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詞四首》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chuàng)作的七言絕句組詩作品。第一首寫深夜聽唱《竹枝》;第二首寫靜夜聽唱《竹枝》;第三首描繪詩人于江樓上所見的“竹枝”歌鄉(xiāng)之雨景;第四首寫聽江畔唱《竹枝》。這組《竹枝詞》內(nèi)容充實健康,語言通俗曉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竹枝詞竹枝苦怨怨何人》翻譯賞析。
《竹枝詞·竹枝苦怨怨何人》
竹枝苦怨怨何人,夜靜山空歇又聞。
蠻兒巴女齊聲唱,愁殺江樓病使君。
【前言】
《竹枝詞四首》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chuàng)作的七言絕句組詩作品。第二首寫靜夜聽唱《竹枝》。
【注釋】
歇:停止,消止。
蠻兒巴女:指湖北、四川之間的青年男女。蠻,古時稱楚因為荊蠻,稱四川為巴蜀。巴,今四川省東部地區(qū)。
殺:形容程度很深。使君:古時對州郡長官的尊稱,這里是作者自指,當時作者任忠州刺史。
【翻譯】
《竹技》曲調(diào)苦怨究竟是把誰怨?夜靜山空里歌聲時續(xù)又時斷。巴楚的青年男女齊聲來歌唱,愁杯了江樓里的忠州病長官。
【鑒賞】
第二首寫靜夜聽唱《竹枝》。前兩句寫哀怨如泣的《竹枝》歌聲時斷時續(xù),打破了夜靜空山的沉寂,同時問這幽怨惻怛之歌怨的是何人。以問語說,不直接道出,發(fā)人思索,而更覺沉痛可傷。第三句謂這《竹枝》怨歌并非獨唱,而是“蠻兒巴女齊聲唱”。戀兒巴女,當時對湖北、四川一帶男女青少年的一種稱謂,因古時稱楚國為荊蠻、四川為巴蜀。這齊聲所唱之怨歌,遭貶謫、受打擊的詩人聽了,更勾引起自身的愁怨之情,因此末句詩人喟嘆云:可愁煞了江樓上的我這個忠州病使君!上首借景寓悲,這里則無窮羈愁盡在“殺”之中,傾懷而訴,不嫌直致。
創(chuàng)作背景
這組詩作于唐憲宗元和十四年(819年),當時詩人由江州司馬改任忠州刺史,形同謫居。唐朝統(tǒng)治階級加緊壓迫剝削勞動人民,勞動人民生活痛苦。詩人此時政治上受到打擊,思想苦悶。通過寫唱《竹枝詞》,既反映了人民的痛苦情緒,也表露了詩人苦悶細心情。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846),唐代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其先太原(今屬山西)人,后遷下邽(今陜西渭南東北)。貞元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元和年間任左拾遺及左贊善大夫。后因上表請求嚴緝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兇手,得罪權貴,貶為江州司馬。長慶初年任杭州刺史,寶歷初年任蘇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書。在文學上,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含為事而作”,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其詩語言通俗。和元稹并稱“元白”,和劉禹錫并稱“劉白”。有《白氏長慶集》。
- 相關推薦
【《竹枝詞竹枝苦怨怨何人》翻譯賞析】相關文章:
《怨情》原文、翻譯及賞析05-23
昭君怨原文翻譯及賞析04-19
春怨原文翻譯及賞析06-07
長信怨原文翻譯及賞析10-29
《長信怨》原文翻譯及賞析03-05
劉禹錫《竹枝詞》原文翻譯及賞析03-04
劉禹錫《竹枝詞》原文翻譯及賞析06-20
劉禹錫《竹枝詞》原文翻譯及賞析07-17
怨歌行原文翻譯及賞析03-24
昭君怨原文翻譯及賞析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