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沒有水,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水,是人們生活中天天離不開的東西。云、雨、雪等是人們司空見慣的自然現(xiàn)象,我們很少把水和他們聯(lián)系起來,琢磨其中的變化規(guī)律和科學道理。
課堂一開始,我便以謎語的形式導入新課,謎底(雨、雪、云、雹)緊扣課文內(nèi)容,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出示謎底時同時出示它們的圖片,直觀形象地將水的不同形態(tài)展現(xiàn)在學生的眼前,使學生很快認識了這四樣自然景物。同時在認識“雹”時,隨機教學生字,通過字音、字義,學生很快就能掌握這個生字。
“所謂不動筆墨不讀書”,本堂課中在學生讀課文的同時,我讓他們?nèi)Τ觥拔摇睍兂墒裁;用“_____”劃出“我”是怎么變成汽,又是怎么變成云的`;用“▲”標出表示雨、雹、雪動作的詞語,等等。教會學生采用不同的符號在課文中做標記,這是閱讀方法的指導。
這節(jié)課上,我對學生的朗讀指導比較扎實,而且形式多樣,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訓練學生的朗讀。
第一部分“太陽一曬,我就變成汽。升到天空,我又變成無數(shù)極小極小的點兒,連成一片,在空中飄浮!蔽易寣W生在文中找句子,自己讀句子,讀懂后,看著示意圖把自己的理解說一說:我是怎么變成汽,又是怎么從汽變成云的。把課文的語句內(nèi)化成自己的語言,體現(xiàn)了語文的工具性。
第二部分云變成雨落下來、變成雹子打下來、到了冬天變成雪花飄下來,三個表示動作的詞“落、打、飄”的用法讓學生進行了討論,能否換一換,并說出不能換的理由,體會用詞的準確性。并在此基礎(chǔ)上朗讀指導,讀好這三個動詞的輕重變化,進而讀好這三句話。
在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時,我采用了圖文并茂的方式,讓學生自己根據(jù)圖片,領(lǐng)悟該用怎樣的語氣、怎樣的語速去讀好這句話,在不斷地摸索、探究后,學生們能把這句話讀得抑揚頓挫。
本堂課中的拓展也是一大亮點,在教學“有時候我穿著白衣服,有時候我穿著黑衣服,早晨和傍晚我又把紅袍披在身上!焙,讓學生用上“天上的云變幻無窮,有時候______,有時候______。”這樣的句式說話練習,學生能說,而且說得很好。在學完1、2兩個自然段“我”會變后,讓學生結(jié)合生活實際,說說我還能變成什么,結(jié)果學生說出了很多答案:霜、霧、冰、露珠、彩虹等等,足以可見學生的思維之活躍。
在課后作業(yè)中,學生能將水的變化用圖畫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并配上了文字說明,這說明學生不僅對課文內(nèi)容掌握得很好,而且還能延伸至課文。
- 相關(guān)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