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聆聽了周老師上《頤和園》第一課時的課感受頗深,下面就我個人的觀點跟大家一起來分享:
一是生字教學有特點,精選“頤”通過查字典的方法;“廊”、“閣”、“殿”通過圖片觀察比較來學習,發(fā)現(xiàn)生字的奧秘。書寫時借助助學單,提高了效率。
二是整體把握談感受,學生通過瀏覽課文,快速找出文章的開頭和結尾處寫感受的詞句,很快抓住“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公園,到處有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建構文章脈絡抓過渡句,學生通過細讀課文,畫出過渡句,很快就知道文章是按照游覽的順序寫的,移步換景,走過一個地方,寫一處景物。找一找,圈一圈地點的詞語,很快就知道作者都寫了頤和園的哪些景物,聚焦語用,同樣的“走”,作者用了不同的詞語,“進了、繞過、來到、走完、來到、登上、站在、下來”,使學生感受到同樣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表達方法。
三是聚焦“萬壽山”,學習“定點觀察”和語言運用的方法。周老師說:“如果選擇一個最佳景點,你會選擇哪里?”,學生很自然的選擇了“登上萬壽山”。品讀“登上萬壽山”一段,老師提問:“什么景色最吸引你的眼球?”學生很快找出“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因為學生喜歡找比喻句,我們從這句比喻句中感受到了昆明湖“靜”、“綠”的特點;老師很自然地引導學生找出另一處寫昆明湖靜的句子“游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從中體會“滑”字用得真好。老師又問:“還有什么景色最吸引你的眼球?”學生找出了“蔥郁的樹叢,掩映著黃的綠的琉璃瓦屋頂和朱紅的宮墻。”引導學生讀中感受色彩美、古香古色美、皇家氣派美。從“向東遠眺,隱隱約約可以望見幾座古老的城樓和城里的白塔!备惺茈[約之美。體會了文本語言之美以后,周老師很快聚焦語用話題上來!霸倏催@一段,你還發(fā)現(xiàn)作者的什么寫作秘密?”學生從“向下望”、“正前面”、“向東遠眺”中發(fā)現(xiàn)由近及遠的寫作方法。
四是聚焦語用,還學于生,學生學會“定點觀察”的方法后,周老師馬上引導學生在校園內選擇一處景點,仿寫。從學生的作品反饋中獲悉學生已經(jīng)學會了“定點觀察”這一招了。
值得探討的地方是:
當周老師提出“如果選擇一個最佳景點,你會選擇哪里?”,如果學生沒有選擇“登上萬壽山“這一段,怎么辦?
用“定點觀察”寫一處景物,需要讓學生明白有近、中、遠景之分,近的寫得具體些,遠的寫得簡略些,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才會做到層次分明,詳略得當。
【頤和園評課稿】相關文章:
《頤和園》評課稿01-18
《頤和園》評課稿11-13
《頤和園》評課稿5篇06-15
《頤和園》評課稿(精選10篇)03-19
《頤和園》評課稿(通用6篇)06-20
四年級語文《頤和園》評課稿04-18
復習課評課稿04-08
教師是怎樣評課的及評課稿04-23
《亡羊補牢》的評課稿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