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給學生科學的閱讀方法引導
教學實踐中,筆者始終堅持切合實際、運用實例,精心設計活動,力求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閱讀方法,在閱讀實踐中通過主觀努力解決問題。例如,教學《故鄉(xiāng)》一文時,筆者緊緊扣住中年閏土稱“迅哥兒”為“老爺”這一點,幫助學生體會人物心理,分析中年閏土和少年閏土的巨大變化,讓學生在閱讀品味中理解作者筆下的閏土和“迅哥兒”,并設計了一個完整的閱讀感悟和語感培養(yǎng)的過程。當然,學生想要真正讀懂上面這段文字的內涵并不容易。僅就閏土而言,他的變化,特別是對自己身份認識的變化(少年閏土是沒有什么身份概念的),就有許多值得我們深入揣摩、細細咀嚼之處。為此,筆者要求學生多品讀、多比較、多揣摩,特別注重引導他們在閱讀的過程中體會、揣摩文字背后的內容,如中年閏土見到中年“迅哥兒”時的復雜心情,為什么閏土的表現(xiàn)大大出乎“迅哥兒”的意料等。最終,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深度超出了筆者的預期。從這類作品的教學實踐中,筆者深深地感到,閱讀教學中,教師科學的方法引導對學生語感的培養(yǎng)和提升極為重要。因此,我們要努力提升自身的閱讀素養(yǎng),不斷地研究教材、研究學生。
二、增加學生的閱讀量
閱讀是一項熟能生巧,同時實踐性很強的技能。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語感,進而提升他們的閱讀素養(yǎng),僅僅帶著學生閱讀課本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要科學地幫助學生提升閱讀量,增加閱讀體驗,逐步優(yōu)化語感,最終形成良好的閱讀素養(yǎng)。一般而言,學生閱讀量的`提升應該包括課內內容的反復閱讀和課外閱讀面的拓展兩個方面。作為教師,我們要能對課內外閱讀內容進行有效的遴選、整合,形成課內外閱讀內容的互動。例如,筆者在教學《為你打開一扇門》這篇課文時,就用了整整一節(jié)課時間,結合文中特別有意義的內容,對學生進行閱讀引導,從這扇門之于他們的人生意義,到文本中的內容為我們提供的閱讀方向指引,再到開列一張包括四種文學體裁的閱讀書目,同時給予一些規(guī)律性的閱讀指導,讓學生產(chǎn)生閱讀文學作品的興趣。從實踐情況看,這樣的設計安排對促進學生閱讀量的增加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教學實踐中,筆者深切地體會到,有了課內課外的結合閱讀,再加上不同形式的反復閱讀,自然就會有閱讀量的提升;而用心整合課內課外的內容,形成閱讀思維的聚焦或發(fā)散,自然就會有閱讀質量的提高。因此,我們在教學中既要引導學生反復閱讀課內內容,也要善于引導他們將閱讀視野由課內延伸到課外,并將課內閱讀能力提升的途徑、方法運用到課外閱讀實踐中,從而獲得量和質同步提升的效果。當然,我們在充分認識閱讀量對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和發(fā)展的重要意義的同時,也要幫助學生科學地精選課外讀物,指導他們進行課外閱讀,并及時檢查他們的課外閱讀情況,甚至可以開設專門的閱讀指導課。這些,都是有效提升學生閱讀素養(yǎng)的好方法。
三、結語
閱讀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而語感的形成和發(fā)展必須通過學生自身的閱讀實踐得以實現(xiàn)。因為,閱讀能力的提升必須經(jīng)過反復的閱讀實踐,而當這種能力達到很高的境界時,就會質變?yōu)槲覀兺ǔKf的“素養(yǎng)”?傊,只有切實重視學生閱讀實踐的閱讀課,才能稱為真正意義上的閱讀課;也只有真正的閱讀課,才能讓我們的學生獲得閱讀語感,提升語文素養(yǎng)。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初中語文教學研究論文04-08
初中語文教學研究性學習的論文05-10
閱讀教學中朗讀教學研究的論文05-30
小學特色化閱讀教學研究論文01-21
小學童話閱讀教學研究論文01-21
低段群文閱讀教學研究論文04-13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論文04-08
初中語文的閱讀教學論文09-27
新課標下初中語文情景教學研究論文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