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積的意義說課課件怎么設計?許多人并不是很清楚了解,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相關范文,歡迎閱讀。
教學目標:
1、通過比較物體的表面和封閉圖形的大小,理解面積的意義。
2、 經歷比較幾個圖形面積大小的過程,體驗比較策略的多樣性,感受正方形作為面積單位的優(yōu)越性。
3、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分析綜合能力和初步的空間觀念,并培養(yǎng)學生與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重點:理解面積的含義
難點:形成正確的面積概念
教具與學具:
多媒體課件、若干小正方形,正方形和長方形
教法和學法:
為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完成教學任務,我采用了以下教法:
情景教學法:讓學生在情景里觀察,感受知識的形成過程不過如此簡單,享受成功的喜悅,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
游戲教學法:即是新課改的教學理念“做中學、玩中學”的體現。因為小學生學習活動不再是教師的“說教”,應該更多的時間是在學生自主探索的過程中。這樣的教學,更能體現“學生是學習教學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功能。
互助教學法:以同桌合作的形式來組織教學,體現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實踐創(chuàng)新”的教學學習方式,培養(yǎng)了學生互相合作交流的意識,在共同討論中完成學習任務。
培養(yǎng)學生以下學習方法:
本節(jié)課我采用多媒體為主要教學手段,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景,為學生提供豐富、生動、直觀的觀察材料,引導學生在自主探索中把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讓學生親自動手進行操作。
從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的角度出發(fā),以學生同桌合作學習為主要方式,在游戲中運用學習成果,把數學知識利用到現實生活中。
說教學程序總體設計:
第一,講故事導入。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是通過講《三只小豬的故事》引起學生的.興趣,同時通過建房子導入主題。
第二,探究新知識。首先,讓學生通過摸一摸初步感知數學書和黑板的表面。然后,讓學生比一比,感知數學書和黑板的大小,老師手掌和學生手掌的大小。通過這兩項理解什么是物體的表面,以及面積的含義。接著,練一練。通過習題檢測學生的初步感知。最后,驗證。學生運用教師課前準備的材料包驗證前面所做的習題。
第三,鞏固練習。通過驗證理解面積大小的比較,這一步主要較強練習,鞏固知識。
第四,總結。讓同學們說說學習到的內容。
教學反思:
結合新課標,如何上好數學課,當中還有許多值得自己思考的問題。通過這節(jié)課,感覺要上“活”概念課,就要適時給概念下定義。定義下得過早,等于是索然無味的簡單灌輸;下得太遲,則又怕學生的思維呈現凌亂狀態(tài),不能及時地整理和總結。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秉著:用兒童的眼光理解教材;用新課標理念處理教法;靈活調節(jié)控制每一個環(huán)節(jié);讓上課像電影一樣精彩。
【面積的意義說課課件】相關文章:
梯形的面積說課課件03-20
圓的面積的說課課件06-10
圓的面積說課課件06-10
面積與面積單位說課設計11-12
《面積和面積單位》說課設計08-21
《面積和面積單位》的說課設計08-22
面積和面積單位說課設計08-13
面積和面積單位的說課設計08-28
分數的意義說課課件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