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關于小班幼兒自信心培養(yǎng)方面的研究報告。文中主要闡述了在小班階段開展自信心培養(yǎng)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同時針對實驗前提出的兩個假設性目標一是:如何培養(yǎng)自信心;二是:探索自信心建立與促進幼兒能力發(fā)展以及健全人格的關系,運用科學理論分步驟、有重點地加以實驗。
文中最后對實驗結果進行小結與分析,得出:在小班階段開展本實驗不但切實可行,而且在促進個性發(fā)展的同時,也促進其能力的發(fā)展。本實驗對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發(fā)展有現實意義,并且將在中、大班作進一步地研究。
關鍵詞 自信心 健全人格 能力
一、問題的提出:
在21世紀里,科技迅猛發(fā)展,需要大批高素質人才,人才的競爭不僅是知識和能力的競爭,更是心理素質方面的競爭。“擁有自信,就等于擁有成功的一半!弊裾胀咎岢龅摹叭齻面向”指示,我們的教育必須體現可持續(xù)性發(fā)展原則,因為幼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基礎,在幼兒期開始重視人的自信心方面培養(yǎng),為更能提高人的全面素質奠定良好基礎。
基于上述認識,我在小班第一學期的開學階段,開展了關于“小班自信心”方面的問卷調查,從統(tǒng)計數據情況中反映出,小班幼兒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普遍缺乏自信,在游戲和學習中遇到困難時,更多的采取逃避態(tài)度,缺乏一種大膽表現自我的勇氣和自信心。
可見,在小班階段,把幼兒“自信心培養(yǎng)”作為課題研究,就顯得尤為迫切和重要。
通過本課題“關于小班幼兒自信心培養(yǎng)”的實驗研究,目的在于:
1、探索如何教學和生活中培養(yǎng)小班幼兒自信心;
2、探索自信心的建立與促進幼兒能力發(fā)展以及健全幼兒人格間的關系。
二、理論基礎:
本課題運用的主要教育科學理論有:桑代克關于“聯結主義學習論”、歸因理論。
a)規(guī)因理論:代表人物(韋納)認為,能力、努力、任務和運氣是人們在解釋成功或失敗時知覺到的四種主要原因,并將這四種原因分成控制點、穩(wěn)定性、可控性三個維度。并且,他認為,每一維度對動機都有重要影響。
b)桑代克的聯結主義:桑代克認為,學習的實質是刺激――反應之間的聯結,并且聯結只有通過有獎勵的練習才能增強。
三、對象、時間、方法:
a)實驗對象:以小一班30名幼兒(其中男生15名,女生15名)為試驗組。以小二班30名幼兒(其中男生15名,女生15名)為對照組。
b)實驗時間:2001.9――2002.6
c)實驗方法:問卷調查法、觀察記錄法、游戲法、對比法。
四、實驗過程:
運用科學理論指導具體實驗,實驗分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2001.9――2001.10):通過觀察、分析、設計、使用問卷調查了解小班幼兒在學習和生活中自信心的表現(見附頁)
內容主要涉及幼兒在吃飯、穿脫衣褲鞋子等生活自理能力方面以及在游戲中克服困難,大膽表現自我等方面。
調查結果表明:①小班階段幼兒在生活自理方面和游戲中遇到困難時,普遍缺乏自信,或以逃避了之或以依賴父母的包辦;②導致幼兒缺乏自信的原因在于:a 大部分家庭在教育觀念上存在重智輕德、重知識機能的傳授,輕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的現象,導致孩子在家長失去了自己主動嘗試生活機能訓練,從中鍛煉自我能力的機會;更談不上體驗成功和失敗的滋味、b由于平時父母對自己孩子過高期望,不給孩子面子,橫向比較以及消極評價,諸如:“你這么介笨?”“人家的孩子怎么怎么乖,你總是……”等花語挫傷了孩子的自尊心。久而久之,是孩子對自己的.能力產生了懷疑和自負心理,自信心的培養(yǎng)更何從談起?
第二階段:(2001.10――2002.4)
著重在某些學科、游戲及生活等環(huán)節(jié)開展自信心的培養(yǎng),在選定的樣本中進行跟蹤觀察、記錄,通過列表、數據統(tǒng)計、分析對比,反映自信心建立情況。
(一)從培養(yǎng)幼兒生活自理能力入手,注重家園密切配合,幫助幼兒樹立自信心,使幼兒逐漸體驗到:“我能行”、“我真棒!本唧w為:
1、自己穿脫衣褲、鞋子;
2、自己洗手、洗臉;
3、獨自進餐;
4、整理玩具、衣物。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有一種先天性的行為傾向――趨向積極的情感體驗,而回避消極的情感體驗,幼兒尤其如此。因此,我們采用桑代克的聯結主義中學習律的特點,以鼓勵、表揚的方式結合形象生動的故事、兒歌,幫助幼兒反復練習,掌握初步的生活機能,樹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信心。如兒歌《吃飯時,坐坐好》、《穿衣服》、《穿鞋子》的兒歌:
吃飯時,坐坐好,爬爬爬,爬爬爬,拉著褲腰兒,
手拿勺,碗扶牢。捏住袖子往上爬。穿進褲腿兒;
細細嚼來慢慢咽,先把小手伸出來,伸出腳丫子,
一口一口全吃掉。最后鉆出腦袋瓜,自己穿褲子、
真是乖孩子。
在陳鶴琴老先生的生活教學思想指導下,我們大膽著手開展的系列教學活動有:“自己吃飯真能干”、“我會穿套衫”、“不露小肚皮”、“小火車穿山洞——穿褲子”等,在 平凡而又反復的每日生活環(huán)節(jié)中,孩子們逐漸樹立了自己事情自己做的意識,從中真正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注重家園密切配合,對于日托幼兒來說,更是切實鍛煉生活自理能力,在自我努力中體驗到成功和獲得征服失敗的信心和力量的關鍵。馬克思指出,意識控制行為。我們根據問卷調查情況,幫助轉變家長的教育觀念,重視孩子心理素質的培養(yǎng),是實現研究目標的前提條件。于是,我們以家長會、家園專遞、家訪、個別交流等形式,多角度地向家長宣傳介紹有關自信心對促進幼兒成長關系的理論,家教文章有:《應重視幼兒心理素質教育》、《滿足幼兒對積極情感體驗的需要》等。讓他們關注“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是人發(fā)展的內在動力!蔽覀儗嵤┧刭|教育,心理素質教育,更是一個值得大家共同關注和操作的課題。
“精誠所致,金石為開!蓖ㄟ^我們共同的溝通,取得了家長的積極配合。他們在家庭教育中,努力讓自己做到:
①把理解和尊重幼兒放在首位,努力給孩子營造充滿民主、快樂的成長環(huán)境,抓住生活中一切有利時機,讓孩子大膽的探索。通過嘗試,家長們反映:孩子雖小,卻有巨大的學習與發(fā)展?jié)摿Γ⒆觽冏兊锚毩⒘,自信了,經常能聽到“我自己來!”“讓我來試試吧?”“我來幫助你!钡仍捳Z。
、谧⒅睾⒆幼陨淼目v向發(fā)展,能努力做到客觀、正確地評價孩子的行為,家長們體會到:孩子們在父母經常性的贊揚、肯定下,則其行為表現就顯得積極、果敢,而且情緒穩(wěn)定,有很強的自信心。
、酆⒆酉胱龅氖,鼓勵他們大膽嘗試:如孩子主動幫媽媽擦地板、掃地、取牛奶等力所能及的小事。或孩子提出自己想做一件從未嘗試過且有挑戰(zhàn)性的事情,家長就予以支持、鼓勵其向更困難挑戰(zhàn),直到享受到征服困難后的喜悅。
在家園同步配合下,孩子的生活自立能力有顯著提高,家長的教養(yǎng)態(tài)度,從包辦代替中解脫出來,孩子們在親自嘗試中真正體驗到了成功和自信。
。ǘ┰谛问蕉鄻、富有童趣的體育游戲中,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心。
游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也是幼兒的主要活動。我們小班幼兒對體游特感興趣。讓幼兒在走、跑、跳、爬等形式多樣的游戲中,體驗到參與集體活動的快樂和大膽表現自我的信心,在實驗中,主要開展的系列體育游戲有:小熊走獨木橋、小刺猬背果子、穿木珠、撿豆豆、踩高蹺、踏小車、小兔跳等。教師在“面向全體,兼顧個體”這一原則指導下,采用肯定和鼓勵的語言,如“你能行”、“你真棒”、“你一定會成功!”、“不要怕、學做小小解放軍!”等語言支持孩子的行為,尤其是那些平時身體協調性較差的幼兒更予以關注;漸漸地,我班孩子在參與體育游戲中不在熱衷于動作機能的掌握,對他們更有吸引力的是這個游戲是否富有挑戰(zhàn)性,而且遇到困難,他們會冷靜地思考,勇敢地去面對,甚至要非達到成功不可。
。ㄈ┮浴拔摇睘橹黝},在班級內設立“我的作品”、“我的心情”、“我的小腳丫”、“能干的值日生”等欄目,積極為每個孩子營造健康向上、寬松和諧的成長氛圍,教師為孩子合作伙伴、引導者、支持者的身份關注每個孩子的點滴進步和成長變化,讓每個孩子去主動地關心、了解自己,形成良好的“自我”概述。這樣在強調優(yōu)點而不是缺點的氛圍中,逐步幫助幼兒樹立自信心。如以“我的心情角”為例,給幼兒創(chuàng)設了一個宣泄內心情感,促進個性健康發(fā)展和敢于主動與人交流的環(huán)境。目的是進一步培養(yǎng)幼兒活潑大膽,樂于與人交往,善于表達自我的個性。具體操作辦法是:每個幼兒就是花瓶中一朵朵小花,他們根據自己當天的心情,把我的小花朵插到相應的花瓶中去。(每個花瓶分別畫商高興、生氣、傷心、平靜的娃娃臉譜)從中來表達當天內心的感受。而教師總是主動地和幼兒交談,“為什么今天你這么開心呀?”、“什么事情使你這么高興呢?能告訴老師嗎?”等。兩個學期下來,我班大部分孩子能形成用正確的方式與交流自己的內心感受,尤其是當某同伴不高興時能主動地去接近他、關心他,孩子對自己的內心感受,尤其是當某同伴不高興時能主動地去接近他、關心他,孩子對自己也有一定的正確認識,不會因為一時的難過情緒而影響到對活動的參與,并且還會勉勵自己,“下次再努力一些,我肯定能得第一”;還有的說“我以后把飯吃得快,老師肯定會給我加小紅花”;“明天我早點到幼兒園來,我肯定能當上值日生。”等。
第三階段:(2002.5――2002.6)結果與分析:(見附表)
通過第一、第二階段的計劃和落實,在選定的樣本中,根據觀察記錄,再進行后測,對比分析所得出的數據中,得出有關假設性的論證。
分析表一:
1、幼兒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堅持自己來”方面由實驗前20.7% 72.4%,上升了51.7%;而對照班由26.8% 51.0%,上升了24.2%;“根本不愿自己來”方面,由15.2% 1.4%,減少了13.8%,而對照班由15.2% 7.6%,減少了7.6%,可見實驗班幼兒生活自理能力明顯優(yōu)于對照班,在孩子的自我意識明顯增強的同時,動手操作能力得到較快發(fā)展。
2、子自我意識的增強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導致家長過度溺愛,包辦代替的教育態(tài)度大為削弱,并轉化為積極地為孩子創(chuàng)設自主鍛煉、主動發(fā)展的機會,從而有利于自信心的良好建立,這里實驗班情況明顯由于對照班。
分析表二:實驗班幼兒主動克服困難由31.0% 71.3%,上升了40.3%;而對照班由32.2% 58.6%,下降了26.4%;在完全依賴父母幫助由46.0% 28.7%,下降了17.3%,可見實驗班幼兒明顯由于對照班。
分析表三:實驗班幼兒在大膽表現自我方面:由實驗前16.7% 63.3%,上升了13.4%;在膽小、羞于表現方面由23.3% 6.7%,下降了16.6%,而對照班由23.3% 10.1%,下降了13.3%,說明實驗班情況明顯好于對照班。
五、 結與討論
a) 通過本課題研究,促進小班幼兒的個性變得活潑大膽、樂于在集體或他人面前表現自我,為健全幼兒人格奠定良好基礎。
b) 通過實驗結果可以表明:在小班階段開展幼兒自信心培養(yǎng)是切實可行的,而且也促進了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
c) 注重開展幼兒自信心方面的研究,對促進幼兒心理健康發(fā)展以及全體實施素質教育確實具有現實意義,我們將在中、大班作進一步地深入研究。
六、 參考文獻:
《當代教育心理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主編:陳琦、劉儒德1997年4月第一版《健全人格及其塑造》北京示范大學出版社 高玉祥著 1997年12月第一版
【小班幼兒自信心培養(yǎng)之實驗報告】相關文章:
實驗報告范文01-20
倉儲實踐實驗報告01-13
實驗報告范文(15篇)01-20
實驗報告范文15篇01-20
小班幼兒園家訪記錄06-29
幼兒小班通知書評語01-20
實驗報告范文(集錦15篇)01-20
幼兒園小班班級總結06-06
幼兒園小班班務總結06-06
幼兒園小班游戲計劃范文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