,寸草結(jié)籽
立秋三天,遍地紅
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要穿棉
立秋蕎麥白露花,寒露蕎麥收到家
立秋一場雨,夏衣高捆起
立秋栽蔥,白露栽蒜
立秋胡桃白露梨,寒露柿子紅了皮
秋后加一伏,秋耕深,春耕淺
秋后的`蚊子,飛不了幾天
秋后的螞蚱,還能蹦幾蹦
立秋后三場雨,夏布衣裳高擱起
立秋之日涼風至,早上立了秋,晚上涼嗖嗖
早立秋冷颼颼,晚立秋熱死牛
立秋過后,還有,(秋)老虎在一頭
秋前秋后一場雨,白露前后一場風
立秋下雨人歡樂,處暑下雨萬人愁
立秋處暑有陣頭,三秋天氣多雨水
秋前北風馬上雨,秋后北風無滴水
立秋無雨秋干熱,立秋有雨秋落落
雷打秋,冬半收
立秋晴一日,農(nóng)夫不用力
立秋無雨是空秋,萬物歷來一半收
秋不涼,籽不黃
立秋十天遍地黃
立秋十八天,寸草皆結(jié)頂
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
立秋摘花椒,白露打胡桃
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軟棗
七月立秋慢溜溜,六月立秋快加油
立秋拿住手,還收三五斗
頭伏芝麻二伏豆,晚粟種到立秋后
立秋棉管好,整枝不可少
立秋種芝麻,老死不開花
立秋習俗
今年8月8日是立秋。立秋,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13個節(jié)氣,更是干支歷未月的結(jié)束以及申月的起始;時間在農(nóng)歷每年七月初一前后(公歷8月7—9日之間)!扒铩本褪侵甘钊鰜恚馕吨锾斓拈_始。到了立秋,梧桐樹開始落葉,因此有“落葉知秋”的成語。從文字角度來看,“秋”字由禾與火字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氣由熱轉(zhuǎn)涼,再由涼轉(zhuǎn)寒的過渡性季節(jié),立秋是秋季的第一個節(jié)氣。
貼秋膘
民間流行在立秋這天稱體重,將體重與立夏時對比。因為人到夏天,本就沒有什么胃口,飯食清淡簡單,兩三個月下來,通常就會出現(xiàn)大麻煩:體重大都要減少一些。秋風一起,胃口大開,想吃點好的,增加一點營養(yǎng),補償夏天的損失,補的辦法就是“貼秋膘”:在立秋這天各種各樣的肉,燉肉、烤肉、紅燒肉等等,“以肉貼膘”。
咬秋
“咬秋”在有些地方也稱為“啃秋”。天津講究在立秋這天吃西瓜或香瓜,稱“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熱難熬,時逢立秋,將其咬住。江蘇等地也在立秋這天吃西瓜以“咬秋”,據(jù)說可以不生秋痱子。在浙江等地,立秋日取西瓜和燒酒同食的生活習慣,民間認為可以防瘧疾。在立秋當日買個西瓜回家,全家圍著啃,就是啃秋了。郊縣人民在瓜棚里,在樹蔭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著紅瓤西瓜啃,抱著綠瓤香瓜啃,抱著白生生的山芋啃,抱著金黃黃的玉米棒子啃。心情舒暢的啃秋行為,所抒發(fā)的實際上是一種豐收的喜悅。
秋社
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于漢代,后世將秋社定在立秋后第五個戊日。此時收獲目標已完成,官府與民間皆于此日祭神答謝。宋時秋灶有食糕、飲酒、婦女歸寧之俗。唐韓偓《不見》詩:“此身愿作君家燕,秋社歸時也不歸!痹谝恍┑胤,至今仍流傳有“做社”、“敬社神”、“煮社粥”的說法。
各地立秋習俗
江蘇:吃西瓜
江蘇各地都有立秋日吃西瓜的習俗,稱為啃秋。而立秋這天,也往往是這一年最后一次吃西瓜——人們覺得立秋后,早晚天氣變涼,吃涼的東西會對腸胃產(chǎn)生影響,因此立秋后就不再吃西瓜。
山東:吃“渣”
山東萊西地區(qū)流行立秋吃“渣”,就是一種用豆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并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嘔也不拉”的俗語。
天津:咬秋
天津等地流行“咬秋”,就是吃瓜。人們詳細立秋時吃瓜可免除冬天和春天的腹瀉。清朝張燾的《津門雜記歲時風俗》中就有這樣的記載:“立秋之時食瓜,曰咬秋,可免腹瀉!
杭州:食秋桃
過去在杭州一帶流行食秋桃。立秋時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個,吃完把核留起來。等到除夕這天,把桃核丟進火爐中燒成灰燼,人們認為這樣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敬請各位朋友搜索公眾號"國學知音"學習更多國學精粹!
四川:喝“立秋水”吃“涼宵”
四川東、西部還流行喝“立秋水”,即在立秋正刻,全家老小各飲一杯,據(jù)說可消除積暑,秋來不鬧肚子。而川東的傳統(tǒng)習俗,立秋這一天老百姓要吃“涼宵”,即用優(yōu)質(zhì)糯米制作、再進行冰凍的粥。一方面表達祈求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另一方面象征夏日即將結(jié)束,秋天即將來臨。
東北:吃餃子
沈陽立秋當然要“搶秋膘”包餃子(吃黃瓜會越來越瘦,吃茄子會越來越胖)。在東北有句俗語:坐子不如躺著,好吃不如餃子。立秋一般是吃餃子或者包子,習慣叫“搶秋膘”。我搶你碗里的一個餃子,秋天就能體格健壯,補上夏天流掉的油水。
- 相關(guān)推薦
【精美立秋節(jié)氣手抄報資料】相關(guān)文章:
小雪節(jié)氣的手抄報資料11-21
立秋節(jié)氣手抄報內(nèi)容08-22
精美的古詩手抄報資料04-04
立冬節(jié)氣手抄報資料11-08
24節(jié)氣立秋手抄報素材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