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市育紅小學,由愛國實業(yè)家榮德生、榮宗敬創(chuàng)辦于1906年。2007年7月,隨著區(qū)域教育資源的調(diào)整,原育紅小學與原榮巷中心小學兩所百年老校合并成為今天的育紅小學。以下小編為大家整理了無錫育紅小學學區(qū)范圍的詳細內(nèi)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無錫育紅小學學區(qū)(公益校區(qū)設置三、四年級)
河埒社區(qū):萬達廣場、陽光嘉園、領館88、河埒新村、溪北新村1-27、36-45、47-51、64-66、68-107
產(chǎn)山社區(qū):紫金英郡西苑(紫金伴山)1-53
太康社區(qū):泰康新村、太康新村、大丁村(無線電家舍)263之1-3、264之1-3、265-267、大丁村(西丁小區(qū))567-571、蓓蕾新村、鵬程大廈、大丁佳苑、桃源居、富安華庭(1-7)、梁清路小區(qū)
桃源社區(qū):桃園新村、上里東老村、上里東235-238(原河埒村的居民)、上里東69(紡機專件廠宿舍)、70-71、75-76、78-79(微型軸承廠家舍)、上里東80-115、王巷、劉巷、陶巷、尤巷、嶂山碧院、榮御華府1-42
龍山社區(qū):公益新村、榮巷新村、山語銀城、江大新村、梁湖家園、桃源人家、梁溪路(29、37、45、71、100)、東橫山、東橫山新村、榮巷(上榮中榮、下榮)、許巷、許巷新村、許巷教工家舍、小丁巷、龔巷、郁巷新村、郁巷、梁巷、賈灣、曹巷新村、鄭巷、鑫龍佳苑
榮巷社區(qū):孫巷村、孫巷小區(qū)、大張巷村、張巷新村、東浜、西浜、榮巷街、大渲3、5-10、12、13、13-1、13-2、13-3、351、352、355-373、376-380、龍山小區(qū)、龍山村、梁湖南苑、榮御山莊
梁溪社區(qū):金色江南天景花園、頤景花園、秀景花園、集景花園、陸丼、云景佳園、天馬苑
梅園社區(qū):徐巷(含江蘇省第三離職干部休養(yǎng)所)
新峰社區(qū):史巷、賈巷、張巷、丁巷、王巷、東山、西山、鄭家旦
青龍山社區(qū):青龍山村、青龍山新村
勤新社區(qū):勤新苑小區(qū)、118家舍、陳漕灣新村、張巷、朱巷、烏涇橋
其它:梁溪警苑、六一四所、江蘇省軍區(qū)無錫第二離職干部休養(yǎng)所、微生物研究所家舍、油泵研究所家舍、地質(zhì)勘探隊家舍、青山林果場、江大龍山家舍、錢巷208號(退休軍人干休所)。
學校簡介
無錫市育紅小學,是一所有著百年歷史的老校。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愛國實業(yè)家榮德生、榮宗敬兄弟抱著“教育興業(yè)、實業(yè)興國”的理想先后創(chuàng)辦了十余所學校,育紅小學的前身公益學堂與化新小學就此誕生。
當時榮氏的首富、上海英商怡和洋行買辦榮瑞馨捐銀2000元作為榮宗祠改建學堂校舍的費用,并請無錫縣知縣尹峻齋題寫了校名牌。由榮吉人擔任公益小學堂第一任校長,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了改革,注重實用,提倡德智體并舉。當?shù)厝罕姺Q之為“洋學堂”。
民國時期,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多次蒞臨該校,進行專業(yè)指導。育紅小學主要由原來的三!_原鄉(xiāng)立第一小學校、榮氏公益學堂、競化女校發(fā)展而來。
1926年10月9日,陶行知先生來到育紅小學,在學校度過了難忘的一天,寫下了《無錫小學之新生命》一文,盛贊該校當時的`辦學模式與成績,并稱之為“無錫小學之新生命、中國教育之新希望”。
2007年7月,隨著區(qū)域教育資源的調(diào)整,原育紅小學與原榮巷中心小學兩所百年老校合并成為今天的育紅小學。學校由四大校區(qū)組成,分別是龍山、公益、梅園和萬科,其中位于萬科魅力之城中的“育紅萬科小學”為新辦學校。
【無錫育紅小學學區(qū)范圍】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