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剛到崗的教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我們可以把教學過程中的感悟記錄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我們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樹和小鳥》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大樹和小鳥》教學反思1
《大樹和小鳥》一首十分簡單活潑的兒童詩,非常符合幼兒心理特點。在教授這首兒童詩詩,孩子們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這首好聽的兒童詩吸引了。整個活動開展的十分順暢。
活動開始,我把大樹和小鳥的圖片展示給孩子們觀看。請孩子們想一想,這棵大樹是什么樣子的,小鳥會在大樹上面干什么,大樹又會做什么。讓孩子們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再進行詩歌的朗誦欣賞。詩歌很簡單,配上準備好的圖譜,讓幼兒們耳目一新。圖譜不僅可以幫助幼兒理解和記憶兒歌,還能讓他們根據(jù)已有的科學知識主動學習,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體。他們非常喜歡,也很感興趣。在互動學習詩歌的過程中,我一次又一次的抽掉圖譜,和孩子們玩“去圖譜背兒歌”的游戲,孩子們十分感興趣。在邊游戲邊記憶的過程中很順利的把詩歌記住了。
《綱要》明確要求:“創(chuàng)造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的樂趣。”因此,在活動中,我設計了分角色表演,首先,由老師扮演大樹,找?guī)讉較為活躍的孩子做小鳥,來表演這首詩歌。然后請男孩子做大樹,女孩子做小鳥表演,最后男女小朋友交換角色表演。讓幼兒在游戲情景中互相交往、互相合作!毒V要》還告訴我們: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發(fā)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chuàng)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huán)境。因此還設計了仿編詩歌的環(huán)節(jié),仿編詩歌是一種融思維、語言發(fā)展一體的創(chuàng)造性活動,在這中活動中,幼兒的語言能力、想象能力、邏輯思維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在學習兒歌的過程中,我運用多種方法,把多個領域的知識相互滲透。整個活動中,我除了發(fā)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外,還將社會方面的內(nèi)容巧妙的`滲透在其中,比如,讓幼兒了解了好朋友之間那種相互依存、友好的關系。增強了幼兒之間禮貌交往的意識,充分體驗到與同伴合作游戲的快樂。幼兒自始至終沉浸在游戲的情境中,通過仔細觀看和積極講述,幼兒的理解能力、感受能力、表達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語言的運用和發(fā)展都離不開一定的情境。幼兒時期是語言發(fā)展的最佳時期。而讓幼兒“有話可說”就是語言教學活動的關鍵。在幼兒語言教學活動中,離不開循循善誘,更要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學法則。幼兒個性化語言的發(fā)展,需要教師適時引導,這樣他們才能有自己的語言本色,每個人才能從不同的角度說出他們自己想說的話。
《大樹和小鳥》教學反思2
今天執(zhí)教了一個語言活動《大樹和小鳥》,因為今天的半日活動是由我自己備的,因此,我也花了一定的時間進行了仔細的分析,還在網(wǎng)上找了一個語言的課件,一切準備工作做的還可以,心里就美滋滋的。
早上,我到了班里,突然想起上次那個修電腦的師傅好像沒有把電視機和電腦連上。于是馬上試了以下,真的不行。心中難免著急了起來,跑到各個班級里去問了一下,只有兩個班級連上了,可是其中一個班級放不出那個課件。失望地回到教室,只能用圖片將就一下了。
活動開始,本來的游戲改掉了,我結(jié)合圖片,把大樹和小鳥的詩歌進行擴充,以故事展開。然后再進行詩歌的朗誦欣賞。詩歌很簡單,幼兒們很喜歡。特別是互動角色游戲環(huán)節(jié)。我扮演大樹,幼兒扮演小鳥,把活動推到了高潮。
可是在仿編環(huán)節(jié),我遇到了困難。當我問“大樹和小鳥是一對好朋友,還有誰和誰也是好朋友呀?”寶寶說:“大海和魚”。然后我們一起仿編了一首詩歌。“大海和魚兒/大海大大,游來魚兒,魚兒游游,大海笑笑,大海翻翻,魚兒跳跳,大海魚兒,快樂陶陶。”這首還算比較順利,特別是蘇小朋友用“大海翻翻”來表示大海的運動。當我第二次問“還有誰和誰是好朋友呀?”有的說“鯨魚和魚”“青蛙和癩蛤蟆”……這些是好朋友,而且第一天的時候正好上了《有朋友真好》里面就是講“青蛙和癩蛤蟆是一對好朋友”。我不能否認孩子們的錯,可是這首詩歌的意圖是讓孩子們了解朋友之間相互依存的關系,在學習這首詩歌的時候,我把重點忘了?墒且粫r我卻不知道怎么來表達這個意思,怎么說孩子能明白。回憶起當時的情景,真的覺得自己語無倫次。一會說“兩個好朋友之間誰也離不開誰”,一會說“一個是動物,一個是植物,他們是好朋友”,一會說“草地的好朋友是誰更合適?”一會說“誰離不開花兒,和它在一起”……在我的亂七八糟的引導下,反應快的幼兒似乎明白了我的用意,可是還有好多幼兒似乎似懂非懂。那么到底該怎么來引導,怎么突破這個難點呢?回家再打開了課件,覺得如果用上課件,紡編時出示相應的畫面,如花兒和蜜蜂,也許仿編會更有針對性。如果提問的指向再明確點也許不用解釋的這么復雜。如果事先能再考慮周全點,也許不會這么無助,F(xiàn)在還是沒有找到最好的解決方法,真想找?guī)煾祹兔,可是師傅最近很忙,記錄下來,等師傅空點好好請教請教吧。
告誡自己以后心中一定要裝著活動的重點,活動前要想想用怎樣的方式、怎樣的語言來突破這個重點,怎么樣說孩子才能明白,才能理解。
【《大樹和小鳥》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7.大樹和小鳥教案
8.作文大樹和小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