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們越來越注重自身素養(yǎng)的今天,大家逐漸認識到報告的重要性,報告具有語言陳述性的特點。你知道怎樣寫報告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學生調查報告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學生調查報告 篇1
一、調查背景
小學生學習分化的現象一直存在,有人認為是在三年級就開始分化,有人認為四年級開始分化,還有人認為到了五年級開始分化。學生的分化現象是由眾多因素形成的。針對我校學生學習成績參差不齊的現狀,為了盡快提高教學效率,進行了此次學生學習成績分化的調查。
二、調查方法步驟
調查對象:
此次調查對象一是本校三至六年級的學生及其家長,學生、家長各60人;二是本校各科教師12人。
調查工具:
此次調查設計了三份調查問卷,分別是教師調查問卷、學生調查問卷和家長調查問卷。問卷回答可多選。
教師問卷主要從教師所教年級、學生分化主要集中在哪些年級、產生分化的原因、如何解決分化問題等方面進行調查;學生問卷主要從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喜歡哪門課程、從何時開始覺得某門功課難學、學習遇到困難向誰求助、家人如何幫助自己等方面進行調查;家長問卷主要從孩子何時覺得功課難學、功課難學的原因、家長對待孩子學習的態(tài)度及做法等方面進行調查。
三、調查統計結果及結論:
1、分化集中年級:
教師認為:33.3%集中在3年級,30%集中在4年級,30%集中在五年級,20%集中在6年級。
學生認為:14.1%的學生認為3年級開始功課難學,23%的學生認為4年級開始功課難學,16.1%的學生認為5年級開始功課難學,13%的學生認為6年級開始功課難學。
家長認為:6.83%認為從二年級開始,15.2%從三年級開始,14.4%認為從四年級開始,6.80%認為從五年級開始,28.9%認為從六年級開始。
結論:從數據看,三方對分化集中的年級看法是不同的。老師認為三、四、五年級都存在分化現象,而且分布比較平均;學生比較偏向四、五年級,但三、五、六年級相差不大;家長則偏向集中在六年級,其次是三、四年級。
2、對功課的喜歡程度:16.1%的學生喜歡英語,25%的學生喜歡語文,31.3%的學生喜歡數學。
3、課程的難易度:34.9%的學生認為英語不好學,11.5%的學生認為語文不好學,20.3%的學生認為數學不好學。
第2、3兩條的結論:學生最喜歡的學是數學,其次是語文,第三是英語;認為最難學的學科是英語,其次是數學,第三是語文。
4、學習不好的原因:
教師認為:70%的教師認為是興趣方面的原因,66.7%的教師認為是家庭重視不夠
學生認為:13%的學生人功課有難度,39.6%的認為基礎沒打好,16.7%認為是缺乏克服困難的信心。
家長認為:39.4%的家長認為是孩子玩心重,沒有認真學,27.3%的認為是缺乏恒心,23%認為是基礎差,9.9%認為是不喜歡任課教師。
結論:教師認為主要是興趣和家庭的原因;家長認為是孩子沒有認真學、缺乏恒心和基礎差;學生認為主要是基礎差和缺乏信心。三方存在偏差。
四、原因及其對策: 從數據分析來看,分化集中在三、四年級。
(1)就英語學科來說原因之一:興趣對學習效果是有一定影響的。從數據分析來看,喜歡英語的學生最少,覺得英語難的學生最多,正因為不喜歡,所以覺得難;反過來,因為覺得難,因而會感到沒有興趣。一種惡性循環(huán)。原因之二:我校是農村小學,沒有學過英語,有的英語基礎差,因而一時難以跟上進度。原因之三,從數據來看,學生英語學習遇到向父母求助的人數少于數學、語文兩科,說明農村學生父母英語輔導能力有限,對學生英語學習幫助是有限的。
原因二、三都是客觀存在的而且僅靠學校的努力已經無法改變,那么改變原因一,即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入手是消除英語學習分化的關鍵,而且也是可行的。目前全國學習英語的氛圍很濃,人人都知道英語的重要性?蓮娜矫嬗昧Γ撼錆M趣味、激勵、高效的英語課堂;對家長進行培訓,如何督促孩子在家學習英語;學;虬嗉売袧夂竦膶W習英語氛圍、風氣。
。2)從語文學科來看,四分之一的學生喜歡語文,所占比例較少,認為語文難學的學生占五分之有一多?梢钥闯,盡管大部分學生不喜歡學習語文,但并不是因為語文難學。盡管所調查年級學生語文學習狀況有很大區(qū)別如:以前所用語文教材版本各異,家庭輔導能力不同,但學生對自己語文學習的結果還是比較滿意的。最重要的原因應該還是因為是母語的緣故的,整日沐浴其中,考試一般不會出大問題。
但喜歡語文的學生很少這一現象值得深思。筆者覺得應該從語文教學的方法上找原因,語文--母語到底如何教,才能讓學生喜歡。
。3)從數學學科來看,喜歡的學生最多,認為數學不好學的學生也很多。喜歡的原因是數學教學方法新穎,生活化,貼近學生;認為數學難學主要是因為越到高年級所學內容越抽象,對學生的思維品質的要求也越高、越全面。如果學生還停留以前單一的思維品質上,是難以學好的。
對數學學科來說,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是關鍵,如培養(yǎng)思維的廣度、深度、敏捷度、細致性、批判性等,其次是培養(yǎng)學習的興趣:第三,家庭應加強輔導。
綜觀三門學科,造成分化的原因主要有:學生學習興趣不夠、對改變自己的學習現狀缺乏信心、思維水平沒有跟上、家庭重視不夠、教師也認為改變后進學生較難。
要解決分化的問題,應該有高效的課堂,教師是關鍵,雖然分化的問題很難解決,但教師應對后進學生充滿信心,不應對學生失去信心,運用暈輪效應等多種教育理論,促進后進學生盡快提高;其次家庭的重視非常關鍵,缺少家庭關注的教育,是不完滿、不成功的教育;第三,學生自身的素質、勤奮、自信也是關鍵。造成分化的原因是多樣的,因而改變也應從多方面入手。
筆者認為分化這一現象其實從孩子開始學習就已經開始了,一個人在學習上的優(yōu)劣表現是由多種因素形成的,如遺傳、個人天賦、環(huán)境、后天教育等,要消除分化似乎是不可能的,承認學生之間的差異并不等于放棄對個別學生的放棄。在實際的教學中,可以盡可能的消除后天人為造成的負面影響。其次,人的智力是多元的,教師用整齊劃一的標準要求每一個學生,是不科學,也是不現實的,在目前社會、教育的大環(huán)境下,社會、教育為一個人全面、自由的發(fā)展所能提供的條件是極其有限的,因此我們應在承認分化的同時,盡可能減少分化。
學生調查報告 篇2
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報告題目 : 大學生手機APP使用情況調查 系 : 財經傳媒系
年級專業(yè) :13級漢語言文學
學 號: 131603215
姓 名: 林許
提交日期:20xx年 12月15 日
學生姓名 林遠成績
評語:
評閱教師(簽名) 年 月 日
目 錄
一、調查信息 ............................................ 4
二、問卷結果分析及探討 ................................... 5
。ㄒ唬┐髮W生使用APP類型的調查 ....................... 5
。ǘ┤绻幸豢顬槟扑]學校基本信息、校內及周邊購物、
餐飲、租房及娛樂場所信息的手機應用,您愿意下載嗎.. 6
(三)大學生通常使用手機的時間段 .................... 7
。ㄋ模┐髮W生關于手機使用時間情況調查 ................ 7
。ㄎ澹┐髮W生對軟件付費情況調查 ...................... 8
。┦謾C攜帶情況 ................................... 9
。ㄆ撸┦謾CAPP對與人實際交流影響 .................... 9
。ò耍⿲κ謾CAPP發(fā)布信息的信任程度 .................. 9
(九)手機APP對于他們交流的影響 ................... 10
。ㄊ┦謾CAPP對財產安全的影響 ..................... 10
(十一)手機APP對外出活動的影響 ................... 10
三、大學生在使用手機應用方面存在的問題 ............... 10
四、對于大學生使用手機存在的問題提出幾點建議 ......... 11
大學生手機APP使用情況調查報告
內容摘要:
社會發(fā)展著進步著,實踐證明了手機這一科技產品為人們開發(fā)利用,APP在大學生生活中越來越重要。鑒于此,我們以大學學生為研究對象進行研究,研究內容主要包括經常使用的手機軟件類型,如果有一款為您推薦學;拘畔、校內及周邊購物、餐飲、租房及娛樂場所信息的手機應用是否愿意下載,希望通過自己學校的手機應用看到什么功能,一天中,使用常用軟件所占據的時間,是夠愿意為應用軟件付費,付費可以接受的價格區(qū)間,在校大學生認為手機APP體驗哪些是非常重要的,一般通過何種渠道獲得手機軟件,使用哪些應用商店提供的手機軟件,使用手機APP的主要目的等。
關鍵字: 大學生手機APP 正確處理
科技不斷向前發(fā)展,為適應社會主流,手機的使用不再單單是打電話,在移動互聯網市場積極發(fā)展的情況下,各種手機應用(APP)相繼推出,F在從手機游戲到手機工具、從新聞查看到百科收錄、從資訊分享到社區(qū)討論,手機應用幾乎占領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雖然各種手機應用不計其數,但真正能夠融入我們生活的應用卻寥寥無幾。
我組調查研究包括大學生,對于手機的消費也持有不同的態(tài)度主要目的是在于了解大學生手機應用狀況,以促使他們樹立正確的手機應用觀,合理應用,正確的處理學習和手機應用的關系。這能控制大學生漸漸成為手機控的數量,并引導大學生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這也為學校的管理和大學生的心理狀況給出一些建議與分析,并能進一步指導大學體制的變革與學生心理狀況的培養(yǎng)。
一、調查信息
調查時間:20xx年11月27日——20xx年12月10日 調查地點:問卷網
調查對象:大學生
【APP:第三方應用程序,應用程序application program的簡稱,多指第三方智能手機的應用程序! 類別
性別
男 女 人數 19 78 比例% 19.6 80.4 調查方式:采取隨機調查方式
調查內容:這次調查主要涉及大學生關于APP類型、大小等相關問題。
調查目的:了解大學生手機應用狀況,以促使他們樹立正確的手機應用觀,合理應用,正確的處理學習和手機應用的關系以及對于大學生使用手機存在的問題提出幾點建議
二、問卷結果分析及探討
。ㄒ唬┐髮W生使用APP類型的調查
學生調查報告 篇3
這些年,有關大學生醉生夢死的生活狀況報道層出不窮,更有甚者,因為打機,開網店,談戀愛等原因而逃課的現象有蔓延情況,課余生活嚴重影響正常學習。尤其是在廣州大學這所商業(yè)氣息較濃的大學里,大學生的課余生活究竟是怎樣的呢?我們對此作了初步的調查并嘗試對此分析。大學生的課余生活是怎樣安排的呢?應采取什么手段解決不良狀況呢?
由于現實原因限制,我們的主要調查對象是大一文科女生,調查樣本中,女生比例占77.08%,男生占22.92%;文科生占82.29%,理科生占17.71%;大一新生占76.04%,大二和大三分別占15.63%和8.33%。
1.中學時代的課余時間安排情況分析:
有46.88%的人認為他們的中學時代課余時間是充足的,剩余53.12%的人認為不充足。由此看來,較多部分的人認為中學時代的課余時間是不足的。雖說是課余時間,但還是有很多人都把它花在學習上,而娛樂和上網平分秋色,有一部分人是把二者當作課余時間的重頭戲的。由于中學時代社團活動遠不及大學的豐富,所以社團活動只占課余時間的最少比例。
2.大學時代課余時間安排情況分析:
不同于中學時代覺得課余時間不充足的人占多數,相反地,有78.13%的大學生覺得現在課余時間充裕,只剩下21.88%的人認為不充足。和中學時代比起來,大學生所能支配的課余時間多了,課余時間所能安排的活動也豐富了很多;ヂ摼W的興盛,為我們大學生提供了與外界交流的便捷渠道,但同時也給自制力不強的同學一個巨大的誘惑。與中學時代不同,學習只能屈居第二位,以下是中學時代和大學時代的課余時間安排對比圖:從數據上看,有72.92%的人在課余時間會為自己適當充電,遠不及中學時代的盛況。
余以為,對大學生來說,尤其是對大一新生,高考過后的狂歡放縱還未完全消隱,大部分人都抱著好不容易熬過高考,當然要好好放松一下的心態(tài)去對待大學生活?墒瞧渲胁环Ψ趴v太過之人,由原來成績名列前茅到自己專業(yè)的倒數幾名,由原來乖乖仔乖乖女到如今迷戀網游,日夜顛倒的“國寶”,這些案例都是老生常談了,每個人在上大學之前都發(fā)誓自己不會成為“學渣”,可是在許多主客觀因素的影響之下,平時不努力,考試之前過一個星期的高三生活,還大言不慚地宣稱是突擊學習,這樣的人比比皆是。要知道,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如果人人都如此“學習”,大學生又能指望自己能從大學生活中得到什么呢?而中學時代社團活動較少甚至可以說根本沒有,課余時間沒安排到也是可以理解的。中學課程任務重,沒有兼職時間,而大學課余時間更多,學校也鼓勵學生們參加社會實踐,獲取社會經驗,為日后踏入社會做準備,同時也可以減輕父母經濟負擔,不過,大學生應該以學習為重,不能因小失大,要好好衡量輕重。
3.課余時間的作用
從分析數據來看,大學生在課余時間里收獲了許多,82.29%的人增長了見識。其次有78.13%的人提高了個人實踐能力,脫離了純理論學習,我們轉而投身于學習實用性更強的實踐操作,畢竟我們對了十幾年書,被灌輸了太多理論性知識,可是說到“動起手來”,沒一個敢夸自己能面面俱到,不慌不忙。作為大學必修課之一的人際關系,我們同樣也需要修煉,很多大學生就是利用課余時間參加社團活動或其他實踐活動才認識了那么多朋友,既拓寬了社交面,又能增加個人魅力,何樂而不為呢?不過也有很多人注重身心健康,會趁現在空余時間較多,約上三五知己,或踏春郊游,或攀高一覽眾山小,或去外省窮游....拓寬了自己視野,領略大自然無限風光,這樣有助于塑造個人堅韌品質,形成更好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兼職帶來的直接收益就是有一定的經濟收入,23.96%的大學生在課余時間賺取了收入。可是盡管收獲頗豐,調查者還不滿意。數據顯示,有67.71%的大學生對課余時間現狀安排是不滿意的,只有32.29%的人覺得滿意,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我們列了幾個可能會阻礙我們科學有效地安排課余時間的因素出來以供學生選擇。
4.阻礙科學安排課余時間的因素
由圖可知,認為是自身惰性制約科學安排課余時間的人占了39%,告別高中緊張的學習生活,沒有了老師的鞭策,平時作業(yè)又少,再加上課余時間大大增加,一旦意志力不強,很容易放松對自己的要求,得過且過,連教科書都很少翻,何談閱讀課外書。31%的人認為是周邊環(huán)境影響的,也許自己本意是堅持嚴格作息時間,學習和娛樂都作了細致的時間計劃,但很多時候因為舍友晚睡,自己也被迫晚睡,作息時間也不能按計劃進行。而學習時周圍同學有的開了電腦,有的拿著手機“煲電話粥”,有的說笑打鬧,除非有很高的專注度,不然一定不能集中手頭學習資料。17%的人覺得是社團活動太過豐富,簡直喧賓奪主了?赡軐W生會干事要集中開例會,之后還要寫策劃書,為擺攤等活動布置場地,模特隊話劇社又要訓練、玩游戲、結交朋友,課余時間自然被侵占得七七八八,剩下的精力也不足以應付學習了。只有13%的同學是覺得本專業(yè)的課安排太多了,當然也有可能是一些報了二專的同學,工作日的早上、晚上,連星期六都要上課,一個星期有六天都像個陀螺似的轉個不停,能不忙嗎?課余時間少之又少,當然談不上科學安排了。
5.提高課余時間利用效率的方法及建議
。1)我命由我不由天,自律才是對人生負責的表現
人生是自己的,對于別人,你也許只是一個陌生影子,但對于你自己,你就是整個世界。如果連你都不在意自己的人生,不為自己的人生負責,整日以別人的頹廢作為自己偷懶的藉口,以后步入社會又有什么資格吐槽大學生工作難找呢?如果真的沒有毅力,覺得把持不住自己,大可以去圖書館,自修室,相信那里的“學霸”會給你樹立一個好榜樣。外部因素只是其次,要靠自律過完四年的大學生活。
(2)時間是海綿里的水,只有制定科學合理的計劃才能真正控制時間
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再圍繞此目標制定合理的計劃,不過最重要的還是執(zhí)行力,計劃制定得天花亂墜,但支持一兩天就松懈掉,那還倒不如不計劃。
。3)高效率是大學生必備的技能之一
目前無論是社團還是學生會,低效率情況都是普遍的。往往開了一晚上的會,還討論不出所以然。跑題跑過十萬八千里,未交代清楚要求就要求寫策劃案。期限之前經常推倒重來,可時間已不容許,最后都是趕鴨子上岸,活動辦得不慍不火也就算成功了。無用功是低效率的老朋友,做事之前了解規(guī)則要求,絕對比你瞎做一通后再回頭看要節(jié)省時間。其次,做篩選,給手頭上的事情編個輕重緩急,先挑最急最難的`事入手。萬事開頭難,但只有在開頭你才有足夠的精力去應付難纏狀況。最后,遠離手機,集中注意力,想必你會體驗到時間原來可以夠用的感覺。
。4)在社團活動與學習之間做出正確的選擇
面試時大多數學生會被問及過這樣的問題:如果你的學習和社團活動時間有沖突,你會優(yōu)先選擇那一邊?完美回答不外乎是:我會合理分配實踐和精力,在盡量不影響學習的前提下,努力配合社團活動,兼顧兩邊工作。但事實上,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兼顧兩頭呢?在我看來,社團活動固然重要,它可以鍛煉我們的實踐操作能力,交際能力,還能開拓視野,拓寬我們的交際圈,作用不可謂不大。大學生仍然是學生,雖然不可因噎廢食,說社團活動影響學習我們就啥也不參加了,但我們的主要任務還是學習,如果你的社團活動讓你一個月都看不完一本書,那么實在很有必要停下你急匆匆的腳步,好好思索自己真的要這種一天到晚忙個不停,到頭來卻不知道自己在忙什么大學的生活嗎?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同學們,課余時間不是流沙瓶里的沙粒,流完了還能倒過來再流。我們要好好審視自己過去的課余時間究竟安排得合不合理,如果不滿意現狀,就要下功夫去改,說總比做容易,成績不是說出來的。不能嘴上使勁吐槽,轉過身依然我行我素。
學生調查報告 篇4
調查目的:了解小學生課外閱讀現狀 調查時間: 20xx. 5.23 調查地點:武勝縣民族小學
調查對象:武勝縣民族小學3-6年級學生
一、調查對象的一般情況
本次課外閱讀現狀調查選取的對象是廣安市武勝縣民族小學3-6年級的學生,以班級為單位,每班隨意抽二十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武勝縣民族小學是廣安市唯一的一所民族學校,始建于清朝末年。幾經搬遷,現地處縣城中心,以其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優(yōu)美的校園環(huán)境,先進的設施設備,高素質的教師隊伍,高水平的辦學質量,已躋身于市、縣一流學校行列,成為市、縣有名的示范學校。學校設學前班和小學1-6年級,現共有教學班35個,在校學生近2900人。學生家長的文化素質普遍不高,5%的學生家長是大專學歷,20%的學生家長是高中學歷,60%的學生家長是初中學歷,15%的學生家長是小學及相當小學學歷。
二、調查內容及數據分析
問卷調查表有15道選擇題、1道文字表述題,涉及的內容有:1、小學生每日閱讀時間、閱讀量;2、小學生的閱讀對象、閱讀興趣;3、小學生的閱讀習慣;4、學校班級開展的讀書活動等。
。ㄒ唬╅喿x量和閱讀的時間
問卷1.你平均每天讀多長時間的課外書:a.60分鐘以上b.15分鐘左右c. 0分鐘
從以上調查數字表明:各年級學生每天課外閱讀時間的趨勢是隨著年級的升高(其中六年級學生因功課的壓力,60分鐘閱讀量的人數相對少一些)。無課外閱讀的學生人數隨年級逐年下降,但總體分析,每天閱讀15分鐘左右占50%,學生每天課外閱讀時間并不多。
2.你每周的讀書量為( )a.沒有 b.1500字左右 c.3500字左右d.7000字以上
據調查結果反映,小學生一周內閱讀量極少的約占27.5%,閱讀量在3500字約占43.3%,而有一定量的閱讀占29.2%。。我們了解到農村孩子從小到大,課外書較少,閱讀的時間少,不少孩子幾乎不讀課外書。造成以上現象的原因可能是:1、書源不足,F在農村小學的圖書館建設和藏書量的充實各級的重視力度不足,有的學校根本沒有建圖書室(館),有的僅作“擺設”而己。2、家庭重視不夠。不少學生在調查中均有反映,有時很想多買幾本課外書,但都遭家長制止。理由只有一個:與學習無關。3、受其他信息渠道所搶占,學生課余大多時間看電視,熱播的電視劇如數家珍。4、學生的作業(yè)負擔仍偏重,能夠用于課外閱讀的時間很少。學生在校的課外時間(尤其是后進生)多數被老師“好心”的輔導和補課所擠占。回到家里,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完成后,家長又另開“小灶”,復習期間尤為嚴重。
(二)小學生的閱讀對象、閱讀興趣
本次問卷調查有四道選擇題、一道文字表述題是關于閱讀內容的選擇,對中外名著的閱讀情況的了解,小學生閱讀的興趣。
3.你喜歡讀什么類型的書籍?a. 教輔書 b.文學故事類 c.科普類 d.漫畫類 e.其它
4.你喜歡讀什么樣的書?a.全是文字的 b. 文字為主,配一些圖畫的c.圖畫為主,只有很少的文字的d.全是圖畫的
5.你讀過下面哪一本古典名著(可多選答案)a.西游記b.水滸 c.三國演義d.紅樓夢,讀過中國古代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占10%。
6.你還讀過哪些中外名著?(學生能答出的沒幾個)
7.你讀課外書,是因為 : a. 自己喜歡 b. 爸爸媽媽要求自己讀c.老師的要求, ( 答a的占30%、b的占30%、 c的占40%)。
你的課外書主要來自 a.自己買的 b.從班上圖書角或學校圖書館借的 c.從父母單位借的 d.跟同學朋友借的 e.其它( 答a的占40%b的占25%、 c的占5%d.的占25%e.的占5%)
從數據匯總分析來看,學生課外閱讀的讀物以教輔書和漫畫故事居多,占了65.8%。而配合教材自覺進行閱讀者略少,只占25.8%。而且喜歡圖文結合的書,究其原因大致有三方面:1、漫畫及童話故事適合了兒童的年齡特征,對兒童易產生較大的吸引力。2、教師在平時教學中缺乏對學生課外閱讀的啟發(fā)及引導。3、現行的少兒出版物對于配合教材內容方面的書籍仍偏少,因課本所選篇目乃為為古今中外名篇,現在出版發(fā)行的少兒讀物屬長篇巨作的略少。
此外,從5、6、7題分析結果來看,學生的閱讀面較為狹窄,主要以學習輔助類書籍為主,名著的則偏少,內容比較單一;大多數學生在課余,對閱讀還是顯得比較隨意、消極的。以個人的興趣來選擇課外讀物,這樣勢必不利于學生知識面的拓寬,也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由于課外書來源渠道單一,學生課外讀物相對匱乏,學生對閱讀興趣不高。
。ㄈ┬W生閱讀習慣
本次問卷調查有4道題涉及學生的閱讀習慣。
8. 你讀課外書時最喜歡 a.摘抄好詞佳句b.寫讀后感 c.圈圈點點,寫批注9. 你讀課外書時,一般a.認真讀b.挑選有趣的地方讀c.隨便翻翻 10.你覺得讀課外書有那些益處?a.擴大知識面b.提高學習成績 c.能積累好多優(yōu)美詞句 d.好玩
11.你讀課外書時遇到不認識的字或不懂的問題怎么辦?a.跳過去不讀b.查工具書 c.隨便認讀 d.問爸爸媽媽或老師
從結果分析來看,大部分學生尚未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有25%的學生能認真閱讀并摘抄好詞佳句,遇到不認識的字和不懂的問題,有25%的學生能通過查工具書解決。這不能不使我們對語文教學進行反思:在教學中,大量時間和精力都花費于對基礎知識的機械重復、死記硬背上,而對學法的指導偏少,對于課外閱讀的方法的指導更少得可憐。家長的育兒觀念也未能適應教育新形勢所需,只注重子女的學習成績,缺乏全面提高的素質教育觀念。
。ㄋ模┌嗉、學校開展的讀書活動。
問卷12.你們班有圖書角嗎?;問卷13.你們老師每天都布置讀課外書嗎?;問卷14.你們班有沒有經常開展讀書交流活動。參加問卷調查學生有120人,結果統計來看,問卷12、13,回答“有”占50%。問卷14以六年級為例,“有”占12.5%,“有時有” 占50%,“沒有” 占37.5%。從全校的數據分析,也是這樣,大部分班級有時有讀書交流活動,有不少班級則沒有開展讀書交流活動。三、調查的結果
從調查內容及數據匯總分析來看,目前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存在以下問題: 1、小學生課外閱讀量和閱讀的時間少,大部分家庭缺乏讀書氛圍,家庭藏書不夠或根本沒有,學校圖書館圖書資源還沒有充分利用,學生借閱圖書渠道不暢,近1/3小學生幾乎無課外閱讀。
2、小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缺乏,課余時間閱讀隨意性較大,閱讀書籍中,教輔書、尤其作文書比例較大,名著等不夠,閱讀種類少,閱讀面較窄。
3、大部分學生缺乏閱讀方法的指導,尚未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有待教師的指導、完善。
4、學校開展讀書活動需進一步落實、完善,建議設立獎勵機制,扎實檢查,使每一項活動落實到每一個班級、每個學生。
5、家長的重視少,家長的育兒觀念未能適應教育新形勢所需,只注重子女的學習成績,缺乏全面提高的素質教育觀念。自身讀書看報者甚少,未能較好地為子女提供學習的榜樣。 四、調查體會
針對調查所掌握的情況,本人認為要改變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現狀,要抓好以下五方面的工作:
一、轉變觀念,增大投入。當前,農村的小學教育仍未真正脫離“應試教育”的陰影,小學生課外讀物很單調,《作文選》、“口袋書”居多,大多數家長給孩子購買課外讀物的意識淡薄,即使買,也是以功利性為主——對考試“有用”的。就是為孩子訂點報刊,也是“了若星辰”,不要說家中有藏書了。所以,教師要有意識地幫助家長轉變“應試”觀念,有計劃地向家長推薦一些有價值的課外讀物。學校的一把手也要沖破阻力,爭取多方資金的支持,注重圖書室(館)的建設,充實藏書數量,定時向學生開放,為學生創(chuàng)設借閱課外書的條件。作為家長應改變育兒觀念,多為孩子購買適合他們閱讀的少兒讀物。多指導、督促孩子進行課外閱讀,努力把孩子培養(yǎng)成具有全面素質的適應新世紀所需的多能型人才。
二、重視激趣,培養(yǎng)習慣。
興趣是一切學習的源泉,枯燥的說教不如點燃學生心中的好奇心,培養(yǎng)興趣最重要。首先,教師要善于表現感染學生。如果我們的老師能在語文課、班會課、晨會課等一切場合有意識地在自己的講課中、演講中善于用“開卷有益”、“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能吟”、“博覽群書,而曉天下”、 “古人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千斛粟”等成語、詩句和格言來啟發(fā)、熏陶學生,以自己的口才和學識感染學生,讓學生懂得多讀書對提高自身的習作水平與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的作用,從而使學生對讀書產生強烈的愿望,并由羨慕、崇拜老師發(fā)展到去追求讀書、追求積累。
其次,教師要注意引導。莎士比亞曾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yǎng)品!弊x一本好書,猶如交上了一位良師益友。為了讓孩子從好的作品中汲取營養(yǎng),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在說話、習作、或給自己書寫座右銘、給同學贈言時學會運用家喻戶曉、耳熟能詳的名人名言,如“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一個籬笆三根樁,一個好漢三個幫”、“知識就是力量”、“不讀書就像生活中缺乏陽光一樣”等。在習作講評中,注意對孩子們運用課外閱讀知識的點評,激勵孩子們在課外閱讀上一比高下,讓學生踏上課外閱讀的快樂之旅,品嘗到作品中的“美味佳肴”,慢慢地使學生形成 “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的行為,并持之以恒,養(yǎng)成習慣。
三、課堂上教師應少講多讀,進行讀書方法的指導。給學生留更多的讀和思考時間與空間,努力使他們做到口到、耳到、手到、眼到、心到,以達到多讀多積累的目的!墩n標》也指出閱讀教學要“加強閱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逐步學會精讀、略讀和瀏覽!笨
學生調查報告 篇5
在思想道德中,社會公德是最基本的,也是最貼近我們生活實際的。它在第一時間體現一個人的素質涵養(yǎng),同時又無處不在地伴隨我們每一天的生活。針對當今大學生的社會公德狀況,我們做了一次社會調查。
總體情況:
調查顯示,現在大學生社會公德意識整體上比較強。南開大學馬克思主義教育學院院長武東生說:“今天的大學生是值得肯定的,與八九十年代相比,社會的進步在大學生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倍覀兊恼{查結果顯示,有49.2%的人對當代大學生的總體評價是“思想先進,有知識,有文化,但對知識的應用能力差”。只有17.79%的人認為當代大學生“思想素質好,專業(yè)水平高和社會實踐報告能力強,有社會責任感!边@就表明,在公德認識方面,大學生普遍表現得好。對基本的公德行為和范疇,他們都有比較清晰的認識,但在具體表現的方面還有待提高,而且這種“知行脫節(jié)”現象隨著年齡的增長愈趨明顯。
助人為樂
在社會公共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遇到困難和問題,總有需要他人幫助和關心的時候。因此,在社會公共生活中倡導的助人為樂精神,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和原則在公共生活領域的體現,也是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的基本要求。助人為樂是我國的傳統美德,我國自古就有“君子成人之美”、“為善最樂”、“博施濟眾”等廣為流傳的格言。人有三樂:自得其樂,知足常樂,助人為樂。把幫助別人當成自己最快樂的事情,是博愛的表現,也是社會對大學生的殷切期盼。養(yǎng)成助人為樂的習慣,將是一生受用不盡的精神財富。正所謂“贈人玫瑰,手留余香”,大學生應當“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積極參與公益事業(yè),力所能及地關心和幫助他人。
在本次調查當中,對于社會公益活動有57.75%的人選擇“經常參加”,有37.97%的人選擇“沒興趣,出于任務,偶爾應付”,另外有4.28%的人選擇“不參加”。參加公益活動是大學生社會公德的良好表現,它體現了一種無私奉獻的精神,一種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對于不太喜歡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的同學,社會也應該給予積極的鼓勵與引導。
代大學生中,大部分同學很少接觸社會,很少涉及世事紛爭,也因此保存著那顆原始的善良的感恩之心。在我們的一個關于無償獻血的個人訪談中,接受采訪者回答每個問題都干脆利落,毫不猶豫。獻血時她自主爭先,她覺得這是很有意義的事情。當我們問到:“有人說獻血很危險,甚至有可能感染疾病,你想過嗎?”她回答很干脆:“沒有,沒想過。我只覺得我自己身體很好,抽點血沒關系,何況還有很多人掙扎在死亡邊緣,正等著我們獻血來搶救呢!”從我們的調查數據中也顯示,對于無償獻血,有58.63%的同學積極參與,還有36.31%的同學想去,但沒時間,只有10.06%的同學認為這是醫(yī)院在掙錢,不去獻。
文明禮貌
文明禮貌是社會交往中必然的道德要求,是調整和規(guī)范人際關系的行為準則,而且體現在日常生活中的細微之處。比如:尊重師長,主動讓座等。在我們的調查中,84.54%的被調查者在路上見到老師都會主動問好。這說明當代大學生對尊師重教的認知程度較高,且能付諸行動。而在公交車上見到老弱病殘時只有49.47%的被調查者會積極讓座,48.47%的人會視情況而定,偶爾讓座。這說明廣大大學生對讓座這一行為都是持肯定態(tài)度的,二者之和占了97.94%,但能始終如一,堅持將道德認知轉化在每一件日常小事上的人卻只有半數。這說明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大學生在文明禮貌這一點上的素質還需提高一個新的檔次。
環(huán)境保護
環(huán)境保護也是社會公德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生義不容辭的責任。隨著我們周邊環(huán)境的日益改善,大學生逐漸意識到愛護公物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根據調查了解,當外出制造了垃圾卻暫時找不到垃圾箱時,有87.05%的同學會“找到垃圾箱后再丟”,有6.22%的人選擇“隨手丟掉”,另外有6.74%的人可能礙于面子,會“找個角落再丟”。在不破壞環(huán)境衛(wèi)生這方面,大部分同學還做得不錯,即能“獨善其身”。然而對于真正以主人翁的態(tài)度來對待環(huán)境保護時,我們大學生做得還遠不夠,即不能“兼濟天下”。比如,當看到地上有垃圾時,只有5.73%的人會馬上弄干凈,而有80.21%的人想弄干凈但最終沒做,其余14.06%的人干脆不理它。分析其原因,我們發(fā)現現在的大學生愛面子,覺得那些俗規(guī)矩太死板了,大家都不去做而我一個人做很別扭,所以在可以選擇逃避的時候盡量逃避。對于以上這些現象,我們每一位有責任感的大學生都應該行動起來,不要以為是丟面子的事情,其實往往是那些最要面子的人最沒面子。21世紀需要的是“彎腰精神”,多彎一次腰就給世界多一份潔凈。另外,對于校園盛行的“課桌文化”,我們應持堅決反對的態(tài)度。在我們做任何事情前應想想它可能造成的后果與影響,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學生調查報告 篇6
大學生到底應不應該戀愛?作為大學生,他們的愛情觀有時怎樣?他們對大學校園里的戀愛行為又怎么看待呢?就此,我對我校的大學生戀愛現象展開調查,了解了大學生的戀愛觀和戀愛行為。
二、調查經過
(一)大學生戀愛人數的抽樣調查
針對大學生的戀愛觀,我抽取了各個系各個年級的某些班級進行了抽樣調查,從抽樣調查中全面了解我校大學生的戀愛情況。從簡考慮,我做了以下表格,直觀明了的對我校學生的戀愛情況進行統計。我們可以看出,女生戀愛比例基本比男生高,而從大一到大三,戀愛比例逐漸上升,基本上有增無減,有些系部,大三戀愛女生比例一度高達78%,男生也達75%。但在大一,男生談戀愛的比例很低,在走訪調查中,我們了解到,女生之所以戀愛比率之所以比男生高,還是與傳統觀念有關,在他們的潛意識中,還是無法接受姐弟戀,因此,學長們可以找大一女生當女朋友,而學姐們卻很少找大一學弟,盡管有可能大一男生比大二女生大,但“男尊女卑”的傳統觀念還是束縛了當代大學生的擇偶觀。
(二)、大學生戀愛觀及戀愛行為調查
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總裁在同濟大學的演講中說過:“大學一定要談戀愛,不管成功還是失敗,否則大學生活就是一片灰白!贝髮W生是否應該談戀愛,一直是個爭執(zhí)不休的主題,從俞敏洪老師的話中,我們可以知道,大學生的戀愛是必不可少的,愛情是我們人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沒有經歷過愛情的人生是不完整的,它可以讓我們互相促進,失戀則可以鍛煉我們面對失敗的勇氣及態(tài)度。但是,戀愛觀和戀愛行為約束著戀愛的效力,它或許可以成就人,也可以讓人深陷其中,自甘墮落。
以下是我搜集到的一些關于大學生戀愛觀的句子:
1、 若相愛,請深愛;若不愛,請離開。
2、 不是不想愛,不是不敢愛,而是害怕受傷害。
3、 如果真心喜歡一個人就應該做他(她)的朋友,因為友情比愛情更長久。
4、 幸福始終充滿著缺陷。
5、 寧愿笑著流淚,也不要哭著說后悔。
下面是我們調查問卷的一部分。
三、調查結果及發(fā)現問題
據問卷調查顯示,很多大學生談戀愛都是因為寂寞,而他們也認為到最后終究會分手,俞敏洪也說過,他們班(北大英語系)談戀愛的十幾對,到畢業(yè)只剩下兩對,而最后結婚的只有一對;蛘咭驗樽陨淼那楦幸蛩,或者因為經濟或家庭因素,或者是因為畢業(yè)后的工作去向不同,總之,八成的大學生戀人到最后都會分手。當然,戀愛是戀愛,家庭是家庭,他們一開始就做好了分手的打算,戀愛是兩個人在一起快樂就行,而涉及到柴米油鹽,矛盾就會慢慢暴露。
從問卷結果看,有很多大學生,特別是大一的,異地戀比較多,對象一般是高中同學,或者高中時就在一起了,或者各奔東西了才發(fā)現已經互相有了好感。異地戀是大學生戀愛隊伍中的一個特殊群體,他們照樣一個人上課下課,一個人吃飯上圖書館,一個人在校園閑逛是看著其他情侶而想著遠方的他(她),但是他們有精神寄托,每天打電話發(fā)短信,也似乎很幸福。有人說距離產生美,因為距離,他們少了日常的摩擦和爭吵,這種情侶或許比本校的那些情侶們感情更穩(wěn)定,但是,如果長時間不見面,感情便會慢慢變淡,所以,他們隔幾個月會見一次面,這樣,他們的消費就比其他人高了!拔揖驼J定他了,雖然我從北方來這求學,他在北方,但我相信他不會背叛我,他很疼我,每晚都給我打電話,我們每年寒暑假也能見上面!蔽倚5哪惩跬瑢W受訪時如是說?梢,那些異地戀人對對方還是很有信心的,但更多的還是最后面臨分手。
大學生的戀愛行為一直是另學校頭疼的一個問題。很多大學生在公共場合摟摟抱抱,在食堂互相喂飯,晚上打電話到半夜,就連圖書館也成了他們談情說愛的基地。校園里,隨處可見拉拉扯扯的情侶,尤其到了晚上,田徑場簡直成了情侶們的專屬集中地,他們眼中似乎沒有他人,只有對方,他們都互不干涉,與其他人自動拉開一定距離。為此,學校成立了“文明戀愛督查隊”,但成果不甚明顯,一是只限于白天,他們不影響其他同學就行;而是督隊員們也是學生,他們不好意思去制止。很多大學生根本就把戀愛當成大學的全部內容,有對象的沉溺其中,沒對象的到處尋尋覓覓,甚至有人說:“花了那么多錢來上學,就算沒學到東西,弄個媳婦回去也好!碑斎,也有理智戀愛的,他們或為了考研,或為了其他,有著共同的目標,互相鼓勵,互相促進。
據我們了解,很多家長都會在生活費意外給大學生們額外的“戀愛經費”,除了請對方吃飯、約會游玩、送禮外,新興的情侶市場的生意也異;鸨裁辞閭H裝、情侶杯、情侶項鏈等,還有更特別的DIY情侶坊,能把情侶們自己的照片弄上去。我們在校外的一家DIY情侶店咨詢了一下,一個小小的公仔,只因為弄上了他們自己不足一寸的臉的立體照,竟賣到3、40多元每個,一對價格高達80多,而生意還挺好。這無疑加重了家庭的經濟負擔,“高中生拖累全家,大學生拖垮全家”,果真名副其實。我們學校大部分學生都來自農村,家庭條件不是很好,而在情侶們如此高調曬幸福的背后,是他們父母弓著背辛勤勞動的身影。
近些年,漸漸地出現了一個新的大學生群體——試婚一族。他們在校外租房子同居,花大價錢去拍婚紗照提前體驗婚禮的樂趣。他們花著父母的血汗錢過著驕奢淫逸的生活,他們美名其曰提前適應婚姻生活,然后發(fā)現矛盾越來越多,趕緊分手,還慶幸自己明智的試婚,不然真的結婚了就慘了。覃彪喜先生在《讀大學究竟讀什么》一書中也提到這點,他說他們學校就有很多同居學生,即使沒同居,也大部分都發(fā)生過關系了,他幽默地說,在我國某重點高校,有個省園,原本是要同學們再此反省日本人侵略中國的歷史,但這里卻成了“野豬林”,學生們夜夜笙歌,在用行動養(yǎng)育下一代來反省日本罪行。當然,這毫不夸張,據此可知,我國很多大學都有這種情況,甚至有些大學在校園各處設有自動售套機。而英國有條法律甚至規(guī)定給包情人的大學生予以生活補助,聽起來很滑稽,也讓我們十分想不通。很遺憾,我們沒能采訪到試婚一族,就算能找到受訪者人家也不愿透露,只能從別處了解情況,因此了解甚少。但據我們了解,我們學校的“試婚一族”也不在少數。
我不知道“試婚一族”到底是好還是壞,但我們小組認為這對于大學生來說有百害而無一益,不僅在經濟上耗費打,而且對學生的身心健康都有害。經常聽說某高校有為情自殺案件發(fā)生,這聽來讓人毛骨悚然,這就是戀愛沒有處理好的典型后果。
四、對大學生戀愛觀及戀愛行為的看法和建議
大學生談戀愛無可厚非,但必須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做到文明戀愛。大學生剛剛步入成年,心智還不太成熟,對很多事的是非還辨別不清,不可過早的陷入男女關系中,萬一出現意外,不是我們這個年齡和這種情況下所能承擔的。我們畢竟還是學生,學生的主要任務還是學習,我們不必過早地擔心結婚生子,而是應學習一些能適應社會的本領技能,為畢業(yè)后找工作做準備。大學生不能為了戀愛而戀愛,不能為了寂寞或要面子而隨便找個對象,我們要為自己所做的選擇負責,所以,作為一個大學生,戀愛必須謹慎,不要隨隨便便,不要傷害了對方也傷害了自己。盡量找個志同道合的對象,互相勉勵,互相促進,如果找不到,那就一切隨緣,努力學習,不要看著人家而眼紅,而尋尋覓覓,等你有了出息,不怕找不到老婆或嫁不了一個好老公。
【【推薦】學生調查報告六篇】相關文章:
【推薦】學生調查報告集錦五篇10-31
【推薦】學生調查報告模板8篇10-08
【推薦】學生調查報告匯總8篇09-26
【推薦】學生調查報告模板匯總九篇10-31
【推薦】學生調查報告模板匯編9篇10-28
【推薦】學生調查報告錦集6篇10-06
【推薦】學生調查報告模板集合10篇10-04
【推薦】學生調查報告模板合集9篇10-03
【推薦】學生調查報告模板匯總9篇09-26
【推薦】學生調查報告范文集合五篇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