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驅動教學法是以項目為主線,將學生的學習活動與實際的項目相結合,師生共同研究并實施一個具體的項目而進行的教學活動,是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協作、創(chuàng)新的一種教學模式。在《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教學過程中引入具體的項目,以項目帶動課程各知識點的學習,采用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方式開展課堂教學,不僅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產生學習的興趣,還能培養(yǎng)他們的實踐動手能力、協同工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1 、現狀分析
《網頁設計與制作》是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yè)的必修課,同時也是核心課,作為《Asp.net程序設計》的前導課程,需要學生熟練掌握網站前臺界面設計,為將來開發(fā)動態(tài)網站打下良好的基礎。然而,傳統(tǒng)教學存在問題如下:
1.1 教學方法難以吸引學生興趣
傳統(tǒng)方式由教師在多媒體教室講解,學生上機完成實驗實例,雖然也能學到制作網頁的一些知識,但是很難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幾次上機后,部分同學就產生惰性情緒,布置的案例完成得越來越少,久而久之,甚至有少數學生放棄該課程學習。
1.2 教學缺乏整體性
逐章節(jié)展開的教學,盡管也涵蓋了網頁設計相關內容,但是上機實驗時只是完成案例中某部分相關知識點的實踐,學生還是不會制作一個完整的網站,缺乏對網站制作流程的系統(tǒng)性認識。
1.3 缺乏創(chuàng)新意識
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最大弊病在于學生缺乏主動意識,他們更多的是模仿教師給的.案例或者互聯網上發(fā)布的網站,幾乎沒有創(chuàng)新。被動的學習使得學生產生只要把老師布置的任務做完就萬事大吉的心理,根本不會想到去主動思考與創(chuàng)新。
1.4 考核方式單一
對于這類實踐性強的課程,以往的試卷考試難以對學生的動手能力進行評價,因此發(fā)掘新的考核方式,打破傳統(tǒng)思維著重考核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就尤為必要了。
2 、教學內容選取
經過市場調研,《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相關職業(yè)崗位主要是“網頁界面設計”和“網站管理與維護”,根據這兩個職業(yè)崗位能力要求,選取合適的教學內容。
3、 項目式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中,圍繞著“欣賞網站”、“設計網站”和“維護網站”展開,通過欣賞往屆優(yōu)秀學生作品以及國內外不同網站風格,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一個完整的項目網站由若干個分頁面構成,因此各分頁面設計是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網站設計好后,需要定期對網站進行維護,包括檢查和修復超級鏈接、內容更新、網站推廣等等。分頁面設計分為初級階段和高級階段,初級階段以基于表格布局的頁面設計為主,高級階段以基于Web標準的頁面設計為依據,具體教學設計情境如表2所示。選取合適的項目實例是項目教學法能否成功實施的關鍵。項目的選取可依據職業(yè)崗位能力對應的教學內容,既要涵蓋該課程的基本知識點,又要考慮學生的實際基礎,難易得當。在分析項目、討論、實施項目的過程中,學生即可在輕松、融洽的氛圍中掌握網頁制作的技巧。
4、 考核方式改革
根據學院要求,傳統(tǒng)課程一般按照期末卷面考試成績占60%,平時成績占40%計算出總評成績。顯然,這種分配制度已不適合新方法下的教學。因此,依據實際教學情況重新分配了成績比例,期末作品占50%,展示講解作品占20%,出勤平時表現占30%。學生以分組或獨立的方式完成一個完整的網站作品,教師給出網站設計基本要求,期末采用集中講解、點評的方式,由每位學生在多媒體教室面對全班同學介紹網站的內容、制作技巧、特色之處等,教師和學生進行點評,肯定其優(yōu)點,同時對不足之處提出改進思路。學生對此方式表現出強烈的熱情,遇到網頁中的與眾不同處會提出各種問題,有時候甚至刨根問底具體制作步驟。
5 、結語
實踐證明,在《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教學中采用項目驅動教學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學生從零起點到熟練掌握網頁設計技巧,變化突飛猛進。幾乎所有的同學都能夠獨自搜集素材開發(fā)一個小型的網站,并且在展示成果的過程中相互學習,取長補短。項目驅動教學法改革了計算機類課程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更新了教學理念、教學內容,完善了課程評價體系,使學生具備網站規(guī)劃,網頁制作、腳本代碼編寫等綜合技能。如何在計算機類專業(yè)課程中廣泛實施項目教學法,需要我們進一步研究和實踐。
【網頁設計與制作的應用論文】相關文章:
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的研究與應用論文11-02
“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中的應用分析論文11-18
MOOC教學下的網頁設計與制作論文09-06
Flash在網頁設計中的應用論文11-18
網頁設計下的圖像設計軟件應用的論文11-18
網頁設計制作中超鏈接的運用論文11-19
網頁設計中平面視覺元素的應用論文11-18
職業(yè)學校的網頁設計課程應用論文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