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課需要怎么教學呢?怎么寫教案呢?幼兒園的計算課的教學需要在一種輕松的氛圍下才能讓孩子們更好地學習,接下來小編為大家推薦的是計算課教案相關內容,僅供參考。
幼兒園計算課教案一
一、教學指導思想
新的《幼兒園綱要》強調,要引導幼兒在生活或游戲的真實情景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漸感知數(shù)學,形成數(shù)學意識。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2元超市”的情境,引導幼兒在游戲中感知、理解單雙數(shù)的意義,在操作中區(qū)分10以內的單雙數(shù)。
二、教材分析
認識10以內的單雙數(shù)是大班幼兒數(shù)學學習的一個重要內容,其目的在于讓幼兒借助具體的事物和直接的操作活動,理解單雙數(shù)的'概念,從而發(fā)展幼兒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
三、學情分析
大班幼兒對單、雙數(shù)的概念普遍生疏,不能準確區(qū)分出單雙數(shù),由此要求教師應該用淺顯易懂的語言來表述,將單雙數(shù)概念講解具體明白,引導幼兒從“感知”到“理解”再到“運用”單雙數(shù)。
四、教學目標
1、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多種游戲活動,感知、理解10以內單雙數(shù)的含義。
2、引導幼兒在操作中理解并區(qū)分10以內單雙數(shù)。
3、啟發(fā)幼兒發(fā)現(xiàn)身邊的單雙數(shù)現(xiàn)象,產(chǎn)生對周圍生活中數(shù)學現(xiàn)象的興趣。
五、教法學法
教法:1、情境法—引入“2元超市”場景。2、啟發(fā)法—注重演示,啟發(fā)幼兒理解單雙數(shù)的概念。3、游戲法—購物、兩兩相抱及其他游戲操作。4、循序漸進法—引導幼兒。5、直觀法—充分運用“代用券”、“紅藍房子”等直觀教具。
學法:1、由感知到理解再到運用單雙數(shù)。2、在游戲中做到幼兒與教師、同伴以及材料之間的互動,激發(fā)其學習興趣。
六、媒體選擇
充分運用以下教具:
1、布置“2元超市”場景,準備相關圖片和1—10元面額的代用券。
2、紅色水彩筆每人一支,分組操作材料若干。
3、幻燈片(展示生活中具有單、雙數(shù)的物品)。
七、教學程序
分四步進行:
第一步:情景導入——引起興趣
教師出示“2元超市”場景,問幼兒:為什么叫“2元超市”?
第二步:購物游戲——體驗、感知單雙數(shù)。
1、理解游戲規(guī)則:向幼兒發(fā)放代用券,數(shù)字為1-10,看看在“2元超市”能買到幾樣東西?引導幼兒兩個兩個地圈記東西。
2、購物游戲。放手讓幼兒憑代用券去“2元超市”購買東西,并匯報購買情況。注意1元代用券的處理辦法。
第三步:交流與比較——理解單雙數(shù)
1、感知單雙數(shù)。幼兒學習表述:“我用幾元錢買了幾樣東西,還剩幾元錢或剛好用完?”
2、回收代用券。幼兒將用完的代用券送到“紅房子”,將剩1元錢的代用券送到“藍房子”。
3、理解單雙數(shù)。教師引導:像1、3、5、7、9這樣兩個兩個數(shù),總會剩下一個的數(shù)叫單數(shù),像2、4、6、8、10總能湊成兩個兩個的數(shù)叫雙數(shù)。
第四步:游戲操作——區(qū)分、鞏固單雙數(shù)。
1、尋找單雙數(shù)。請小朋友自己或相互找一找,身上什么東西是單數(shù),什么東西是雙數(shù)?
2、區(qū)分單雙數(shù)。教師提供五種操作材料,幼兒自主選擇玩法:
、俜忠环郑涸谠S多點卡和圖卡中區(qū)分出單雙數(shù)。
、谂乓慌牛涸1-10的撲克牌中分別選出單數(shù)、雙數(shù)排排隊。
、廴σ蝗Γ簝蓚兩個地圈,區(qū)分單雙數(shù)。
、苻D一轉:記錄轉盤停下時指針所指的數(shù),并分辨是單數(shù)還是雙數(shù)。
⑤扔一扔:記錄扔骰子得到的數(shù)并區(qū)分出單雙數(shù)。
3、鞏固單雙數(shù)
教師念兒歌:“單腳單腳跳跳,雙腳雙腳跳跳,單腳單腳,雙腳雙腳跳跳!碑斈钔曜詈笠粋“跳”時,教師就報出一個數(shù),讓幼兒做動作,如果是單數(shù),就馬上蹲下;如果是雙數(shù),就馬上找一個朋友抱一抱。此游戲反復進行。
幼兒園計算課教案二
教學目標
1.知道人民幣單位間的換算,會進行一些簡單的計算。
2.知道物品價格的表示形式。
3.培養(yǎng)社會交往和社會實踐能力。
4.通過購物活動,初步體會人民幣在社會生活、商品交換中的作用,并知道愛惜人民幣。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50頁。
教具、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每個學生準備一個錢袋(內裝各種面值的人民幣)、學習用具、玩具等。
教學設計
設境激趣
聰聰、明明,他們倆今天也來了,他們有一些問題想問問大家。
1.人民幣的單位有哪些?
2.按質地分為哪兩類?
1元=( )角 1角=( )分
一張2角可以換( )個1角……
教師給予鼓勵。
[運用多媒體課件,聲像并茂呈現(xiàn)給學生喜聞樂見的動畫故事以故事激趣導入。]
情景對話
。ǔ鍪菊n件)聰聰、明明,你拿那么多的硬幣干嗎去。
明明:我去買空尺子,我拿了12個一角。
聰聰:拿那么多,要是丟一個,怎么辦?
明明:那怎么辦?小朋友們,你們能幫我嗎?
[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之中,使之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過渡進入新課
1.師:我們該怎樣幫明明呢?你們有什么好辦法?
生:可以去換錢。
師:那該怎樣換呢?
生討論
生A:可以換兩張5角,一張兩角
生B:還是多?梢杂10個一角換1張1元,2個1角換1張2角。
明明:哦!原來12角=1元2角,謝謝你們!
[通過小組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互相交流,大膽發(fā)表不同的見解,體現(xiàn)了數(shù)學的簡潔美,并體現(xiàn)了實用性。]
2.我們幫明明解決了問題,聰聰也有一些問題需要我們幫忙。(出示課件)
3元8角=( )角
26角=( )元( )角……
師:你是怎么想的?
3.換錢游戲:小組四人利用學具互換。
[通過實踐活動鞏固知識,更貼近孩子的生活實際。]
4.師:現(xiàn)在,明明拿著換好的錢走進了“大張量販”。
。ㄕn件出示)尺子:1.20元
明明:這1.20元是多少呢?
師:明明又遇到什么困難了?誰來幫幫他?
學生討論
生:1.20元就是1元2角
師:對了,我們看1.20元中有一個小圓點,圓點的左邊表示元,右邊的第一位表示角,第二位表示分,所以1.20元就是1元2角,這就是物品價格的表示方法。
師:看其它文具的價格,把對應的用線連起來。
。ㄕn件出示)
本子 0.50元 8角
墨水 3.00元 1元2角
書包 35.90元 9角
尺子 1.20元 5角
橡皮 0.90元 3元
鉛筆 0.80元 35元9角
5.師:你們看,聰聰也來了。
。ㄕn件錄音)聰聰:“聽說有一些小朋友上不起學,我就拿著我的零花錢也來買一些文具,送給他們!辟I一枝鉛筆和一本本子用多少錢?一把尺子和一塊橡皮呢?小朋友,你們會算嗎?
師:誰來計算一下?
生:8角+5角=13角=1元3角
1元2角+9角=21角=2元1角
師:誰來說說是怎樣計算的?
師:為什么把20角換成2元?答案(略)
(課件錄音)聰聰:我用10元去買墨水,該怎樣呢?
生:10-3=7元
6.小結:以學生為主,教師給予補充
7.出示課題──簡單的計算
實踐活動
(課件)小朋友們,你們想用手中的錢去買一些禮物,一起送給遠方的小朋友嗎?
選四名售貨員,開始自由下位買。
[讓學生從已知和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給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明白數(shù)學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顒舆^程中,體現(xiàn)了學生之間團結合作的精神。]
小結
。ㄕn件)小朋友們,今天我跟你們學會了很多知識,你們可真棒!小朋友們再見!
生:聰聰,明明再見!
【幼兒園計算課教案】相關文章:
勞動課幼兒園教案(通用9篇)05-05
幼兒園勞動課教育教案(精選6篇)05-06
幼兒園大班勞動課教案(通用9篇)05-05
幼兒園小班勞動課教案(精選5篇)05-05
《觀潮》教案課稿11-29
《鄉(xiāng)愁》新課教案08-24
幼兒園開學第一課教案15篇03-15
幼兒園小班勞動課種植教案(精選7篇)05-05
幼兒園大班科學課教案《有趣的泡泡》08-23
數(shù)學說課教案模板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