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在线_日本淫妇xxww老女人,_黑人让我高潮的视频_欧美亚洲高清在线一区_国产丝袜久久久久之久_国产精品这里有精品_亚洲aⅴ男人的天堂t在线观看_免费黄色片一级毛片

最新《有余數(shù)的除法》教案

2022-07-09 教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最新《有余數(shù)的除法》教案(精選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最新《有余數(shù)的除法》教案 篇1

  一、復習目標:

  1、在綜合練習中進一步理解有余數(shù)除法的意義。

  2、鞏固加深有余數(shù)除法中余數(shù)必須比除數(shù)小的道理,并且能夠運用它解決問題。

  3、拓展練習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4、培養(yǎng)學生能清楚地表達和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二、復習重點:

  1、學生理解有余數(shù)除法的意義,并且能夠熟練的利用口訣求商。

  2、理解余數(shù)必須比除數(shù)小的道理。

  三、復習設計:

  (一)導入新課,復習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1、在練習本上寫出一個或兩個有余數(shù)的除法算式。

  2、讀一讀,并說出除法算式各部分的稱。

  3、根據(jù)老師給的4個數(shù)寫一道除法算式。(出示:55、6、7、8、)

  【通過讓學生自己寫除法算式,并用這些算式來展開復習不僅打開了學生的思維,更對學生有一種促進作用,同時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成功的喜悅!

 。ǘ⿵土暼绾闻袛喑ㄋ闶绞欠裾_。

  24÷5=3…9 46÷8=5…6 18÷3=5…3 28÷9=3…2

  小結:在計算除法時,不僅要使商乘除數(shù)等于被除數(shù),還要注意余數(shù)是不是比除數(shù)小。

  【設計目的:這部分內容能很好的提高學生對除法算式進行自我檢驗,同時通過判斷的形式使學生將檢驗的兩個要求牢記于心。雖然“商乘除數(shù)加余數(shù)等于被除數(shù)”不是本單元的主要內容,便在復習期間強調這種檢驗方法很有必要!

 。ㄈ⿵土曔\用口訣快速求商。

  你能很快說出下列除法算式的商和余數(shù)嗎?你用的是哪句口訣?

  21÷5=( )…( ) 36÷7=( )…( )

  43÷8=( )…( ) 51÷6=( )…( )

 。ㄋ模⿵土暢ㄘQ式計算:

  導入:同學們能夠運用口訣來求商,真棒,如果老師想要同學們用豎式來求商和余數(shù),你會嗎?

  48÷9= 61÷7= 26÷3= 35÷4= (總復習題3)

  學生先在練習本上練習,指名上臺板演,評講時讓學生說說商是幾,你是怎么想的?并根據(jù)算式說說豎式各部分的含義。

  【設計目的:這兩部分的內容主要是強化學生試商的方法,能夠利用口訣快速求出商是幾,并能用豎式來表示,明白豎式每部分的含義,進一步熟悉用豎式來求商,并能時刻關注到除數(shù)與余數(shù)之間的關系,會根據(jù)除得的情況來判斷商的大小!

 。ㄎ澹┧季S拓展。

  導入:從前面的學習中我們知道了余數(shù)一定要比除數(shù)下,那余數(shù)可以是幾呢?接下來我們看看下面一道題,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1)□÷8=□…□,余數(shù)可能是( )

 。2)□÷9=□…□,余數(shù)可能是( )

 。3)□÷6=□…□,余數(shù)最大是( ),最小是( )

 。4)兩個數(shù)相除,余數(shù)是6,除數(shù)最小是( )

  師:從這幾道題里,你知道了什么?能把下面的填空補充完整嗎?

  在有余數(shù)的除法里,( )要比( )小。在余數(shù)的范圍中,最大的余數(shù)要比除數(shù)少( )最小的余數(shù)是( )。

  【設計目的:通過這道題的訓練,使學生進一步明白余數(shù)與除數(shù)的關系,會根據(jù)除數(shù)的大小來判斷余數(shù)出現(xiàn)的可能性,并為下學期學習除法的驗算埋下伏筆!

  (六)綜合應用: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導入:學習是為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下面有幾個問題,同學們能不能解決?

  1、王老師帶來32個糖果,平均分給6個小朋友,每個小朋友能分得幾個?還剩幾個?

  2、媽媽買了38個紐扣,每件衣服釘5個,可以釘幾件衣服?還剩幾個紐扣留作備用?(總復習題4)

  第1、2題同時練習,反饋時讓學生說說為什么要用除法計算,并對這兩種題型進行區(qū)別和總結。

  【這兩題的設計目的是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平均分”和“包含分”兩種用除法計算的題型特點!

  3、22天里面有幾個星期零幾天?

  【本題的設計旨在讓學生體會有一些生活中的問題是隱含了一些條件的,解決這類問題要聯(lián)系生活實際找出隱含的條件!

  4、一瓶純凈水8角錢,小明用3元錢能買幾瓶,還剩多少錢?

  【本題的設計目的是讓學生關注在解決問題時除了要注意解決問題的方法還要注意單位是否統(tǒng)一這些小細節(jié)!

  5、37個小朋友去公園劃船,每條船限乘5人。他們至少要租幾條船?

  【本題的設計目的是讓學生體會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要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有時候結果要比所求出的商多1,而有時則可以忽略余數(shù)!

  6、小熊送給小猴6籃桃子,每籃有8個,如果小猴每天吃5個,可以吃多少天?還剩多少個?

  【本題的設計目的是讓學生在會解決一般的除法問題的基礎之上能夠分析條件,找出條件之間的關系,會選擇合適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ㄆ撸┭由焱卣

  張老師把1—50的卡片按順序發(fā)給李平、趙強、張虎、劉紅四位同學,第35號卡片發(fā)給了哪位同學?

  【本題的設計目的是為了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通過討論研究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使學生不僅能把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中,還能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到合作學習的力量!

 。ò耍┱n堂總結

  這節(jié)課我們復習了有余數(shù)的除法,通過今天的復習你們有什么收獲?這節(jié)課給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總結的目的不僅是對知識的歸納,更是對學生情感的提升!

 。ň牛┌鍟O計。

  有余數(shù)的除法

 。 )÷( )=( )…( ) 余數(shù)一定要比除數(shù)小

  被除數(shù) 除數(shù) 商 余數(shù) 商×除數(shù)+余數(shù)(?)=被除數(shù)

 。 )÷( )=( )…( )

 。 )÷( )=( )…( )

 。担 ÷ 8 = 6 …7

  48÷9= 61÷7= 26÷3= 35÷4=

  最新《有余數(shù)的除法》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三年紀上冊,P49上的內容。

  教學目標:

  是學生知道有余數(shù)除法的含義,讓學生體會有余數(shù)出發(fā)的實際背景。

  教學重點:

  知道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含義,來自生活中。

  教學道具:

 。裕

  教學過程:

  復習乘法口訣。

  一、結合生活情況讓學生體會有余數(shù)除法的實際背景。

  1、教學P49的主題圖。

  (1)讓學生獨立觀察教材P49上的情境圖。

  思考問題:

  [1]這幅畫面是什么地方?

  [2]你發(fā)現(xiàn)了畫面中有什么活動內容?(按順序)

  (2)在小組中互相說一說自己觀察到了什么內容。你想到了什么?

 。3)各組代表匯報。

 。4)教師板書學生匯報的數(shù)據(jù)。

  [1]這是某個校園里的活動情景圖。從圖中發(fā)現(xiàn)了教學大樓前面的兩樹之間都插著4面不同顏色的旗子,升旗臺上也飄著一面國旗。

  [2]運動場上每4人一組小朋友在跳繩。

  [3]籃球場上每5人一組準備打籃球比賽。

  [4]板報下面擺的花是每3盆擺一組,旁邊還有很多盆花。

 。5)根據(jù)上面的信息(條件),想一想能提出用除法計算的問題嗎?大家在小組議一議。

  2、感知生活中處處有除法。

  (6)學生匯報。(略)

 。7)師:以上這些活動,你們在那里見過或自己親身參加過呢?

  生:(略)

  3、體會生活中的數(shù)學問題。

  師:除了以上這些數(shù)學問題,你們誰還能提出其他的數(shù)學問題,并且使用除法計算的?

 。ǹ筛鶕(jù)全班的總人數(shù),每()人一組坐可以坐幾組)

  二、練一練,圈一圈。

  大家來圈△,一共有15個△。

  1、每份3個,共幾份?

  2、每份4個,共幾份?還多幾個?

  3、每根5個,共幾份?

  4、每份6個,共幾份?還多幾個?

  最新《有余數(shù)的除法》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具體事物的平均分、等分的行為的探究,認識有余數(shù)的除法。

  2、通過實際操作體會余數(shù)產生的原因及其實際意義,建立余數(shù)的概念。

  3、了解余數(shù)的含義,知道除數(shù)和余數(shù)的大小關系。

  教學重點:

  認識有余數(shù)的除法。

  教學難點:

  發(fā)現(xiàn)除數(shù)和余數(shù)的大小關系。

  教學準備:

  雙色片15片、小棒若干、練習紙。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新知

  1、小胖的爸爸從瑞士出差回來,帶來了15塊瑞士巧克力,小胖想和伙伴們一起分享。如果想每人分5塊,最多可以請幾人?(教師在黑板上用雙色片擺放,并填寫表格)

  2、如果是你來分巧克力,你想每人分幾塊,那么最多可以請幾人?(學生自己擺雙色片,并填寫表格。

  3、觀察表格,把擺法分類。(有剩下沒分完的,全部分完)

  4、哪種分發(fā)你會用算式來表示?(全部分完的學生會列式)

  二、探究新知

  1、認識有余數(shù)的除法算式

  問:沒有全部分完的可以怎樣來列式?教師演示,板演。

  15÷2=7(人)……1(塊)

  述:……表示“余”;剩下的塊數(shù)叫“余數(shù)”

  讀作:15除以2等于7余1、

  師:自己試試寫出練習1上的算式。

  2、認識余數(shù)

  說說“余數(shù)”的特點:剩下的,不夠再分一份的數(shù)量就是余數(shù)。

  3、揭示課題:有余數(shù)的除法

  4、知道除數(shù)和余數(shù)的大小關系

 。1)8只玩具豬,3只裝一袋,能裝幾袋?還剩幾只?

  算式:_______________

  答:能裝□袋,還!踔弧

 。2)10只杯子,3只裝一盒,能裝幾盒?還剩幾只?

  算式:_______________

  答:能裝□盒,還剩□只。

  (3)觀察:以上2題的余數(shù)與除數(shù)比較,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余數(shù)比除數(shù)。槭裁?(不夠再裝1袋;不夠再裝一盒);氐椒智煽肆Φ念}目來驗證一下,用一句話來概括:余數(shù)比除數(shù)小。

  三、填表驗證“余數(shù)比除數(shù)小”(實物投影)

  1、拿出小棒搭三角形,可以搭成幾個,還余幾根?

  小棒的總根數(shù)每個三角形的根數(shù)可以搭成幾個?剩下的幾根?算式

  小結:余數(shù)只有1,2、會不會有3?4?那么我們就說“余數(shù)比除數(shù)小”

  2、如果用小棒搭正方形,余數(shù)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結:那么我們就說“余數(shù)一定要比除數(shù)小”補充板書。

  四、總結:今天有什么收獲?

  布置回家作業(yè),完成練習紙后面的題目。

  最新《有余數(shù)的除法》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具體操作,理解有余數(shù)除法的意義。

  2、能力目標:使學生學會有余數(shù)除法的計算方法,會用豎式計算有余數(shù)的除法。

  3、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觀察比較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合作交流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有余數(shù)除法的計算方法,培養(yǎng)初步的試商能力。

  教學難點:

  懂得余數(shù)要比除數(shù)小的道理。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展示課件:出示課本51頁的主題圖,創(chuàng)設情景,提出一共有23盆花,每組擺5擺,最多擺幾組,還多幾盆?

  二、合作探究,創(chuàng)新發(fā)展。

  1、自學、交流,學習例2。

 。1)自學、合作探究。

  師:這個問題其實就是我們課本P51的例2。

  課件出示問題:一共有23盆花,每組擺5擺,最多擺幾組,還多幾盆?

  請同學們打開課本,仔細看書,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跟你們組的小伙伴嘗試解決問題。

 。2)學生自學、合作探究。

 。3)學生自由匯報。

  學生暢所欲言,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4)師生共同點評學生答案。

  小結:剩余的3盆,我們把它叫做余數(shù)(板書余數(shù))像這樣的除法沒有正好分完,還有余數(shù),叫做有余數(shù)的除法。(板書課題:有余數(shù)的除法)

  2.自學、交流,學習例3。

 。1)猜想-驗證,突破難點。

  a、讓學生猜想:假如除數(shù)是5,請猜猜余數(shù)可能是幾?

  b、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進行驗證:余數(shù)和除數(shù)的關系:到底余數(shù)可能是幾?請同學們翻到52頁看例3,利用小棒擺一擺,再觀察余數(shù)和除數(shù),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c、引導學生得出:余數(shù)<除數(shù)

  d、小結:余數(shù)<除數(shù)

 。2)看書質疑。

  師:請同學們再看課本51-52頁的內容,有不懂的請?zhí)岢鰜怼?/p>

  三、總結。

  今天這節(jié)課你們學習了什么?有什么收獲和感想?

  課堂練習

  (給貓送魚)

  準備:余數(shù)分別是1、2、3、的3只貓,及魚狀的卡片。

  方法:學生寫了余數(shù)的算式(魚)貼上相應的貓上。

  最后點評表揚學生(課件出現(xiàn)小貓說謝謝同學們送來的魚)

  最新《有余數(shù)的除法》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通過分糖的活動,理解有余數(shù)除法的含義。

  2.在分糖過程中,明白余數(shù)比除數(shù)小的道理。

  3.會計算有余數(shù)的除法(試商)。

  教學重、難點:

  1.理解有余數(shù)除法的含義。

  2.如何試商。

  教學準備:

  教師:糖圖,多媒體課件,

  學生:每組一包糖(14塊),彩筆,練習紙

  教學過程:

  一、動手操作,感知余數(shù)。

  1、師:今天,李老師給大家準備了一些小禮物,是什么呢?想不想知道?

  生:想!

  師:好,我們倒出來看看,是什么?喜歡嗎?(老師倒出袋子里的糖)

  生:是糖。喜歡!

  2、師:老師為每個小組都準備了14塊糖,如果每人分一塊,這些糖最多能分給多少人?

  生:可以分給14個人。

  師:對嗎?好,咱們一起分一分。(課件演示:14塊糖,一人一塊,我們就一塊一塊的圈起來,最后分給了多少人?)

  生:14個人!

  師:如果每人分2塊呢?能分給幾個人?

  生:如果每人分2塊,可以分給7個人!

  師:你想的真快!咱們來看,(課件演示:14塊糖,每人分2塊,一起數(shù)。

  生:分給了1個人,2個人,3個人……

  師:誰來說說分的結果?

  生:有14塊糖,每人分兩塊,可以分給7個人!

  師:回答的真完整!

  3、師:按這樣分法,每人還能分3塊,4塊,甚至更多,你想每人分幾塊呢?

  生a:我想每人分4塊。

  生b:我想每人分7塊!

  4、師:看來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下面,老師給你一個機會,按你的想法在桌上分一分這些糖,看最多能分給幾個人,然后在圖上圈一圈表示出來,好嗎?比比哪個小組的分法最多!開始吧!

  5、學生小組活動分糖,并在圖中畫圈兒表示。

  6、學生分小組匯報:

  (1)、師:分完了嗎,同學們?哪個小組愿意到前面展示你們組分的情況?

  組1:我們小組有14塊糖,

  第一種分法是,每人分3塊,一共分給了4個人,還多著兩塊。

  第二種分法是,每人分5塊,一共分給了2個人,最后還多4塊。

  第三種分法是,每人分7塊,一共分給了2個人,正好分完了!

 。2)、師:聽了他的匯報,你有什么問題嗎?

  生1:我有點不明白,為什么第一種分法還多著2塊?

  生答:因為,每人分3塊,剩下的2塊不夠分給一個人的了,所以就不能再分了。

  師:你同意他的說法嗎?

  問的`同學點頭表示贊同。

  生2:那你第二種,還剩4塊呢,怎么也不分了?

  生答:那是每人分5塊啊,所以剩下的4塊也不夠給一個人,否則就不公平了!

  師:有道理嗎?老師把你們分的情況展示出來。

 。ㄔ诤诎迳腺N出他們組的分法)

  (3)師:誰還有不同的分法?說說你不同的那種。

  組2:我們組是這樣分的,14塊糖,每人分4塊,可以分給3個人,還剩2塊。還有一種,是每人分6塊,可以分給2個人,也剩下2塊不能再分了!

  師:他這兩種分法都剩了2塊,是不能再分了嗎?

  生:是,因為第一次每人分4塊,第二次每人分6塊,都比2塊多,所以不能再分了!

  師:同意嗎?你解釋的真清楚!

  7、師:剛才老師還分了兩種,(貼上)你們看,同樣是分14塊糖,大家想出了這么多分法,真了不起!那通過分,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嗎?

  生:我發(fā)現(xiàn)有的分法有多余的,而有的分法正好分完,沒有剩余!

  師:你們發(fā)現(xiàn)了嗎?就按你說的把它們分成兩類可以嗎?(師生共同分)這樣一整理,是不是更清晰了?

  二、探究有余數(shù)除法的含義

  1、師:這些正好分完的,我們以前學過了,會列算式嗎?以它為例,怎么列?

  生1:14÷2=7(人)(師板書)

  師: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生2:有14塊糖,每人分2塊,可以分給7個人。

  師:這個怎么列?(指最后一種分法)

  生3:14÷7=2(人)

  師:說說什么意思?

  生3:有14塊糖,每人分7塊,可以分給2個人。

  2、師:看來這些沒剩余的,難不倒大家,那這邊有剩余的分法,該怎樣用算式表示呢?比如第一種,有14塊糖,每人分3塊,分給了4個人,還剩2塊,你能試著寫寫嗎?在本子上試試!

  3、學生試寫。

  4、展示學生的寫法:

  a、(14—2)÷3=4

  b、14÷3=

  c、14÷3=4余2

  d、14÷3=4……2

  師:寫好了嗎?我們來看這幾位同學寫的。

  這是誰的?說說你的算式什么意思?

  生a:我先從14塊糖里去掉2塊多余的,再用12÷3=4(人)。

  師:好,這是你的想法!我們再來看下一位同學的,為什么這樣寫?

  生b:因為有14塊糖,每人分3塊,所以用14÷3,可是下面不會算了。

  師:噢,誰也遇到這個困難了?舉舉手!沒關系,咱們來這位同學寫的(出示第三種寫法)解決你們的困難了嗎?

  生:解決了。

  師:怎么解決了,它什么意思?

  生:有14塊糖,每人分3塊,可以分給4個人,還余著2塊,他在后面寫了個余字。

  師:(問第三種方法的主人)你是這個意思嗎?

  生c:是!

  師:你們覺得這樣表示可以嗎?

  生:可以!

  師:你可真聰明,幫我們大家解決了困難!這還有一種寫法呢,你能看懂嗎?(出示第四種寫法)跟上面一種有什么不同?

  生:他用了省略號代替了“余”。

  5、師:對啊,他發(fā)明了一種符號來表示剩余,想法不錯!其實這兩種方法都可以,不過為了書寫簡便,人們就習慣用六個點來表示剩余,看老師寫一遍:14÷3=4……2,讀作:14除以3商4余2。(齊讀一遍)

  6、師: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生:有14塊糖,每人分3塊,可以分給4個人,還余著2塊。

  師:4在這兒表示4(人),2表示2(塊),(板書單位名稱)指的哪兩塊?生:指圖中余下的2塊。

  師:大家會寫了嗎?下面這些,請你任選一種寫出來!

  7、學生練習,然后匯報。(教師板書)

  生1:14÷4=3(人)……2(塊)

  有14塊糖,每人分4塊可以分給3個人,還余2塊。

  生2:14÷5=2(人)……4(塊)

  有14塊糖,每人分5塊可以分給2個人,還余4塊。

  生3:14÷6=2(人)……2(塊)

  有14塊糖,每人分6塊可以分給2個人,還余2塊。

  8、師:大家仔細觀察,我們今天學的除法跟以前學的有什么不同?

  生:今天學的除法有余數(shù),以前的除法沒有!

  師:他剛才用了一個詞,什么?

  生:余數(shù)!

  師:什么是余數(shù)?

  生:分完后,剩下不能再分的數(shù)!

  師:在這兒,哪些是余數(shù)?

  生:2、4。(學生邊說教師邊指)

  師:這個詞用的好,我們就把這些數(shù)稱為余數(shù)!象這樣的除法,我們叫它有余數(shù)的除法。(板書課題)

  三、探究余數(shù)和除數(shù)的關系:

  1、師:大家真厲害,通過分糖,又認識了一種新的除法,為了獎勵大家,老師又帶來了一些糖,看有多少塊?

  生:16塊。

  師:如果每人分5塊,最多能分給幾個人?余幾塊呢?怎么列式?

  生:16÷5=3……1

  師:咱們看是這樣嗎?(課件驗證)和你想的一樣嗎?

  2、師:注意看,“啪”又添了一塊,變17塊了,如果還是每人分5塊,現(xiàn)在能分幾人余幾塊?怎么列?

  生:17÷5=3……2

  3、師:仔細看,“啪、啪”又添了兩塊,變成多少了?

  生:19塊。

  師:這次能分幾人?余幾塊呢?

  生:19÷5=3……4

  4、師:都添了那么多糖了,怎么還是只分給3個人?

  生:剩下的不夠5塊。

  師:好,再添一塊,現(xiàn)在夠了嗎?能分幾個人了?

  生:能分給4個人了。

  師:我是這樣列的:20÷5=3……5,余5塊行不行?為什么?

  生:因為剩下的5塊還能分給一個人。

  師:同意嗎?仔細看算式,(演示課件)余下的5塊又分給了一人,剛才3人變成了4人,這樣對了嗎?

  5、師:剛才余5塊不行,還能再分,那6塊呢?7塊呢?

  生:更不行了,還能再分。

  師:看來當每人分5塊時,最后可能會余幾塊?

  生:可能會余1、2、3、4塊。

  師:也就是說只要余下的比5塊少就行,是嗎?你能說說,余數(shù)和除數(shù)之間有什么關系?

  生:余數(shù)不能超過除數(shù)!

  師:換句話說,也就是余數(shù)要比除數(shù)小。(板書:余數(shù)比除數(shù)。

  四、研究試商方法:

  1、師:你看,通過分糖,咱們進一步認識了有余數(shù)的除法,現(xiàn)在咱不分了,我出道題,你會做嗎?試一試:

 。1)13÷5=?可以結合剛才分糖的過程想想!再來一道。

  (2)17÷4=?算的不錯,下面可要搶答了,想好就舉手,瞪大眼睛,準備好了嗎?

 。3)22÷7=?

  28÷5=?

  34÷6=?

  2、師:我出的題越來越難了,你怎么算的越來越快?有什么竅門嗎?比如最后一道,怎么想的?

  生:我先想的口訣,五六三十,所以商5,然后用34-30得4是余數(shù)。

  師:你想的口訣,五六三十,你怎么不想四六二十四啊?

  生:因為24離34太遠了。

  師:哦,要想得數(shù)最接近34還得比它小的那句口訣,是吧?

  他的方法行不行,咱們來試試!

  [評析這個環(huán)節(jié),通過大量的口算練習,讓學生的思維在快速運轉,最后想出試商的捷徑。然后反饋,教師及時總結,讓學生真正明白試商的方法。]

  五、鞏固練習:

  1、計算:下面兩道自己試試!

  23÷4=

  32÷5=

  師:第一題是怎么想的?

  生:先想四五二十,商就是五,再用23-5得到余數(shù)3。

  2、判斷:

  師:大家學的那么帶勁,把小動物們也吸引來了,瞧,他們還帶來了自己做的題,幫他檢查一下好嗎?(判斷并改正)

  3、實踐題:

  師:咱們班同學可真棒,幫小動物們改正了錯誤,哎,今天咱們班來了多少人?

  生:30人。

  師:幾個人一組?

  生:5個人一組。

  師:分了幾組?怎么知道的.?

  生:30÷5=6(組)

  師:如果4人分一組,能分幾組呢?這個問題,咱們留到課下解決好嗎?

  [這個環(huán)節(jié)的練習分為3個梯度。第一題是基礎題,純粹的計算。第二題,判斷。讓學生根據(jù)學過的知識辨別小動物做的對不對,不僅考察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還讓他們嘗試了幫助別人的快樂,體驗了成功的喜悅!第三題,實踐題。全班30人,如果每組4人,可以分幾組,還余幾人?從生活中來,再回到生活中去,讓學生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yǎng)了學生的應用意識,也讓學生深深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六、小結:

  師:這節(jié)課,老師跟大家度過了一個愉快又充實的40分鐘,希望大家課下找一找生活中有余數(shù)除法的例子,說給你的同伴聽!

  最新《有余數(shù)的除法》教案 篇6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67頁例5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用有余數(shù)的除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實際問題。

  2、學會正確解答簡單的有余數(shù)問題,能正確的寫出商和余數(shù)的單位名稱。

  3、培養(yǎng)學生在具體的生活情景中收集信息、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運用有余數(shù)除法的有關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理解有余數(shù)除法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用豎式計算: 28÷9=

 。2)有17個蘋果,每3個分一盤,可以分( )盤,還剩幾個?

  17÷3=()盤 ()個

  二、審讀題意,交流理解。

 。1)理解基本數(shù)量關系。

  22個學生去劃船,每條船最多坐4人。他們至少要租多少條船?

  問題:你都知道了什么?

 。2)預設:知道了劃船的人數(shù),還知道了每條船最多坐4人,要求至少要租多少條船。

  追問:“最多坐4人”你怎么理解?(坐滿了是4 人,坐5人不行)

  “至少”是什么意思?(就是最少的意思,應該讓每條船上都坐滿人,22個學生都上船)。

  誰能完整地說一說這道題的意思?

  三、討論辨析,理解“進一法”。

 。ㄒ唬┆毩L試

  問題:他們至少要租多少條船呢?

  提示:可以寫一寫,算一算,畫一畫,然后再列算式。

  (二)交流想法,體會“進一法”。

  找兩個學生板書算式并說說理由,為什么要用22÷4(求要租幾條船,就是求22里有幾個4,用除法解答)。

  (1)討論辨析 。

  問題:豎式中的22、4、5、2各表示什么?(在討論中規(guī)范商和余數(shù)的單位名稱。)

  (2)體會余數(shù)在生活中的應用。

  1. 有的同學認為至少需要5條船,還有的同學認為至少需要6 條船,你覺得呢?

  2. 看來余下的2人是關鍵,應該怎樣安排他們?

  檢驗:他們至少需要6條船,解答正確嗎? (教師和學生用活動貼紙擺一擺。)

  梳理:在研究問題時大家發(fā)現(xiàn),解決問題要注意考慮實際情況,即使坐不滿,剩余的人也要再租一條船,這樣才能滿足讓22個學生都去劃船的要求。

  四、結果檢驗,梳理強化。

  做一做第一題

  有27 箱菠蘿,王叔叔每次最多能運8箱。至少要運多少次才能運完這些菠蘿?

  問題:

  1. 讀一讀,你知道了什么?

  2. 你能自己解決問題嗎?動筆試一試。

  3. 至少要運多少次啊?你是怎么想的? 為什么要“加1”。

  五、交流理解,提升認識。

  (一)審讀題意,獨立嘗試 。

  完成做一做第二題。

  問題:

  1. 讀一讀,你知道了什么?

  追問:“最多”是什么意思?

  2. 你能自己解決問題嗎?動筆試一試。

 。ǘ┙涣飨敕,體會“舍余法”。

  問題:

  1. 最多能買幾個?你是怎么想的?

  2. 還余下1元呢,應該再加上1個面包嗎?

 。ㄈ⿲Ρ雀形,提升認識 。

  同時出示“例5” 和“做一做”第2題。

  對比分析:這兩道題,我們都是用有余數(shù)的除法解決的問題,但上面這道題余下“2人”就要增加1條船,下面這道題余下“1元”, 卻不增加1個面包 。你發(fā)現(xiàn)了一個什么道理?

  鞏固練習:

  用這些錢能買幾個4元的面包?

  總結:今天研究的問題你學懂了嗎?

  六、課堂作業(yè)。

  作業(yè):第69頁練習十五,第1~2題。

  最新《有余數(shù)的除法》教案 篇7

  教學內容

  教材第60頁例1及第61頁例2。

  教學目標:

  1.通過分草莓的操作活動,使學生理解余數(shù)及有余數(shù)除法的含義,并會用除法算式表示出來,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比較的能力。

  2、借助用小棒擺正方形的操作,使學生鞏固有余數(shù)除法的含義,并通過觀察、比較探索余數(shù)和除數(shù)的關系,理解余數(shù)比除數(shù)小的道理。

  3.滲透借助直觀研究問題的意識和方法,使學生感受數(shù)學和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點

  理解有余數(shù)除法的含義,探索并發(fā)現(xiàn)余數(shù)和除數(shù)的關系。

  教學難點

  理解余數(shù)要比除數(shù)小的道理。

  教學準備

  任務卡片、課件、小棒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情境導入

  1、口算并說出口訣。

  18÷2= 30÷6= 49÷7=

  2、說出算式里各數(shù)的名稱,算式的讀法和算式的意義

  15÷5=3

  3、情境導入

  (1)同學們,你們真聰明!還有一些小同學,他們也很聰明,你們看,他們學得多認真。≌埬阕屑氂^察這張照片,說一說這些同學在做什么呢?(擺圖形)

  (2)用11根小棒擺出下面的圖形,各能擺幾個?我們也來擺一擺吧!

 。3)學生利用11根小棒拼擺圖形后匯報結果。

  用11根小棒,每( )根擺成一個( )形,擺了()個,還剩( )根。

  (4)質疑:根據(jù)我們剛才擺的圖形,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嗎?

  生:擺完圖形后小棒都有剩余。擺的圖形不同,剩余小棒的根數(shù)不相同。

  4、揭示課題

  你們真是一群愛思考的孩子,是啊,在剛才的操作過程中產生了剩余,恰如我們平常分東西,有時候正好平均分完,有時候不能正好分完,剩下的又不夠再分,剩下不夠再分的數(shù),在數(shù)學中,我們叫它余數(shù),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要學習的內容——有余數(shù)的除法。

  二、動手操作,探求新知

 。ㄒ唬﹦邮植僮 探究意義。教學例1

  1、復習表內除法的意義

  出示圖片:有6個草莓,每2個擺一盤,怎么擺?

 。1)看一看,你知道了什么?收集數(shù)學信息。

 。2)請同學們拿出6根小棒代表6個草莓,擺一擺,然后用除法算式表示出來。

  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學生集體交流平均分的過程、結果及算式。

  生:6個草莓,每2個一盤,可以擺3盤,列式為

  6÷2=3(盤)(板書)

  (3)指名說一說這個算式的意義。

  生:6個草莓,每2個一盤,擺了3盤。

  2、理解有余數(shù)除法的意義

  出示:有7個草莓,每2個一盤,能擺幾盤,有沒有剩余?

 。1)和上一題觀察對比,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現(xiàn)在,你還會擺嗎?互相說一說你是怎么擺的?

  動手擺一擺。

  (3)學生動手操作并匯報操作結果。

  生:7個草莓,每2個一盤,可以擺3盤,還剩1個。

 。4)教師引導學生思考。

  師:平均分后有剩余的1個怎么辦?剩下的不能再平均分,可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嗎?如果可以怎樣表示呢?請同學們在小組內討論一下。并匯報

 。5)師:7里面最多有3個2 ,余下的1不夠再分,余下的這個數(shù),在數(shù)學上叫余數(shù),用除法算式表示為7÷2=3(盤)……1(個)(板書)怎樣讀呢?

 。6)為了分清余數(shù)和商,我們在商和余數(shù)中間用6個小圓點隔開,表示有剩余,我們把這樣的除法叫做有余數(shù)的除法。

  (7)引導思考 師:這個算式中,7、2、3、1各叫什么名稱?分別表示什么呢?

  (8)組內討論并匯報

  生:7是被除數(shù),表示草莓的總數(shù);2是除數(shù),表示每份數(shù);3是商,表示可以分的份數(shù);1是余數(shù),表示還剩1個,不夠再分。

  3、比一比,進一步理解有余數(shù)除法的意義。

  師: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兩個算式,它們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呢?

  (1)引導學生觀察6÷2=3和7÷2=3……1,這兩個算式,比較它們的異同點。

 。2)學生組內討論,集體交流。

  生:相同點:都是把物體平均分,都用除法計算。

  不同點:一個算式沒余數(shù),另一個算式有余數(shù)。

  4、確定有余數(shù)的除法中商和余數(shù)的單位名稱。

 。1)師:在有余數(shù)的除法算式中,余數(shù)也是要寫單位名稱的,那你知道這個算式中余數(shù)的單位名稱是什么嗎?生是(個)

  師:對,余數(shù)的單位名稱和被除數(shù)的單位名稱是相同的,那你知道為什么它們是相同的嗎?因為被除數(shù)是被分物體的總數(shù),而余數(shù)是這些物體剩余的部分,所以它們的單位名稱是相同的。

  (2)商的單位名稱為什么是“盤”呢?

  商是我們求出的結果,要求的是能擺幾盤,所以單位名稱是“盤”。

 。3)小結:總之,有余數(shù)除法要根據(jù)除法的意義來確定單位名稱。商的單位名稱要根據(jù)“求什么”來確定,而余數(shù)的單位名稱要與被除數(shù)相同。

 。4)師:剛才我們擺了小棒,你能用除法算式表示所擺圖形的結果嗎?注意單位名稱的使用。

 。ǘ┯^察比較,發(fā)現(xiàn)關系。學習例2

  師:同學們真是愛動腦的好孩子,不過教師還想考考你們的觀察能力,讓我們來用小棒擺正方形。

  1、深入理解有余數(shù)除法的意義

  (1)請同學們分別用8、9、10、11、12根小棒擺幾個下方形,并根據(jù)擺的情況列出算式。

  (2)小組合作:擺圖形,記錄結果,列出算式。

 。3)學生匯報,教師板書。8÷4=2 ……

 。4)如果繼續(xù)擺下去,會出現(xiàn)什么樣的結果呢?13根……16根……屏幕出示

  2、引導學生明確有余數(shù)除法中余數(shù)都比除數(shù)小

 。1)師:觀察上面所有算式的除數(shù)和余數(shù),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2)說一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

  生:除數(shù)都是4,余數(shù)有規(guī)律,是1、2、3的順序出現(xiàn)的。

  這幾個余數(shù)都比4小。

  再看看前面,我們用小棒擺圖形的算式,你又有什么發(fā)現(xiàn)?

  生:除數(shù)不一樣,但是余數(shù)也都比除數(shù)小。

 。4)有沒有余數(shù)比除數(shù)大的現(xiàn)象呢?為什么?

  不會,剩的多,還可以再擺或再分。

  (5)師生共同總結:在有余數(shù)的除法里,余數(shù)一定比除數(shù)小。

 。6)用一堆小棒擺 ,如果有余數(shù),可能會剩幾根小棒?最多剩幾根?最少呢?如果用這些小棒擺三角形呢?

  三、動手動腦,鞏固新知

  1、(1)10支鉛筆,每人分2支,可以分給( )人,列式:

 。2)10支鉛筆,每人分3支,可以分給( )人,還剩( )支。

  說一說這個算式中,每一部分的名稱

  10 ÷ 3 = 3…… 1

 。 ) ( ) ( ) ( )這個算式讀作:( )

  2、60頁“做一做”1題

  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3、擺一擺、算一算

  分別用6、7、8根小棒擺三角形,能擺幾個三角形?如果有剩余,余下幾根小棒?

  6÷3= (個)

  7÷3= (個)…… (根)

  8÷3= ( )…… (根)

  在有余數(shù)的除法算式中,余數(shù)一定比除數(shù)( )

  4、判斷,并說說理由。

  17÷3=4……5( )

  13÷2=6……1( )

  18÷3=5……3( )

  5、猜一猜,余數(shù)可能是幾

  ÷6= ……( )

  ÷8= ……( )

  ÷9= ……( )

  當一個數(shù)除以6,如果有余數(shù),余數(shù)最大是( )

  ÷( )= ……6如果除數(shù)是6,除數(shù)最小是( )

  6、思考:

  小花貓和它的13個小伙伴要到河對岸參加森林運動會。白鵝大哥說:“我的船小中,每次只能坐4個乘客”

  同學們,你們知道小花貓和它的小伙伴要幾次才能全部渡過河嗎?

  四、全課總結

  同學們,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

  附:板書

  有余數(shù)的除法

  6÷2=3(盤) 8÷4=2

  7÷2=3(盤)……1(個) 9÷4=2……1

  余數(shù) 10÷4=2……2

  讀作: 11÷4=2……3

  7除以2等于3余1 12÷4=3

  最新《有余數(shù)的除法》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感知有余數(shù)除法的意義。

  2.過程與方法:通過動手操作,使學生生理解"余數(shù)"的含義;能夠正確讀、寫有余數(shù)的除法算式。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通過感受、體驗探究過程,培養(yǎng)學生探究性能力。

  教學準備:圓片或小棒、糖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春節(jié)的時候,你們的家里布置的漂亮嗎,都進行了怎樣的布置?

  小熊也布置了自己的房間。瞧,它掛的氣球多漂亮!仔細看看,發(fā)現(xiàn)什么?(按紅、黃、粉、綠排列)

  你們能很快猜出第31個是什么顏色的氣球嗎?

  請同學們再說出幾個氣球的號碼,誰愿意跟老師比比猜?

  想知道老師為什么猜得又快又準嗎?學了今天的新知識你就知道了。(由猜氣球的顏色導入,學生興趣會很高。再看到老師總能很快猜對,不僅能讓學生驚訝,更能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學生的積極性完全被調動起來,教學效果會很好。)

  二、探究新知

  (一)認識余數(shù)

  1.春節(jié)的時候,我們去親朋好友家坐客,主人都會拿出一些糖果來招待客人,F(xiàn)在我們就幫助小猴子把買來的水果分裝在盤子里,準備招待客人吧。

  2.瞧,小猴子買來了什么水果?一共有多少個?(10個)現(xiàn)在咱們就幫它把這些桔子平均分一分吧。以小組為單位,用學具擺一擺,請組長記錄結果。

  余數(shù)要比除數(shù)小(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不僅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

  3.交流擺法,并說說怎樣列示。(板書)

  4.觀察這些分法,你能給分分類嗎?

  5.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研究分后有剩余的除法。(板書:有余數(shù)的除法)

  6.你們能說說什么是"余數(shù)"嗎?指出幾個算式中的余數(shù)分別是幾。

  7.介紹讀法。指名讀、齊讀。

  (學生參與了探究的過程,這會對他們理解余數(shù)的概念給予很大的幫助。)

 。ǘ┲烙鄶(shù)要比除數(shù)小

  1.想想剛才你們分桔子的經過,再看看這幾個算式,你能說一說為什么會有剩余嗎?

  剩下的為什么不再繼續(xù)分了?剩余幾個就不能再分了,跟哪個數(shù)比比就知道了?記。河鄶(shù)一定要比除數(shù)小。

  2.余數(shù)比除數(shù)大或等于余數(shù)行嗎,為什么?

  (通過引導學生操作、觀察、思考,調動他們多種感官參與活動,從而使學生在經歷、體驗、獲得的過程中加深對"余數(shù)要比除數(shù)小"的理解,使教學重難點迎刃而解。)

  三、鞏固練習

  1.書上第三頁練一練1題、2題。(鞏固基本概念)

  2.拓展練習:一個數(shù)除以5,如果有余數(shù),可能是幾?

  四、歸納:談本節(jié)課收獲。

  最新《有余數(shù)的除法》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通過實際操作抽象出有余數(shù)除法的的意義,并體會余數(shù)一定比除數(shù)小的道理。

  2、能用有余數(shù)除法的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

  理解有余數(shù)除法的意義和用豎式計算有余數(shù)的除法。

  教學準備:

  課件、實物投影,小棒若干。

  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學習、自主探究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創(chuàng)設情景 提出問題

  師: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參加了有趣的野營活動,學到了不少的數(shù)學知識,這節(jié)課我們再去參加更有趣的野營活動呢?(學生回答)好,我們一起出發(fā)吧! (課件演示)

  師:同學們,從情景圖中你看到哪些有趣的活動?請找出有關信息提出數(shù)學問題。

  學生交流,提出數(shù)學問題 可能有:(教師適時板書)

  1、每人分4條,22條魚可以分給多少人?

  2、48個野果平均分給9個同學,每人分幾個?

  3、55個蘑菇,平均分給我們小組的8人,每人分幾個? 4、野營小隊共17人,每頂帳篷住3人,需要搭多少頂帳篷?

  二、探索新知

  師:用我們的智慧去幫助他們解決這些問題吧?(激發(fā)學生投入學習活動中)。

  師:我們先來看第一個問題;

  每人分4條,22條魚可以分給多少人? (引導學生列出算式并解答)

  師板書:

  22÷4= (人) (條)

  師:同學們下面我們分小組,討論誰的方法最好吧。▽τ诟鞣N合理的方法,師先予以鼓勵表揚)

  師:怎樣列出豎式呢?就讓我們共同學習吧!

 。ㄏ葘憽皬S”,表示除號,把要分的22條魚,也就是被除數(shù)寫在“廠”的里面。把每人每得條數(shù)4,也就是除數(shù)寫在“廠”的左邊)

  三、課堂練習

  1、48個野果平均分給9個同學,每人分幾個?

  2、55個蘑菇平均分給8人,每人分幾個? 自主練習第二題:擺一擺 填一填

  四、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你們覺得怎么樣?還有什么困難嗎?

  五、教學反思

  借助生活實際,理解有余數(shù)的除法,用豎式計算有余數(shù)的除法是后續(xù)學習的基礎,是教學的重點,所以在教學時我始終加強學生實際問題的理解,注意讓學生說說豎式計算每一步的意義,只有結合具體情境從根本上理解了,才能真正掌握。

【最新《有余數(shù)的除法》教案】相關文章:

余數(shù)的除法教案03-31

最新《有余數(shù)的除法》說課稿07-01

《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教案03-29

有關余數(shù)的除法教案03-31

有余數(shù)的除法教案03-31

有余數(shù)的除法的教案03-31

余數(shù)的除法優(yōu)秀教案03-31

有余數(shù)除法教案03-31

《有余數(shù)的除法》教案05-12

定西市| 理塘县| 上栗县| 马公市| 菏泽市| 长葛市| 珲春市| 凤阳县| 安多县| 邢台县| 都匀市| 彝良县| 息烽县| 阆中市| 滕州市| 焦作市| 巴林右旗| 阳信县| 固镇县| 吴堡县| 高要市| 鹤山市| 藁城市| 福建省| 梅州市| 双桥区| 临湘市| 宁海县| 腾冲县| 瑞昌市| 莎车县| 长宁区| 铅山县| 和林格尔县| 仁布县| 澜沧| 万盛区| 车致| 康马县| 阿克陶县| 彩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