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舞蹈能有效地鍛煉學生的形體,能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讓學生通過實踐的方式感受到藝術的魅力和美麗。舞蹈教學作為一門專業(yè)性較強的課程,一直都是藝術學生學習的重點和難點。通常,舞蹈教師會通過展示的方式將舞蹈中的動作分解為一個個剪短的章節(jié),讓學生通過自身的觀察和模仿來學會整個舞蹈。并且,學生學習舞蹈姿勢和培養(yǎng)舞蹈訓練能力的場所主要在課堂之上,只能通過教師不斷的展示、訓練以及糾正,才能保證自己舞蹈姿勢的正確性。
關鍵詞:舞蹈教學;學生;能力;培養(yǎng)
舞蹈作為一種人類特有的肢體表示方式,需要人通過自己本身對事物的認知及其所具有的藝術創(chuàng)造力來表現自身豐富的藝術情感。目前,學生學習舞蹈知識的主要途徑是通過教師在舞蹈課堂之上的姿勢傳授和動作糾正。在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不斷模仿和練習舞蹈教師在課堂上展示的姿勢、動作來記住整個舞蹈。這樣的學習方式需要學生要有大量的觀察和實踐體驗,并在訓練過程中不斷理解舞蹈姿勢中所蘊含的情感和所要表達的想法。在此基礎上加入自己對舞蹈的新的見解和新的舞蹈姿勢,以此創(chuàng)造出新的舞蹈。但是,現實生活中,很多教師的舞蹈教學會側重于學生對動作的模仿和練習,忽略學生自身的舞蹈能力培養(yǎng),導致很多學生只會模仿,不能創(chuàng)造出具有自身藝術特色的舞蹈來,也無法真正駕馭舞蹈這門藝術技能。
一、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和模仿力作為舞蹈學習基礎
學生剛開始學習舞蹈時,并不具備扎實的舞蹈姿勢和藝術基礎。為了能讓學生盡早的感受到舞蹈的藝術魅力,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舞蹈基礎,教師需要讓學生實踐大量的舞蹈基礎動作。通過學生自身的觀察和模仿讓學生不斷學會和掌握教師示范的優(yōu)美舞蹈姿勢,以此逐漸培養(yǎng)出學生在舞蹈上的觀察能力和模仿能力。在舞蹈教學過程中,舞蹈教師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使用差異性的教學方式,對身體協調性不同的學生使用不同的教學計劃。對于模仿較差的學生著重進行一對一的教學,對于模仿能力強、掌握較快的舞蹈學生,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感和審美能力。為了方便學生更加快捷的記住舞蹈動作,教師可以通過分解教學的方式,將舞蹈動作一步一步的分解成小個章節(jié),并通過多次示范的方式來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另外,藝術來源于生活,舞蹈也同樣起源于生活。教師不僅要在舞蹈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和模范力,更應該鼓勵學生在課堂之后觀察和模仿其他物種的動作行為,加以美化后融入到舞蹈之中。比如機器人舞和孔雀舞,都是經過前人對機器人和孔雀的模仿才創(chuàng)造出來的。
二、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感受力
每一種藝術、每一個舞蹈作品都蘊含著其獨特的創(chuàng)作情感。學生只有通過自己不斷的去感受作品中的藝術情感,才能真正理解到舞蹈動作的真正含義。在表演時也才能散發(fā)出自己的藝術魅力。因此,學生在學習舞蹈時應該要具備對藝術的感受能力。在學生具備藝術感受力后,就能通過不斷的舞蹈練習感受到舞蹈動作中每個姿勢的不同含義。就好比一千個人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對舞蹈的藝術感受力不同,其對舞蹈的理解和創(chuàng)作形式也會存在著差異性。另外,藝術感受力的培養(yǎng)還能激發(fā)學生對舞蹈的學習興趣。學生在感受舞蹈作品時,會全身心的去感受作者的創(chuàng)作情緒,會很容易受到作者情緒的感染,學生對舞蹈教學的'參與性也越高,學習積極性也越高。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舞蹈教師可以通過舞蹈作品欣賞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藝術感受力,也可以通過舞蹈輔助工具來幫助舞蹈學生的情緒感染。
三、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舞蹈創(chuàng)造力
舞蹈創(chuàng)造力是學生舞蹈藝術升華的必備條件。因此,舞蹈教師應該要著重培養(yǎng)舞蹈學生的藝術創(chuàng)造力,在創(chuàng)造舞蹈的過程中幫助學生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藝術風格。在學生熟練的掌握基本舞蹈姿勢之后,通過學生自己對舞蹈藝術的不同認知和感受,讓學生利用自己的舞蹈知識和掌握的舞蹈姿勢,結合學生自己對生活、社會、大自然的發(fā)現和創(chuàng)作靈感,進而創(chuàng)作出新的舞蹈作品。比如機械舞,舞蹈教師可以在舞蹈教學中播放機器人的行動短片和動作特征,讓學生自己觀察和模仿后,對舞蹈姿勢進行重新編排,以此創(chuàng)作出新舞蹈作品。如果條件允許的話,舞蹈教師應該讓學生盡量走出課堂、走進生活,讓學生自己切身體驗生活中包含的藝術元素和藝術魅力,把自己的所見所聞融入自己的舞蹈創(chuàng)作中,讓舞蹈學習融入到自己生活當中去,這才能不斷提高學生的藝術創(chuàng)造能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人們對藝術要求的提高,要求舞蹈教師對學生的教學不能僅僅局限于舞蹈姿勢的傳授,還包含著舞蹈能力的培養(yǎng)。要求學生應該以觀察能力和模仿能力為學習基礎,不斷利用自己的藝術感受力從生活當中去發(fā)現新的舞蹈元素和藝術靈感,從而創(chuàng)作出具有自身藝術風格的舞蹈作品,最終達到提高學生藝術素質和舞蹈魅力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汪源.舞蹈教學中對學生表現能力和內心情感的培養(yǎng)[J].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02:150-151.
[2]金海紅.舞蹈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教學策略[J].赤子,2014,24:273.
[3]劉于佳.舞蹈教學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J].中學時代,2012,20:177.
【談舞蹈教學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論文】相關文章:
談舞蹈教學與創(chuàng)編能力的培養(yǎng)論文06-30
高校舞蹈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論文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