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這時最關(guān)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哦。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后感頭疼,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北京人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北京人》,曹禺憂傷藝術(shù)的高峰之作,以舊社會沒落的官宦之家為舞臺,展示了作者對舊生活的批判和新生活的向往。劇情安排精巧,節(jié)奏適中,實為不可多得的藝術(shù)佳作。然而,人物塑造卻是本篇敗筆之一。
居中是男女主角,愫方與文清,感情糾葛作為線索貫穿全劇。重中之重就是對他們的刻畫,但曹先生卻讓他們的性格迷失在了復(fù)雜的劇情結(jié)構(gòu)中。在后幾幕又想令人物性格閃耀,于是又夾雜大量將是音、場景,顯得頗為不自然,只是人的糾葛,為何要與不相干的物產(chǎn)生過多相連?更失敗的,是令演員進行過多面部變化。試問,曹先生視力并不好,偌大一個劇院,曹先生想必是未曾坐在角落里看過話劇吧?人能獲得信息最快的途徑,在劇院中,除了語言就是肢體動作。而本劇人物動作變化,尤其是主要人物,似乎過于單薄、小氣——僅僅是絆嘴,沒有過于轟動的效果。人物的掙扎沒有超脫自己,只是罵,只是論,愫方文清也都只沉浸在二人世界,多少沖突與怨恨甚至不能推動兩人的憤怒前進。人物糾結(jié),觀眾一起糾結(jié),一場戲以如此方法將人帶入,令人哭笑不得。
這一切都指向作者的出身。他出生在家道中落的官僚家庭,僅此已很難讓他融入社會底層,他自己也被囚在封建禮教的鐵籠中。學(xué)生生活令他接觸新思維,而他卻更墜入自我世界之中——既然出不去,那不如沉于幻想。冠在他頭上的知識分子名號,令他妄圖將自己與大千人民區(qū)別開來——這只是知識分子的溫婉,那些年知識分子特有的溫婉:不敢踏出一步,而又害怕著死在象牙塔中,進是黑暗,退亦是黑暗,于是想要停在玄關(guān)。
然而這又有什么錯呢?只因他是一個人,渴望未來,希望活著的人。某種意義上來說,《北京人》一劇的糾葛,其實已是他邁出的勇敢一步,將自己的痛苦抽出來給大家看。確實是懦弱,但哪里有不懦弱的人?只要踏出一步,我們就應(yīng)鼓掌。掌聲或許能驅(qū)散前路黑暗。
- 相關(guān)推薦
【北京人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北京人的遛鳥的名家散文07-28
做文明有禮的北京人作文12-23
周口店北京人的導(dǎo)游詞08-14
我要做厚德的北京人小學(xué)六年級作文400字04-17
讀后感讀后感01-03
有關(guān)贏讀后感贏讀后感讀后感09-22
日記讀后感_讀后感03-07
遠見讀后感 - 讀后感03-09
魯濱遜讀后感讀后感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