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大山,廣袤而豐盈,寧靜而又悠遠(yuǎn)。隔著車窗望去,瓦藍(lán)瓦藍(lán)的天空,飄著幾朵白白的云,秋日的陽光溫馨恬靜,不遺余力地把溫暖送給大地,送進(jìn)車廂。那滿山遍野濃濃的綠意里依稀閃爍著些許的紅與黃。路兩旁的莊稼地里,農(nóng)民們正在忙著收割。
山路蜿蜒曲折,狹窄而又坑坑洼洼,面包車就左拐一下右拐一下地一路顛簸著,直把人們的笑聲顛簸的零零碎碎,撒了整整一路。
經(jīng)過一個多小時的跋涉,我們來到山腳下一個小屯落,說是一個小屯落,其實,也只不過三五戶人家。經(jīng)過詢問,眼前這座山就是鐵山包。于是,我們就下了車開始爬山。
穿過一片撂荒地,又穿過一片荊棘叢生的小濕地,沿著一塊農(nóng)田的地頭一直向上,很快,我們就進(jìn)了大山。
老伴患的是癌癥,在哈爾濱住了近三個月的醫(yī)院,剛剛接受放化療出院沒幾天,身體十分虛弱,本來是需要靜養(yǎng)的,可昨天一大清早有朋友邀她上山采蘑菇,老伴一聽說采蘑菇,后腦勺都樂開了花,我怎么拉都沒拉住,嘴嚼著飯,拎了個鐵桶就竄了。
這不,今兒個一早,老鯉老師就打來電話,說是邀我和幾個朋友一同去鐵山包觀光,并且在電話里還一再強調(diào):“要把嫂子也帶著!
望著老伴那病病怏怏的樣子,昨天又跑了一天的山,我就有些猶豫?粗伊滔码娫捰杂种,老伴就問我是怎么回事?我就把老鯉電話里的內(nèi)容跟她說了一遍。
“嗯?上山,好啊,我去我去!崩习楦吲d地說。
“能行嗎?昨天都跑了一天的山了!蔽艺f。
“能行,肯定能行。你看,我昨天上了一天的山,今兒個不是好好的么?”老伴不容我再說什么,收拾了一下衣著,領(lǐng)了孫子就非得跟我走不行。
大山上,那喬灌混雜的次生林里,根本就沒有路,雖然并不十分陡峭,可依然難走得很。洪斌老師和馮歡老師走在最前面,冰冰老師手里拎著個塑料袋兒,說是要撿蘑菇。我一手扯著老伴,一手領(lǐng)著孫子,跟在老鯉老師的后面一路向上彳亍著。
說實在的,自打退休之后,就一直呆在家里,除了偶爾跟朋友們出來吃吃飯聊聊天之外,很少到戶外來活動。準(zhǔn)確地說,今兒個出來,還是第二次到野外游玩呢。走著走著,就累得不行,滿頭大汗,上氣不接下氣,著實顯得有些力不從心;仡^看看老伴,雖然也是氣喘吁吁,可看著她一步步堅實的步履要比我可挺實得多,順便問了聲:“老伴,累嗎?”
“不累!”她回答得很干脆。
能不累嗎?我這沒病沒災(zāi)的好人都累得呼哧帶喘,何況一個正在接受著放化療身患癌癥的病人?只不過是在我跟前說說硬強話罷了。我在心里這么想著,順手從腳底下?lián)炱饍筛赡竟鲀壕锇途锇头纸o了她一根。你還別說,這三條腿走起路來還著實是比兩條腿要省勁得多,借著木棍兒的勁兒,兩條腿確是輕松了許多。于是我就在想,難怪動物們都不愿意進(jìn)化,敢情用四條腿走路要比兩條腿靈巧輕快許多呢。
小孫子今天顯得特別乖順聽話,也學(xué)著我的樣子,拄著一根木棍兒走在我和老伴的前面,一邊走著還一邊回頭囑咐著我和老伴:“爺爺,奶奶,注意了,不要被樹棍兒絆倒了;這棵小樹有刺,小心扎著!
“爺爺,爺爺,看,蘑菇,我撿了一個蘑菇。”
順著聲音看過去,小孫子手里拿了塊蘑菇向我跑來。
“好孫子,你真厲害!”我一邊夸獎著孫子,一邊留心看看別人都在干啥呢?
哦,洪斌和馮歡早就走得沒了蹤影兒,隔著樹隙老遠(yuǎn)就看見一個小紅點兒在晃動,不用說,就知道冰冰是在采蘑菇。哦,原來山上還真有蘑菇,于是,就順背包里掏出事先準(zhǔn)備好的塑料袋,和老伴一邊走著一邊撿起了蘑菇。
一個小時后,我們終于爬上了山頂。
“哇!好大的一堆石頭!毙O子驚訝地叫著跳上了石堆。
洪斌、馮歡、冰冰和老鯉老師早已登上了石堆,正在忙著照相。
看著老伴先我一步,一屁股坐在了石堆上,我的心里著實有一種地不老天不荒的感覺,真為老伴能有如此的堅強毅力感到高興,也堅信老伴一定能戰(zhàn)勝病魔,很快恢復(fù)健康。
“爺爺,過來,你踩著這塊石頭走;爺爺,這塊石頭直動彈,小心別滑倒……”小孫子上了石堆,一蹦一跳地在前面給我?guī),我呢,跟在孫子的后面,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登上石堆。
自來就有恐高癥,歲數(shù)大了,腿腳又不靈便,原本走路都栽栽愣愣地,何況還要上這石堆?也不知這石頭是出于哪位工匠之手堆放的,亂七八糟,一點兒都不規(guī)整,稍不注意,一腳踩在哪塊活石上,立馬就會嚇得一身冷汗。
驚嚇之余,我在細(xì)心觀察。偌大的石堆,面積至少要有五六萬平方米,石堆最高處的相對高度至少也要有四五米,石塊大都在五十厘米到兩米見方不等,很不規(guī)則地堆放在這山頂上。
石頭們大概是累的或是餓的?亦或是氣的?就見它們一個個鐵青著臉兒坐著或站在那兒,看到我們的到來,不說歡迎也不說不歡迎,一臉的沉默,對我們的到來不屑一顧。
難怪叫它鐵山包,石頭們個頂個兒鐵青色,懷揣一副鐵石心腸,由于長年累月地被日曬、風(fēng)吹和雨淋,石頭們的身上早已是銹跡斑斑,有的石塊兒的身上還長滿了青苔,給人一種滄海變桑田的蒼涼感。透過石頭們那一張張蒼老疲憊的面容,依然能看得出它們年代久遠(yuǎn)且一個個有棱有角,永遠(yuǎn)都不會被風(fēng)化,彰顯著一副副錚錚鐵骨!
“你們說,這些石頭是怎么來到這里的?”老鯉問。
于是,我們就石頭的來歷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我怎么看著好像是有人故意堆在這兒的`!蔽艺f。
“是啊,你看那石塊兒,大小均勻,堆放得雖然不算規(guī)整,可排列得似乎很有序,況且,石堆里沒有一星半點兒的碎石……”洪斌老師接著我的話茬說。
“但是,這個可能是不會有的!蔽艺f:“你看那山下的河卵石和沙土,就知道遠(yuǎn)古時代這里肯定是一片汪洋,沒有哪個能人能把石頭從空中運到海洋里來;而到了近代,海洋退下,地表上升,這里又是一片丘陵,山高林密,渺無人煙,也根本不會有人把石頭往這兒運!
“對呀,有道理。再說,他把石頭運到這兒來干啥?”馮歡老師說。
“要我說,它們一定是天外來物。”洪斌老師又說。
“你說的是隕石?”老鯉問。
“是呀,一定是遠(yuǎn)古時代一塊巨大的隕石掉在海洋里遇水爆炸而形成的這種現(xiàn)象!焙楸罄蠋熡终f。
“這么說,它們堆在這里不知要有幾十萬年甚至幾百萬年了?”有人說。
“也不對吧?七臺河開發(fā)建設(shè)已經(jīng)半個世紀(jì),鐵山包也是因此而得名,說它們是天外來物,那國家地質(zhì)隊,還有二〇四隊等物探部門不可能不對它們進(jìn)行必要的研究,至少要考究它到底是一種什么礦藏,或者說它啥也不是,對于它來自何方,是怎么來的,總應(yīng)該有個具體說法吧?”
“興許是那會兒咱們的科技手段還不夠先進(jìn)?”
“嗯,這個可能倒是有,那就只能等著啥時候科技發(fā)達(dá)了,有能人發(fā)現(xiàn)了它的時候......”
聽到我們在談?wù)撍鼈兊纳硎,石頭們似乎精神了許多,一個個誰也不說話,洗耳恭聽。真得很希望突然有一天能真正地被世人所發(fā)現(xiàn)。
我們坐在石堆上討論著,冰冰老師和洪斌老師就輪換著給我們照相,我招呼老伴過來照相,老伴說啥也不參與,說是怕影響了我們的整體形象。于是,我們照了相之后很快就告別了石頭們。
看到我們即將要離開這里,石頭們倒是顯得有些戀戀不舍了,盡管什么也沒說,可我卻似乎感覺到它們有淚要流,有話要說。
哦,好壯觀,好美麗,好神奇的石頭,直到我們都快要下山了,石頭們依然站在山頂,踮起腳尖向山下眺望著,望著……
【有關(guān)鐵山行散文】相關(guān)文章:
且行且珍惜散文01-27
重溫《琵琶行》散文07-14
魯迅故鄉(xiāng)行的散文07-13
錢塘湖春行散文09-05
天山奇人平度行散文02-15
姑蘇行獅子林奇趣散文欣賞02-15
三行情詩經(jīng)典散文07-30
小學(xué)三年級作文鐵山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