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學反思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兒童樂園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兒童樂園教學反思1
本節(jié)課的教學有以下幾個特點。
1.能很好地把握新課程理念,遵照學生的年齡特點及認知規(guī)律,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精心設計形式新穎、富有意義和挑戰(zhàn)性的問題情境,使學生覺得數學就在身邊。
2.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輕松、民主的課堂氣氛,通過具體的生活情境,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fā)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合作交流意識和應用數學的意識。
3.充分利用電教媒體,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4.鼓勵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通過各種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練習,調節(jié)了課堂氣氛,激發(fā)了學習興趣,最后設計開放性的練習,把數學知識生活化,達到了預定的教學目標。
5.學生表達要完整,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注重細節(jié),從一點一滴入手。
本節(jié)課不足的地方在于:
1.加法為什么要改寫成乘法算式,學生不太明白。如果能創(chuàng)設這樣的情景:5個學生每人發(fā)一支鉛筆,要發(fā)多少支鉛筆?全班30個人每人發(fā)一支鉛筆,要發(fā)多少支鉛筆?全校300人,每人發(fā)一支鉛筆,要發(fā)多少支鉛筆?學生在練習本上列加法算式,寫不下,這時候引出可以用乘法算式來表示,學生就會特別的興奮。
2學生上臺演練后,不要將評,將課堂交給學生,讓其他學生提問他,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兒童樂園教學反思2
《兒童和平條約》是1986年9月25日在美國紐約,有世界各國的兒童共同簽訂的,表達了全世界兒童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戰(zhàn)爭是成人強加給兒童的災難,兒童有權利要求停止戰(zhàn)爭,有權利要求未來是和平的。這個條約提醒成人,站在兒童的立場上,審視自己的決策和行為。
我這節(jié)課,是第一課時。我先讓學生談談伊拉克戰(zhàn)爭帶來的災難,學生踴躍發(fā)言。接著,讓學生自讀課文,標出生字,注出讀音。不認識和不理解的詞語自己解決。然后,我點名讀課文,學生做出評價。接下來讓學生說說需要注意的字。再繼續(xù)學課文,學生自讀課文。再點名讀課文,找出中心句,再往下讀,體會出我們心目中的和平世界的樣子。最后,指導學生帶著感情讀課文。
我認為這節(jié)課的優(yōu)點有:
1.通過學生了解和教師的補充資料,能夠加深學生對課文的了解。
2.學生在課堂上,進行了大量的讀,自讀,齊讀,感情讀,大大地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兒童樂園教學反思3
這篇課文看似一篇簡單的兒歌,但細細讀過卻發(fā)現這是一個充滿抽象詞語和深刻含義的條約。怎么教?抓住“讀書”這個中心,向外延伸,延伸到整個世界,調查、研究,然后回到課堂,再來體會理解這個條約,相信這個辦法能行。在課堂教學的整個環(huán)節(jié)上,從預習反饋開始,然后展開整個文章。由于文章中幾乎每句話都包含著一個深刻的社會問題,如果悉數研究,學生水平達不到,時間也不夠,因此我根據學生所關注的焦點集中探討一至兩項內容,再體會朗讀,其他內容作為非重點,達到“讀之初體驗”就可以。最后,要激發(fā)學生強烈的要求和平的愿望,對全世界發(fā)出呼喚。因此與以往不同的是,本節(jié)課重視了課前準備,使學生在準備資料的過程中對“戰(zhàn)爭”和“和平”有了一定的認識,對課文的外延也有了一定的了解,這些準備對學好本課都將有很大的幫助。
同時新課程也賦予了老師和孩子們開放的課堂。課堂上,最精彩之處莫過于學生的交流發(fā)言了。新課程改革下的學生,他們的思路開闊,見多識廣,敢想敢說,樂于合作。本節(jié)課以“默讀——交流——朗讀”為主線,以談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為中心展開學習,取得了較好的學習效果。特別是學生都能結合自己了解到的知識談出自己的感受,可以看出學生知識的廣泛性、思維的開放性,與以往學生有了非常大的不同。從他們樸素稚嫩的話語中,我們能夠感受到孩子們對戰(zhàn)爭的痛恨和對和平的向往。應該說這節(jié)課學生的主體地位也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世界兒童和平條約》教學反思
本文是一首詩歌,將“和平”這一復雜的話題,以兒童的視角、詩歌的形式,變得輕松自然。文章既有一般“條約”的凝練、理性、概括,又有詩歌的感情豐富真摯。學習本課時,主要通過朗讀體會世界兒童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感受他們對戰(zhàn)爭的憎惡,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朗讀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聯系戰(zhàn)爭實例,以及參考書上的一些圖片,去感受戰(zhàn)爭給人類帶來的巨大傷害,從而激發(fā)情感共鳴,升華中心。
由于學生生活在和平年代,對戰(zhàn)爭的了解僅限于各種媒體,并未經歷痛苦,對和平的渴望并不強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介紹目前國內外緊張局勢,讓學生認識到戰(zhàn)爭的危險隨時存在,必須時刻保持警惕,從而促使學生為了和平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兒童樂園教學反思4
《兒童樂園》這節(jié)內容是新北師大版二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2課時的內容,本節(jié)內容的重點是經歷把相同加數連加算式改寫為乘法算式的過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義,體會乘法與加法的聯系,體會用乘法算式表示連加算式的簡便性;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會讀寫乘法算式。難點是根據相同加數連加的算式列出乘法算式,并知道乘法算式中各乘數表示的意思。
根據學生的二年級學生的活潑好好奇的心理特點,我設計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如下:
一、課前滲透
我以出示2袋玩具小熊(每袋有兩只小熊),讓學生列出加法算式,再出示4袋讓學生列出加法算式,列完后并說說是幾個幾連加,最后出示10袋,讓學生列出加法算式,由此讓學生體會到多個相同加數連加列加法算式比較麻煩。
二、 新知學習
1、 情境導入
2、 讓學生說說在圖中看到哪些數學信息。
3、 提出數學問題
4、 抽出問題,解決:一共有多少人坐小飛機?
①要解決“一共有多少人坐小飛機?”應該怎樣列算式?
師根據學生所說進行板書:2+2+2+2=8(人)
、趲煶鍪菊n件:6架小飛機一共能到多少人?8架呢?30架呢?學生體會到加法算式 越來越長,由此引入乘法。
5、 以4個2連加的加法算式為例來學習認識乘法及乘法算式 中各部分名稱,會讀寫 乘法算式。
6、 說說乘法算式中的乘數2表示什么?4是哪來的?
7、 鞏固解決:6架飛機一共坐多少人?8架呢?30架呢?應 該怎樣列乘法算式?
8、 當堂練習。
三、 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jié)課的教學,有幾處值得反思:
1、“課前滲透”這個環(huán)節(jié)可以刪除,應該直奔主題,以免“多個 相同加數連加寫起來比較麻煩”的體驗重復。
2、在教學將相同加數連加的加法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時,沒有突 破“乘法算式中的兩個乘數是怎么來的,應該如何確定乘法算式中的兩個乘數,及每個乘數表示的意思”這一難點。如:2+2+2+2=8,改寫成乘法算式:2×4=8,第一個乘數確定的是加法算式中的相同加數2,另一個乘數是相同加數2的個數4,并附以明確的板書,學生才理解深刻。
3、在學生回答問題后,教師盡量不要重得學生的回答。以后應 注意避免這些問題的出現。
兒童樂園教學反思5
《兒童樂園》這一課是乘法部分的起始課,是學生進一步學習乘法口訣的基礎,也對今后學習表內乘除法及多位數乘除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為上好這節(jié)課,在備課過程中我深刻體會教材編排意圖,充分運用了教材所呈現的教學資源,力圖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使學生自主探索,自主實踐,相互質疑,相互評價,最后獲取成功。我把探究新知做為本節(jié)課的中心環(huán)節(jié)。
分三個層次進行教學,第一個層次是讓學生用小棒創(chuàng)作出美麗的作品,第二個層次是讓學生計算“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列出一些加法算式,算一算擺出自己畫的圖形需要準備多少根小棒;第三個層次是通過觀察加法算式,展開想像:“如果擺100 個圖案,所寫的算式會怎么樣呢? ”使學生體驗到,要列出的加法算式會很長,寫起來會很麻煩。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使學生自然產生“如果有一種簡便的寫法該多好”的愿望,教師根據學生的展示匯報情況,適時地引出乘法。
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之中自然而然也就體會到了乘法算式的簡便之處。這樣的教學設計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使學生可以親身經歷乘法產生的過程,乘法的知識并不是教師硬塞給學生的,而是學生在體驗了簡化加法,有了自己的簡化方法之后才呈現出來的。教學不再是教師機械講解、學生被動接受的過程,而是學生在不斷思考、探索和創(chuàng)新中得到新發(fā)現,獲得新知識,感受成功體驗的過程。
兒童樂園教學反思6
從剛拿到語文書,看到《問銀河》這篇課文就覺得應該很好上,它是一首文學性很強的兒童詩,全詩四個小節(jié)都以提問題的方式抒發(fā)小作者看銀河的感想,和孩子們的生活很貼近。他們應該會有很多話可以講?墒钦嬲系竭@節(jié)課,卻完全不是這么回事!
教學本課時,我引導學生按照課文中的樣子,也向銀河提一些問題,想讓孩子們進行想象思維的訓練。我料想中小朋友們會立刻冒出了一肚子的問題:銀河,銀河,請你告訴我,你河里的小魚是銀色的嗎?銀河,銀河,請你告訴我,你那里刮風嗎?你那里下雨嗎?銀河,銀河,請你告訴我,你的河邊有密密的大森林嗎?那里風景美嗎?銀河,銀河,請你告訴我,你上面有水嗎?有浪花、小船嗎?銀河,銀河,請你告訴我,月亮是你的朋友嗎?等許多有趣的問題。可是可是他們居然不會講!告訴他們答案?不!我們所看重的應該不是答案本身,而是孩子的思維要得到最自由的發(fā)散。于是,我慢慢引導,提醒他們:在現實生活中,你們見過小河嗎?小河里有什么啊?想象以下!同時對他們提出的所有的問題都給予贊揚。然后讓他們把把問題連起來說一說,再用贊許的語氣對他們說:“看,你們真了不起,也創(chuàng)作了一首新詩!”
哎,孩子啊,不要只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多到外面去看看大世界。我想,如果多一點關于自然界的知識,今天課堂中就不會出現類似的尷尬。
兒童樂園教學反思7
現在的語文課堂,有些教師可能過分注重語文的工具性了,可能過于注重讓孩子理解課文內容的緣故,教學中常常不自覺地、按圖索驥式地帶著孩子機械閱讀文本,并不恰當地以實物或某些媒體漂亮的畫面,來直接代替孩子自己對課文的閱讀感受、想象、體驗和理解。殊不知,“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課標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特別是閱讀那些文學性較高的敘事類、抒情類文章,應該十分重視和引導孩子展開個性化的審美閱讀,通過反復誦讀,啟發(fā)他們在學文識字、感悟積累語言的同時,設身處地與作品里的人物進行對話,展開心與心的交流;啟發(fā)他們寄情于作品中的山山水水,花草樹木,忘乎所以……而不是“對號入座”式的解讀作品,或機械地以所謂的“直觀”的圖畫、景物等來影響、干擾或替代孩子們自由自在的“悅讀”。
語文課堂就應是學生快樂的天地,就應是一門陶冶人的藝術,就應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就應讓學生走進自信的'大門。教師就必須重視朗讀、重視指導朗讀的方法、重視創(chuàng)設朗讀的情境,真正讓朗讀成為語文課堂的美麗風景。
兒童樂園教學反思8
本文是一首詩歌,將“和平”這一復雜的話題,以兒童的視角、詩歌的形式,變得輕松自然。文章既有一般“條約”的凝練、理性、概括,又有詩歌的感情豐富真摯。學習本課時,主要通過朗讀體會世界兒童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感受他們對戰(zhàn)爭的憎惡,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朗讀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聯系戰(zhàn)爭實例,以及參考書上的一些圖片,去感受戰(zhàn)爭給人類帶來的巨大傷害,從而激發(fā)情感共鳴,升華中心。
由于學生生活在和平年代,對戰(zhàn)爭的了解僅限于各種媒體,并未經歷痛苦,對和平的渴望并不強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介紹目前國內外緊張局勢,讓學生認識到戰(zhàn)爭的危險隨時存在,必須時刻保持警惕,從而促使學生為了和平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兒童樂園教學反思9
一、在初讀課文教學過程中,學生自主朗讀各同桌互動聽讀結合,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讀課文,做到不漏、不添、不錯,不倒,讀得準確,在朗讀過程中識讀生字,初悟詩文的美。二、在生字教學過程中,能充分運用各種直觀形象的教具進行教學,使學生在富有童趣的游戲中快樂地學習生字。但是由于這個環(huán)節(jié)占用的時間太多,致使教學朗讀部分過于倉促,不能按時完成教學任務。
三、注重知識的遷移,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能結合插圖,培養(yǎng)學生喜愛思考、主動發(fā)問的良好學習品質和對天文知識的興趣。能積極鼓勵學生大膽地把自己提出的問題編成一首小詩,拓展了學生的思維,讓學學會運用。
四、課堂環(huán)節(jié)設計雖好,但是由于每個環(huán)節(jié)的過渡不自然不流暢,感覺上好像把教學內容分隔成條條塊塊。今后在教學中應多講究教學藝術,體現童趣,吸引同學,提高教學效果。
五、小組交流流動的環(huán)節(jié)還應多一點,滿足學生參與的激情。朗讀形式不在講究多樣化,而在于注重效果。學生讀書的份量尚不夠,應讓學生多讀,感情就能越投入,對課文的理解就越透徹。
兒童樂園教學反思10
本課教學我的優(yōu)點是:
1.能很好地把握新課程理念,遵照學生的年齡特點及認知規(guī)律,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精心設計形式新穎、富有意義和挑戰(zhàn)性的問題情境,使學生覺得數學就在身邊。
2.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輕松、民主的課堂氣氛,通過具體的生活情境,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fā)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合作交流意識和應用數學的意識。
3.充分利用電教媒體,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4.鼓勵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通過各種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練習,調節(jié)了課堂氣氛,激發(fā)了學習興趣,最后設計開放性的練習,把數學知識生活化,達到了預定的教學目標。
本節(jié)課不足的地方在于:
學生對練習題的掌握情況較好,正確率達到95%,但拓展練習中“1+2+3=6,3+3+3+6=15能直接改寫成乘法算式嗎”有一半學生不會寫,主要原因是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思維不靈活、不全面,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應注意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兒童樂園教學反思11
1.突出了“數學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的課程理念。
創(chuàng)設學生熟悉的的情境,讓學生體會到用連加算式解決這類問題相對煩瑣,激起學生學習乘法的愿望,進而感受學習乘法的必要性。學生初步認識了乘法運算的意義之后,讓他們再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問題可以用乘法表示,體會乘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把解決問題與學習乘法運算意義的過程結合起來,利用學生已有的用連加算式解決問題的經驗,進一步抽象,建立乘法算式,從中體會乘法運算的意義。
在列乘法算式時,“4個2”中的4,“6個4”中的6和“3個3”中的第一個3是教學的關鍵,而對此學生往往容易疏忽。教師請學生說說自己列式過程中的想法,特別是從哪兒找到“4”“6”和“3”的,由學生講給學生聽,更容易被學生所接受。另外,引發(fā)對“1+2+3=6(人)”為何不能用乘法算式表示的討論,進一步強化對乘法運算意義的體驗。
總之,這節(jié)課,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反思評價”的循環(huán)過程中,通過相互交流、啟發(fā),取長補短,實現由不會到會、由模糊到清晰。在討論、交流中,學生處于一種寬松的氣氛中。這種放松的狀態(tài)是學生思維最活躍、最便于學生再創(chuàng)造的狀態(tài),更能使學生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并讓學生獲得用已有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成功情感體驗。讓學生體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并為我們的生活服務。
兒童樂園教學反思12
一、這一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是:
1.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經歷把相同加數的連加算式抽象為乘法算式的過程,初步體會乘法的意義,體會乘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會把相同加數連加的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掌握乘法各部分的名稱和讀法。
二、在設計本節(jié)課教學過程時,我圍繞著教學目標來設計,主要分為:
1.情境引入,發(fā)現數學現象;
2.提出數學問題,引入乘法;
3.教學加法算式改寫為乘法算式;
4.體會乘法與生活的聯系;
5.學生練習反饋這五部分來進行。
三、本節(jié)課的優(yōu)點在于:教學過程總體流暢,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教學目標,學生練習反饋情況良好。
四、本節(jié)課的不足之處在于:
1.在針對2+2+2+2=8這個連加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后,對乘法算式中各數所表達的意義進行講解時所花費的時間過多,沒把重心放在乘法算式各數字與問題的聯系上。
2.鼓勵語言較少,以至于到后半節(jié)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下降。
3.教學過程單一,應有些變化。
五、改進的方法:
1.通過激勵的語言或方法,維持學生上課的積極性。比如:比一比哪一組最積極舉手發(fā)言,課后可以得到小紅花等等。
2.在進行乘法算式講解時,多運用兒童化語言,使學生易于理解。
3.可以把“一共有多少人劃船?”與“一共有多少人在椅子上休息?”這兩道題作為學生的反饋練習,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題目來做,并請學生講解給學生聽,這樣,學生更容易理解。
兒童樂園教學反思13
這兩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乘法的初步認識。有二個知識點:一是初步認識相同加數及相同加數的個數,從而引入乘法,這是一條主線。二是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這是理解乘法的意義和實際計算的基礎。教學難點是識別相同加數,理解乘號前后兩個數所表示的不同意義。通過以上對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確定以開放式的課堂教學。
乘法的初步認識它是建立在學生已經學過加法、減法,這一節(jié)是學生學習乘法的開始,由于學生沒有乘法的概念,加之這個概念又難以建立,在這種情況下,我從生活經驗出發(fā),層層深入地逐步完成對乘法意義的體驗教學過程,從學生喜愛的為切入點,抓住學生的心理年齡的特點及心理需求,因此從課堂一開始孩子們就產生了極大的熱情和興趣,為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當然也存在以下幾個不足:學生的觀察不夠仔細,表述上感覺也有些欠缺;有個別學生不能列出正確的乘法算式,影響了教學效果。
兒童樂園教學反思14
這兩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乘法的初步認識。
有二個知識點:
1、初步認識相同加數及相同加數的個數,從而引入乘法,這是一條主線。
2、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這是理解乘法的意義和實際計算的基礎。教學難點是識別相同加數,理解乘號前后兩個數所表示的不同意義。通過以上對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確定以開放式的課堂教學。
乘法的初步認識它是建立在學生已經學過加法、減法,這一節(jié)是學生學習乘法的開始,由于學生沒有乘法的概念,加之這個概念又難以建立,在這種情況下,我從生活經驗出發(fā),層層深入地逐步完成對乘法意義的體驗教學過程,從學生喜愛的謎語為切入點,抓住學生的心理年齡的特點及心理需求,因此從課堂一開始孩子們就產生了極大的熱情和興趣,為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不足之處:
學生的觀察不夠仔細,表述上感覺也有些欠缺;有個別學生不能列出正確的乘法算式,影響了教學效果。
兒童樂園教學反思15
在《初步認識乘法的意義》這節(jié)課中體現了從“加”到“乘”的思路,首先給學生提供了具有“相同數連加”的實際情境,然后引導學生從中抽象出乘法,
注重了關于乘法意義“實際背景”的積累,讓學生經歷“問題情境——發(fā)現、解決、比較問題——運算意義”的過程,凸顯了教學中的關注點是學生的認知過程和感悟。
1、從加法入手,感悟乘法
如何讓學生體會到引入乘法的必要性呢?從學生熟悉的“兒童樂園”入手,引導學生用加法解決問題,通過觀察4個加法算式,引導學生發(fā)現都是“求幾個相同加數連加的和”,這些相同加數的算式也可以用另一種方法——乘法表示。這里直接引入,并沒讓學生體會相同數連加的麻煩,而是讓學生在練習中通過寫加法和乘法算式來親身體驗到乘法算式的簡便,從而凸顯了學習乘法的重要意義。
2、注重從實際背景中理解乘法意義
把相同加數連加的算式寫成乘法算式,關鍵是確定兩個乘數各是多少,一個乘數就是相同的加數,不會出錯;另一個乘數是相同加數的個數,它隱含在連加算式中,要加以強調,這樣有助于學生體會乘法運算的意義。學生是否把相同加數連加的算式寫成乘法算式,或都是否會用相應的相同加數連加算式計算乘法算式的結果,都是學生是否理解乘法運算意義的標志。
【兒童樂園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兒童樂園教學反思09-06
兒童樂園教學反思10-06
《兒童樂園》教學反思04-27
《兒童樂園》教學反思06-13
兒童樂園教學反思范文06-13
《兒童樂園》教學反思13篇04-06
兒童樂園教學反思13篇06-08
兒童樂園課文反思09-21
兒童樂園教學設計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