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習、工作生活中,用到發(fā)言稿的地方越來越多,發(fā)言稿可以起到整理演講者的思路、提示演講的內容、限定演講的速度的作用。你所見過的發(fā)言稿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效課堂主題論壇活動發(fā)言稿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各位同學:
大家好。
一、更新教育理念,統(tǒng)一小組合作交流方式
通過多次聽課,尤其是跨學科聽課,我感到小組運用上取得了可喜成績。但還有需要完善的地方。比如,我們班,之前小組運用方式不統(tǒng)一。本學期,我作為班主任,協(xié)調任課老師。要求學生合作交流時,同學們都要站起來,討論完才可以坐下。一方面,站起來交流,學生的精神狀態(tài)是高的,另一方面,老師精準地了解了討論的進度。這樣,就節(jié)省了時間,提高了效率。
我們還規(guī)范了課堂用語與要求,比如,學生讀課文時,會說:請大家把書翻到xxx頁,把目光轉向第x段x行。在朗讀前,會大聲說:抬頭站直,聲音洪亮,我來讀。在補充時,不用舉手,直接站起來說:“我補充”。還有,“我質疑”,“我展示”,“回答完畢”。另外,發(fā)言時,始終面向大多數(shù)同學,要有聽眾意識。
二、靈活運用小組,讓每個小組在任務驅動下學習
我在教學時,鼓勵學生,可走出自己的小組,去和別的小組自己玩的比較好的“伙伴”去交流。當有“學生代表”展示時,坐在后面的同學可以離開座位,走到倒數(shù)第3排,或教室兩側小路上,站著聽課,或看課件,這樣聽的更清楚,看的會更清晰,學生的參與度自然就高了。
我上過一節(jié)“走進名著——《繁星》的小組展示課。在這節(jié)課里,我讓全體學生在都讀完名著后,給每個小組分配研究任務。讓每個小組在任務驅動式下,有事干。有研究讀書方法的.,有研究作者的,有研究寫作背景的,有研究主題的等等。最后,在課堂上進行展示,大家都是研究者,又都是學習者,提高了對名著的認識。同學們積極性很大,參與度高,知識面廣,效果顯著。
三、從學科特點出發(fā),依靠小組合作架起課內與課外學習的橋梁
我從自己學科特點出發(fā),利用小組合作,開展課間“快樂背誦古詩詞”活動。我實行了組長負責制。充分發(fā)揮小組長的引領作用,師徒互相背誦的督促作用,小組之間pk的競爭作用。不到兩個月,每位同學把34首古詩詞背誦得非常熟練,這為初二、初三時背誦任務多、時間緊,減輕了壓力,增強了“功力”,也大大地提高了學習的效率。
我還在5、6班開展了以組為單位寫班級故事,學生作品寫成好和家長一起修改(有親子閱讀,而我借用了這個方法,倡導“親子寫作”),并且自己寫評語,談優(yōu)缺點。每周四利用一節(jié)作文課,學生讀作品,同學點評。對于優(yōu)秀作品,我要“支招”,并且在學生修改升格后,在我的微信公眾平臺發(fā)布,向校刊投稿,向報社投稿。這極大地調動了每位小組成員參與的積極性,上作文課成為同學們的期待,實現(xiàn)了作文教學的高效。
牢牢把握學生學習方式的新變革,想方設法發(fā)揮“小組的合作學習”這一學習方式“新常態(tài)”,把學生調動起來,讓學生快樂地學,我們的高效課堂必將錦上添花。
【高效課堂主題論壇活動發(fā)言稿范文】相關文章:
3.高效課堂口號
7.高效課堂作文三篇
8.高效課堂作文八篇
9.高效課堂作文四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