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對學業(yè)業(yè)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我們應該怎么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王安石《梅花》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王安石《梅花》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標設計
1、認知目標
。1)學會生字,理解古詩詞句的意思。
。2)了解梅花獨具的頑強性格。
2、能力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瀏覽網頁,獲取信息的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理解能力;口頭表達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有感情朗讀古詩的能力。
3、情感目標
(1)體會作者對梅花堅韌精神的贊美。
。2)培養(yǎng)學生學習頑強精神的意識。
二、教材內容及重點、難點分析
1.教材內容分析:
古詩是我國文化遺產中的寶貴財富。它的特點是用字準確,語言精練,講究韻律,形象生動!睹坊ā愤@首詩是北宋著名政治家、詩人王安石所作。全詩僅20字,卻寫出了梅花獨處墻角、凌寒獨放、色潔如雪、幽香清遠的特點。贊美了梅花倔強堅貞的性格。
2、教學重點難點:弄懂每個詞,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積極向上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對象分析
本堂課的授課對象是三年級的小學生,他們對事物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在語文學習上養(yǎng)成了一定的學習習慣,掌握了一些學習的方法,但是古詩學習對于他們而言還存在著一定的難度。在本堂課中,學生通過網頁的瀏覽學習,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培養(yǎng)學習自主獲取信息的能力。
四、教學策略及教學設計
主要采用合作學習和自主學習的教學方法。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網絡信息資源,完成對教學重點的意義建構。并在獲取信息的過程中進行能力的訓練和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
五、教學媒體設計
在多媒體網絡教室進行授課。利用網絡視頻播放創(chuàng)設情境;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教學環(huán)節(jié),幫助學生掌握難點。
六、教學過程設計與分析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一、啟發(fā)談話,激情導入
1、同學們,你們喜歡花嗎?說說看,你們喜歡什么花并說說喜歡的理由。有這樣一種花,古往今來,許多文學家、詩人都寫過贊美它的文章,它就是梅花。詩人王安石就寫過《梅花》這首詩。這節(jié)課前,同學們都瀏覽了關于這篇課文的'網頁,做了預習工作。誰來說說你都了解了哪些內容?
2、今天我們一起來進一步欣賞理解《梅花》這首詩。
二、深入學習,理解課文
1、出示墻角的梅花圖,指名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2、這兩句詩中,你們有哪些詞不理解?
3、生回答后,教師出示:數枝、凌、寒、獨自。
4、要求學生分組學習,教師隨機指導。
5、指導學生交流。
6、在數九寒天,其他的花朵都因為畏懼寒冷而凋謝了,可墻角的幾枝梅花卻冒著嚴寒盛開著,這說明了梅花具有怎樣的精神呢?
7、指導朗讀。
8、作者看到潔白的梅花在嚴寒中開放,聯想到什么呢?
9、教師隨機個別指導。
10、指導交流。
11、指導朗讀。
12、播放音樂激發(fā)情感。
三、創(chuàng)意配音表演,鞏固學習
1、剛才大家讀得很不錯,下面我們進入“小劇場”,在這里有一段關于這首詩的動畫,但沒有聲音,請你們分組根據畫面和課文內容,展開想象,進行配音。
2、指導交流評價。
四、總結學習,激發(fā)探究
今天,我們欣賞了王安石的《梅花》這首詩,我們也要學習梅花的這種堅韌頑強的精神。其實在我們中國的文學寶庫中,還有不少詩人寫過贊美梅花的詩,老師收集了一些,同學們可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學習,進一步積累。
學生根據自己的瀏覽學習的情況,自由發(fā)言。
先用自己的語言說說,然后齊讀1、2句古詩。
學生思考,質疑。
分組學習1、2句,著重學習理解這些詞,并試著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兩句詩的意思。
交流學習情況。
自由發(fā)言,體會情感。
根據課件中的提示,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學生根據課件中的學習步驟自學三、四句。
交流學習的情況,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兩句詩的意思。
有感情地朗讀三、四句。
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根據課件提示,分組準備。
配音表演,從學生熟悉的事物著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
在課前讓學生自由瀏覽網頁,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獲取信息的能力。學生根據自身情況“發(fā)現”,有利于知識建構。
通過畫面的展示和提問,調動學生的感性經驗,進入下一個學習環(huán)節(jié)。
通過質疑,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把握學習的重點。
學生圍繞重點在媒體的幫助下合作學習,對知識的獲得有積極的效果。并能增強學生的合作和利他行為以及學習的熱情。
學生間的交流能促使他們從多個角度獲取信息,建構知識。同時培養(yǎng)學生將獲得的知識內化并用恰當的語言表述的能力。
在理解的詩句意思的基礎上,啟發(fā)學生體會梅花不畏嚴寒,堅強不屈的品格以及作者對梅花頑強精神的贊美。
在分組學習交流的基礎上,獨立操作課件自主學習,進一步培養(yǎng)獨立學習的能力。課件中設定了明確的學習目標,學習方法的提示以及相關的練習,為不同程度的學習提供幫助。
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生深入領會詩句的含義,體會梅花色潔如雪,幽香清遠的特點。
課件中音樂的設置有利于調動學生的情感,起到渲染氣氛的作用,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氛圍。
配音表演這環(huán)節(jié)設計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使學生在掌握所學內容的基礎上進行知識的遷移。同時,對培養(yǎng)學生語言運用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有積極的作用。
鼓勵學生利用網上資料,結合自己的情況對感興趣的內容進一步學習。
王安石《梅花》教學設計2
活動設計背景:
一天班上小朋友在問這季節(jié)有什么花啦?一個幼兒說有臘梅花而且很香很香,聽到他們的話后我設計了這次活動。
活動目標:
1、認識目標:認識梅花,讓幼兒知道除了用手畫臘梅,還可以用嘴吹完成畫。
2、情感目標:培養(yǎng)幼兒畫畫的興趣。
3、技能目標:能用嘴把墨水吹散并添上顏色。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練習幼兒肺活量,了解梅花的一些知識。
教學難點:能吹出很好的臘梅樹枝并添上梅花。
活動準備
白紙、墨水、顏料、眼鏡、水、毛巾
活動過程(活動過程的表述不必詳細到將教師、學生的所有對話、活動逐字記錄,但是應該把活動的主要環(huán)節(jié)很清楚地再現,即開始環(huán)節(jié)、基本環(huán)節(jié)、結束環(huán)節(jié)、延伸環(huán)節(jié)。注:重點表述基本環(huán)節(jié))
一、開始環(huán)節(jié):
向幼兒提問這個季節(jié)有哪些花?然后拿一株梅花
二、基本環(huán)節(jié):
老師示范吹畫并上色;
。1)出示示范畫,告訴幼兒今天做一個游戲;
(2)介紹圖畫紙、墨水、顏料、眼鏡、毛巾、水;
(3)老師示范完一份吹好并上完色的梅花;
(4)讓幼兒戴好眼鏡開始吹畫,并添上喜歡的顏色(如紅色、黃色)老師在旁邊指導;
(5)讓幼兒洗手擦手。
三、最后讓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
四、結束環(huán)節(jié):
今天我們做了一個很好玩得游戲,小朋友真棒,自己吹的梅花很好看。
五、延伸活動:
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在做幾幅梅花。
【王安石《梅花》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王安石古詩梅花
2. 梅花(王安石)鑒賞
6.梅花詩王安石
7.王安石的梅花古詩
8.王安石梅花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