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的歷菲菲老師參加了第六屆小語年會匯報活動,回來后為傳達本次活動的精神,模仿樊老師講授的《掌聲》一課,給我們也上了這一課。在這節(jié)課上,我聽到了這樣幾點:第一,在教學中,要真正的教會學生;第二,在教學中,教師要敢舍敢放;第三,真正體會文本,看準人文性與工具性。
本課的伊始,授課教師這樣進行引入!巴瑢W們,你的到過掌聲嗎?”這樣一問,很自然的使學生聯(lián)系到自己去思考。接下來再問,“在掌聲中告訴你什么呢?”引導學生要學會深入的思考問題,而不是關注于事物的表面現(xiàn)象,從而再次問道:“你想用這掌聲告訴他什么”,使學生的思想認識建立在更加深刻的立場上,然后引入本課的課題《掌聲》,這樣一來,學生看到課題后就會有了一連串的問題,這個掌聲是誰送給誰的呢?這掌聲里想告訴她什么呢?等等類似這樣的問題。接下來老師又以“英子到底是個怎樣的女孩?同學們?yōu)槭裁唇o她掌聲?”這樣兩個問題貫穿整個課堂。有的同學說“英子是一個憂郁的女孩”,有的說“英子是一個殘疾的女孩”,還有的`說“英子是一個文靜的女孩”“英子是一個勇敢的女孩”“英子是一個自卑的女孩”“英子是一個活潑的女孩?”等等。同學們同意嗎?而掌聲前和掌聲后英子分別是什么樣的?給了我學生自鉆探究的的興趣。而在課堂上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老師在不經意間的評價就把學習方法進行了指導,對學生有一個學習的導向性。其實讀文在語文課上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我們要交給學生讀書、學習等的方法,使學生有能力去讀更多的好文章。
【三年級語文《掌聲》評課稿】相關文章:
排球課評課稿01-02
散步評課稿01-18
白鵝評課稿01-16
統(tǒng)計評課稿01-15
蒲公英評課稿01-15
趕海評課稿01-14
腳印評課稿01-12
回聲評課稿01-10
新疆評課稿01-09
色彩評課稿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