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動了我的奶酪》有感1
“誰動了我的奶酪”這個故事令人感動。故事講述了嗅嗅、匆匆、哼哼、唧唧在迷宮中尋找奶酪的事,由于奶酪不經(jīng)意的消失,使他們失去了生存的源泉,繼而他們各自做出不同的反應:嗅嗅和匆匆立即采取行動,適應變化;唧唧剛開始不能適應變化,后來經(jīng)過一番思想斗爭,也加入了尋找奶酪的行列中;而哼哼呢?它的思維始終定格在原來的狀態(tài),至終仍不能接受這變化。故事的結局,除哼哼外的其他三位都在奶酪N站找到了自己所需的奶酪,而哼哼卻不愿變化,拒絕變化,永遠停留在奶酪C站……
在現(xiàn)實生活中,在學習中,我覺得“奶酪”更像我們要尋找的目標。我們要不斷學習新的知識,鞏固舊的知識,還要善于用多方面的知識充實自己,才能找到值得細細品味的新“奶酪”。我曾害怕學習,希望學習中沒有疑難問題,不需要動腦筋思考,所以學習顯得比較機械。通過讀這本書,我懂得在以后的學習中,要適應新的環(huán)境,及時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這樣才能將學習成績提高上去。
“奶酪”是人生存的資本,如果一個人沒有了“奶酪”將無法生存。如果自己舍不得放棄舊的“奶酪”,也不去追求新的“奶酪”,生活就會失去意義,人生也會失去奮斗的目標。
我們應該做到隨著“奶酪”的移動而改變生活態(tài)度和方法,并且能從中得到新的快樂!
《誰動了我的奶酪》有感2
窗外晴空萬里,清風徐來,沁人心脾;叵肫鹱蛱焱砩习l(fā)生的事情,我的心再一次被感動了。
昨天,剛發(fā)現(xiàn)了前幾天考試的'數(shù)學試卷,試卷一發(fā)下來就令我大失所望。大大的紅色“五十六分”映入眼簾,我的內心崩潰了。想到老師交代晚上要把試卷給家長簽名,我就心驚膽戰(zhàn)。如果把試卷拿給媽媽看的話,一定會遭受到媽媽的“獅吼功”的教訓。放學后,我都不想回家了,可是如果不回家,媽媽一定會擔心,所以我拖著仿佛被拴著鐵球的雙腳,緩緩地往家走。到了家門口,我不想進去,可是一想,如果我不回家,就會挨餓的。所以不進家門的念頭又被打消了,我開了門,看到媽媽在做飯,我悄悄地溜進房間,我把試卷藏起來,藏在書包極其隱秘的地方。
我出了房間,若無其事地和媽媽打招呼,就回房間寫作業(yè)去了。夜深了,我輾轉反側,怕媽媽一時半會沖進來罵我,后來我就迷迷糊糊地睡著了。半夜,門開了,發(fā)現(xiàn)是媽媽進來了。我馬上瞇著眼睛裝睡。她輕輕地幫我蓋好被子,悄悄地走出房門。第二天到了學校。突然想起來,老師說要把試卷交給家長簽名,天吶,我這還沒有簽名,又要被老師罰了。可當我交試卷的時候發(fā)現(xiàn)試卷已經(jīng)簽好了名,映入眼簾的還有一行字,“孩子考差了沒有關系,但是一定要知錯能改,失敗乃是成功之母,加油!笨吹竭@一行字,我感動得淚如雨下……
每當想起這段話,我的心一次次的被感動,媽媽,謝謝你。
【《誰動了我的奶酪》有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