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論文有時也稱“實驗報告”,是學生對研究的問題,特定設計的方案,經(jīng)過反復實驗,對獲取的材料和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下面是關于豆芽科學的論文.
豆芽科學小論文
【摘 要】
一天,吃飯時吃到豆芽,媽媽說豆芽是綠豆長成的,我覺得很不
可思議,一顆小小的綠豆能長成這么長長的、白白的豆芽?于是,我決定做一番實驗。
【關鍵詞】
綠豆 發(fā)芽 對比
【實驗原因】
一天,在吃飯的時候,我家的餐桌上有一道菜是海帶炒豆芽。媽媽說,這長長的豆芽是由小小的綠豆用水淋成的,而且還是在陽光照射不到的地方淋成的。我不太相信,第一:這小小的綠豆能長成長長的、白白的豆芽?第二:不是說植物生長少不了陽光嗎,在陽光照不到的地方豆芽能長好嗎?帶著這兩個疑惑,我開始了我的實驗,我把兩把綠豆分別放在兩個杯子里,一個放在有陽光照射到的陽臺上,一個放在沒有陽光照射到的衛(wèi)生間里?纯此鼈儌z到底會出現(xiàn)什么不同的情況。
【實驗過程】
準備材料:兩個一次性透明杯子、一些干凈的脫脂棉、兩把綠豆、在杯子里接好自來水放置一晚備用
實驗正式開始:我先拿來杯子,把干凈的脫脂棉鋪在杯子底部,把頭天晚上備用的自來水拿來慢慢倒進杯子,讓棉花把誰充分地吸進去(這是樣豆子時刻都有充足的'水分可以吸收),然后把綠豆們均勻地撒在了棉花上,最后分別在兩個杯子上標上了1號和2號,以便區(qū)分。我把1號放在了有陽光射到的陽臺上,把2號放在了沒有陽光找到的衛(wèi)生間里,接下來的幾天我就靜觀其變了。
第一天晚上睡覺前,我去觀察了一下兩個杯子的綠豆,發(fā)現(xiàn)他們好像喝了好多水,而且種皮下好像還有一點小小的突起,看樣子,過不了多長時間,它們的小芽就要破皮而出了。于是,在接下來的幾天我對它們進行了生長情況的記錄,下面是我記錄的兩杯豆芽的生長情況。
綠豆發(fā)芽生長情況實驗記錄表(附實驗實錄)
時間 | 1號 (在陽光充足的陽臺生長) | 2號 (在沒有陽光直射的衛(wèi)生間生長) |
10月3日早上 | 實驗第一天,綠豆在水的滋潤下生長,還看不出效果 | 實驗第一天,綠豆在水的滋潤下生長,還看不出效果 |
10月3日晚上 | 個別綠豆的綠衣裂開了, 出現(xiàn)了小芽胞 | 綠豆的小芽胞沒有長出, 但芽胞處有突起 |
10月4日早上 | 綠豆全部長出小芽 | 綠豆全部長出小芽 |
10月4日晚上 | 小根長長 | 小根長長 |
10月5日早上 | 小根長長,根的底部出現(xiàn)紫色 | 小根長長,生長正常 |
10月5日傍晚 | 很多豆芽的芽胚出現(xiàn)紫色,有個別芽胚長出綠色的葉子 | 一部分芽胚也隱約出現(xiàn)淡淡的紫色,發(fā)紫的部分是裸露在空氣中的部分 |
10月6日中午 | 很多豆芽芽胚的紫色加濃,很多芽胚長出了綠色的葉子 | 豆芽繼續(xù)長長,極個別的芽胚有很淡很淡的紫色,其余均為淡黃色,個別豆芽長出淡黃色的葉子 |
10月7日中午 | 根沒有長長,但是葉子長得很快,而且顏色很綠,芽胚部分很紫,跟平常吃的豆芽大不一樣 | 根繼續(xù)長長,葉子為淡黃色,整體顏色偏淡,幾乎和餐桌上吃的豆芽一樣 |
【結(jié)論】
通過5天的觀察和記錄,我發(fā)現(xiàn)綠豆確實能長成長長的、白白的豆芽來,但1實驗杯里的豆芽跟我們平常吃的豆芽相差得太遠了,芽胚紫紫的,葉子綠綠的,長長的,完全沒有餐桌上吃的豆芽的影子;而2號實驗杯里的豆芽呈淡黃色,葉子不長,根比較長,跟我們平常餐桌上吃的豆芽很相似。我成功地完成了這次實驗,最后我得出的結(jié)論是陽光下的豆芽,它的葉子綠綠的,能進行光合作用,它不會僅僅停留在豆芽的階段,以前我種植過綠豆,如果把它們種植在土里,它還能生根、發(fā)芽、開花、結(jié)果,到時候還能收獲長滿綠豆的綠豆莢;而平常我們吃的豆芽是綠豆在沒有陽光直接照射到的情況下生長的。所以,同樣的綠豆在不同的環(huán)境生長,會呈現(xiàn)出完全不同的生長狀態(tài)。
- 相關推薦
【豆芽科學小論文】相關文章:
科學小論文08-20
科學小論文獲獎論文02-25
科學小論文獲獎論文06-11
嫁接科學小論文06-10
什么是科學小論文02-17
眼睛科學小論文02-17
鹽的科學小論文09-06
科學小論文參考06-10
螞蟻科學小論文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