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古之事,于古代材料,細大均不可放過。忽其細處,則大處每不得通……又宜由細心苦讀以發(fā)現(xiàn)問題,不宜懸問題以覓材料。
2、人人心中所有,人人筆下所無。
3、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優(yōu)劣!凹氂牯~兒出,微風燕子斜”,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寶簾閑掛小銀鉤”,何遽不若“霧失樓臺,月迷津渡”也?
4、教育之宗旨何在,在使人為完全之人物而已。何謂完全之人物?謂人之能力無不發(fā)達且調(diào)和是也。人之能力分為內(nèi)外二者:一曰身體之能力,一曰精神之能力。發(fā)達其身體而萎縮其精神,或發(fā)達其精神而罷敝其身體,皆非所謂完全者也。完全之人物,精神與身體必不可不為調(diào)和之發(fā)達。
5、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必經(jīng)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耙聨u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贝说诙骋病!氨娎飳にО俣龋仡^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贝说谌骋。未有不越第一境第二境而能邃躋第三境者。
6、起居之不時,飲食之無節(jié),侈于嗜欲,而吝于運動,此數(shù)者,致病之大源也。
7、美育者,與智育相輔而行,以圖德。
8、人品高,則詩格高,心術正,則詩體正。
9、閱盡天涯離別苦,不道歸來,零落花如許;ǖ紫嗫礋o一語,綠窗春與天俱莫。待把相思燈下訴,一縷新歡,舊恨千千縷。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
10、人茍欲為完全之人物,不可無內(nèi)界后外界之知識,而知識之程度之廣狹,應時地不同。……知識又分為理論與實際二種,溯其發(fā)達之次序,則實際之知識常先于理論之知識,然理論之知識發(fā)達后,又為實際之知識之根本也!碚撝R乃人人天性上所要求者,實際上知識則所以供社會之要求,而維持一生之生活;故知識之教育,實必不可缺者也。
11、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備其真美善之三德,欲達此理想,于是教育之事起。教育之事亦可分為三部:智育、德育(即意志)、美育(即情育)是也。
12、治科學者,必有待于史學上之材料;而治史學者,亦不可無科學上之知識。
【王國維經(jīng)典名言】相關文章:
王國維的名言02-06
王國維名言名句匯編07-19
王國維名人名言參考06-13
王國維的訣別12-05
王國維的經(jīng)典詩句06-13
王國維詩集02-28
王國維詩詞11-21
王國維經(jīng)典詩詞11-27
王國維的詩詞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