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專家倡議重拾“寒食”禁火習俗
一直以來,中國民間傳說清明寒食是為了紀念春秋時的介子推被火焚于綿山,晉文公下令禁火,到了宋代“每年清明,大地禁火”。在江南,每逢清明“寒食”則吃麥青團和糯米糖藕,整天不動煙火。
而無錫千年古鎮(zhèn)梅村一帶,清明掃墓用青、白團子作供品,來祭奠祖先習俗源于對3200多年前周文王長兄泰伯三讓天下,南奔荊蠻到梅村鴻山地區(qū)興修水利,傳教農(nóng)桑,傳播文明,開發(fā)江南的紀念。無煙、無火祭奠,也是當?shù)氐囊淮筇厣?/p>
對此,濱湖區(qū)殯葬管理辦公室相關人士建議,傳統(tǒng)清明民間自覺禁火紀念介子推長達千年,現(xiàn)代人為何不能學學“世界無車日” 、公共場所禁煙、以及春節(jié)禁放炮竹,無錫可率先推動“清明”禁火一天,讓“清明”真正回歸傳統(tǒng)低碳。
什么是寒食節(jié)
寒食節(jié)亦稱“禁煙節(jié)”、“冷節(jié)”、“百五節(jié)”,在夏歷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節(jié)前一二日。是日初為節(jié)時,禁煙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發(fā)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秋千、蹴鞠、牽勾、斗雞等風俗,寒食節(jié)前后綿延兩千余年,曾被稱為民間第一大祭日。寒食節(jié)是漢族傳統(tǒng)節(jié)日中唯一以飲食習俗來命名的節(jié)日。后來因為寒食和清明離的較近,所以人們把寒食和清明合在一起只過清明節(jié)。
寒食節(jié)的故事
遠古時期
寒食節(jié)的源頭,應為遠古時期人類對火的崇拜。古人的生活離不開火,但是,火又往往給人類造成極大的災害,于是古人便認為火是神靈,要祀火。各家所祀之火,每年又要止熄一次。然后再重新燃起新火,稱為改火。改火時,要舉行隆重的祭祖活動,將谷神稷的象征物焚燒,稱為人犧。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后來的`禁火節(jié)。
春秋時代
禁火節(jié),后來又轉(zhuǎn)化為寒食節(jié),用以紀念春秋時期晉國的名臣義士介子推。傳說晉文公流亡期間,介子推曾經(jīng)割股為他充饑。晉文公歸國為君后,分封群臣時卻忘記了介子推。介子推不愿夸功爭寵,攜老母隱居于綿山。后來晉文公親自到綿山恭請介子推,介子推不愿為官,躲藏山里。晉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結果介子推抱著母親被燒死在一棵大樹下。為了紀念這位忠臣義士,于是在介子推死難之日不生火做飯,要吃冷食,稱為寒食節(jié)。
魏晉時期
漢時,山西民間要禁火一個月表示紀念。三國時期,魏武帝曹操曾下令取消這個習俗!蛾幜P令》中有這樣的話,“聞太原、上黨、雁門冬至后百五日皆絕火寒食,云為子推”,“令到人不得寒食。犯者,家長半歲刑,主吏百日刑,令長奪一月俸”。三國歸晉以后,由于與春秋時晉國的“晉”同音同字,因而對晉地掌故特別垂青,紀念介子推的禁火寒食習俗又恢復起來。不過時間縮短為三天。同時,把寒食節(jié)紀念介子推的說法推而廣之,擴展到了全國各地,于是寒食節(jié)成了全國性的節(jié)日,寒食節(jié)禁火寒食成了漢民族的共同風俗習慣。
寒食節(jié)習俗
禁煙冷食
寒食節(jié)古代也叫“禁煙節(jié)”,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但因國人追憫先賢之情執(zhí)著,從東漢到南北朝屢禁屢興,唐代皇家認可并參與。蘇軾的《望江南 超然臺作》中的“且將新火試新茶”說的就是寒食之后詩人煮茶的行為。
拜掃祭祖
寒食節(jié)掃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視為“野祭”。唐代編入《開元禮》“卷第八十七·王公以下拜掃(寒食拜掃附)”中,成為官方認同并倡導的吉禮之一。后演變?yōu)榛始壹懒?官府祭孔廟、祭先賢;百姓上墳等。時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墳地,致祭、添土、掛紙錢,然后將子推燕、蛇盤兔撒于墳頂滾下,用柳枝或疙針穿起,置于房中高處,意沾先祖德澤。
寒食飲食
寒食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漿、青精飯及餳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盤兔、棗餅、細稞、神餤等;飲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數(shù)十種之多。其中多數(shù)寓意深刻,如祭食蛇盤兔,俗有“蛇盤兔,必定富”之說,意為企盼民富國強;子推燕,取介休方言“念念”不忘介推高風亮節(jié)……。
寒食插柳
柳為寒食節(jié)象征之物,原為懷念介之推追求政治清明之意。早在南北朝《荊楚歲時記》就有“江淮間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門”的記載,安徽、蘇州等地還盛行戴芥花,佩麥葉來代替柳枝。據(jù)各地史籍記載:“插柳于墳”、“折柳枝標于戶”、“插于檐插柳寢灶間”、“亦戴之頭或系衣帶”、“瓶貯獻于佛神”、“門皆插柳”,故民間有“清明(寒食)不戴柳,紅顏成白首”之說。
寒食踏青
也叫踏春,盛興于唐宋。宋·李之彥《東谷所見》載:“拜掃了事,而后與兄弟、妻子、親戚、契交放情地游覽,盡歡而歸”。明代《帝王景物略》記京效踏青場景為:“歲(寒食)清明日,都人踏青,輿者,騎者,步者,游人以萬計。”可謂盛極。
春天凈腸
一般來說,野外的狗熊在冬眠結束后,春天第一件事情就是找點青草吃。因為青草富含纖維素,吃了以后容易腹瀉。狗熊清理下自己腸胃中積攢了一個冬天的廢物,接下來才好吃東西。據(jù)動物學家說,狗熊在春季腹瀉前,往往都蔫頭蔫腦的,但一旦調(diào)理順了,接下來就歡實了。這寒食節(jié)的食品結構安排,是不是和狗熊的腹瀉法有異曲同工之妙呢?比如說涼皮吧,好多醋,加上好多豆芽菜黃瓜絲之類的,富含纖維素,用來清理腸胃最合適不過了。從中國人的飲食結構來看,春節(jié)期間吃了不少大魚大肉,等到了天開始暖和的時候,確實也應該像狗熊一樣清理一下腸胃。不僅可以健體,還能讓頭腦清醒清醒,解決下春乏的問題。
寒食節(jié)去野外采集野菜,不僅鍛煉身體,而且也滿足了人體所必須,一舉兩得。最后,還要說說春季養(yǎng)生中的精神調(diào)節(jié)問題。
前面說過,女子傷春,在寒食節(jié)期間出來散散心,勾搭勾搭小伙,能夠預防精神上的疾病。男子雖然不傷春,但在春季肝氣過盛,容易精神失常的時候,緬懷下先人,寄托哀思,起到了悲克怒的作用。對肝的調(diào)理是相當有好處的。經(jīng)過了五千年的文化滋潤,寒食與清明合二為一,成為緬懷故人,激勵生人的節(jié)日。
【寒食節(jié)禁火習俗倡議】相關文章:
最美家庭倡議書-倡議書01-22
交警倡議書范文-倡議書01-07
愛教助教倡議書-倡議書01-05
小學捐書倡議書-倡議書01-05
小學環(huán)保倡議書-倡議書01-05
傳遞愛心倡議書-倡議書01-05
文明經(jīng)營倡議書-倡議書01-04
安全駕車倡議書-倡議書01-04
文明就餐倡議書-倡議書01-04
愛心協(xié)會倡議書-倡議書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