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力的教案8篇,歡迎大家分享。
力的教案 篇1
教學過程
知識點一: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活動8.7物體在施力的同時是否也受力
各小組選擇或者自己設計一個實驗,做一做。
實驗1.如圖8-32所示,用手壓鉛筆尖,手的感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2.如圖8-33所示,小華和小明穿著旱冰鞋靜止在地面上,小華用力推小明,看到的現(xiàn)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3.如圖8-34所示,你會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組討論總結:上面的現(xiàn)象可以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活動把兩個相同的彈簧測力計鉤在一起分別用手向相反方向拉,
你看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組討論總結:
上面的現(xiàn)象可以說明:兩個物體發(fā)生相互作用時;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即力的作用是_________的。
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力分別作用在它們的大小。方向__________,這兩個力稱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例1:如圖所示,春游時小明坐在船上用力推另一只小船,結果兩船向相反的方向運動。請寫出兩個與此現(xiàn)象相關的物理知識:
⑴____________;
、啤;
知識點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在生活中的應用
[閱讀]“讀一讀奇思妙想”,了解火箭升空的原理。
[活動]放飛吹氣的氣球。
1、嘗試解釋游泳和火箭升空的原理。
2、排球運動員用力扣球時,常常感到手部疼痛,這是為什么?手受到的力是什么物體施加的?(思考:姚明、劉翔的腳部經常受傷為什么?)
3、懸停在空中的直升機受到那幾個力的作用?它們的施力物體分別是什么?
例2:從船頭向岸上跨一步,可能會掉入水中,這與在陸地上跨一步相比較,有什么異同?
【達標檢測】
1.靜止在河中的船,當船工用槳劃水時,船就向前進,使船前進的力是()
A.人對槳的作用力B.槳對水的作用力
C.水直接對船的推力D.水對槳的作用力
2.有一物體靜止在水平桌面上,與它對水平桌面的壓力屬于相互作用的力是()
A.桌面對物體的支持力B.物體受到的重力
C.桌子受到的重力D.以上都不對
3.當人用力提起一桶水時,人對桶的把柄施加一個拉力,把柄對人也施加了一個拉力,則這兩個拉力的三要素
力的教案 篇2
(一)教學要求:
1.知道力的單位是牛頓,對牛頓的大小形成具體觀念。
2.知道彈簧秤是測量力的工具,知道它的構造。會用彈簧秤測量力。
(二)教具:
拉力器,彈簧秤。
學生實驗器材:彈簧秤,木塊,長木板,一根頭發(fā)。
(三)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5分鐘)
請一位男同學和一位女同學到講臺前,分別拉拉力器。要求其他同學觀察,然后回答:
1.彈簧為什么伸長了?
2.兩位同學拉彈簧時,彈簧的伸長相同嗎?為什么不同?
3.哪位同學的拉力大?怎么知道他的拉力大?
歸納:拉力使彈簧伸長;拉力大小不同,彈簧的伸長不同;拉力越大,彈簧伸長越大。利用彈簧的伸長可以測量力的大小。
本節(jié)學習力的測量。
板書:二、力的測量
二、力的單位(5分鐘)
國際上通用的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為紀念牛頓而命名。
板書:1.力的單位:牛頓。
拿起2個雞蛋的力大約是1牛頓。
提起質量為1千克的物體的力約為10牛頓。
舉起20千克的小孩的力約為200牛頓。
三、彈簧秤(10分鐘)
說明彈簧秤是測量力的工具。根據(jù)拉力越大彈簧伸得越長制成。
讓學生拿起彈簧秤,觀察它的構造:彈簧、指針、外殼、刻度、掛環(huán)、掛鉤。
介紹使用方法:
1.觀察刻度、零點不用力拉秤鉤時,指針是否指在零刻度處?量程多大?最小刻度代表多少牛頓?
2.使用注意事項:加在彈簧秤上的力不能超過量程。
3.討論“想想議議”中的問題。
板書:2.測量工具:彈簧秤。
四、學生實驗:練習使用彈簧秤。(20分鐘)
讓學生先閱讀課本實驗部分,然后按步驟進行實驗,并把數(shù)據(jù)記在筆記本上。實驗中教師巡回檢查,及時解決問題。
彈簧秤的量程:
最小刻度:
水平拉木塊的力:
在斜木板上拉木塊的力:
拉斷頭發(fā)的力:
五、小結。
力的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認真傾聽故事,能夠初步感受故事人物的情緒和心理活動,愿意與同伴分享自己的想法。
2.在交流的過程中有長大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3.知道面臨新環(huán)境時會有許多人、許多辦法來幫助自己。
教學準備
物質準備:圖畫書,“伊比伊比”伴奏音樂。
場地準備:幼兒圍坐,有進行音樂游戲活動的空間。
教學過程
1.通過與幼兒交流并引導觀察小阿力的不同表情,激發(fā)幼兒閱讀的興趣。
(1)結合幼兒的實際體驗進行簡單交流。
提問:你們愿意上學嗎?要上學了,你們是什么心情?
。2)單獨出示小阿力兩種表情對比的畫面,引導幼兒觀察。
、儆^察開心的表情。
提問:小阿力要上學了,他是什么心情?你是怎么知道的?
②觀察不開心的表情,鼓勵幼兒大膽猜想小阿力不開心的原因。
提問:
離上學的時間越來越近,小阿力現(xiàn)在的心情怎么樣?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們想的是不是和小阿力想的一樣呢?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本《小阿力的大學!。
2.通過閱讀故事的前半段(從故事開始到“乘著風飛上了天”),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初步理解故事情節(jié)和線索,感受故事人物的情緒和心理活動。
。1)教師講述故事,幼兒認真傾聽。
。2)引導幼兒對重點畫面(小阿力是怎樣照顧小鳥的4幅畫面)進行仔細觀察。
提問:
他為什么要拿著盒子跑過來?
為什么小鳥的心怦怦地跳,小阿力是怎么做的?
小阿力為什么輕聲跟小鳥說?
小阿力和小鳥說話時的心情怎么樣?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鳥很害怕,給它東西它也不吃,你們覺得小鳥有點像故事里的誰?
。3)共同關注重點畫面(小阿力把小鳥放走了的對開畫面),進行討論、交流。
提問:
小鳥飛走了,它的心情怎樣?
小阿力的心情又會是怎樣的呢?
3.結合故事中小阿力的感受,引導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在即將上學時的感受。
提問:我們小朋友也即將面臨小學這個新環(huán)境,聽完這個故事,你們有什么感受與想法?
4.閱讀講述后半段故事,知道有許多人會幫助自己面臨新環(huán)境。
指導語:小阿力真的上學了,學校是不是真的像他想的那樣呢?他在碰到困難時是怎么解決的?有誰幫助了他?我們接著來讀書。
(1)繼續(xù)閱讀故事。
(2)引導幼兒觀察重點畫面交流。
提問:
小阿力的大學校都有什么地方?
小阿力在學校里的心情怎么樣?你是怎么知道的?
(請幼兒重點觀察小阿力第一天在學校的畫面)
。3)教師講完故事,引導幼兒交流。
提問:
小阿力在學校的生活開心嗎?學校是像他想的那樣令人害怕嗎?
都有誰幫助了小阿力?
媽媽是怎么幫助他的?老師是怎么幫助他的?小伙伴是怎么做的?
5.教師整體講述故事,引導幼兒知道面臨新環(huán)境時自己也可以幫助自己,激發(fā)幼兒長大的自豪感。
(1)教師完整講述故事。
(2)指導語:在這個故事中,作者為什么寫了許多小阿力救助小麻雀的事?
教師小結:在面臨新環(huán)境時,我們會緊張、會害怕,但一定要放心,因為有許多人會幫助你;同時,我們也可以自己幫助自己建立信心,就像小阿力一樣,會交到許多新朋友的。
6.交流討論:我們如何來適應新環(huán)境?
。1)指導語:我們都會遇到面臨新環(huán)境的時候,除了有很多人可以幫助我們,還有哪些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呢?
。ㄒ龑в變航涣鲿r,可以適時地把這些方法用孩子看得懂的方法記錄下來,并進行一定的分類整理。)
提問:
面臨一個新環(huán)境,我們以什么樣的心情去對待?
面臨一個新環(huán)境,如果有困難,我們可以找哪些人幫助?
面臨一個新環(huán)境,我們怎樣找人幫助我們?怎樣去交流?
還有哪些方法來幫助我們?
7.音樂游戲“伊比伊比”,引導幼兒感受在更換不同伙伴游戲時的快樂。
。1)介紹游戲玩法,學習簡單的動作。
全體小朋友聽音樂前奏,自由找到一個朋友拉手做好準備,根據(jù)歌詞做相應的動作;在第二遍音樂前奏時更換伙伴,再一次游戲;游戲可以反復進行,教師引導幼兒盡量更換自己不太熟悉的伙伴。
。2)跟著音樂,全體小朋友一起表演。
力的教案 篇4
第一課時 力 重力
、褰虒W目的
〖知識目標〗
、闭_理解力的概念,能分清受力物體和施力物體.
、仓懒Φ娜,力的單位和符號,能作力的凰示和力的示意圖.
⒊知道按力的性質和力的效果對力分類,能正確區(qū)別各種實際力的類別.
、凑_理解重力的定義,能確定物體重力的大小,指明重力的方向.
、抵牢矬w重心的含義,能確定質量分布均勻的規(guī)則物體重心的位置,會分析一般物體重心位置與質量分布的關系.
〖思路方法目標〗
、狈诸惙椒.(力的分類,矢量和標量)
⒉等效方法.(重心概念)
、撤治鼍C合方法.(力的概念的深化)
、娼虒W重點難點點撥
、绷Φ奈镔|性是各種形式力所具有的共同屬性.“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它反映了任何一個力必定和兩個物體發(fā)生聯(lián)系,而且這兩個物體間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物質性要求我們在認識一個力時,首先要搞清該力的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沒有施力物體(或受力物體)的力是不存在的.
⒉力的作用總是要產生一定的效果,它只能從受力物體上體現(xiàn)出來,而且這個效果與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相聯(lián)系,力的圖示能準確地反映某一個力三要素情況.
⒊地球周圍的物體,總是要受到地球的吸引而產生重力,它與該物體所處的環(huán)境和運動狀態(tài)無關
、次矬w各部分都受到重力作用.從效果看,這個作用相當于作用于一點.這個點就是整個物體的重力作用點.亦為物體的重心.上述處理方法是“等效思想方法”的應用.用懸掛法找重心,要注意其局限性,它只適用于薄板狀物體.
、缃叹
彈簧、彈簧秤、木塊、海綿、水盆、不規(guī)則的薄板、細線、曲尺…
、杞虒W過程()
、庇懻撘
師:請閱讀p新教材,共同討論下述問題:⑴什么是力?⑵在自然界中有哪些力?并舉例說明.
。榱思由顚αΦ恼J識,分清力的種類,性質.掌握力的表示方法和應用,本章我們將系統(tǒng)學習力的知識)
、残抡n內容
、帕κ俏矬w間的相互作用
、 力不能離開物體而存在 【演示】手和彈簧、水和木塊.
、 受力是相互的,受力和施力物體同時存在.【演示】線懸掛重物
師:力是個重要概念,如何表示一個力?
、屏Φ膱D示
、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點.(力的大小可用彈簧秤測量,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符號“N”;力的方向是物體間相互作用的方向;力的作用線是沿力的方向的直線)。
【演示】木塊浮于水面
。ㄒ暾从骋粋力,必須把力的三要素全部表述清楚,這可用圖示法)
、 力的圖示—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表示力的方法
具體到:先定力的單位標度
再畫出力的指向的方向
最后標出的箭頭、箭尾,均可表示出力的作用點.
、橇Φ姆N類(按力的性質和力產生的效果分類)
、 性質力—重力、彈力、摩擦力、電磁力…
② 效果力—動力、阻力、壓力、支持力…(按力的效果命名)
師:嚴格分清性質力和效果力是物體受力分析的基礎,也是正確解決力學問題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下面首先研究重力。
、戎亓
、 重力就是重量 是由地球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
、 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閱讀p 明確兩點: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重力G=mg g=9.8N
師:下面研究重力作用點問題
、芍匦
① 質量均勻分布,形狀規(guī)則物體重心位置是幾何中心。
、 一般物體重心位置和物體質量分布有關!狙菔尽繎覓旆ǹ纱_定薄板和曲尺重心位
置(重心可在物體上也可在物體外)
、殪柟叹毩
組織討論下列習題(略)
㈥作業(yè)
、睆土曊n本內容p1— p5
、菜伎颊n本練習一第⑴題。
、尝啤ⅱ、⑷題做在練習本上。
力的教案 篇5
一、教學內容
通過對不同類型線條的觀察、比較,體會線條不同的美感,感受生活和藝術作品中線條線條的韻律、節(jié)奏。幫助學生了解線條的表現(xiàn)力,引導學生在觀察、分析、嘗試怎樣使線條組合起來學習活動中,對美術造型活動產生興趣。通過對向日葵畫法的示范,讓所學的線條進行實踐運用。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生在欣賞、分析、繪畫練習中提高了對線條這一藝術語言的認識,了解了線的表現(xiàn)力和形式美感。
過程與方法:學生在課堂的實踐練習中,體驗、感受線條的表現(xiàn)力,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教師示范進一步引導學生熟練掌握線的表現(xiàn)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學生能去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更熱愛生活,愿意去表現(xiàn)生活的美。
三、教學重點
學生了解、體會、感受線所具有的表現(xiàn)力,提高對線造型美術作品的欣賞水平。
四、教學難點
如何啟發(fā)學生從線條的表現(xiàn)力這一角度欣賞、理解相關美術作品。
五、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示范畫
六、教學過程
1.欣賞圖片《牛》以及教師純線條示范畫,引入新課——《線的表現(xiàn)力》。
2.了解生活中的線。
3.欣賞圖片尋找大自然中各種各樣的線條。(探究活動)同學們一起找大自然中有哪些不同種類的線條?偨Y歸納:直線、曲線、折線等。
4.學習線的特點。觀察教師示范畫讓同學們找尋其特點。根據(jù)學生之間的評析,教師總結出線條的特點有:長短、粗細、疏密。
5.欣賞大師作品,展示線條的魅力所在,展示線條在書畫作品中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6.教師示范向日葵的具體步驟:構圖、輪廓,細部刻畫。
7.學生作品評價。自評、互評、師評。
8.課堂小結。
板書
線條的種類:直線、曲線、折線 線條的特點:粗細、長短、
疏密步驟:
1、構圖。
2、輪廓、
3、刻畫
力的教案 篇6
課程學習目標目標解讀
1.理解彈力、摩擦力的概念和判斷方法。
2.能正確地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
3.深刻理解力的合成與分解的意義,能熟練應用相應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
學法指導三種力的認識是本章的基礎,物體的受力分析必須準確,再利用力的合成和分解來解決問題。
課程導學建議重點難點掌握重力、彈力和摩擦力的特點,運用力的合成和分解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建議
本章復習課建議用1節(jié)課的課時,關鍵仍然在對基礎問題的復習上,如重力、彈力、摩擦力的概念和產生條件及對其大小、方向的認識,并能夠正確地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現(xiàn)階段受力分析也只分析物體受力個數(shù)比較少、簡單的情況,注意教學的層次性和漸進性。
課前
準備本章知識學生的掌握情況可能有比較大的差異,要了解大多數(shù)學生處于什么狀況。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收集學生提出來問題,注意一題多解的準備。
導學過程設計
程序設計學習內容教師行為學生行為媒體運用
預習過程梳理知識確保每一位學生處于預習狀態(tài);仡櫛締卧獌热荩梢圆殚喗滩暮鸵郧暗膶W案,對本章內容的知識體系和重點難點有所了解。PPT演示課題及學習目標
完成學案巡視學生自主學習的進展,學生填寫學案的情況。盡可能多得獨立完成學案內容,至少完成單元體系構建的內容。
結對交流指導、傾聽部分學生的交流,初步得出學生預習的效果情況。就學案中有疑惑的內容與結對學習的同學交流。
課堂探究
小組討論
小組展示
補充質疑
教師點評主題1:對力的有、無及方向的判斷
總結彈力、摩擦力的特點,如何判斷彈力、摩擦力的有無及方向(1)分析甲、乙兩位同學誰對誰錯,為什么。
(2)說說對于發(fā)生微小形變的物體是否存在彈力以及靜摩擦力,我們該采用什么方法判斷。
(3)說說彈力和摩擦力的方向有什么特點。
口頭表述
主題2:受力分析
總結受力分析的步驟,介紹整體法和隔離法的選擇。(1)畫出各圖中物體的受力情況。
(2)結合第一問中所畫的受力分析,思考一下畫受力分析的步驟。
(3)說說受力分析中常用的方法?陬^表述、板書
主題3:將已知力F分解成兩個分力F1、F2的情況
讓學生掌握根據(jù)平行四邊形定則進行力的合成和分解的特點。依次分析下列問題:
(1)已知兩個分力F1、F2的方向,求兩個分力F1、F2的大小,能分成幾組情況的分力?
(2)已知一個分力F1的方向和大小,求F2的大小和方向,能分成幾組情況的分力?
(3)已知一個分力F1的方向和分力F2的大小,求分力F1的大小和分力F2的方向,能分成幾組情況的分力?口頭表述
講練結合獨立分析思考根據(jù)具體情況與部分同學(特別是各小組組長)交流,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
側重受力分析和力的合成與分解。全體學生獨立思考,獨立完全,小組同學都完成后可交流討論。
拓展一、對彈力的理解
拓展二、對摩擦力的理解
拓展三、物體受力分析常用的方法
拓展四、力的合成與分解PPT
拓展技能檢測視學生基礎和課堂時間、教學進度決定是否作要求教師未提出要求的情況下學有余力的學生可自主完成PPT
記錄要點教師可在學生完成后作點評學生在相應的位置作筆記。PPT
總結反思知識總結教師可根據(jù)實際情況決定有沒有必要總結或部分點評一下。學生就本節(jié)所學做一個自我總結,之后可小組交流討論。PPT
感悟收獲注意有代表性的收集一些學生的體會,以便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方法。根據(jù)自己的感受如實填寫
根據(jù)自己的思考找出解決方案
課外拓展無
板書設計課時2.7《力》整合與評價
力的教案 篇7
重點、難點分析
1.力的圖示
教材一開始講述了圖在物理學習中的重要性.在物理學習中,我們常常把有關的現(xiàn)象和過程用圖來表現(xiàn).例如光學中的光路圖,電學中的電路圖,力學中的受力分析圖.通過這些圖可以簡單明了直觀地表現(xiàn)有關的內容.因此要讓學生重視圖的作用,在教學中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識圖和畫圖技能.教師在講授力的圖示時,要用刻度尺、圓規(guī)作好示范圖例.畫力的'圖示的要領:確定受力物體,根據(jù)力的大小選定標度,確定力的作用點和力的方向,從力的作用點畫力的作用線,根據(jù)力的大小和選定的標度確定線段的長度,用箭頭表示力的方向.力的作用點可用線段的起點,也可用終點來表示.表示力的方向的箭頭,必須畫在線段的末端.選擇用多長的線段表示多大的力,可根據(jù)具體情況任意選擇.但在同一個受力圖上,比例大小應是固定不變的.為了作圖方便,可以用一個方框來表示受力的物體.
為了讓學生掌握力的圖示法,在示范圖例后,教師要帶領學生在課堂上完成幾個典型的力的圖示.學生在作圖過程中教師巡視,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糾正.
2.力的示意圖
由于力的示意圖比力的圖示簡單,實際應用的機會多,所以教材中介紹了力的示意圖,可通過兩種作圖的比較,使學生學會力的示意圖的畫法.教師可以把力的圖示改畫為力的示意圖,加以對比,讓學生領會,并掌握.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具
學具準備 彈簧、拉力器、彈簧秤、握力計
教學設計示例
(一)新課引入
分別讓一名女學生和一名男同學拉同一個拉力器,讓學生觀察拉力器伸長程度有什么不同.指出力的大小不同,產生的效果也不同.在物理學中,我們就是利用力產生的效果的大小來測量力的.放映幻燈片,內容為排球比賽、馬拉車.提出問題:想想看,除了大小外,還有哪些因素能夠影響力的作用效果?從而引入新課.
(二)新課教學
1.力的三要素
指出:在排球運動中,二傳手用力向上托球,球就向上運動,主攻手用力向下扣球,球就改變運動方向,急速下落.可見,力的方向能夠影響它的作用效果.
找一名學生到教室的門口,推門.提問:當推力作用在離門軸不同點時,作用效果有什么不同?另找一名學生握住扳手的不同位置去擰螺母,提問該學生有什么感覺.
總結該學生的回答指出:推力作用在離門軸較遠的點,比作用到離門軸較近的點,易于把門推開.用扳手擰螺母的時候,手握在把的末端比握在把的中間,易于把螺母擰緊.可見,力的作用點也能夠影響它的作用效果.
日常生活中還有許多事例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三要素有關,同學們應認真觀察、認真分析.力的三要素對研究有關力的問題十分重要,用作圖的方法來表示力的三要素是研究有關力的問題的重要方法——力的圖示.
2.力的圖示
請同學們觀察書上有關力的圖示的插圖,同學們看完書后,請同學合上書本,老師提問:在力的圖示中,用什么來表示力?
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來表示力.
老師:回答得很好!我們怎樣來畫出力的圖示呢?請同學們跟我一起練習.
例題
用50N的力沿水平向右的方向拉一個小車,請畫出小車所受拉力的圖示.
教師邊講邊畫,并要求同學跟著老師在練習本上畫,講述內容的順序如下.
。1)首先確定受力物體,在這道題里是小車,畫出一個方框表示受力物體.(小車)
(2)根據(jù)力的大小選定一個標準長度表示一定大小的力,已知力的大小應是標準長度所表示力的大小的整倍數(shù).在這道題中選1個標準長度代表10N,已知力50N是10N的5倍.
。3)確定力的作用點,力的作用點不能離開受力物體,一般畫在表示物體的方框的中心.
。4)從力的作用點,沿力的方向畫一條線段、線段的長度應當?shù)扔跇藴书L度的整倍數(shù),在這道題里是5倍.
。5)在線段的末端畫一個箭頭表示力的方向,注意箭頭一定要畫在線段以內.
最后形成如圖所示完整的圖示.
3.力的示意圖
力的圖示可以直觀、準確地表示物體的受力情況,但是也可以對力的圖示加以簡化,只用一個帶箭頭的線段表示力,不必嚴格準確地畫出力的大小,突出力的方向即可.例如上題,從力的作用點開始,沿力的方向畫一個線段,在線段末端畫上箭頭.
同學講完后,教師完成如圖所示的示意圖.
請同學們完成下面這些物體受到的拉力的圖示.
用投影打出如下內容的例題
1.用60N的力豎直向上提著一個物體.
2.沿著與水平方向成30°角的方向向右提一個物體.
學生練習,教師在同學中間巡視,進行指導,最后用投影打出正確的圖示進行講評,指出同學們作圖中的問題.
(三)總結、擴展
今天我們研究了力的三要素和力的圖示,以及力的示意圖.用作圖的方法研究物理問題在物理學習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過作圖可以幫助同學們建立起物理模型,使抽象問題變得更加形象,有利于加深對物理現(xiàn)象的理解.希望同學們予以足夠重視,并養(yǎng)成認真細致,規(guī)范作圖的良好習慣。
力的教案 篇8
課時:1課時.
教學要求:
1.理解調節(jié)物體所受的重力與浮力的關系,可以增大可利用的浮力.
2.知道輪船、潛水艇、氣球、飛艇的工作原理.
教具:形狀、體積相同的鐵塊、木塊各一個,卷成一團的廢牙膏皮(底部已剪去),橡皮泥,玻璃水槽2個,自制潛水艇模型(參見本書圖12—3),潛水艇掛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演示:先讓學生注意鐵塊、木塊體積相同,而材料不同,然后把鐵塊、木塊一同浸沒水中,同時放手,讓學生觀察.
依次提出下列問題,讓學生回答,教師小結.
1.浸沒在水中的木塊、鐵塊,各受到什么力的作用?為什么一個浮起,一個沉下?
2.浸沒在水中的木塊,鐵塊受到的浮力相等不相等?為什么?受到的重力相等不相等?為什么?
3.木塊、鐵塊的體積相等,為什么受到的重力不相等?(引導學生認識是因為密度不相等)
小結:像鐵塊、木塊這些實心的物體,有的密度比水大,有的密度比水小,把它們浸沒在水里,密度比水大的,下沉;密度比水小的,上;如果物體的密度跟水一樣,它將怎樣呢?
二、講新課
將橡皮泥、廢牙膏皮(鋁的)分別放在兩個玻璃水槽旁.
教師講:橡皮泥、鋁的密度都比水大,能不能使密度比水大的橡皮泥、牙膏皮浮在水面上?
(找兩名學生分別做這兩個實驗,并讓他們每個人試著說明自己采用的辦法為什么能達到要求.然后,教師就著做成船形的橡皮泥、空心的牙膏皮小結.)
小結:密度比水大的物質,做成空心,就可以浮在水面上.這時,這個物體受到的重力雖然沒變,但它排開水的體積增大了,受到的浮力增大了.
邊講邊板書:
三、浮力的應用
1.采用“空心”的辦法能增大可以利用的浮力
教師講:密度小于水的物質,像木材,做成獨木舟——“空心”,能增大可以利用的浮力,運送更多的人和貨物.密度大于水的物質,像橡皮泥、鋁,做成空心,也能調節(jié)它受到的重力和浮力的關系,使它下沉、懸浮或漂。F(xiàn)在看看技術上怎樣利用這個道理.先看看輪船.
問:輪船是鋼鐵做的,鋼鐵的密度比水大還是比水?輪船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呢?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邊小結邊板書.)
2.浮力的利用
(1)輪船 用空心辦法,增大體積,增大受到的浮力.
問:如果一只輪船,它本身和裝的貨物總重100 000 N,它受到的浮力多少牛?它排開的水重多少牛?它排開的水的質量是多少噸?(簡單交代什么叫排水量)
討論:這只船如果從河水駛入海里,它受到的浮力變不變?它排開的水的體積變不變?它是沉下一些,還是浮起一些?
(2)潛水艇
演示:潛水艇掛圖,潛水艇模型.(邊講解邊板書)
用改變水艙中水量的辦法,使?jié)撍艿降闹亓Υ笥、等于或小于受到的浮力?/p>
(3)氣球和飛艇(讓學生看課文而后問學生)
問:氣球、飛艇采用了什么辦法使它能夠受到空氣的浮力而升空呢?(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
用充密度小于空氣的氣體的辦法,使它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而升空.
討論:要使充了氫氣、升到空中的氣球落回地面,你們能想出什么辦法?要使熱氣球落回地面,有什么辦法?
三、小結(略)
四、布置作業(yè)(略
【關于力的教案匯總八篇】相關文章:
力的教案模板集錦五篇04-09
力的教案模板合集7篇03-17
有關力的教案范文8篇03-14
力的教案模板合集八篇03-13
凝聚力的名言警句匯總02-08
大班科學摩擦力教案03-31
關于圓明園的毀滅教案匯總八篇10-21
關于圓明園的毀滅教案匯總9篇08-07
關于圓明園的毀滅教案匯總五篇07-21
關于圓明園的毀滅教案匯總6篇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