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順利進行,往往需要預先制定好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工作重點、實施步驟、政策措施、具體要求等項目。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師風師德培訓方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師德是職業(yè)道德的一種,是教師的行為準則和道德規(guī)范,也是教師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體現(xiàn)。近年來,社會和學生對高校師風的總體評價是好的,但也不排除師德師風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需要解決。例如:有的教師思想政治觀念淡薄,工作責任心不強,不安心本職工作等。在這種情況下,高校師德師風建設顯得尤為重要。
雖然各類學校針對師德師風建設制定了實施方案、工作方案和獎勵制度,但師德師風建設的長效機制及實施仍存在很多不足,不能將“長效”進行下去,導致師德師風具有瞬時效應和短暫效應,在教師和學生中影響力不夠。針對這種現(xiàn)象,20xx年9月,教育部出臺了《教育部關于建立健全高校師德建設長效機制的意見》(教師[20xx]10號),就深刻認識新時期建立健全高校師德建設長效機制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提出了具體要求。因此,師德師風建設的長效機制,將會成為當下高校內涵建設的常態(tài)工作,是引領教師職業(yè)道德建設、社會發(fā)展與進步需求和校園文化建設的必備工作。
一、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的必要性
20xx年教育部的“意見”中規(guī)定,建立健全高校師德建設長效機制的基本原則:堅持價值引領,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高校教師崇德修身的基本遵循,促進高校教師帶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師德為上,以立德樹人為出發(fā)點和立足點,找準與高校教師思想的共鳴點,增強高校師德建設的針對性和貼近性,培育高校教師高尚道德情操。堅持以人為本,關注高校教師發(fā)展訴求和價值愿望,落實高校教師主體地位,激發(fā)高校教師的責任感使命感。堅持改進創(chuàng)新,不斷探索新時期高校師德建設的規(guī)律特點,善于運用高校教師喜聞樂見的方式方法,增強高校師德建設的實際效果。
自“意見”以來,同滿宏認為,從師者的內在和外在環(huán)境分析后,應從多角度思考師德師風建設的長效機制,即從招聘、考核與激勵、等環(huán)節(jié),全方位促進高校師德師風建設的長效機制,形成學校和社會都滿意的的高校師德師風氛圍。并重點強調,實踐層面的重要性、績效考核的公正性及激勵保障的力度,并最終形成人性化、自律化的師德師風常態(tài)效果。牛樂德等結合實證調查的結果分析,提出了深入探討構建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的相關對策和建議,強調提高教師待遇、適當激勵和完善管理機制是塑造良好師德師風長效機制的關鍵。
xx也著重認為,為適應當前市場經濟和社會進步的教育現(xiàn)狀,建立長效機制的師德師風,應在完善政策機制,建立強硬的規(guī)章制度和考核制度,在師德師風建設的有效性和針對性方面,真正實現(xiàn)師德師風的常態(tài)化。
20xx年,李明芳和趙志偉等認為,應注重高校青年教師師德師風的長效機制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提出教育機制、示范機制、激勵機制和考評機制在青年教師師德師風建設中的重要性。因此,在重點強調培養(yǎng)青年教師時,高校全體教職員工,包括一線所有教師、教輔人員、教學管理人員和員工,都應屬于師德師風建設的對象。其它研究者認為,師德師風長效機制應注重激勵制度和完善制度。
基于以上研究現(xiàn)狀,構建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強調激勵、提高、考評和示范等成為長效機制建設的重要內容,并已成為當下高等學校適應環(huán)境發(fā)展的必然。在良好、長效的師德師風教育環(huán)境下,可以解決諸多的教師教育觀念不強問題、責任心不高的工作態(tài)度,最主要的是給學生一個健康、向上的受教育環(huán)境,使教師無愧于“靈魂工程師”的光榮稱號。
二、我校師德師風建設現(xiàn)狀
我校20xx年制定了《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師德師風建設實施》(農墾校黨發(fā)〔20xx〕18號),20xx年制定了《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20xx年度師德師風建設工作方案》,自實施方案和工作方案頒布以來,先后涌現(xiàn)了以xx和xx為代表的9名省級師德師風先進個人和楷模,成為引領我校師德師風建設的表率。進一步激勵我校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熱愛教育事業(yè),增強獻身祖國教育事業(yè)的光榮感、責任感和使命感。同時,我校還成立了師德師風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由人事處和教務處、二級學院等機構負責,全面制定了師德師風建設的系列管理辦法和制度。
但是,我校還沒有實施“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師德師風的建設仍停留在起步階段,存在管理機制不完善,獎懲機制不健全,宣傳力度不足等方面弊端。這些不足也可能是許多學校面臨的現(xiàn)狀和問題,因此,尋求建立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新模式成為當前教育背景下高校工作者的共同目標。
三、基于“制度+平臺”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新模式的探索與構建
分析我校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的現(xiàn)狀與不足,提出構建“制度+平臺”師德師風建設模式,希望實現(xiàn)真正的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態(tài)勢,以期為提高我校內涵建設水平,促進教師整體水平和素質提高,積極提升教學水平和學生培養(yǎng)質量提供指導。
1.“制度+平臺”模式的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實施方案
“制度+平臺”模式是以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師德師風建設實施方案和工作方案的文件和教育部《關于建立健全高校師德建設長效機制的意見》(教師[20xx]10號)中提到的建立健全高校師德建設長效機制的教育、宣傳、考核、監(jiān)督、激勵、懲處六項舉措為制度依據(jù),為建立我校常態(tài)的師德師風運行體系,構建形成長效的“制度+平臺”師德師風運行模式。
構建“制度+平臺”模式的師德師風建設長效運行機制,體現(xiàn)制度建設,包括有效的監(jiān)督和激勵,也包含良性與人文的平臺建設,將師德師風融入日常教學和學生生活,既符合教育部“意見”的原則要求和舉措要求,又與師德師風建設相關文件吻合。
2.良性的制度建設是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的保障
良性的監(jiān)督和激勵制度建設是執(zhí)行師德師風建設的重要保障。每所高校的師德師風建設執(zhí)行工作組可能不盡相同(見表1),有工會、宣傳部、人事處或多部門聯(lián)合辦公,其中,華中農業(yè)大學較早的提出《華中農業(yè)大學建立健全學校師德建設長效機制實施辦法》(校黨發(fā)〔20xx〕51號)得到了教育部的認可。
比較各學校師德師風建設的監(jiān)督機制,多實行師德師風“一票否決制”,將師德師風與評優(yōu)、職稱和教學緊密相連,使得師德師風成為評價教師好壞的“硬指標”。同時,借助于各學校完善的校、院、學生三級師德師風評級機制,將監(jiān)督機制浸入到教學單位和課堂,將每位管理人員和學生納入評選系統(tǒng)。借此評價方法,將良好、人性的監(jiān)督制度用于師德師風建設的長效機制,即教學活動與評價活動緊密結合,使得監(jiān)督制度更為有效人性化、具象化和大眾化。
為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階段成果和榜樣的作用,長效機制模式中也應注重完善師德師風激勵制度。通過制定師風師德評比、師風師德周等具體形式,評選優(yōu)秀師德師風標兵和教書育人典范,讓榜樣的力量引導和輻射至全體教師,建設高素質的育人典范。傳統(tǒng)的激勵范例是僅利用教師節(jié)時間評比先進,不能將激勵的原動力置于平時的教學活動。因此,應利用身邊的教師師德師風典型事例,按周、月等不等時間內進行評定和宣傳,將評比激勵具象化和平;趲煹聨燂L建設的常態(tài)化和長效進行。
因此,以“長效”為目標,通過監(jiān)督和激勵制度的建設和實施方面的思考,找到這種常態(tài)下“長效”機制的運行關鍵點,并希望最終應用于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提升高校教師整體師德師風水平。
3.現(xiàn)代的交流平臺可促進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的常態(tài)化
生活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我們,信息交流平臺迅速、快捷而有效!捌脚_”模式內容是形成以網(wǎng)絡和硬件兩種形式的宣傳平臺,將“平臺”印在校園網(wǎng)、手機微信、教室、教學區(qū)里,宣揚身邊的師德師風楷模和事跡,培育重德養(yǎng)德的良好風尚,對教師起到長效的促進效果,拉近教師與學生、學校與社會之間距離,并最終提升高校整體育人水平,提高高校知名度和競爭力。
通過這種平臺建設,將傳統(tǒng)的條幅和版畫與現(xiàn)代的網(wǎng)絡和微信結合,創(chuàng)新師德師風宣傳交流模式,強化榜樣和領導的力量,監(jiān)督組織和學生互動交流,揚長避短、廣開言路,宣揚身邊的師德師風楷模和事跡,培育重德養(yǎng)德的良好風尚,為高校師德師風建設提供長效方式。
【師風師德培訓方案】相關文章:
師德師風培訓方案03-21
師德師風培訓方案優(yōu)秀04-24
高校師德師風培訓方案06-24
師德師風培訓方案范文(精選21篇)06-09
學校師德師風培訓實施方案03-19
幼兒園師德師風培訓方案06-25
精選的師德師風培訓心得01-12
師德師風培訓心得06-27
師德師風的培訓總結04-19
師德師風培訓感悟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