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報告十分的重要,要注意報告在寫作時具有一定的格式。一起來參考報告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建筑設計實習報告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建筑設計實習報告 篇1
大二暑假,經親戚介紹有幸到福建xx設計有限公司實習。剛開始時,走進趙工的辦公室,還有點不好意思,真的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么。學了一學期的建筑工程這一專業(yè)的知識了吧,可是面對真正的建筑工程我還是有太多的問題,學的可以說只是皮毛。趙工人不錯,很隨和,他的熱絡很快就讓我的拘謹消逝了。第一天,我到他們公司的辦公室里逛了一下,這邊看看,那邊瞧瞧,可是不知道該做些什么,什么也插不上手。在建筑設計公司里我看到最多的就是他們大都在用CAD制圖。建筑平面,立面,剖面圖做出速度很快,比我們課上學的建筑制圖快多了,而且我們手工畫的也比不上電腦做的精確。在設計公司里除了繪圖外,我還看了好多圖紙,說實話我的制圖課學的并不是很好,但看圖還是可以的,這是相對課本上的圖來說。在公司里看到的圖卻讓我吃驚,有些圖紙較大,但條理挺清楚的,可是詳圖我就沒法看懂了,里面有好多的圖例是我們沒有學過的。
公司里的其他同事也挺熱心,對我的叨擾他們并不感到煩,教了我好多知識,我是在那里第一次作CAD做了一張圖。在實習的過程中趙工和他的同事耐心地給我講解設計的流程和不同建筑種類的設計規(guī)范要求。首先,是對建筑的整個流程的了解。建筑物的形成、流程如下:投資商投資-—國家審核批準-—設計院做出建筑方案-—中標-—設計院進行建筑設計(包括建筑物正,立,剖面,水電,供暖的設計)-—建設部審核批準-—施工單位施工-—監(jiān)理進行審核-—施工完成,交工-—裝潢公司進行裝修-—交工-—由投資商和房產公司進行買賣。整個過程中,建筑的設計部分占了相當重要的位置。所以設計的時候,每一步都要按照規(guī)定,每一步都要謹慎。設計時也有它的過程:做方案(必須符合結構要求)-—進行平面設計(設計的同時,由結構師就行調整,平面做法應符合結構要求,調整的同時,結構師進行結構設計,兩者屬于同步進行,同步完成)-—立面,剖面設計-—水電,供暖,電梯設計。
我們并沒有學CAD,既然來設計公司實習,這個程序就當然是要去嘗試學習一下。這個程序具有二維,三維繪圖功能。我所學習的,就是建筑物平,立,剖的二維繪制。
繪圖,要先對功能進行了解,再就是熟悉里面各個工具的用法。繪圖的時候也有步驟:軸線--墻線--門窗--樓梯--屋內布置--標注。還要一邊繪制一邊修改。剛開始畫,只管做一些簡單的圖形,如圓,矩形,方體,熟練之后就開始畫一些簡單的房屋平面圖。說著簡單,當時可是讓同事教了我好久才算學會一些簡單的操作。在繪制的過程中遇到一些困難,如,弧線與直線的交接,圖形的閉和,樓梯的繪制,在做這些時候經常出現(xiàn)錯誤,影響下一步的操作。同事就會說,細心點和耐心點,慢慢修改。
幾天實習時間里,我在運用已學的知道外,同時更大的好外是學到了更多的新的知識。建筑并不是學校里一兩本書就能寫完的,許許多多的東西還是在邊學邊運用才能體會到。在三明,不像福州那么熱,辦公室里也有空調,環(huán)境不錯,公司里的那些材料也是不錯的學資源。公司是個甲級的建筑設計單位,做的工程不少,里面的資料是對我來說是個學習建筑知識的好機會。公司里有不少關于各個城市里的代表建筑的材料,有些是中國現(xiàn)代與古典建筑的代表。同事說這些建筑可是些不錯的建筑典范,他們有時會借鑒一些優(yōu)秀的設想。
蘇州城就是個很不錯的地方,那里的優(yōu)秀的現(xiàn)代建筑和古典建筑很多。比如位于西湖南線南山路西側的博物館,建筑用地23889平方米,建筑面積控制在8000平方米。以現(xiàn)代建筑造型手法塑造出具有現(xiàn)代氣息的博物館形象,結構新穎,是一個建筑典范。因處在西湖景區(qū)中心,所以整個建筑以考古發(fā)掘探溝和探方的形態(tài),將大部分建筑置在地下,地上建筑面積控制在20xx平方米,以進入地下部分的探溝為界,劃分左右兩大功能區(qū)。這一設計構想源于對塊環(huán)境的解讀,以及對博物館本身意向的表達。通過建筑造型,采用內部空間非等高的豎向設計,有助于展示不同內容的需要,滿足不同的陳列方式,利于現(xiàn)代展示空間布局。作為建筑物本身,上部框架和探溝內部所呈現(xiàn)的現(xiàn)代鋼結構,幕墻玻璃、花崗巖鋪飾,與建筑外立面的磨磚對縫清水磚墻面,恰是建筑表達現(xiàn)代人文氣息與傳統(tǒng)歷史文化的契和之處。
這就是西湖博物館的獨到之處,為人們以后再設計類似建筑的時候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的模版。真的很佩服這個設計者的構想。
為什么建筑可以這樣隨意的按人們的意愿設計成不同的體型?我從同事給我介紹的書里找到了答案。這和我們結構設計有根本的關系,古代建筑都是砌體結構、木結構,而新建的大多數(shù)都是框架,或框—剪結構。其中以框架為主,高層中多使用框—剪結構。
建筑設計實習報告 篇2
大二暑假,經親戚介紹有幸到福建新華設計有限公司實習,公司里的同事挺熱心,對我的叨擾他們并不感到煩,教了我好多知識,我是在那里第一次作 CAD做了一張圖。在實習的過程中趙工和他的同事耐心地給我講解設計的流程和不同建筑種類的設計規(guī)范要求。首先,是對建筑的整個流程的了解。建筑物的形成、流程如下:投資商投資-—國家審核批準-—設計院做出建筑方案-—中標-—設計院進行建筑設計(包括建筑物正,立,剖面,水電,供暖的設計)-—建設部審核批準-—施工單位施工-—監(jiān)理進行審核-—施工完成,交工-—裝潢公司進行裝修-—交工-—由投資商和房產公司進行買賣。整個過程中,建筑的設計部分占了相當重要的位置。所以設計的時候,每一步都要按照規(guī)定,每一步都要謹慎。設計時也有它的過程:做方案(必須符合結構要求)-—進行平面設計(設計的同時,由結構師就行調整,平面做法應符合結構要求,調整的同時,結構師進行結構設計,兩者屬于同步進行,同步完成)-—立面,剖面設計-—水電,供暖,電梯設計,我看到的主要是梁與板的鋼筋綁扎。
(1)縱向受力鋼筋出現(xiàn)雙層或多層排列時,兩排鋼筋之間應墊以直徑15mm的短鋼筋,如縱向鋼筋直徑大于25mm時,短鋼筋直徑規(guī)格與縱向鋼筋相同規(guī)格。
(2)箍筋的接頭應交錯設置,并與兩根架立筋綁扎,懸臂挑梁則箍筋接頭在下,其余做法與柱相同。梁主筋外角處與箍筋應滿扎,其余可梅花點綁扎。
(3)雙向板鋼筋交叉點應滿綁。應注意板上部的負鋼筋(面加筋)要防止被踩下。
(4)框架梁節(jié)點處鋼筋穿插十分稠密時,應注意梁頂面主筋間的凈間距要有留有30mm,以利灌筑混凝土之需要。不只這些,還有不少的規(guī)定和要求我只能自己去查資料了,何工一時也講不完的。他還有提到鋼筋的綁扎接頭的搭接長度在末端距鋼筋彎折處,不得小于鋼筋直徑的10倍,接頭最好不要在構件最大彎矩處。
由于天氣較熱,我們只是看了一會就回去了,不過還是很感謝何工的講解。就這樣我結束了我這幾天的實習之旅。
建筑設計實習報告 篇3
我由于屬于在校外做設計,因此我的實習工作主要是同我所要從事的工作有關聯(lián)。在實習期間我主要是接觸一些工程進行檢測,以及加固改造工作。通過這些日子的實習,使我發(fā)現(xiàn)在一些在設計及施工中所存在的一些問題。通過向所在單位專家的請教,明白了一些工程中易存在和發(fā)生的一系列建筑通病的產生原理及相應的檢測,處理措施。現(xiàn)將我所接觸到的一些問題作義總結。 我的畢業(yè)設計作的是混凝土框架結構,因此對于混凝土機構的了解要更有針對性。混凝土質量的好壞,既對結構物的安全,也對結構物的造價有很大影響,因此在施工中我們必須對混凝土的施工質量有足夠的`重視。
混凝土質量的主要指標之一是抗壓強度,從混凝土強度表達式不難看出,混凝土抗壓強度與混凝土用水水泥的強度成正比,按公式計算,當水灰比相等時,高標號水泥比低標號水泥配制出的混凝土抗壓強度高許多。所以混凝土施工時切勿用錯了水泥標號。另外,水灰比也與混凝土強度成正比,水灰比大,混凝土強度高3水灰比小,混凝土強度低,因此,當水灰比不變時,企圖用增加水泥用量來提高溫凝土強度是錯誤的,此時只能增大混凝土和易性,增大混凝土的收縮和變形。綜上所述,影響混凝土抗壓強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強度和水灰比,要控制好混凝土質量,最重要的是控制好水泥和混凝土的水灰比兩個主要環(huán)節(jié)。
此外,影響混凝土強度還有其它不可忽視的因素。粗骨料對混凝土強度也有一定影響,當石質強度相等時,碎石表面比卵石表面粗糙,它與水泥砂漿的粘結性比卵石強,當水灰比相等或配合比相同時,兩種材料配制的混凝土,碎石的混凝土強度比卵石強。因此我們一般對混凝土的粗骨料控制在3.2cm左右,細骨料品種對混凝土強度影響程度比粗骨料小,所以混凝土公式內沒有反映砂種柔效,但砂的質量對混凝土質量也有一定的影響。因此,砂石質量必須符合混凝土各標號用砂石質量標準的要求。由于施工現(xiàn)場砂石質量變化相對較大,因此現(xiàn)場施工人員必須保證砂石的質量要求,并根據現(xiàn)場砂含水率及時調整水灰比,以保證混凝土配合比,不能把實驗配比與施工配比混為一談;炷翉姸戎挥性跍囟、濕度條件下才能保證正常發(fā)展,應按施工規(guī)范的規(guī)定予在養(yǎng)護、氣溫高低對混凝土強度發(fā)展有一定的影響。冬季要保溫防凍害,夏季要防暴曬脫水。
現(xiàn)冬季施工一般采取綜合蓄熱法及蒸養(yǎng)法。如果是設計造成的缺陷,一般有設計承載力或設計工作條件與實際不符造成裂縫、變形、侵蝕等破壞;如果是使用造成的缺陷,一般有超載、侵蝕、火災、凍融、風化破壞等;炷恋牧芽p是不可避免的,其微觀裂縫是本身物理力學性質決定的,但它的有害程度是可以控制的,有害程度的標準是根據使用條件決定的。目前世界各國的規(guī)定不完全一致,但大致相同。如從結構耐久性要求、承載力要求及正常使用要求,最嚴格的允許裂縫寬度為0.1mm。近年來,許多國家已根據大量試驗與泵送混凝土的經驗將其放寬到0.2mm。當結構所處的環(huán)境正常,保護層厚度滿足設計要求,無侵蝕介質,鋼筋混凝土裂縫寬度可放寬至0.4mm;在濕氣及土中為0.3mm;在海水及干濕交替中為0.15mm。沿鋼筋的順筋裂縫有害程度高,必須處理。
近年來預應力混凝土應用范圍逐漸推廣到更多的結構領域,如大跨超長、超厚及超靜定框架結構,其混凝土強度等級必須提高至C50。在采用泵送條件下,其收縮與水化熱大大增加,約束應力裂縫很難避免,張拉前開裂,張拉后又不閉合,裂縫控制的難度更加困難。預應力結構裂縫允許寬度是嚴格的,預應力筋腐蝕屬應力腐蝕并有可能脆性斷裂,預兆性較小,裂縫擴展速度快。裂縫深度h與結構厚度H的關系如下:h0.1H表面裂縫;0.1H
早期裂縫一般出現(xiàn)在一個月之內,中期裂縫約在6個月之內,其后1~2年或更長時間屬于后期裂縫。
我由于屬于在校外做設計,因此我的實習工作主要是同我所要從事的工作有關聯(lián)。在實習期間我主要是接觸一些工程進行檢測,以及加固改造工作。通過這些日子的實習,使我發(fā)現(xiàn)在一些在設計及施工中所存在的一些問題。通過向所在單位專家的請教,明白了一些工程中易存在和發(fā)生的一系列建筑通病的產生原理及相應的檢測,處理措施,F(xiàn)將我所接觸到的一些問題作義總結。 我的畢業(yè)設計作的是混凝土框架結構,因此對于混凝土機構的了解要更有針對性;炷临|量的好壞,既對結構物的安全,也對結構物的造價有很大影響,因此在施工中我們必須對混凝土的施工質量有足夠的重視。
混凝土質量的主要指標之一是抗壓強度,從混凝土強度表達式不難看出,混凝土抗壓強度與混凝土用水水泥的強度成正比,按公式計算,當水灰比相等時,高標號水泥比低標號水泥配制出的混凝土抗壓強度高許多。所以混凝土施工時切勿用錯了水泥標號。另外,水灰比也與混凝土強度成正比,水灰比大,混凝土強度高3水灰比小,混凝土強度低,因此,當水灰比不變時,企圖用增加水泥用量來提高溫凝土強度是錯誤的,此時只能增大混凝土和易性,增大混凝土的收縮和變形。綜上所述,影響混凝土抗壓強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強度和水灰比,要控制好混凝土質量,最重要的是控制好水泥和混凝土的水灰比兩個主要環(huán)節(jié)。
此外,影響混凝土強度還有其它不可忽視的因素。粗骨料對混凝土強度也有一定影響,當石質強度相等時,碎石表面比卵石表面粗糙,它與水泥砂漿的粘結性比卵石強,當水灰比相等或配合比相同時,兩種材料配制的混凝土,碎石的混凝土強度比卵石強。因此我們一般對混凝土的粗骨料控制在3.2cm左右,細骨料品種對混凝土強度影響程度比粗骨料小,所以混凝土公式內沒有反映砂種柔效,但砂的質量對混凝土質量也有一定的影響。因此,砂石質量必須符合混凝土各標號用砂石質量標準的要求。由于施工現(xiàn)場砂石質量變化相對較大,因此現(xiàn)場施工人員必須保證砂石的質量要求,并根據現(xiàn)場砂含水率及時調整水灰比,以保證混凝土配合比,不能把實驗配比與施工配比混為一談;炷翉姸戎挥性跍囟、濕度條件下才能保證正常發(fā)展,應按施工規(guī)范的規(guī)定予在養(yǎng)護、氣溫高低對混凝土強度發(fā)展有一定的影響。冬季要保溫防凍害,夏季要防暴曬脫水。
現(xiàn)冬季施工一般采取綜合蓄熱法及蒸養(yǎng)法。如果是設計造成的缺陷,一般有設計承載力或設計工作條件與實際不符造成裂縫、變形、侵蝕等破壞;如果是使用造成的缺陷,一般有超載、侵蝕、火災、凍融、風化破壞等;炷恋牧芽p是不可避免的,其微觀裂縫是本身物理力學性質決定的,但它的有害程度是可以控制的,有害程度的標準是根據使用條件決定的。目前世界各國的規(guī)定不完全一致,但大致相同。如從結構耐久性要求、承載力要求及正常使用要求,最嚴格的允許裂縫寬度為0.1mm。近年來,許多國家已根據大量試驗與泵送混凝土的經驗將其放寬到0.2mm。當結構所處的環(huán)境正常,保護層厚度滿足設計要求,無侵蝕介質,鋼筋混凝土裂縫寬度可放寬至0.4mm;在濕氣及土中為0.3mm;在海水及干濕交替中為0.15mm。沿鋼筋的順筋裂縫有害程度高,必須處理。
近年來預應力混凝土應用范圍逐漸推廣到更多的結構領域,如大跨超長、超厚及超靜定框架結構,其混凝土強度等級必須提高至C50。在采用泵送條件下,其收縮與水化熱大大增加,約束應力裂縫很難避免,張拉前開裂,張拉后又不閉合,裂縫控制的難度更加困難。預應力結構裂縫允許寬度是嚴格的,預應力筋腐蝕屬應力腐蝕并有可能脆性斷裂,預兆性較小,裂縫擴展速度快。裂縫深度h與結構厚度H的關系如下:h0.1H表面裂縫;0.1H
早期裂縫一般出現(xiàn)在一個月之內,中期裂縫約在6個月之內,其后1~2年或更長時間屬于后期裂縫。
在修補裂縫前應全面考慮與之相關的各種影響因素,仔細研究產生裂縫的原因,裂縫是否已經穩(wěn)定,若仍處于發(fā)展過程,要估計該裂縫發(fā)展的最終狀態(tài)。在日本混凝土協(xié)會混凝土裂縫的調查和修補指南中,對調查的原則、普查、詳查方法均作了詳細規(guī)定,主要有: 裂縫的現(xiàn)狀調查(裂縫類型和寬度);有無病害(漏水、鋼筋銹蝕);產生裂縫的經過(發(fā)生時間和過程);設計書的檢查;施工記錄的檢查;根據混凝土鉆芯檢查構件的強度、厚度;荷載調查;中性化試驗;鋼筋調查(鋼筋位置、細筋數(shù)量及有無銹蝕);地基調查;混凝土分析;荷載試驗;振動試驗。
裂縫的處理 1. 表面處理法:包括表面涂抹和表面貼補法表面涂抹適用范圍是漿材難以灌入的細而淺的裂縫,深度未達到鋼筋表面的發(fā)絲裂縫,不漏水的縫,不伸縮的裂縫以及不再活動的裂縫。表面貼補(土工膜或其它防水片)法適用于大面積漏水(蜂窩麻面等或不易確定具體漏水位置、變形縫)的防滲堵漏填充法用修補材料直接填充裂縫,一般用來修補較寬的裂縫()0.3mm),作業(yè)簡單,費用低。寬度小于0.3mm,深度較淺的裂縫、或是裂縫中有充填物,用灌漿法很難達到效果的裂縫、以及小規(guī)模裂縫的簡易處理可采取開V型槽,然后作填充處理。2. 灌漿法此法應用范圍廣,從細微裂縫到大裂縫均可適用,處理效果好。
2. 結構補強法 因超荷載產生的裂縫、裂縫長時間不處理導致的混凝土耐久性降低、火災造成的裂縫等影響結構強度可采取結構補強法。包括斷面補強法、錨固補強法、預應力法等混凝土裂縫處理效果的檢查包括修補材料試驗;鉆心取樣試驗;壓水試驗;壓氣試驗等。工程實例:某大廈5層框架結構,總建筑面積約2萬m2。施工中發(fā)現(xiàn)4月22日澆筑的某工段2層梁、板混凝土,至4月26日混凝土強度上升一直不明顯,且拆除模板后現(xiàn)澆板多處出現(xiàn)不規(guī)則裂縫。質檢部門對該工程混凝土質量進行了現(xiàn)場檢測,檢測結果表明,混凝土抗壓強度滿足設計要求,混凝土的均質性滿足規(guī)范要求。根據現(xiàn)場檢查,該大廈現(xiàn)澆板多處出現(xiàn)不規(guī)則裂縫,其中某工段2層現(xiàn)澆板西南角較嚴重,個別裂縫長度約1200mm,寬度約0.6mm,框架梁身混凝土未見裂縫。根據對裂縫檢測的分析,裂縫產生的主要原因是:
(1) 混凝土早期強度上升慢
(2) 混凝土收縮
(3) 混凝土養(yǎng)護不到位
該裂縫為非結構受力裂縫,雖然對結構受力無較大影響,但裂縫的存在對混凝土的耐久性影響很大,應根據裂縫情況進行必要的處理。寬度較小裂縫的處理對寬度小于0.3mm的裂縫進行封縫處理。可沿裂縫用環(huán)氧樹脂膠泥對其進行表面封閉,環(huán)氧樹脂膠泥配比為:環(huán)氧樹脂﹕二丁脂﹕乙二胺﹕水泥=100﹕30﹕10﹕250~300(重量比),該配比可根據現(xiàn)場實際情況進行調整。施工注意事項:(1)封閉前,應對裂縫表面進行處理,用鋼絲刷等工具清除裂縫表面的灰塵、浮渣及松散層等污物,然后再用毛刷蘸丙酮、酒精等有機溶液,把沿裂縫兩側20~30mm處擦洗干凈并保持干燥。(2)裂縫處理好后,先在裂縫兩側寬20~30mm范圍內涂一層環(huán)氧樹脂基液,然后抹一層厚1 mm左右的環(huán)氧樹脂膠泥。抹膠泥時應防止產生小孔和氣泡,表面需要 刮平整,保證封閉嚴密。(3)較寬裂縫的處理對寬度大于0.3mm的裂縫進行化學壓力灌漿處理。采用環(huán)氧樹脂漿液進行灌注。環(huán)氧樹脂漿液配合比為:環(huán)氧樹脂﹕丙酮﹕糠醛﹕乙二胺=100﹕20~25﹕20~25﹕15~20(重量比),該配比可根據現(xiàn)場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施工注意事項:
(1)對裂縫表面進行處理,沿裂縫用鋼釬鑿成V形槽,槽寬與槽深可根據裂縫深度和有利于封縫來確定,一般為20 mm20mm。鑿槽時先沿裂縫打開,再向兩側加寬,鑿完后用鋼絲刷及壓縮空氣將混凝土碎屑粉塵清除干凈。
(2)埋設灌漿嘴的間距可根據裂縫的深度確定,一般為350~500mm。埋設時,先將灌漿嘴的底盤上抹一層厚約1mm的環(huán)氧膠泥,將灌漿嘴的進漿孔騎縫粘貼在預定的位置上。
(3)裂縫封閉后,應進行壓氣試漏,檢查密閉效果。試漏須待封縫膠泥有一定強度后進行。
(4)灌漿機具、器具、及管子在灌漿前應進行檢查,運行正常時方可使用。灌漿結束后,應立即拆除管道,并用丙酮沖洗管道和設備。(4) 灌漿結束后,應檢查補強效果和質量,發(fā)現(xiàn)缺陷應及時補救,確保工程質量。綜上所述,只要在混凝土生產以及施工過程中有針對性地采取預防措施,完全可以避免商品混凝土早期塑性裂縫的產生,使建筑物具備良好的耐久性和結構穩(wěn)定性。
在外面實習有兩個月的實間了,這些日子里通過親身經歷,使在學校所學的理論知識得到了很好的實踐。而且對于實際的設計工作也提供了很大的幫助,為畢業(yè)設計提供了現(xiàn)實資料。從而避免了在設計過程中出現(xiàn)設計與實際施工相脫節(jié)的現(xiàn)象。
建筑設計實習報告 篇4
我由于屬于在學校外做設計,因此我的實習工作主要是同我所要從事的工作有關聯(lián)。在實習期間我主要是接觸一些工程進行檢測,以及加固改造工作。通過這些日子的實習,使我發(fā)現(xiàn)在一些在設計及施工中所存在的一些問題。通過向所在單位專家的請教,明白了一些工程中易存在和發(fā)生的一系列建筑通病的產生原理及相應的檢測,處理措施,F(xiàn)將我所接觸到的一些問題作義總結。
我的畢業(yè)設計作的是混凝土框架結構,因此對于混凝土機構的了解要更有針對性;炷临|量的好壞,既對結構物的安全,也對結構物的造價有很大影響,因此在施工中我們必須對混凝土的施工質量有足夠的重視;炷临|量的主要指標之一是抗壓強度,從混凝土強度表達式不難看出,混凝土抗壓強度與混凝土用水水泥的強度成正比,按公式計算,當水灰比相等時,高標號水泥比低標號水泥配制出的混凝土抗壓強度高許多。所以混凝土施工時切勿用錯了水泥標號。另外,水灰比也與混凝土強度成正比,水灰比大,混凝土強度高3水灰比小,混凝土強度低,因此,當水灰比不變時,企圖用增加水泥用量來提高溫凝土強度是錯誤的,此時只能增大混凝土和易性,增大混凝土的收縮和變形。
綜上所述,影響混凝土抗壓強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強度和水灰比,要控制好混凝土質量,最重要的是控制好水泥和混凝土的水灰比兩個主要環(huán)節(jié)。此外,影響混凝土強度還有其它不可忽視的因素。粗骨料對混凝土強度也有一定影響,當石質強度相等時,碎石表面比卵石表面粗糙,它與水泥砂漿的粘結性比卵石強,當水灰比相等或配合比相同時,兩種材料配制的混凝土,碎石的混凝土強度比卵石強。因此我們一般對混凝土的粗骨料控制在3.2cm左右,細骨料品種對混凝土強度影響程度比粗骨料小,所以混凝土公式內沒有反映砂種柔效,但砂的質量對混凝土質量也有一定的影響。因此,砂石質量必須符合混凝土各標號用砂石質量標準的要求。由于施工現(xiàn)場砂石質量變化相對較大,因此現(xiàn)場施工人員必須保證砂石的質量要求,并根據現(xiàn)場砂含水率及時調整水灰比,以保證混凝土配合比,不能把實驗配比與施工配比混為一談;炷翉姸戎挥性跍囟、濕度條件下才能保證正常發(fā)展,應按施工規(guī)范的規(guī)定予在養(yǎng)護、氣溫高低對混凝土強度發(fā)展有一定的影響。冬季要保溫防凍害,夏季要防暴曬脫水,F(xiàn)冬季施工一般采取綜合蓄熱法及蒸養(yǎng)法。如果是設計造成的缺陷,一般有設計承載力或設計工作條件與實際不符造成裂縫、變形、侵蝕等破壞;如果是使用造成的缺陷,一般有超載、侵蝕、火災、凍融、風化破壞等。
混凝土的裂縫是不可避免的,其微觀裂縫是本身物理力學性質決定的,但它的有害程度是可以控制的,有害程度的標準是根據使用條件決定的。目前世界各國的規(guī)定不完全一致,但大致相同。如從結構耐久性要求、承載力要求及正常使用要求,最嚴格的允許裂縫寬度為0。1mm。近年來,許多國家已根據大量試驗與泵送混凝土的經驗將其放寬到0。2mm。當結構所處的環(huán)境正常,保護層厚度滿足設計要求,無侵蝕介質,鋼筋混凝土裂縫寬度可放寬至0。4mm;在濕氣及土中為0。3mm;在海水及干濕交替中為0。15mm。沿鋼筋的順筋裂縫有害程度高,必須處理。
近年來預應力混凝土應用范圍逐漸推廣到更多的結構領域,如大跨超長、超厚及超靜定框架結構,其混凝土強度等級必須提高至C50。在采用泵送條件下,其收縮與水化熱大大增加,約束應力裂縫很難避免,張拉前開裂,張拉后又不閉合,裂縫控制的難度更加困難。預應力結構裂縫允許寬度是嚴格的,預應力筋腐蝕屬“應力腐蝕”并有可能脆性斷裂,預兆性較小,裂縫擴展速度快。裂縫深度h與結構厚度H的關系如下:h≤0。1H表面裂縫;0。1H<h<0。5H淺層裂縫;0。5H≤h<1。0H縱深裂縫;h=H貫穿裂縫。
應當盡量避免貫穿性及縱深裂縫,如出現(xiàn)該種裂縫應采取化學灌漿處理來保證強度,即貫縫抗拉強度必須超過混凝土抗拉強度。
早期裂縫一般出現(xiàn)在一個月之內,中期裂縫約在6個月之內,其后1~2年或更長時間屬于后期裂縫。
在修補裂縫前應全面考慮與之相關的各種影響因素,仔細研究產生裂縫的原因,裂縫是否已經穩(wěn)定,若仍處于發(fā)展過程,要估計該裂縫發(fā)展的最終狀態(tài)。在日本混凝土協(xié)會“混凝土裂縫的調查和修補指南”中,對調查的原則、普查、詳查方法均作了詳細規(guī)定,主要有:
裂縫的現(xiàn)狀調查(裂縫類型和寬度);有無病害(漏水、鋼筋銹蝕);產生裂縫的經過(發(fā)生時間和過程);設計書的檢查;施工記錄的檢查;根據混凝土鉆芯檢查構件的強度、厚度;荷載調查;中性化試驗;鋼筋調查(鋼筋位置、細筋數(shù)量及有無銹蝕);地基調查;混凝土分析;荷載試驗;振動試驗。
裂縫的處理
1.表面處理法:包括表面涂抹和表面貼補法
表面涂抹適用范圍是漿材難以灌入的細而淺的裂縫,深度未達到鋼筋表面的發(fā)絲裂縫,不漏水的縫,不伸縮的裂縫以及不再活動的裂縫。表面貼補(土工膜或其它防水片)法適用于大面積漏水(蜂窩麻面等或不易確定具體漏水位置、變形縫)的防滲堵漏。
填充法用修補材料直接填充裂縫,一般用來修補較寬的裂縫(0.3mm),作業(yè)簡單,費用低。寬度小于0.3mm,深度較淺的裂縫、或是裂縫中有充填物,用灌漿法很難達到效果的裂縫、以及小規(guī)模裂縫的簡易處理可采取開v型槽,然后作填充處理。
2.灌漿法
此法應用范圍廣,從細微裂縫到大裂縫均可適用,處理效果好。
3.結構補強法
因超荷載產生的裂縫、裂縫長時間不處理導致的混凝土耐久性降低、火災造成的裂縫等影響結構強度可采取結構補強法。包括斷面補強法、錨固補強法、預應力法等混凝土裂縫處理效果的檢查包括修補材料試驗;鉆心取樣試驗;壓水試驗;壓氣試驗等。
工程實例:
某大廈5層框架結構,總建筑面積約2萬m2。施工中發(fā)現(xiàn)4月22日澆筑的某工段2層梁、板混凝土,至4月26日混凝土強度上升一直不明顯,且拆除模板后現(xiàn)澆板多處出現(xiàn)不規(guī)則裂縫。
質檢部門對該工程混凝土質量進行了現(xiàn)場檢測,檢測結果表明,混凝土抗壓強度滿足設計要求,混凝土的均質性滿足規(guī)范要求。
根據現(xiàn)場檢查,該大廈現(xiàn)澆板多處出現(xiàn)不規(guī)則裂縫,其中某工段2層現(xiàn)澆板西南角較嚴重,個別裂縫長度約1200mm,寬度約0.6mm,框架梁身混凝土未見裂縫。
根據對裂縫檢測的分析,裂縫產生的主要原因是:
(1)混凝土早期強度上升慢
(2)混凝土收縮
(3)混凝土養(yǎng)護不到位
該裂縫為非結構受力裂縫,雖然對結構受力無較大影響,但裂縫的存在對混凝土的耐久性影響很大,應根據裂縫情況進行必要的處理。
4.寬度較小裂縫的處理
對寬度小于0.3mm的裂縫進行封縫處理。可沿裂縫用環(huán)氧樹脂膠泥對其進行表面封閉,環(huán)氧樹脂膠泥配比為:環(huán)氧樹脂、二丁脂、乙二胺、水泥=10030-10250~300(重量比),該配比可根據現(xiàn)場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5.施工注意事項:
(1)封閉前,應對裂縫表面進行處理,用鋼絲刷等工具清除裂縫表面的灰塵、浮渣及松散層等污物,然后再用毛刷蘸丙酮、酒精等有機溶液,把沿裂縫兩側20~30mm處擦洗干凈并保持干燥。
(2)裂縫處理好后,先在裂縫兩側寬20~30mm范圍內涂一層環(huán)氧樹脂基液,然后抹一層厚1mm左右的環(huán)氧樹脂膠泥。抹膠泥時應防止產生小孔和氣泡,表面需要刮平整,保證封閉嚴密。
(3)較寬裂縫的處理對寬度大于0.3mm的裂縫進行化學壓力灌漿處理。采用環(huán)氧樹脂漿液進行灌注。環(huán)氧樹脂漿液配合比為:環(huán)氧樹脂丙酮糠醛乙二胺=10020~2520~25?15~20(重量比),該配比可根據現(xiàn)場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6.施工注意事項:
(1)對裂縫表面進行處理,沿裂縫用鋼釬鑿成“v”形槽,槽寬與槽深可根據裂縫深度和有利于封縫來確定,一般為20mm×20mm。鑿槽時先沿裂縫打開,再向兩側加寬,鑿完后用鋼絲刷及壓縮空氣將混凝土碎屑粉塵清除干凈。
(2)埋設灌漿嘴的間距可根據裂縫的深度確定,一般為350~500mm。埋設時,先將灌漿嘴的底盤上抹一層厚約1mm的環(huán)氧膠泥,將灌漿嘴的進漿孔騎縫粘貼在預定的位置上。
。3)裂縫封閉后,應進行壓氣試漏,檢查密閉效果。試漏須待封縫膠泥有一定強度后進行。
(4)灌漿機具、器具、及管子在灌漿前應進行檢查,運行正常時方可使用。灌漿結束后,應立即拆除管道,并用丙酮沖洗管道和設備。
(4)灌漿結束后,應檢查補強效果和質量,發(fā)現(xiàn)缺陷應及時補救,確保工程質量。
綜上所述,只要在混凝土生產以及施工過程中有針對性地采取預防措施,完全可以避免商品混凝土早期塑性裂縫的產生,使建筑物具備良好的耐久性和結構穩(wěn)定性。
在外面實習有兩個月的實間了,這些日子里通過親身經歷,使在學校所學的理論知識得到了很好的實踐。而且對于實際的設計工作也提供了很大的幫助,為畢業(yè)設計提供了現(xiàn)實資料。從而避免了在設計過程中出現(xiàn)設計與實際施工相脫節(jié)的現(xiàn)象。
【建筑設計實習報告合集4篇】相關文章:
2.建筑設計實習總結
3.建筑設計學習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