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上冊數(shù)學《文具》優(yōu)質教案五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上冊數(shù)學《文具》優(yōu)質教案五篇1
教學目的:
1、結合實際情境,探索并掌握除數(shù)是整十數(shù)的除法的算法,并能進行正確的計算。
2、能運用所學的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能掌握除數(shù)是整十數(shù)除法的算理。
教學難點: 能掌握除數(shù)是整十數(shù)除法的算理。
教學準備:10元人民幣八張。
教學方法:合作探究,交流歸納。
一、情境導入
星期天,同學們來到文具店準備購買一些文具送給災區(qū)小朋
友,文具店里的文具琳瑯滿目。同學們的捐款共計80元,如果用這些錢買書包,可以買多少個呢?
二、探索計算方法
1、算一算,經歷交流豎式計算的算法。
。1)學生列式,說清理由。
。2)學生先自行計算。講解計算過程,方法多樣。
。3)重點討論豎式計算,講清“4為什么寫在個位上”。
2、估一估,算一算。
。1)如果有140元錢,可以買幾個鉛筆盒呢?學生獨立解答。
。2)先估一估,大概可以買幾個,再與實結果比較,得到答案。
教師盡量給學生提供思考探索的時間,給學生合作交流的機會,確立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
讓學生在現(xiàn)實的估算背景之下,經歷有層次的探索活動,使學生感受到估算的價值及估算與精算的區(qū)別,進一步使學生明確商的定位問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3)小組討論“商7為什么與個位對齊”的問題。
三、鞏固練習
1、完成“試一試”第1題。
學生通過口算、估算、列豎式等多種形式尋求答案。
2、完成“試一試”第2題。
讓學生根據(jù)情境去實際靠,提出問題后指名解答。
3、完成“試一試”第3題。
使學生感受估算與精算的區(qū)別。
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鞏固新知。
四、總結談話
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哪些數(shù)學知識?
教學反思
學生完成課堂練習時,我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在做三位數(shù)除以整十數(shù)時,都出現(xiàn)商的位置寫錯的現(xiàn)象。于是我馬上調整都教學設計,出了一道136*8練習題讓學生做完后說一說自己是怎樣做的,然后再讓學生想一想、說一說,如果把“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除法的計算方法”遷移到“除數(shù)是整十數(shù)的除法”中來,我們應怎樣確定好商的位置呢?經過這個對比與解法的“搬家”活動的過程,學生對“除數(shù)是整十數(shù)的除法”的商的定位明白了許多。
我們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認知特點出發(fā)確定教學的起點與難點,適時的給學生提供學習的幫助與進行適當?shù)狞c拔、指導,學生才能主動地、聰慧地進行新知的學習,實現(xiàn)新舊知識的整合,形成新的知識網。
小學上冊數(shù)學《文具》優(yōu)質教案五篇2
一、教學內容:
文具
二、教學目標:
1、借助情境,使學生能正確數(shù)出數(shù)量是6——10的物體的個數(shù)。
2、會正確書寫這些數(shù)。
三、教學重難點:
能正確地數(shù)6——10的數(shù)及書寫。
四、教學準備:
數(shù)字卡
五、教學過程:
(一)找朋友
交流圖意。
先獨立數(shù)數(shù),說出每副圖中有什么?多少?》
如:第一幅圖中有鉛筆10枝。
再連一連
連后,引導學生小組討論,說說自己是怎么連的。
全班交流。
(二)活動
“數(shù)一數(shù)”自己的鉛筆盒里的文具。
充分進行觀察操作,引導學生交流,再說一說鉛筆盒里有什么?有多少?
(三)寫一寫
小朋友能正確地數(shù)出這么多的文具用品,真了不起,我們一起來寫寫吧!
6個圓圈,6本書,6枝鉛筆,用“6”表示。
學寫6,
同樣的方法理解7、8、9。學寫7、8、9。
注意書寫“8”的順序,師先師范,學生再練習。
還要注意6和9的區(qū)別。
讓學生說說。
在書寫練習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寫寫自己家里的“電話號碼”或“門牌號碼”!
(四)6、7、8、9、分別可以表示什么?
(五)練一練
先要弄清圖意,看懂第一幅圖提出的示范,再獨立完成,“數(shù)一數(shù),畫0,再寫數(shù),滲透了一一對應的思想,逐步體驗實物,符號,數(shù)字之間的聯(lián)系。
第3題,學習數(shù)數(shù),數(shù)數(shù)可以順著數(shù),也可以倒著數(shù)。
本題是發(fā)射火箭倒記時的情境,可以先從1數(shù)到10,然后再從10數(shù)到1。
(六)作業(yè):
練一練1、2題
小學上冊數(shù)學《文具》優(yōu)質教案五篇3
課題
小數(shù)乘法的意義
內容
P38--39
課型
新授
教學目標
通過具體情境和實際操作,了解小數(shù)乘法的意義。
結合小數(shù)乘法的意義,能計算出簡單的小數(shù)與整數(shù)相乘的得數(shù)。
3.培養(yǎng)學生知識的遷移、類推能力。
重點
理解小數(shù)乘法的意義
難點
理解小數(shù)乘法的意義
關鍵
結合具體情境和實際操作幫助理解
教學準備
教師
小黑板
學生
練習本
環(huán)節(jié)時間
教學內容
師生活動
復案
1分
15分
17分
2分
5分
一、融入情境
二、探究概念
三、鞏固概念
1.買3支鉛筆需要多少錢?
2.買2把尺子需要多少錢?
3.計算4×0.3
4.涂一涂,填一填
0.01×10=
0.01×50=
0.01×100=
5.一支鉛筆0.2元,效力買了6支送給妹妹,她一共花了多少遠?
四、概括總結
五、檢測
0.5×3
6×0.02
0.03×1000
同學們,你們有過到商店買東西的經歷嗎?今天老師帶大家來到商店的一角,看看那里賣些什么?
1.從圖中得到哪些信息?
2.學生觀察并匯報
3.你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
4.你能試著列出算式嗎?
5.探究0.2×4=?
(1)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研究一下。
(2)以小組為單位匯報,全班交流。
①0.2×4
、0.2+0.2+0.2+0.2
③0.2元=2角
2×4=8(角)=0.8(元)
、墚媹D的方法
6.引導提問
問:這幾種解決問題的算式,是不是都表示球4個0.2是多少?
7.那么,0.2×4的積是多少?
8.你能利用方格紙表示出剛才的計算過程嗎?
1.學生試做。
2.教師巡視指導
3.學生匯報
4.提醒算得數(shù)時,可把乘法轉化成連加法或畫圖。
1.學生獨立完成。
2.與同學交流你的想法。
1.讓學生說一說每個乘法算式即每幅圖表示的意思。
2.學生獨立涂一涂,得出結果。
3.同學之間交流。
結合練習中的第5題說說小數(shù)乘法的意義。
“買4塊橡皮需要多少錢?”如果學生沒有提出,教師可以直接提出。
通過四種方法使學生體會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學生在自己的方格紙上涂色。通過這個活動,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小數(shù)乘法的意義。
想一想:0.01×1000=?
板書設計
小數(shù)乘法的意義
①0.2×4
、0.2+0.2+0.2+0.2
、0.2元=2角
2×4=8(角)=0.8(元)
、墚媹D的方法
小學上冊數(shù)學《文具》優(yōu)質教案五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與交流,懂得愛護人民幣,感受人民幣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2.能正確使用人民幣進行購物游戲,提升數(shù)學思維能力。
3.認識1元、5元、10元的人民幣,初步掌握其換算關系及簡單的付錢方式。
【活動準備】
小錢包(內裝有1元、5元、10元的硬幣和紙幣)、表格、幻燈片、文具實物等。
【活動重點】
認識1元、5元、10元的人民幣,初步掌握其換算關系。
【活動難點】
了解不同的付錢方式,掌握簡便的付錢方法。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觀察人民幣,初步了解人民幣的外形特征及名稱。
1.出示錢包,提問:“這是什么?老師給每位小朋友準備了一個小錢包,請你看看錢包里有什么?
2.引導幼兒自由觀察,與同伴交流,發(fā)現(xiàn)各種面值人民幣的共同點和不同點。
3.錢可以買什么?
小結:錢可以買衣服、用的家電,吃的菜等,我國的錢叫“人民幣”,上面都有國徽、有“中國人民銀行”的漢字以及表示錢數(shù)的數(shù)字、漢字等。他們也有許多的不同點,如有硬幣和紙幣之分;上面的圖案、文字、數(shù)字也不同。(圖案滲透:1元背面有三潭印月,5元背面有泰山觀日峰;10元背面有三峽。)
二、創(chuàng)設坐公交車的情境,了解1元、5元、10元之間的換算關系。
教師帶領幼兒坐公交車,并在公交站牌兌換人民幣。
小結:5元等于5個1元,10元等于10個1元或是2個5元,1個5元和5個一元合起來也是10元。
三、創(chuàng)設“文具店購物”情境,引導幼兒初步了解購物付錢的幾種方法,鞏固1元、5元、10元之間的換算關系。
1.出示海報,設計購物計劃表。
2.購買自己喜歡的文具
3.提問:誰買的`5元的文具?你是怎樣付錢的,誰的付錢方式和別人不一樣?
小結:5元有兩種付款方式,用1個5元或5個1元來付錢。
提問:誰買的是10元的文具?你是怎樣付錢的,誰的付錢方式和別人不一樣?
小結:10元有四種付款方式,可以用1個10元、可以用2個5元,可以用10個1元、還可以用1個5元和5個1元來付錢。
四、再次利用“文具店購物”情境,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多種付錢方法,初步探究最簡便的付錢方式。
1.第二次限時搶購活動馬上開始了,請看第二期海報(出示PPT)
海報上有幾元的文具,如果買6元的文具你怎么付錢,請你拿出你的錢試一試。
小結:買6元的商品有兩種付錢方式:用6個一元的來付錢,或是用1個5元和1個1元合起來付錢,第二種付錢方法比較簡便。(出示PPT)
2.請在海報上選擇一種你喜歡的商品用最簡便的方式記錄下來。(講解記錄紙使用)
小朋友讓我們拿著自己的計劃表去購買自己喜歡的文具吧!
活動延伸:
在生活中,鼓勵幼兒進一步掌握人民幣之間的換算關系,以及多種付錢方式。
小學上冊數(shù)學《文具》優(yōu)質教案五篇5
一、教學要求
1、懂例文《鉛筆刨刀》,知道這篇例文寫了有關鉛筆刨刀哪幾方面的內容。初步感知狀物文章的寫法。
2、能借助"習作要點討論"的提示,對照例文,懂得寫一種文具的要領。
3、按習作的要求觀察自己的鉛筆刨刀或其他文具,弄清它是什么做的,形狀怎樣,上面有什么圖案,它有什么用途,先說再寫。
二、教學重點
按習作要求觀察自己的鉛筆刨刀或其他文具,弄清它是什么做的,形狀怎樣,上面有什么圖案,它有什么用途,先說在寫。
教學難點:懂得寫文具的要領:按順序寫,寫的生動逼真。
三、教學準備
掛圖、投影片、小黑板、各種文具
四、教學過程
(一)練習說話,激發(fā)興趣
1、說話,提要求
出示說話句式:我的真棒,因為它。
2、學生自由練習
3、集體交流(選擇四、五名學生,夸不同類型的文具)
4、小結過渡
老師真想不到同學們的文具那么美,用途那么廣,真是各有所長,難分高下呀!這樣吧,我們來把它寫成文章再比。怎么寫呢?我們首先要學會觀察。
(二)學習例文,感知寫法
1、出示圖畫,指導觀察
。1)討論確定觀察方法
觀察要仔細,要有順序,你想按什么順序觀察鉛筆刨刀?
。ㄕw部分、上下、外里等)
。2)按從整體到部分的順序觀察鉛筆刨刀
先從它的質地、形狀兩方面觀察。
。3)口頭交流
。4)再觀察它主要部分的顏色,有什么用途。
。5)口頭交流
(6)小結過渡
2、導讀例文,知道寫什么,怎樣寫。
。1)輕讀例文,想想:作者觀察描寫了鉛筆刨刀的哪些方面?
(2)讀后交流。(提示:質地、形狀、顏色、用途)
(3)繼續(xù)讀文,說說你最喜歡哪句,為什么?
。4)交流
3、小結文具的一般寫法:
寫文具,一般要先有順序地仔細觀察,再抓住文具質地、形狀、顏色、圖案、用途等方面的特點進行生動逼真的描寫。當然,觀察還可以從局部到整體,這都要根據(jù)文具的特點。
(三)運用寫法,集體口述。
1、出示轎車文具盒。
2、交流觀察方法并觀察描述。
。1)你想先介紹文具盒的哪些方面?(質地、形狀、顏色、圖案)
。2)練習口頭表述并交流(先一一分述,再把三方面連起來說,注意引導表述方式變化。)
。3)指導描述內部特征及用途。(先分后總)
。4)指名口述。(一、二名,并簡單評價)
(四)個人說寫,運用寫法。
1、話題要求。
2、各自按順序,抓特點練說。
3、同桌交流。
4、集體交流,詳議(兩三名)
5、引導學生把自己想象成文具,說自己的特點。
6、學生各自完成習作。
板書設計:
寫一種文具
按順序仔細觀察抓特點描寫逼真
整體質地
形狀
顏色(圖案)
部分用途
【小學上冊數(shù)學《文具》優(yōu)質教案五篇】相關文章:
3.小學數(shù)學優(yōu)質課優(yōu)秀教案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