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共25題,每題3分,共75分)
1.下列三幅圖片反映的主題正確的是( )
A.中華文明的演進 B.生產(chǎn)工具的進步
C.耕作技術(shù)的發(fā)展 D.古代紋飾的演進
2、2015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xiàn)”之海南新石器時代遺存,距今約6000年,同一時期,生活在我國黃河流域的原始居民是( )
A、元謀人 B、北京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3、作為我國最早所發(fā)現(xiàn)的直立人,如果你偶然穿越并遇見他,你不可能看見( )
A、他會用火烤肉 B、他的手比腳還長 C、他會狩獵 D、他會用打制石器
4、以下原始人類,按照時間先后排序正確的是( )
、、神農(nóng) ②、元謀人 ③、北京人 ④、河姆渡人 ⑤、半坡人
A、②③④⑤① B、②③⑤④① C、③②④⑤① D、③②⑤④①
5、(楚莊王)遂至洛,觀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孫滿勞楚王。楚王問鼎小大輕重,對曰:“在德不在鼎。”莊子:“子無阻九鼎,楚國折鉤之喙,足以為九鼎!币运抉R遷《史記》這一段文字反映的根本問題是
A.諸侯爭霸 B問鼎中原 C.分封衰敗 D.天子遭難
6、“水是生命之源、生產(chǎn)之要、生態(tài)之基。興水利、除水害,事關(guān)人類生存、經(jīng)濟發(fā)展、社會進步,歷來是治國安邦的大事,”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是誰主持修建的( )
A齊桓公 B.李冰 C.秦孝公 D.商鞅
7、在我國,被譽為是人文初祖的神話人物,他是( )
A、炎帝和黃帝 B、舜 C、大禹 D、蚩尤
8、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遠古時代的歷史沒有文字記載 B、遠古時代的歷史依靠神話和傳說傳播
C、神話和傳說不可能有真實的歷史 D、神話和傳說中可能含有合理的歷史
9、下列反映西周歷史的電影場景中,明顯不符合史實的'是( )
A.周王室分封某位功臣為諸侯 B.周王使用青銅器祭祀
C.大量奴隸用“泥范鑄造法”鑄造青銅器 D.奴隸使用鐵制農(nóng)具進行勞動生產(chǎn)
10、我國古代青銅器生產(chǎn)規(guī)模大,品種多,工藝精美。司母戊鼎是世界現(xiàn)存最大的青銅器,其最早誕生于( )
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西周
11.之所以說“一片甲骨驚天下”,主要是因為甲骨文是( )
A.商代的文字 B.刻在龜甲或獸骨上的文字
C.我國已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 D.字母文字的起源
12、 春秋時期,第一個被東周天子確立為霸主的是( )
A、晉文公 B、楚莊王 C、宋襄公 D、齊桓公
13、在古代,人們常用“牛、耕”作為名、字。例如孔子的學(xué)生司馬耕,字子牛,這反映了牛耕在當(dāng)時備受推崇。牛耕的使用開始于( )時期。
A、夏朝 B、商朝 C、春秋 D、戰(zhàn)國
14、商鞅變法中對舊貴族的特權(quán)進行批判并加以削減,以下最能體現(xiàn)其思想的是( )
A、允許土地私有 B、確立縣制 C、按軍功授爵 D、加強刑罰
15、《史記·商鞅列傳》中記載:“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貴族多怨望者!笪逶露匦⒐洌恿ⅰ鞙缟叹。”這段材料說明了( )
A、商鞅變法失敗的原因是觸犯了舊貴族利益
B、社會改革必須順應(yīng)歷史大潮
C、太子繼位后順應(yīng)民心把商鞅處死
D、改革可能遇到重重阻力,需要付出沉重代價
16、改革是一個國家賴以生存的根基。通過變法變成戰(zhàn)國后期最富有的國家是( )
A、齊國 B、秦國 C、燕國 D、趙國
17、小明的老爸看完了法制節(jié)目后,感嘆道說:“加強法制是好事,但太常用法律去約束百姓也不行,應(yīng)該更多地用愛感化他們,用仁慈喚醒他們?nèi)诵浴!彼乃枷敕希?)的思想。
A、孔子 B、韓非 C、墨子 D、莊子
18、“民之所憂,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這句話體現(xiàn)了( )的思想主張。
A、法家 B、儒家 C、道家 D、墨家
19、這個都城是我國第一個帝都,她見證了秦始皇的威風(fēng)凜凜,也見證了這個輝煌大國的滄桑衰亡。這個帝都是( )
A、長安 B、鎬京 C、洛陽 D、咸陽
20、自統(tǒng)一之后,秦始皇在中央設(shè)置的太尉一職,但一度空缺,虛設(shè)其位。對秦朝這一現(xiàn)象解釋合理的是( )
A、削弱了中央的軍事力量 B、增強了地方的軍事權(quán)力
C、皇帝親自把持軍政大權(quán) D、丞相太尉二職合二為一
21、假如小明穿越到秦朝,他不可能看到( )
A、士兵策馬在馳道上快速跑過 B、南?たな厮篮螅渥永^位
C、官員用隸書書寫法令 D、人民使用圓形方孔銅錢進行買賣
22、如果填寫秦朝版圖示意圖,其中最南方應(yīng)該填( )
A、南海 B、東海 C、南? D、珠江
23、以下人物如果回到秦朝,最受秦始皇
歡迎的是( )
A、韓非 B、莊子 C、孔子 D、孟子
24、故事是學(xué)歷史最重要的資料,以下故事按照時間順序先后排列正確的是( )
、、國人暴X ②、臥薪嘗膽 ③、孟姜女哭長城 ④、朝秦暮楚
A、①③②④ B、①④②③ C、③①②④ D、①②④③
25、秦朝的地方制度和西周的地方制度,從政治角度思考,最大的不同點在于( )
A、官員安排和任命差異 B、管理地方的面積差異
C、兩種制度的命名差異 D、地方人口的數(shù)量差異
二、綜合題(共2題,26題8分,27題8分,28題9分,共25分)
26.閱讀材料并進行探究,回答問題。(8分)
中國的農(nóng)業(yè)發(fā)展悠久而雄偉。
【原始社會】
。1)、上面兩幅圖,你可以在哪個流域的原始人博物館看到?(1分)
。2)、如果你穿越到該原始人生活的時代,除了看到圖一和圖二,你還會看到什么,請列舉三例?(3分)
【奴隸社會】
材料一:西周時期流行井田制,井田屬周王所有,分配給諸侯。由于當(dāng)時生產(chǎn)工具落后,經(jīng)常出現(xiàn)大規(guī)模耕田的現(xiàn)象。而且在井田制下,諸侯的收入不多,并且不得買賣和轉(zhuǎn)讓井田,還要交一定的貢賦。
材料二:由于耕作工具的不斷進步,諸侯開始變得有錢,而在此時,這個人主張廢除井田制,實行土地私有制,允許土地買賣,由此出現(xiàn)了“地主”一詞。
(3)、材料二所說的“這個人”是誰?最終誰支持了他進行變法改革?(2分)
。4)、對比起材料一,材料二“這個人”的政策會得到支持嗎?為什么?(2分)
27.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8分)
材料一 平王立,東遷于洛邑,辟戎寇。平王之時,周室衰微,諸侯強并弱,齊、楚、秦、晉始大,政由方伯(指諸侯)。
。1)“平王立,東遷于洛邑”是在哪一年?(1分)
。2)“政由方伯(指諸侯)”,請你舉出三個歷史人物。(3分)
(3)請你試著分析一下“諸侯強并弱”所產(chǎn)生的影響是什么?(4分)
28.閱讀小明所寫的穿越劇劇本,回到問題。(9分)
材料一:【西周朝堂一幕】
宋國國君:天子萬歲!此為我國特產(chǎn),請笑納。
西周天子:特產(chǎn)尚好。本天子國庫短缺,邊疆?dāng)耻姳姸,請按時履行義務(wù)。
宋國國君:遵命!
材料二:【東周朝堂一幕】
楚莊王:敢問天子,天子九鼎為我大周最大的鼎,請問重多少?我欲造其一,置于朝堂。
東周大臣:大膽楚莊王,竟出言以下犯上!
。|周天子在旁一聲不吭,臉色發(fā)青)
材料三:【秦朝朝堂一幕】
秦二世:現(xiàn)趙佗品德為佳,能力卓越,朕封其為南?たな,即日啟程到南?。
趙佗:微臣接旨。
。1)、材料一的對話結(jié)束后,宋國國君將要履行什么義務(wù)?他為什么要履行這些義務(wù)?(2分)
。2)、閱讀材料二,與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問題?(2分)
(3)、閱讀材料三,說明秦朝時期,地方實行什么制度,這種制度有何作用?(2分)
(4)、如果你是最高統(tǒng)治者,你會選擇材料一還是材料三的制度,為什么?(3分)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共25題,每題3分,共75分)
題號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答案 | A | C | B | B | C | B | A | C | D |
題號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答案 | B | C | D | C | C | D | B | A | B |
題號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
答案 | D | C | B | A | A | D | A |
二、綜合題(共2題,26題8分,27題8分,28題9分共25分)
26題、(8分)
。1)長江流域(1分)
(2)① 可以看到河姆渡人用天然漆裝飾骨器。
② 可以看到河姆渡人用火燒烤食物。
、 可以看到河姆渡人從木結(jié)構(gòu)水井中打水飲用。(3分)
。3)① 商鞅;② 秦孝公(2分)
(4)① 會得到地主的支持,但遭到舊貴族的反對。
、 因為商鞅變法在保障了地主的權(quán)益,維護了地主的權(quán)利的同時,他侵害了舊貴族的利益,所以會遭到舊貴族的反對。(2分)
27題、(8分)
。1)公元前770年(1分)
。2)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3分)
(3)春秋時期的爭霸戰(zhàn)爭,給社會帶來種種災(zāi)難。但在爭霸過程中有些諸國被消滅,出現(xiàn)疆域較大的國家,加快了統(tǒng)一的步伐,促進了民族交融。(4分)
28題、(9分)
(1)①朝覲納貢,派兵戍守邊疆的職務(wù)。②因為周天子給予他土地、人口和管理地方的權(quán)力。(2分)
(2)材料二反映了西周的分封制逐步瓦解,諸侯的權(quán)利超過周天子,周天子勢不如以前。(2分)
(3)①秦朝地方實行郡縣制。②郡縣制有助于鞏固中央集權(quán),加強皇帝對地方的管理。(2分)
。4)選擇材料一的制度,理由:分封制會增強地方勢力,調(diào)動地方的積極性;郡縣制則雖有利于中央加強對地方的控制,但抑制了地方積極性的發(fā)揮。
選擇材料三的制度,理由:分封制會使地方勢力膨脹,中央難以控制地方,容易導(dǎo)致國家分裂?たh制有利于中央加強對地方的控制。(3分)
【七年級上冊歷史期中測試題】相關(guān)文章:
歷史七年級上冊期中測試題06-19
歷史上冊期中測試題06-12
七年級歷史上冊期中測試題及答案06-19
七年級歷史期中測試題06-19
七年級上冊歷史測試題06-19
七年級上冊期中測試題02-28
七年級歷史期中檢測試題06-11
七年級歷史期中調(diào)研測試題06-12
有關(guān)七年級上冊歷史測試題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