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進位加》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進位加》教案1
教學內容
課本第34~35頁,例題、“想想做做”第l一4題。
教學目的
使學生理解和初步學會筆算進位加的方法,能正確地進行計算,并及時。概括筆算加法的法則,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1.口算下面各題。
4十6= 50十90= 60十90=
8十3= 70十80= 3十7=
提問;這幾題都是什么加法?每題和的最高位上都是幾?為什么都是1 ?
2.筆算。(與口算同時進行。)
37+25 64+8
提問;這兩題在筆算時分別是怎樣加的?
3.引入新課。
筆算百以內進位加法時,要先把相同的數(shù)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個位滿十要向十位進一,這節(jié)課我們將利用這些知識,學習萬以內筆算進位加法。(板書課題。)
二、新授
出示例題圖,昨天我們解決了二、三年級的一共借書的本數(shù)。
1.教學例題(1)。
(1)出示問題“一年級和二年級一共借書多少本?”請學生們列式。 (板書:85+143)
(2)學生們嘗試筆算。
(3)組織交流,解決難點。
提問:從哪位算起?說說個位-上相加的過程。(板書個位上的和。)
提問:十位上8加4得多少?十位上滿十該怎么辦?十位上的和怎樣寫,(板書。)
百位上相加是多少?為什么得27(強調:百位上不能忘記從十位進位的1。)
(4)指名讓學生完整地口述筆算過程。
(5)請學生們在原式上進行驗算,再填寫橫式得數(shù)。
2.教學例題(2)。
(1)出示問題“一年級和三年級一共借書多少本?”請學生們列式。
(板書85+126=)
(2)請學生們獨立探索解決,指名板演。
(3)提問:十位上是怎樣算的?為什么要向百位上進“l(fā)”?百位上又得多少?
強調:不能忘記進上來的l。
指名學生完整地口述筆算過程。
(4)指導驗算,橫式上寫得數(shù)。
3.歸納。
(1)根據(jù)剛剛的計算學習,大家想一想,筆算萬以內的加法要怎樣算,組織學生進行討論。
(2)組織學生進行交流自己的看法。
(3):做筆算加法要將相同數(shù)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數(shù)相加滿十,要向前一位進一。
(4)比一比:今天學習的加法在筆算時與上節(jié)課學習的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哪些是不一樣的?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想想做做”第l題。
(1)指名板演,其余學生做在書上。
(2)提問;第一題中哪一位上滿十向前一位進l?你能在原式上進行驗算嗎?(指導學生驗算。)
第2題中哪幾位上滿十向前一位進l?和的個位上是幾,能不能不寫?為什么?
第3題又是怎樣算的呢?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
(1)指名板演,其余做在書上。
(2)學生們集體訂正。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1)請學生們獨立思考,找出每題錯處及原因。
(2)組織學生進行交流,最后老師做適當?shù)摹?/p>
四、課堂
這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內容?三位數(shù)加法筆算要怎樣算?
強調:在計算時,哪一位相加滿了十不要忘記向前一位進1,到前一位相加時,不要忘
五.布置作業(yè)
筆算并驗算。
635十294 817十73
734十196 557十286
375十255 203十266
《進位加》教案2
教學內容:
課本P11———P12例3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的交流,發(fā)現(xiàn)100以內兩位數(shù)進位加法的多種計算方法,體驗算法的多樣性。
2、能選擇合理的算法,比較熟練地進行計算。
3、能運用數(shù)學知識嘗試解決問題。同時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傾聽習慣。
教學重點:
1、通過學生的交流,發(fā)現(xiàn)100以內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進位加法的多種計算方法,體驗算法的多樣性。
2、能選擇合理的算法,比較熟練地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
使學生理解并掌握進位的方法。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fā)興趣
1、出示第8頁主題圖。問:二(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輛車嗎?為什么?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情景圖,從而使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激發(fā)解決問題的興趣。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教學例3。
獨立思考,小組討論交流。
2、匯報各自的計算方法。
3、
3、完成練習二第3題學生看圖,了解題意,或是擺小棒幫助理解。再列豎式計算。學生匯報,并說明計算方法。
5、
[設計意圖]:在嘗試、交流中掌握計算方法初步體會算法的多樣化,理解算理。
三、鞏固練習,實踐應用
1、完成P11做一做。學生獨立完成。同桌交流想法。學生匯報并說明算法。
2、完成P12做一做交流觀察到的信息。學生匯報。
3、完成P13第4題教師巡視、指導。指名匯報、訂正,指兩道題說說計算方法。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學生能更為熟練地掌握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
四、課堂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又學會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教師引導梳理。
五、隨堂練習
《進位加》教案3
教學內容:
課本P15——16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不連續(xù)進位加
教學目的:
1.使學生較透徹地理解萬以內筆算加法的計算法則,并能應用法則準確地計算兩位數(shù)連續(xù)進位的 加法題。
2.培養(yǎng)學生認真仔細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的計算水平。
重點、難點:
哪一位上的數(shù)相加滿十,要向前一位進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數(shù)相加時,要記得加上進上來的1
學情分析:
本課是在二年級下冊“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的基礎上教學的,學生在二年級已經(jīng)學習了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本課主要學習三位數(shù)加三位數(shù)中連續(xù)進位加,這是學生學習筆算加法的難點。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導出新知
1.口算:9+6= 5+5= 6+8= 8+6+1= 8+2+1= 6+5+1
2.求34與22的和。全班齊練,教師巡視,做完后集體訂正。
筆算不進位加法要注意什么呢?(相同數(shù)位對齊。從個位加起。)
強調:哪一位上的數(shù)相加滿十,要向前一位進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數(shù)相加時,要記得加上進上來的1。
二、學習新課
1.導入新課,出示課題:剛才的復習,是前面剛剛學過的進位加法,同學們掌握得很好。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進位加,但和前
面學的稍有不同,今天要學習的是不連續(xù)進位加(板書課題)
2.教學例1
學生嘗試擺小棒求得98+25的結果(允許有各種方法。)小組合作討論喜歡哪種方法,引導研究課本中的方法。
提問:先加哪一部分,單根的8根和5根怎樣加?給8根小棒湊幾根就是10根?(8+2+3=13)滿了10根可以捆成一捆,捆好舉起來讓大家看看,放在哪里呢?
10個1根捆成1捆,也就是1個十,放在整捆小棒下面。 再加整捆小棒,9捆加2捆再加這1捆,一共有12捆小棒零3根。 指著圖問:這一捆小棒哪里來的? 把單根小棒合起來,滿了10根就捆成一捆,放在整捆小棒下面。
教師小結:單根合起來滿十就可以捆成一捆,放在整捆下面,表示1個十。
列豎式計算。
學生自由書寫豎式,再討論哪一種合理。 這道題的豎式怎么寫?(個位和個位對齊,十位和十位對齊。)從哪一位加起呢?(從個位加起。)那么豎式中個位相加的得數(shù)怎樣寫呢?想一想:小棒應該怎樣擺?
獨立完成計算。(兩個學生板演,其余同學在書上完成。)
講評:同桌口述并檢查,在進位時“1”寫的位置對不對,做進位加法時,是否漏寫1或忘加1。
三、 鞏固練習
1、 一做第1題:直接在書本上計算,指明學生板演,集體講評
2、 第2題:求出每一個胡蘿卜上的算式的得數(shù)。
3、練習四第1題:連一連
4、練習四第2題:地球儀85元,書包48元,買一個地球儀和一個書包一共要多少錢?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四、全課總結:今天我們學習了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不連續(xù)進位加法,大家做題時一定要認真仔細。
五、布置作業(yè):練習四第3題
在教學這個內容時,教師要注意強調相同數(shù)位對齊,告訴學生進位的小1必須要寫出來,能列豎式的就要列出豎式,養(yǎng)成一個好的習慣。學生練習中的應用題,強調寫出完整的答句。
《進位加》教案4
合作探究,悟算理。
。1)教師為學生提供了許多的學具,(例如:小棒、方塊、計數(shù)器等)學生可以用,也可以在練習紙上寫一寫、算一算、畫一畫。小組內先商量一下,選擇哪種學具幫助問題的解決。
。2)老師提要求,小組合作先擺一擺,再說一說,進行交流,還可以把擺的過程記錄下來。
學生動筆算算試試。找一名學生板演,并說一說計算過程。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比較,結果都是42,從哪一位加起比較好?
(1)教師談話:剛才通過動手做一做,左邊魚缸里有多少條魚我們解決了,還要解決右邊魚缸里有多少條魚,打開書,做在書上。
(2)學生板演并說一說計算過程。
(3)教師引導學生觀察這兩道題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和以前的計算題有什么不同?
揭示課題
。1)教師: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進位加法(板書課題)
。2)在做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進位加法時,都要注意什么?
小結:相同數(shù)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個位滿十向十位進一。
解決學生提出的其它問題。
過渡語:同學們算的都很好,剛才我們游覽了海底世界,參觀了展廳,接下來我們到海灘上去玩一玩。
[評析:仿例練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算理,通過觀察、思考發(fā)現(xiàn)新知識的特點,并且引導學生自己說出計算時應注意的問題,不僅獲取了知識,而且從中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聯(lián)系實際,應用拓展
出示右邊的情境圖,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然后解決練習題中的問題。
1、猜一猜貝殼下面的數(shù)是幾。
說一說你是怎樣算的,怎樣想的?
2、判斷。
先獨立思考,再舉判斷卡判斷。
3、猜一猜,小海龜可能是幾?
學生有可能會說出許多不同的答案,
同時還要引導學生說出自己是怎樣想的。
。墼O計意圖: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情境中的數(shù)學問題,生動有趣,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學生體會到知識產(chǎn)生于生活情境中,又應用到生活中去。]
全課總結,升華知識
下課鈴聲響起,老師評價在這節(jié)數(shù)學課中,同學們學習的非常認真,有些貝殼想送給他們,了解男生有幾人,女生有幾人,然后引導學生思考50個貝殼夠不夠,并試著說出自己是怎么知道的。
《進位加》教案5
設計說明
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不進位)、整十數(shù)是在學生學習了整十數(shù)加一位數(shù)和整十數(shù)加整十數(shù)的基礎上進行的。本節(jié)課著重解決的是相同數(shù)位上的數(shù)相加的問題,結合這一點,這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如下:
1.在操作活動中,理解算理。
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特點,采用合作擺小棒——展示擺法——交流算法——歸納算法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在一系列擺、想、說、議、聽的活動中,由具體到抽象逐步加深認識,使抽象的算理形象化,促進學生對算法的掌握和對算理的理解。這樣的教學既發(fā)展了學生的思維,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2.回顧計算過程,明確算法。
在學生用擺小棒的方法得出計算結果后,讓學生回顧自己的計算過程,并對比兩道算式的計算方法,通過對比,讓學生明確十位上的數(shù)和十位上的數(shù)相加、個位上的數(shù)和個位上的數(shù)相加的道理,然后總結出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不進位)、整十數(shù)的計算方法,即相同數(shù)位上的數(shù)才能直接相加。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小棒
學生準備 小棒
教學過程
⊙游戲激趣,復習舊知
老師知道同學們都愛做游戲,于是就想在課前和大家玩一個“問答游戲”,我來問你來答,看一看咱們班誰的反應快,誰又能說得對,大家準備好了嗎?
幻燈片出示口算題:
20+20= 20+7=
60+30= 40+5=
30+50= 30+8=
仔細觀察這兩組題目,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預設
生1:整十數(shù)加整十數(shù)時可以直接把十位上的數(shù)相加。
生2:幾十加幾就得幾十幾。
引入新課,板書課題:整十數(shù)加一位數(shù)(不進位)、整十數(shù)。
設計意圖:從學生喜聞樂見的游戲入手,復習學過的知識,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創(chuàng)設情境,自主探究
(一)情境導入,提出問題
1.課件出示教材64頁例1情境圖。仔細觀察,和同桌說一說你得到了哪些數(shù)學信息。
2.交流發(fā)現(xiàn)的數(shù)學信息。
預設
生:小林寫了25個字,還要寫2個字。
3.你能根據(jù)所得到的數(shù)學信息提出數(shù)學問題嗎?
預設
生:小林一共要寫多少個字?
師:怎樣列式?
生:求小林一共要寫多少個字,就是把小林寫完的和要寫的字的個數(shù)合起來,列式是25+2。
(生回答,師板書列式:25+2=)
4.出示另一條數(shù)學信息:“我才寫了20個字”,你們能根據(jù)這條數(shù)學信息,再提出一個數(shù)學問題嗎?(給學生時間考慮)
預設
生:小林和小紅已經(jīng)寫了多少個字?
(生回答,師板書列式:25+20=)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己觀察情境圖收集信息,然后提出數(shù)學問題,能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收集信息的能力以及學生的問題意識。
《進位加》教案6
教學內容:
課本第52-53頁例題,想想做做第1-4題。
教學要求:
1.使學生經(jīng)歷探索不退位的三位數(shù)減三位數(shù)計算方法的過程。
2.學會減法的驗算。
教學重點:
通過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經(jīng)歷算法的發(fā)展過程,鼓勵學生自己探索驗算的方法,養(yǎng)成驗算的習慣。
教學難點:
讓學生經(jīng)歷算法的發(fā)展過程。
教具準備:
小黑板、掛圖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自我加減
一.復習引入
1.口算
教學過程
自我加減
1)500-40-309-6
口算時說說每道題是怎樣想的?
說明:相同數(shù)位上的數(shù)才能相加減。
2)13-572-5048-48+522+5044+4
問:每組題中的兩道算式,得數(shù)之間有什么關系?
。ㄖ该f,認識:差+減數(shù)=被減數(shù)。)
2.筆算
43-2168-7
指名板演,說一說筆算兩位數(shù)減法要怎樣算?
3.導入新課: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千以內的筆算減法。
。ò鍟n題:不退位減法)
二.新授
1.教學例題:出示書架圖。
問:從圖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指名說:3個書架分別有民間故事書185本;童話書210本;兒童小說335本。)
1)問:兒童小說比童話多多少本?怎么列式?
指名說,師板書:335-210=(本)
你能什么辦法得到結果?你會計算嗎?
(生寫在草稿本上。自己寫一寫,再同桌互查。)
指名上黑板寫,全班核對。
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ㄗ⒁猓簲(shù)位對讀齊,從個位算起。)
2)你會驗算嗎?
討論,再算一遍或用加法驗算
(生試算,再指名上黑板寫)
3)圖上還告訴我們什么條件?
同桌互說后匯報。
4)你能提出哪些問題?
生獨立思考,四人小組互說
指名提問,再指名回答。
三.鞏固練習
1.想想做做第1題。
1)生自己完成這些題目并認真驗算。
2)請4位小朋友上來完成這些題目。
3)核對答案。
4)師:他驗算的對嗎?你是怎樣驗算?
2.想想做做第2題。
1)用豎式計算時要注意些什么?
教學過程
《進位加》教案7
教學目標:
1. 理解掌握兩位數(shù)進位加法的口算能力。
2. 利用學生已有的口算知識,探究出兩位數(shù)加法的計算方法,探索出算法思維,算法多樣化。
3. 能用兩位數(shù)進位加法的口算知識解決問題。
4. 估算初步。
教學重點:
理解掌握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進位)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訓練算法思維、對不同算法的分析。
教具準備:
位值表、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大屏幕出示口算(5道題)
師:我們先來口算幾道題目,看題在答題紙上寫答案,開始!
(核對答案)
師:這些都是我們已經(jīng)學過的口算,今天我們就用學過的知識來學習一些新的本領。
二、新授
1. 口算 38+25
。ǔ鍪緞痈挟嬅妫
問:這是什么地方?里面有些什么?
師:今天小胖來玩具店準備買兩樣玩具,他買了什么呢?看!
。ㄒ恢蛔闱蚝鸵患芡婢唢w機)
你們能估算一下大概要花多少錢?
。▽W生答,師暫不下結論)
師:那么到底38+25等于多少?這就是今天要學習的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進位加法口算。
。ǔ鍪菊n題)
2.計算方法探究
師:你們能用學過的知識,利用手中的位值表,想想,圈圈,用一些方法來解決。
(師巡視,請2個學生回答)
。1)30+20=50 8+5=13 50+13=63
。2)38+2=40 40+23=63
師:原來買這兩樣玩具要63元。
。ㄖ钢诎迳系奈恢当恚
師:這兩種方法很不錯。還有其他方法呢?你們可以再圈圈,試試?
。ㄔ僬垉蓚同學)
(3)38+20=58 58+5=63
。4)35+25=60 60+3=63
師:真了不起,你們用了不同的方法口算出38+25的答案。這些內容在書上也有,我們看書上有3種方法,你們想出的方法比它還要多。仔細看看,看得懂嗎?像這樣在位值表上圈圈,畫畫有什么好處?
(本著“留足夠的空間,讓學生去感受、理解知識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過程”的理念,教師引導學生體驗學習方法———把新知識轉化成已經(jīng)學過的知識,解決問題。在討論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團對協(xié)作能力,在匯報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練習 1
師:我們現(xiàn)在從這個玩具商店挑兩件玩具,你看 38+29 挑的是什么? 34+28 又是什么玩具,那么該付多少錢?你能很快口算嗎?拿出練習紙,想想,把答案寫下來,如果有的同學有困難,也可以在下面的位值表上先圈后寫。
(請2個同學)
2. 學生任意選兩樣玩具,口算價格,在小組內交流
師:現(xiàn)在如果給你兩樣玩具,你會怎么選,要付多少錢?請你們說給小組同學聽聽!
(學生自由說,教師巡視去聽,請兩個學生說。)
。ㄍㄟ^這一層次的練習,學生在這一節(jié)課里將不再是獲得簡單的數(shù)學知識,而是學會了終生受用的學習方法。)
四、總結
師:剛才我們學了些什么新本領?
《進位加》教案8
教學目標:
1、使同學在實際情境中,正確計算100以內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進位加法。
2、在觀察中培養(yǎng)同學的創(chuàng)新意識,訓練同學思維的靈活性,在操作、討論、交流中培養(yǎng)同學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出多樣化的算法。
3、培養(yǎng)同學的合作意識和學習興趣,使同學想學、樂學、會學。
4、對同學進行愛家鄉(xiāng)的教育,并培養(yǎng)同學的環(huán)保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正確計算100以內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進位加法。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指名口答:
5+8=
9+4=
7+9=
6+7=
6+6=
4+7=
8+5=
8+8=
6+44=
36-5=
45+30=
75-40=
48-3=
57+3=
69-6=
34+5=
2、豎式計算:
23+35=
42+34=
41+56=
34+15=
先讓同學獨立完成,然后指名說說筆算加法要注意什么?
二、新授:
1、過渡:有兩個小朋友,課余時間喜歡集郵,請看(課件出示主題圖)
根據(jù)這兩個條件提一個加法問題,用算式解答
2、研討算法
同學回答師板書:34+16=
這是一個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怎么計算?讓同學考慮指名回答。
畫小棒,豎式計算。根據(jù)同學的回答相機板書和課件出示小棒圖和豎式
3 4
+1 6
3、小結算法:
相機板書:(1)相同數(shù)位對齊。
(2)從個位加起
。3)個位相加滿十,向十位進一。
4、試一試:
5、想想做做1
三、鞏固練習:
1、五一節(jié)有沒有出去玩?(課件出示照片)這里是哪里?(九濱廣場)
我們宜興山青水秀,人杰地靈。這里有幾張是楊老師去游玩時拍下來的照片。以后假期里到森林公園、宜園去領略一下我們家鄉(xiāng)的自然風光,順便拍一些照片留作紀念。你們瞧,兩個小朋友正在拍照了,這上面告訴了我們什么信息?怎么解決?
2、好的環(huán)境需要我們來呵護,請看,一位游客正在扔垃圾呢!
那兩個小朋友正在澆花呢!告訴我們什么?要我們求什么?
3、那些小朋友在干嗎呢?告訴了我們什么?你會提加法問題嗎?怎么解決?
。〒鞆U電池)
《進位加》教案9
一、教學內容書P11例3的內容。
二、教學目標
使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知道個位上的數(shù)相加滿10,要向十位進1的道理。學會正確計算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進位加法。
三、教學重、難點
理解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的算理和計算方法。
四、教具、學具準備
計數(shù)器、小棒、主題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板算。34+53
2.口算。
。1)7+68+49+56+8
7+55+86+64+6
3.訂正板算。
提問:做筆算加法時要注意什么?怎樣寫豎式?從哪位加起?
4.導入新課。
提問:如果將34+53這道題中的34改成37。變成37+53,那么在計算時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呢?(個位相加滿十)
教師說明:個位上的數(shù)相加夠十了,我們可以說,個位相加滿十,計算時遇到個位相加滿十的題怎樣計算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新知識。
二、新課。
1.看教科書P11例3。
。1)二(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輛車嗎?
提問:看這幅圖能直接回答這個問題嗎?為什么?怎樣才能回答?
看P8回答:二(1)班有多少人?(36人)
二(3)班有多少人?(35人)
兩個班一共有多少人?請列式
列式:36+35=
怎樣算36+35,先用小棒擺一擺,算一算。
請同學說說用小木棒是怎樣算的。
提問:小棒的3捆與5捆合起來是幾捆?表示幾個什么?小棒的3捆與5捆合起來是幾捆?表示幾個什么?小棒的6根和5根合起來是幾根?表示幾個什么?
得到6捆11根
提問:11根里有沒有10個一,10個一是()個十,夠10個一可以怎樣?(捆起來)捆起來是1個什么?(一個十)也就是1捆。這時我們再算算一共有幾捆幾根?(7捆1根也就是幾個十和幾個一?(7個十和6個一)合起來是多少?(71)
追問:3捆加3捆是6捆,為什么現(xiàn)在成7捆了,多的1捆是哪來的?
教師說明:6根加5根是11根,也就是11個一,10個一捆成1捆,變成1個十,1個十放在十位,同學們記住,這就是個位相加滿十了,是一個十,要把它放在十位上,叫做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
追問:個位滿十,十是10個什么?(10個一)
向十位進1,1是1個什么?(1個十)
。2)根據(jù)上面用小棒擺的過程,寫豎式算一算。
提問:怎樣寫豎式?(相同數(shù)位對齊。)
36
+35
提問:從哪位加起?從個位加起好算,還是從十位加起好算?說說你的想法?
請看書上是怎樣告訴我們的?(從個位加起。)
教師說明:筆算加法時要從個位加起。
提問:個位6加5等于幾?(11)
個位滿十了,要把這個十放在哪位上?放在十位上要寫幾?為什么寫1?
教師說明;個位滿十,要把這個十放在十位上,十位上只能寫1,這就叫做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
提問:向十位進1的1,寫在哪兒?書上是怎樣告訴我們的?為什么不能寫在橫線下面?
教師說明: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可以在十位上靠近橫線的地方寫個小1,這個小1,叫做進位1。表示向十位進1,在十位上寫1。
36
+315
1
提問:十位上怎么算呢?互相說說看。
你能說說十位上的7是怎樣得來的?
教師說明;十位上,3個十加3個十是6個十,算到這里還沒算完,還要加上個位進上來的1個十,也就是7個十,所以十位應該寫7,然后再在橫式等號后面寫71。
36
+315
71
請同學說說計算過程。
提問:通過計算,二(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輛車嗎?為什么?
2.請同學用剛學到的方法在練習本上做復習中老師改過的題37+53邊做邊說計算過程。
提示:個位7加3得10,個位滿10,怎么辦?該怎樣寫?
教師說明:個位7加3得10,滿10向十位進1,個位寫0。
3.學生獨立做教科書P11做一做中的兩題。
注意下邊的提示,邊做邊說過程。
4.小結。
提問:今天咱們學習了什么知識?
板書: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
提問:與復習板演題比較,都是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筆算,它們有什么不同?
復習:個位相加不滿十。
新課:個位相加滿十。
師講:像今天這樣個位相加滿十,就要向十位進1的加法,就叫進位加法。
板書:進位加法。
提問: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筆算,我們要注意什么?
三、小結:
筆算加法要注意:要把相同數(shù)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
提問:書上的.小朋友還告訴我們也可以從十位加起,如果從十位加起,要注意什么?
教師說明:筆算加法還可以從十位算起,算十位,一定要看個位滿不滿十,個位滿十,十位相加的和要多1。
四、練習。
1.小紅和爸爸去海洋館參觀,成人票36元,兒童票18元,小明和爸爸一共要花多少錢?
列式:
寫豎式:()
()
()
答:小明和爸爸一共要花()元錢。
答:小明和爸爸一共要花()元錢。
提問: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列式解答。
2.做教科書P13練習二的第3題.在書上做,請同學邊擺邊算邊說過程.
3.筆算下面各題.獨立在本上做,教師邊巡視邊檢查.
25+63=76+5=32+28=
板書設計:
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進位加法)
36+35=
3636
+315+315
《進位加》教案10
教學目標
1、 經(jīng)歷探索8加幾的計算方法的過程,能正確計算8加幾的加法。
2、 能運用所學的知識,提出并解決相應的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掌握8加幾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體會不同的“湊十”方法。
教學方法 問題探究
教具準備CAI課件,小棒。
教學活動設計 修訂
一、游戲導入
師:我們來做一做找朋友的游戲,老師問你們答。9的好朋友是幾?
二、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還記得春姑娘來了,萬物都睜開了眼睛,冰雪融化了,柳樹發(fā)芽了,動物們樂了,這種景色美嗎?
師:為了讓天更藍,水更綠,人們將每年的3月12日定為植樹節(jié),這一天人們都要種很多很多的樹綠化我們的環(huán)境,學校也為了保護環(huán)境,使小朋友有更好的學習氛圍,淘氣他們在校園里開展了植樹活動,這是他們一年級兩個班的植樹情況:[出示課件] 先引導學生觀察情境圖,
數(shù)一數(shù)一班種了幾棵樹?
師:我們再來看看二班種了幾棵樹?
師:從圖中你都知道哪些數(shù)學信息?可以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呢?
三 、探索新知
1、師:我們來一起解決“兩個班一共植了多少棵?”
想一想,你是如何列式呢?
生:8+6或6+8
2、師:請同學們先試著做一做,可以把我們的好朋友小棒找來幫忙,用它來幫一幫。
師:把你認為好的想法說給小組的同學們聽聽吧!
3、 全班交流8+6你是怎樣算的?
誰來展示一下你們小組的方法?
小組討論交流,尋找最優(yōu)計算方法。
4、觀察這兩個算式,看看它們有什么共同點?這兩種方法你覺得哪個計算更簡便呢?
5、試一試8+8=7+8=8+4=5+8=
6、小結: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學會8+幾的加法,在計算時,我們往往看大數(shù),分小數(shù),先湊十,在計算,這樣計算起來更簡便。
四、鞏固練習
1、圈一圈,算一算。
讀圖,動手圈一圈,如:先把10個圈在一起,再計算出結果。
2、指導完成練一練。
第1題:通過擺一擺,結合數(shù)學模型來鞏固“湊十”法。
第2題:通過圈一圈,算一算,體會“湊十”的過程,鞏固“湊十”的計算方法。
第3題:結合圖進一步鞏固進位加法。
第5題:通過連一連來鞏固進位加法。
第6題目的:結合生活實際問題,運用進位加法來解決問題。
五、在這節(jié)課有哪些收獲?請一位小朋友給大家說一說。還有哪些問題沒有解決?
板書設計 有幾棵樹(8加幾)
8 + 6 = 14 8 + 6 = 14
作業(yè)設計 練一練 P82 第4題。
課后反思
《進位加》教案11
一、教學目標
1.理解100以內的兩位數(shù)不進位加法算理,掌握筆算方法,能正確用豎式計算。
2.學生經(jīng)歷探索兩位數(shù)不進位加法的筆算方法過程,體會計算的多樣性。
3.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練習,培養(yǎng)學生認真計算的良好習慣
二、教學重點
利用學生已有的計算經(jīng)驗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正確計算。
三、教學難點
理解兩位數(shù)不進位加法的算理,并能正確計算。
四、教學具準備
投影、視頻、答題紙、小棒。
五、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好!今天我們要開始新一單元的學習了,我們要在以前學習的基礎上繼續(xù)學習“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教師板書課題: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
展示圖片1:11頁主題圖ppt主題圖,
你能找到哪些數(shù)學信息?
生:二(1)班35人,二(2)班32人,二(3)班37人,二(4)班34人,每個班由兩名老師帶隊。
師:同學們發(fā)現(xiàn)這么多數(shù)學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
生:每個班與老師一共多少人。如:二(1)班和老師一共有多少人?……
兩個班一共多少人。如:二(1)班和二(2)班一共多少人等!
師:那我們就先來解決“二1班學生和他們班的帶隊老師一共多少人?”這個問題。
。ǘ┨骄啃轮
1.學習例1出示圖片2
。1)看圖片,二(1)班和老師一共有多少人?怎樣解決這個問題?
生:35+2,師板書
出示圖片3
。2)結合口算,感悟加法的算理
師:這是我們以前學過的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你能口算出得數(shù)嗎?
預設1:口算:5+2=7 30+7=37追問:為什么用個位上的5加2?
結合擺小棒,探究加法豎式的寫法及用豎式筆算的方法和算理。
師:怎樣筆算呢?我們用擺小棒的方法試一試。
學生用擺小棒,師巡視。
組織學生交流擺小棒計算“35+2”的方法和過程,教師出示小棒圖。
學生有35人,先擺3捆零5根小棒;帶隊老師有2人,接著擺2根小棒。把5根小棒與2根小棒合起來是7根,一共是3捆零7根小棒,也就是35加2等于37.
教師引導學生根據(jù)擺小棒的過程寫出加法豎式,并計算。利用課件演示算理。
出示圖片4
筆算時,第二個加數(shù)寫在什么位置?為什么?
小結: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個位要與個位上的數(shù)相加,筆算時個位與個位對齊。
教師板演算法,并對應展示口訣:
數(shù)字分開,數(shù)位對齊,從個位算起。
。3)練習:做一做,圖5
2.學習例2
。1)看圖片(乘車圖片6)提出問題
師: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學生,怎樣解答呢?
板書算式:35+32=( )
。2)自主探究
師:同學們,你們能自己試一試嗎?我們可以先用小棒擺一擺,也可以算一算。算完后和同桌說說自己是怎樣算的?
。3)合作交流
、僭谟嫈(shù)器上撥珠子
先在十位上撥3個珠子表示3個十,在個位撥5個珠子表示5個一;再在十位上撥3個珠子表示3個十,在個位撥2個珠子表示2個一,合起來就是67。
、跀[小棒
師:有的同學是這樣擺的,先擺3捆與5個單根 ,再擺3捆和2個單根(上下擺放),合起來就是6捆零7根就是67根。
鼓勵學生質疑:為什么整捆和整捆的合在一起,單根的和單根的合在一起?
播放動畫
、劭谒愕姆椒
30+30=60,5+2=7,60+7=67
④豎式計算 出示圖7
師問:為什么5和2對齊?3和3對齊?
師:個位和個位上的數(shù)對齊,十位和十位上的數(shù)對齊,就是相同數(shù)位對齊。
老師板書豎式的寫法,讓學生觀察。
生1:您是先算個位5+2=7,再算十位3+3=6,也就是6個十,把6寫在十位。
師:你們有什么想問的問題嗎?
。4)算法對比,理法勾聯(lián)
指著豎式結果中的“7”,在擺小棒的時候,指的是什么?在撥計數(shù)器的時候,指的是什么?在口算的時候指的是哪個算式? 豎式結果中的“6”,是在擺小棒的時候,指的是什么?在撥計數(shù)器的時候,指的是什么?在口算的時候指的是哪個算式?
做P13 第2題“做一做”(學生獨立做,教師檢查。)
提問:寫豎式注意什么?你是從哪位加起的?還可以怎樣加?做完后別忘了什么?
小結:寫豎式時要注意相同數(shù)位對齊,也就是十位和十位對齊,個位和個位對齊,計算時從個位加起,也可以從十位加起,做完后別忘了寫橫式等號后面的得數(shù)。
。ㄈ┩卣寡由
1.看圖寫豎式。(P12第2題)
學生獨立列豎式計算,教師巡視,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給予指導。
2.下面的計算對嗎?把錯誤的改正過來。
3.同學們?yōu)樨毨У貐^(qū)的小朋友捐款,二(1)班捐了56元,二(2)捐了43元。兩個班一共捐了多少元?
(四)課堂小結
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呢?
《進位加》教案12
一、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認真觀察情景圖,全面了解畫面內容。使學生初步了解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知識,從小養(yǎng)成自覺遵守交通安全的良好習慣。
2、引導學生利用舊知識,學會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不進位加法。
二、教學重點難點
1、豎式計算的書寫格式。
2、筆算的計算順序。
三、教具學具
教材第14頁的情景圖,小棒。
四、教學過程
。ㄒ唬⿵土暸f知
回顧一下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知識?這節(jié)課讓我們來學習<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生、請自己寫一道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加法算式。
指名學生板演:36+32=
讓板演的同學口述計算過程、
師問:在筆算列豎式時應該注意什么呢?:
1、相同數(shù)位對齊;
2、從個位加起、
2、20+30= 50+26= 92+4=
61+25= 5+23= 34+3=
。ǘ⑶榫皩,激發(fā)興趣
觀察第14頁主題圖。問: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學生?
(三)、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教學例
我們來計算二(1)班和二(3)班共有學生人數(shù)。
師:35+37=
2、新課小結:今天學的內容有什么特點?你能給這種算式取個名字嗎?板書課題:進位加法。
3、 總結算法。先獨立思考再小組交流。指名匯報,引導學生總結:要把相同數(shù)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學生匯報后師用多媒體出示)
(四)、方法應用
師:根據(jù)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誰能說一道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加法式題?
學生出題,師板書。
小組同學分工合作,每人做一道,看哪個小組能在最短的時間里最準確地做完這些題目。
。ㄎ澹、課堂檢測
1、做一做(教材14頁)
56 46 29 25
+ 37 +24 + 5 +36
—— —— —— ——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學生能更為熟練地掌握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
2、教材15頁的第3題
[設計意圖]這道題的設計是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又應服務于生活,數(shù)學在生活中的價值。
3、創(chuàng)新訓練:
誰先正確算出紅花表示的數(shù),就把這朵紅花獎給誰。
2()4 7()2 3 6
+ 6 9 +()9 + 2 8 +()9
———— ———— ———— ————
9 4 8 6 6 0 5()
[設計意圖]這樣的練習題,不僅可以使學生學會本節(jié)課的知識,而且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使學生學會思考。
。┬」(jié)談收獲
小朋友,這節(jié)課里有什么收獲?你還有什么問題嗎?
[設計意圖]本設計的目的是提煉加深學生對進位加法的認識,同時引發(fā)學生更多的思考。
《進位加》教案13
教學目標
復習鞏固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進位加,并能正確計算。
教學重難點
鞏固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進位加,并能正確計算。
教學準備課時
安排1
教學過程:
1、上層857911
下層2727272727
一共
。ǹ梢宰寣W生先計算得數(shù),再進行比較,看一看有什么規(guī)律,也可以讓學生先觀察有什么規(guī)律,再進行計算)
2、吹泡泡
3、森林醫(yī)生
森林里有幾棵小樹生病了,啄木鳥醫(yī)生飛來給小樹捉蟲子,同學們,你們能向啄木鳥一樣,很快找出病因嗎?
4、找帽子
我們來做個找帽子的游戲。
5、兔哥哥采了多少個?
□○□=□(個)
6.(1)買和要花多少錢?
□○□=□(元)
(2)買和要花多少錢?
□○□=□(元)
7.填“>”“<”或“=”
12+9○11+932+7○7+32
67-4○67+424+7○24+70
6+38○36+815+8○15+9
(做完后組織學生交流,鼓勵學生對算式進行比較)
8、游戲:小猴摘桃
《進位加》教案14
教學內容:
二年級上冊第11頁情境圖,第12———13頁例1、例2
學情分析:
因為學生已經(jīng)學會兩位數(shù)加整十數(shù)和一位數(shù)口算的方法,已經(jīng)有了一定得口算基礎。而本節(jié)課就是在這個基礎上進行學習不進位加法的筆算方法新知識,并通過動手操作,交流的方法突破新課的難點,從而更好地獲取知識。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100以內的兩位數(shù)不進位加法的算理,掌握筆算方法,能正確用豎式計算兩位數(shù)的不進位加法。
2、使學生經(jīng)歷探索兩位數(shù)不進位加法筆算方法的過程,體會到兩位數(shù)不進位加法計算方法的多樣性。
3、運用兩位數(shù)不進位加法計算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的過程。
教學重點:
掌握兩位數(shù)不進位加法的筆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用豎式計算兩位數(shù)不進位加法的計算順序。
教學準備:
情境圖。
教學過程:
。ㄒ唬⿵土晫
。ǘ┬率
1、教學情境圖
。1)導入。
教師:學校組織二年級的同學去參觀博物館?,他們來到了博物館門前,小精靈明明正熱情地歡迎他們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吧(出示情景圖)
。2)引導學生看懂情景圖。
。3)學生收集情景圖中的數(shù)學信息。(每班人數(shù)、每班有2名帶隊教師。)
2、教學例1
。1)導入。
(2)引導學生列式,并揭示課題。
教師:要求二(1)班學生和他們班的帶隊老師一共有多少人,該怎樣列式呢?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35+2=
教師板書課題:加法。
。3)結合口算,感悟加法的算理。
。4)探究加法豎式的寫法及用豎式筆算的方法和算理。
。5)組織學生分組討論,明確筆算加法的計算方法。
3、教學例2
(1)導入。
教師:剛才我們通過計算,知道二(1)班學生和他們班的帶隊老師一共有37人,那么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學生呢(邊說邊出示例2)?
(2)指名學生說出算式,教師板書:35+32=
。3)組織學生嘗試計算。
。4)鞏固兩位數(shù)筆算加法的計算方法。
三、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同學們有什么收獲呢?
四、課堂作業(yè)
第12頁“做一做”第1題、第2題。
第13頁“做一做”第1題、第2題。
《進位加》教案15
教學目標:
1、探索并掌握兩位數(shù)加法(不進位)的計算方法,學會用豎式計算兩位數(shù)加法(不進位)。
2、能運用加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教學重點:
掌握加法筆算的對位方法,掌握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
理解“對位”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百以內的不進位加法。
首先,我們先來復習我們之前就學過的一個知識,就是十以內的加法。
教師隨機說出十以內的加法,同學快速說出答案。這樣經(jīng)過大約五分鐘的反復練習,使同學對之前學的十以內的加法進行很好的復習和鞏固,為新知識的學習打下基礎。
二、學習新知。
1、教學例1。
師:大家翻到課本的第11頁,看這幅圖。
通過觀察圖畫,組織學生討論從圖畫中可以得到哪些信息,教師進行點評和總結。
師:大家再翻到課本的第12頁,看例題1。
在學生看題的同時,板書:“例1、二(1)班學生和本班的帶隊老師一共多少人?” 教師引導學生審題,分析題意,找出有用的數(shù)據(jù)。
師:現(xiàn)在誰能告訴我,這個題怎么算? 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算式:35+2=。
師:很好,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列出了算式,怎么計算呢,哪位聰明的同學能告訴我? 同學們積極發(fā)言,教師點評,總結不同的算法。
師:很好,大家都會用自己的方法來計算。今天老師要教大家一個新的方法,那就是列豎式計算,大家看黑板。
師:我們首先用數(shù)小棒的方法來計算這道題?磿系膱D,大家討論一下怎么用數(shù)小棒的方法來算。
根據(jù)學生的討論進行總結,重點突出在數(shù)小棒的方法中,將整十的和不足十的零散小棒分開計算。
師:現(xiàn)在我們學習怎樣寫豎式,其實就是把數(shù)小棒的方法用數(shù)字表示出來。大家看黑板。
教師板書豎式:
35+ 2
師:大家看黑板,看看這個豎式有什么特點。我們一起來討論一下。
根據(jù)學生的討論結果進行總結和點評,歸納出加法豎式的幾個特點:一是個位與個位對齊,十位與十位對齊;二是加號和橫線缺一不可,加號表示加法,而橫線是把加數(shù)與和分隔開來。
師:現(xiàn)在我們知道了豎式的寫法,接下來我們看一看怎樣計算。
邊板書邊講解:從個位開始加,將上下兩個數(shù)的個位加起來,寫在橫線下,然后再加十位,和寫在橫線下。注意引導學生通過數(shù)小棒的計算過程理解加法豎式的運算方法。注意強調豎式的計算應從個位加起,先算個位再算十位,得出的和也應該與加數(shù)各位對齊。
在講解例題結束后,再次強調和總結不進位加法豎式的計算方法和書寫規(guī)范。
2、鞏固練習。
師:現(xiàn)在大家都應該會用豎式計算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的不進位加法了,我現(xiàn)在就請幾個同學上來完成做一做的練習來檢驗一下大家都有沒有學會,看一看我們能不能把新學的知識運用起來。
請五位同學上講臺做題。其他同學在練習本上做。
32+6=24+3=5+43=21+3=4+33=
強調:列豎式、注意書寫規(guī)范、計算正確。
對五位同學做的進行點評,好的予以表揚,不好的指出錯在了哪里,進行更正,并強調正確的書寫規(guī)范。
3、教學例2。
師:請大家看課本13頁的例題2。
板書:“例2、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學生?” 教師引導同學分析題意,找出有用數(shù)據(jù),并列式。 板書算式:35+32=。
師:我們之前已經(jīng)學習了怎樣用豎式來計算加法,只是我們之前算的都是一個兩位數(shù)加一個一位數(shù),現(xiàn)在兩個加數(shù)都是兩位數(shù),該怎么用豎式計算呢?同學們先在練習本上試著列豎式計算一下。
教師根據(jù)學生列豎式計算的情況,總結計算方法,教師板書豎式:
35+ 3267
4、小結。
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不進位加法列豎式計算的方法,著重強調幾點:各位對齊、加號與橫線、從個位加起。
師:相信同學們現(xiàn)在也會計算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了,我們就來練習一下。 請四位同學上講臺算做一做的題。其他同學在練習本上計算。
33+43=24+61=53+22=37+40=
根據(jù)同學做的情況進行講評。再次強調不進位加法豎式的書寫規(guī)范和計算方法。
三、總結。
【《進位加》教案15篇】相關文章:
1.《進位加》教案
5.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連續(xù)進位加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