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我們可以把教學過程中的感悟記錄在教學反思中,優(yōu)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西門豹》課堂教學反思(精選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西門豹》課堂教學反思1
上完《西門豹》這一課,自以為抓住了人物言行品悟了巧妙,親歷了文本,也感受了西門豹的聰明才智,用語之巧妙,從而吸納了那種言外之意話中有話的語言魅力?勺鳂I(yè)批下來,實感孩子們聯(lián)系上下文完整地回答問題組織語言的能力欠缺,細想正是本人在課堂教學中忽視了這一語言訓練。
課后有這樣一問題:西門豹向老大爺調查,問了哪幾個問題?為什么要問這些問題?在教學時,我讓學生從文本中找找劃劃,同學們找得準,說得也頭頭是道,以為學生真正意義上懂了?蓵孀鳂I(yè)時,要求用簡要的話寫下來,好多同學是這樣寫的:
1、西門豹問老大爺是怎么回事?
2、這話是誰說的?
3、新娘是哪兒來的?
4、那么漳河發(fā)過大水沒有?
看了同學們的這些答案,我覺得不滿意。誠然,在課文閱讀中,同學們因為聯(lián)系了上下文,直接劃找出來是可以的。但是在練習中,是脫離了文本,這樣的回答,就不夠明確了。這使我想起,在教學過程中,我只是簡單地處理了這些,沒能從語言文字的訓練角度,讓孩子們說說。比如第一個問題:西門豹問老大爺是怎么回事?(什么怎么回事?)文中就有一句話:西門豹到了那里,看到田地荒蕪,人煙稀少,就找了位老大爺,問他是怎么回事。就可以對這句話進行提煉概括訓練:西門豹問老大爺田地荒蕪,人煙稀少是怎么回事?也可以想象一下西門豹會怎么問,你來問一問。這樣對于第一個問題就可以進行概括能力想象能力的培養(yǎng)以及進行完整明確的說話訓練。而對于第二個問題:這話是誰說的?脫離了文本,也就顯得不明確了,到底是什么話呢?可以抓住這,進行聯(lián)系上下文的語言組織訓練。上文有老大爺說的話:都是河伯娶媳婦給鬧的。河伯是漳河的神,每年要娶一個年輕漂亮的姑娘。要是不給他送去,漳河就要發(fā)大水,把田地全淹了。這里就有這話的內容,可引導點撥學生把這話(什么話)用簡潔的語言說清楚:不給河伯娶媳婦,漳河就要發(fā)大水。
批改了學生練習后,我又花了點時間重新彌補我課堂的缺憾,感覺效果很好,學生興趣盎然。我也從中感受到自己對學生的能力還是把握不太明確,沒能在課堂教學中及時地進行語言訓練。實感語文教學始終離不開語言文字的訓練。
《西門豹》課堂教學反思2
現(xiàn)代教育心理學研究指出,學生的學習過程不應該是一個被動接受知識的過程,而應該是一個根據(jù)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自由,開放地去探究,發(fā)現(xiàn),再創(chuàng)造有關知識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對促進學生整體綜合素質的提高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閱讀教學為習作教學服務,即讀寫結合,是現(xiàn)今語文課堂教學中運用最廣泛的一個教學原則。但是我發(fā)現(xiàn),在學生的習作中能夠借鑒在課文閱讀中作者的寫作方法并不多見。教師在課前精心設計,在課上悉心傳授的知識和方法都是教師主動而很負責任地傳授給學生的,學生缺少自己發(fā)現(xiàn),探究的過程,學習效率不高是正常的。往往越勤快的老師,學生的主動性越差,學習效果越不好。
我在教學《西門豹》一課中,在分析作者用詞的準確方面做了如下的嘗試。我一改以往主動告知學生課文中哪里作者寫得好,好在哪里。而是大膽放手讓學生主動探索。
課文中寫西門豹先是把巫婆投進了漳河。接著又把官紳的頭子也投進了漳河?吹搅宋灼藕凸偌濐^子的下場。最后作者用了這樣的幾個詞描寫眾官紳:提心吊膽,面如土色,磕頭求饒,頭磕破了,直淌血。
我這樣問學生:“從這幾個詞能看出官紳們的心態(tài)嗎?”
“官紳們很害怕!”
“是!這些詞都能表現(xiàn)出官紳們當時特別害怕。要是把這些詞語的位置顛倒一下是不是也可以呀?反正都是害怕,行嗎?”
“行!”幾個學生脫口而出。
片刻過后,幾個平時成績優(yōu)秀的孩子舉起了手:“老師,不能顛倒位置。”
“同學們自己讀一讀這些描寫官紳的句子,體會一下這些詞語運用的精妙。”經(jīng)過反復的品讀,孩子們終于明白作者用詞的準確。這幾個詞語循序漸進地反映出官紳們恐懼心理的加深。
葉圣陶說過:“教師教任何功課(不限于語文),"講"都是為了達到用不著"講",換個說法,"教"都是為了達到用不著"教"。怎么叫用不著"講"用不著"教"?學生入了門,上了路了,他們能在繁復的事物之間自己探索,獨立實踐,解決問題了,豈不是就用不著給"講"給"教"了?這是多么好的境界!
閱讀教學的課堂上,怎樣使學生自己主動探究并深刻領悟到作者的遣詞造句的精巧呢?教師不僅要在備課中仔細揣摩作者的寫作意圖,更要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去主動探究和分析文本中看不見的語言魅力。
《西門豹》課堂教學反思3
《西門豹》教學反思本文講的是戰(zhàn)國時候,魏王派西門豹管理鄴這個地方,西門豹和群眾一道破除迷信、興修水利的事。課文是按照事情發(fā)展的順序敘述的。重點敘述了西門豹破除迷信,將計就計懲罰壞人的事。文章主要運用人物的語言刻畫出人物形象,表現(xiàn)了西門豹懲兇除害的決心和大智大勇,讓學生受到尊重科學、反對迷信的教育!段鏖T豹》是一篇歷史人物故事。這篇課文很長,而課堂上的時間又是有限的,只有抓住重點,敢于取舍、長文短教才有可能收到更好地教學效果。因此,本課時我把西門豹以“新娘不漂亮”為借口來懲治惡霸破除迷信的這部分作為重點,并以西門豹的言行為研究對象。
課文學習之前,首先對課題作了解釋,關于復姓,在一般的群體里已經(jīng)不多見了。讓學生明白西門是百家姓中的復姓之一,又讓學生說說自己還知道哪些復姓。在導入課文時,教師檢查了學生的預習情況,發(fā)現(xiàn)學生對故事內容很有興趣。整堂課,都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
懲治巫婆是西門豹治理鄴要走的第一步妙棋。教學時,抓住西門豹對巫婆說的話:①他回過頭來對巫婆說:“不行,這個姑娘不漂亮,河伯不會滿意的,麻煩你去跟河伯說一聲,說我要選個漂亮的,過幾天就送去。”②等了一會兒,西門豹對官紳的頭子說:“巫婆怎么還不回來,麻煩你去催一催!雹勰切┕偌澏继嵝牡跄,連氣也不敢出,西門豹回過頭來,看著他們說:“怎么還不回來,請你們去催一催吧!”讓學生邊讀邊體會,通過這三句話學生不難理解西門豹并不是真的要為河伯重新選媳婦,只是以讓巫婆去跟河伯說一聲為借口,把巫婆投入漳河,從中懂得了西門豹將計就計、一箭三雕、環(huán)環(huán)相扣這些計策。最后通過板書整理的關系圖,使學生認識在當時百姓迷信思想嚴重,所以任由官紳、巫婆擺布,西門豹沒有馬上采取行動,正是為了破除迷信、懲治惡人、教育百姓。
學完課文進行課內外聯(lián)讀《包公審驢》,這兩篇課文分別講述了了西門豹和包公智慧斷案,在聯(lián)讀中驅動發(fā)現(xiàn)斷案的計策,獲取更多的信息,將閱讀的觸角伸向文本的文化源頭,學生已有的體驗并產(chǎn)生新的思考。
不足之處就是在交流西門豹的妙計時學法需要提煉提煉,讓學生學以致用。
《西門豹》課堂教學反思4
《西門豹》是我們本學期精品課程閱讀教學研究的篇目,我承擔該課題研究的最終展示匯報。在研究中,我們三年級語文科組經(jīng)過反復研討、打磨,經(jīng)過多次的修改,最終確定了最后的教學設計。我在講課前也曾試教過,最后上得比較好,自己在各方面都有進步,但是還是有很多不足之處,教后我進行如下反思:
一、閱讀教學重在"讀"
《西門豹》是一篇敘事課文,是一篇典型的閱讀教學課文。閱讀教學,最重要的就是要學生反復閱讀,通過讀對話,了解人物的性格特點和西門豹的話外音,通過反復讀,體會簡單故事情節(jié)背后的深刻內涵。
在教學中,我也十分注意讓學生在讀中體悟,特別是在第一課時,我讓學生自由讀、個人讀、全班讀、分角色朗讀等多種閱讀方法,讓學生了解故事,品味西門豹的為人。但是在講到老大爺說的三個"鬧"字的時候,我只是讓學生自由讀了一下句子,便分析三個"鬧"字含義及表達效果,學生說得不夠準確。課后,我反思自己的教學,覺得說得不準確的很大原因是這一部分讀得不夠,所以學生沒有機會去深刻的感悟,"鬧"在不同句子中所表達的不同含義,以及"鬧"所表達出老大爺煩的心情。
二、教師要跟隨學生來組織教學
在上課前,我進行了充分的備課,可以說教學環(huán)節(jié)及我所想要的答案都統(tǒng)統(tǒng)印在了我的腦海中。但就是因為對教案熟悉,知道自己要什么,加上自己不夠靈活,因此學生在說出不同我所想的答案,但與我預想的答案有關聯(lián)時,我就不太會巧妙地引導過來,甚至明知答案接近,卻不知道要順學生的答案來講課,反而又生拉硬套地說出自己的答案,就顯得自己的教學組織生硬了些。比如:我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出官紳們嚇得怎樣?一個學生說,嚇得魂不附體。"魂不附體"這個詞多形象,可是我非說,"是啊,嚇死了",奇怪地完成了教學。因此,教學一定要跟隨學生的思想來組織教學,這樣的課堂才會生動、靈活。
三、課本劇如何演更有效
在講《西門豹》這篇課文時,我們反復研讀教學流程,應采取什么樣的教學方式,我對教學語言也進行反復的思考,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效果都進行了精心地備課。但作為一個新教師,在教學上還缺乏經(jīng)驗,組織教學的能力相對薄弱;還有自己對課本劇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沒有進行編演,還不是很有把握,所以,在課本劇教學環(huán)節(jié),學生顯得有些亂,教學效果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我反思,課本劇教學沒有實現(xiàn)預期效果,主要存在兩方面的因素。
作為表演者,熟知在戲劇中人物的情感表達,但是短短的兩節(jié)課,不足以讓學生深入的分析出這些復雜的機理,所以我認為,應該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體會、感悟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的內心世界。作為臺下的表演者也同樣如此,他不能體會當時的情況,只認為臺上表演的同學很可笑,因此也不能完全進入到自己的角色中?梢姡銐驎r間的品悟和內化就顯得尤為重要。
我覺得,要想讓課本劇的教學變得有效,靠即興表演是不可能完全實現(xiàn)的,即興表演本身就存著這許多不可預知的狀況,對于這些絲毫沒有表揚經(jīng)驗的孩子而言,這些狀況在表演過程中也很難實現(xiàn)恰到好處的處理。因此,要想實現(xiàn)一個秩序化的戲劇展示,就必須要有老師適當?shù)囊龑Ш秃唵蔚嘏啪,從而彌補學生對課文文意及人物性格模糊的不足。在教師適當?shù)囊龑е,學生也可以汲取養(yǎng)料,從而達到演戲入情入境,讓課本劇更加盡善盡美。
《西門豹》課堂教學反思5
《西門豹》這篇課文很長,而課堂上的時間又是有限的,只有抓住重難點,敢于取舍才有可能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我對教材和學生進行深入研究,確定課文的主線:把西門豹是怎樣利用送新娘的辦法破除迷信的這部分做為重點,并以西門豹的言行為切入點,引導學生深入理解。
西門豹破除迷信的過程又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其中,懲辦巫婆和教訓官紳是主要部分。在教學時,我就針對三部分內容的不同特點采用了不同的訓練形式。在懲辦巫婆時,西門豹的語言十分重要,他用了一個借口,將計就計。要求學生在破除迷信的過程中,將西門豹是怎么說的,怎么做的,用符號畫下來以此來培養(yǎng)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使學生勇于進行“問題提出”,不正確的觀念嚴重影響著學生自覺地進行“問題提出”。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就是要改變學生不正確的觀念,樹立不迷信權威、不墨守成規(guī)、不怕失敗、敢于標新立異、不怕冷嘲熱諷、不斷開拓進取的精神,正確引導和熱情鼓勵那些平時會“耍小聰明”、能使出“雕蟲小技”和“敢于吃螃蟹”的學生,促使他們勇于進行“問題提出”。整個教學過程實際上都是圍繞學生展示自己的需要和解決問題的需要進行的。但是由于在學習的.過程中,生字學習和文章的閱讀時用的時間有點長,所以導致精彩部分用的時間不足,顯得有些倉促。
《西門豹》課堂教學反思6
一、說目標
語文學習中掌握某一個具體的字、詞、句是閱讀所必須的內容,但最關鍵是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所選擇、判斷、解釋和運用,從而有所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造。語文教學的研究性學習就是問題探究式的學習。這就需要創(chuàng)設一個研究的問題情境,讓學生面臨問題,主動地進行探索、發(fā)現(xiàn)和體驗,在學習語言的同時,學會對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斷,從而促進思考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谝陨显蛭以O計了本節(jié)的學習目標是:研究西門豹的做法巧妙在哪里?讓學生在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獨立或伙伴合作研究解決問題,讓學生憑借課文將語言文字訓練和思維訓緊密地結合起來,從而指導學生的寫作。
二、說流程
課前我設計了調查報告形式的學生作業(yè),第一課時的作業(yè)許多時候就是抄抄寫寫,訓練的思維含量和對兒童創(chuàng)新意識的觸發(fā)都是十分微弱的。以學生的調查報告的呈現(xiàn)展示為導入,在展示交流中逐步聚焦,讓學生明白本堂課自主探索的主題。語文教學重要的一點也不能放松語言文字的訓練。以調查報告為內容的導入,不僅起到了引入研究主題的作用,還進行了概括訓練。從而使課堂研究的主要問題明確,使研究性學習變得實在。
接著我提出一個重要的問題是“要解決這個問題,你覺得應重點研究什么?又該怎么研究?”幫助學生找到可以操作的有針對性的學習策略。這個教學板塊花時不多卻十分重要,可以避免學生無效或低效的學習活動。
接下去我就讓學生帶著問題,仔細閱讀課文,畫出有關的句子,讀一讀,體會體會西門豹的說法、做法巧妙在哪里。學生的研究性學習能否落到實處,一個關鍵問題是老師有沒有給學生留下充足的研究時空。所以我在本處留下7分鐘左右的時間,為學生的獨立感悟和伙伴合作提供了比較充足的時間。
呈現(xiàn)學習結果時,我用“邊讀邊說”的方式交流,既是讀中感悟的研究結果的呈現(xiàn),又是自然的思維與說理的訓練。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力爭見好就收,不浪費時間。
研究性學習要讓大多數(shù)學生得益,就不能滿足于個別學生的能說會道,而必須把精力花在學生個性化創(chuàng)造性的讀寫練習上。我抓住課文中西門豹說的三個重點句,讓學生各自根據(jù)自己的水平和習慣反復讀.讀出感覺來,讀出味道來
再讓學生選擇一個感興趣的對象說一說,然后寫下來?梢詫懸粋,也可以寫兩個,可以寫一句,也可以寫幾句。通過前面的研究性學習,每個人都有收獲,寫起來自然各人有各人的特點。這個訓練學生可以自由選擇的,是有彈性的作業(yè)。這樣就照顧了不同層次的學生。
反思本節(jié)課在結尾處我總有點頭重腳輕的感覺,結尾總覺得少了點啥。我剛剛就想如果讓學生再說一說學完了本節(jié)課你還有什么問題,這樣學生自始至終地保持質疑、解疑,產(chǎn)生新問題的熱情和沖動。如果在課堂上讓學生練習復述課文,整節(jié)課就更完整了。
【《西門豹》課堂教學反思(精選6篇)】相關文章:
3.西門豹教學反思
6.西門豹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