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后感如何寫了哦。怎樣寫讀后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七年級學生《弟子規(guī)》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七年級學生《弟子規(guī)》讀后感1
“弟子規(guī),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從上學期開始,我們一遍遍誦讀著瑯瑯上口的《弟子規(guī)》,一次次聆聽著《弟子規(guī)》給我的深刻的教育,《弟子規(guī)》作為我們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文化傳統(tǒng),給了我很多收獲,很多啟發(fā)。
《弟子規(guī)》中的一字一句就像一位智者的親切教導,下頭,我就來談談讓我體會最深刻的一條吧!案改负,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意思是:父母教你的時候,你應當及時回答;父母叫你去做一件事時,你不能夠拖拉;父母教育你時,你應當靜靜地聽,即使父母錯了,也不能責怪他們。但對照我的行為卻常常相反:晚上,我正在看電視,媽媽叫我去吃飯,我一向沒有應聲,直到媽媽走過來,我才及不耐煩地答應了?墒,自從我學習了弟子規(guī)之后,就再也沒有這樣過了,因為弟子規(guī)讓我懂得了尊敬師長,孝敬父母的道理。
是啊!弟子規(guī)就像一位無聲的教師,時時刻刻影響著我們,教育著我們,默默地開導著我們,讓我們健康的成長著。讀了《弟子規(guī)》,讓我獲得了打開成功之門的密鑰,指引著我們的人生道路,豐富我的知識,充實我的生活,讓我沉浸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中。
除了這些,《弟子規(guī)》中的許多地方也是很值得我們?nèi)W習,去感悟、體會的,只要同學們認真體會,必須會悟出其中蘊藏的許多“瑰寶”!
同學們,讓我們來細細地品味《弟子規(guī)》吧,他會教導我們怎樣學習,怎樣做人,它就是我們身邊的良師益友,是我們的學校沉浸在《弟子規(guī)》的洗禮中!
七年級學生《弟子規(guī)》讀后感2
記得我第一次見《子弟規(guī)》的時候,就被它那古樸典雅而精致的表面而吸引。在上六年級時,我爸爸給我買了本《子弟規(guī)》是一本兒童讀物。而且都加了解釋和圖畫,非常漂亮親切。
我記得看見《子弟規(guī)》上面的第一段話是:“弟子規(guī),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边@句話使我感慨萬千,像一個古圣賢師在教誨我一樣;清澈的小溪湍湍流入我的心田。
一本《弟子規(guī)》能指導我們?nèi)绾握_的做人、待人、處事、待物,是教導我們生活、學習應有的禮儀與道德的老師。如果我們能嚴格遵守《子弟規(guī)》的話,堅持一年;我相信我們身上的壞毛病,一定會改掉一些,甚至全部改掉;如果學會了《子弟規(guī)》我相信你一定成為一個文學雅士。
《弟子規(guī)》篇幅不長,總共1080個字,分五個部分。具體列出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學應有的禮儀和規(guī)范。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語行為中要小心謹慎,做人要講信用、講仁義、講道德,也就是做人要厚道,和大眾相處時要平等博愛,要親近有仁德的人,并向他學習,這些都是我們必做的事,如果還有多余的時間,不要浪費光陰,要抓緊時間精力去學習技藝等其他有益的知識學問。
讀《弟子規(guī)》要用我們的心地去感悟,《弟子規(guī)》的每一句都是我們每個人心性的流露,“父母呼,應勿緩”雖然只是對父母一個恭敬的行為,但是心中要時時刻刻對父母保持孝敬!
我認為《弟子規(guī)》確實是指導我們?nèi)粘I、學習的一本好書,時常能把自己的言行舉止用《弟子規(guī)》進行觀照,反省自己的過失并能改正,假以時日,相信自己會有很大的進步
七年級學生《弟子規(guī)》讀后感3
讀完《弟子規(guī)》,我不禁感嘆它真是一部經(jīng)典,是先人智慧的結(jié)晶,而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余力學文”一章中的“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朱熹也曾說過:“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毕胝嬲斫,明白一本書,就必須做到心、眼、口全部投入到讀書中,否則只是走馬觀花看故事般一笑而過,并沒有吸收這本書的各種知識。
心、眼、口,他們各在讀書中發(fā)揮什么作用呢?眼在于看,是最基礎的要求,不是一目十行一掃而過,更不是三心二意左瞟右瞄,而是聚精會神地細心地看。心在于看書時仔細思考,將書中的東西轉(zhuǎn)化成自己的東西,并了解它的中心思想,主要內(nèi)容等?谠谟诖舐暲首x,這樣就絲毫不會含糊,更能加強記憶,且“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三者結(jié)合在一起,就能理解透任何一本書。
我原來讀書總是喜歡一瞟而過,只是單純地用眼睛掃一遍,不用心體會這本書,更不會大聲朗讀。遇到不認識的字,便不理它;不懂的句子,也干脆跳過。因此,我雖然看了很多書,卻不知其意,幾乎等于沒看,讀了《弟子規(guī)》里的這幾句話,我不再不求甚解,囫圇吞棗了。我對每一本書逐字逐句地理解,用心體會其中的含義,還會大聲朗讀出來,不知不覺記住了不少文章,作文水平又上了一層樓。
我想,心、眼、口三到對于完全讀透一本書是必不可少的,可還得做到“手到”。當遇到不認識的字或不懂的詞,得用手翻查字、詞典,讀書有心得時用手記下來,碰到自己喜歡的句、段,可以抄錄下來,正如“看一遍不如讀一遍,讀一遍不如抄一遍”。俄國大作家契訶夫看書時記了厚厚一本隨筆,據(jù)說他寫的很多感人的題材都出自于此呢!
讀書有方法,心眼口皆要。讓我們牢記《弟子規(guī)》的諄諄教誨吧!
七年級學生《弟子規(guī)》讀后感4
學校要求我們每個人要背誦《弟子規(guī)》,我已背完了‘入則孝’‘出則弟’,爺爺聽著我背書,問我:“父母責,須順承”是什么意思?我答不出來,因為我只知道死背書。所以爺爺為我借了這本有解釋,有故事的《弟子規(guī)》。從小我每個禮拜天去教堂,因為耶穌就是愛,圣經(jīng)里有愛的教育,。爸爸對我說:“如果每個人都懂得愛,這個世界就會美滿幸福!”
《弟子規(guī)》里有愛的教育,[泛愛眾]就播下了愛的種子,涌出了幸福的源泉,扣下了和諧的紐帶,打下了文明的基石。‘凡是人,皆相愛,天同覆,地同載!覀兇蠹叶忌钤谕黄{天下,同一塊土地上,為什么我們不能相愛呢?
《弟子規(guī)》里有‘信’的教育,外國人最講誠信,圣經(jīng)也教導我做人要誠實。
《弟子規(guī)》里有‘書’的教育,‘非圣書,屏勿視,蔽聰明,壞心志’教我要讀好書,不要迷戀網(wǎng)絡游戲。
《弟子規(guī)》里有‘親人’的教育,‘能親仁,無限好;德日進,過日少!嬖V我要結(jié)交好朋友,才能長進。
《弟子規(guī)》里有‘禮’的教育,如果養(yǎng)成每日‘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輒凈手’的好習慣,還會牙痛和傳染禽流感嗎?
《弟子規(guī)》里有孝的教育,“父母責,須順承”嬌生慣養(yǎng)的我被父母寵了,昨天我寫字時,眼睛靠桌太近,爸爸責備了我一句,我就是不聽,還哭了。昨天我朗讀‘詞林采頡’,爺爺在旁邊監(jiān)聽,我就不讓他看書本,爺爺說:“你不讓看書,我怎么知道你讀得對不對呢?”可我就是不聽!
從小到大,爺爺奶奶,外婆外公,爹媽叔姨為我付出多少,可我有孝順他們嗎?圣經(jīng)里說神喜悅順服的人,我順服了嗎?今后要做順服的孩子,我要聽長輩的話。
熟背《弟子規(guī)》!愿中華美德流芳百世!
小學讀后感 | 讀一本好書讀后感 | 好書推薦
七年級學生《弟子規(guī)》讀后感5
感恩教師對我的教誨,感恩社會對我的包容,我感激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但我更感激我的.父母,感激他給了我生命以及無限的親情。我之所以明白,要對自我的父母心存感恩,都源于《弟子規(guī)》的指引。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的脾氣越來越大,性格越來越急躁,應對父母嘮嘮叨叨的教育,我總是左耳進右耳出。有時應對父母的斥責,我甚至會摔門而出,根本不顧父母的感受。那天在房間里讀《弟子規(guī)》以后,我羞愧難當,明白自我錯了,并且錯得很過分。當自我摔門而出時,并不曾顧及父母當時的感受時,沒有父母心碎的樣貌。
父母是我們?nèi)松械奶枺麄儙Ыo我們溫暖,帶給我們光明,是父母賦予了我們生命,又是他們?yōu)榱宋覀冃燎趧谧。當你失敗時,總會有一雙手關心你,呵護你,告訴你:“你永遠是最棒的,相信自我必須行,別忘了,自我背后還有我們的支持”;當你受冷落時,總會有兩個人出此刻面前,伸出雙手給你溫暖;當你受挫折時,還是這雙手將你從困難中拉出,讓你沖破挫折走向成功。
感恩父母,在父母的有生之年我們要盡力孝順他們,不要在父母永遠離開的時候,才明白父母對自我的恩重如山,才明白自我該盡的孝心沒有盡到。不要在父母永別了,才涕淚滿衣地在他們墳前哭啊,嚎啊,到那時才明白悔恨。這是我讀《弟子規(guī)》感悟出來的:感恩父母,不能等;回報父母,不能等;孝順父母,不能等。
我感激《弟子規(guī)》,它讓我真正懂得了孝道,懂得了一切,猶如一盞明燈照我成長,為我指引方向。我將用自我的行動踐行《弟子規(guī)》的真諦,回報父母,感恩社會,就讓我們在《弟子規(guī)》的指引下,快速成長吧!
七年級學生《弟子規(guī)》讀后感6
《弟子規(guī)》大家肯定都明白,也會背下來,可是你明白《弟子規(guī)》寓意嗎?我明白,并且我還把它運用到生活當中去了。你呢?此刻我來帶你去看看。
“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币惶欤襾淼奖貏倏腿コ燥。一進去,我就被眼花繚亂的美食給吸引住了。我打算在必勝客多吃一點,因為這是難得的美味,僅有在我考試好的時候才能吃到。服務員帶著菜單來了,我點了一個夏威夷匹薩、一份薯格、一盤泰式口口香、一盤雞翅、兩杯咖啡、和一塊蛋糕。
餐上齊后,我開始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吃完后,我絲毫沒有感到飽的感覺。但過了幾分鐘,我覺得我的胃不舒服了。我想:我肯定是吃多了,我可不能再吃了。
我回到家后,準備上床睡覺了,但我的肚子還是很不舒服,怎樣辦呢?我只好將就睡了。我剛躺在床上,不舒服的感覺就來折磨我了。我躺著等,等著什么時候胃會把肚子里的食物消化掉。我等了一個小時、兩個小時、三個小時……我等不住了,心里越來越著急。這時,我有個主意,這就是——吃藥。
我叫爸爸起床,給我找藥吃,爸爸給我找了一盒“嗎丁啉”我吃了一片后,繼續(xù)睡覺。躺在床上后,我感覺舒服多了。一個小時后,我最終入睡了。這難受的感覺整整折磨了我5個小時。
經(jīng)歷過這次教訓,我以后可要細嚼慢咽,晚上要少吃飯,我以后可再也不會出現(xiàn)類似的事情了。我也最終感受到“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這句話的寓意了。這句話的意思是:對于食物,不要偏食,也不要挑食,偏食會造成營養(yǎng)不良。吃東西要適可而止,不要過量,過量會損傷脾胃。我可明白了,你明白了嗎?
七年級學生《弟子規(guī)》讀后感7
《弟子規(guī)》全書以《論語,學而篇》中的“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边@句話作為總綱,資料也是圍繞這幾部分來寫。意思是在家孝順父母、出門兄弟和睦、與人交流言行慎重和與人交往誠信為先,要對任何人都熱情友好,要親近仁者!兜茏右(guī)》還提倡要懂得所有道德與禮儀后才能夠?qū)W知識。
“百善孝為先!备改甘巧覀凁B(yǎng)我們的人,當然要擺在第一位。所以,《弟子規(guī)》開篇就講“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短短的24個字,四次出現(xiàn)“父母”這兩個字,可見“父母”在古人心中的位置。這些規(guī)矩,看似簡單,很容易做到,可是我們有幾個人真正做到了呢?
《弟子規(guī)》教育我們要注重與人交流的態(tài)度,要廣交朋友,也要多學知識。有一句俗話叫:禮交天下友!兜茏右(guī)》里講了很多關于禮儀的知識,告訴大家做事應當謹慎細致。出門在外時,要與他人和睦相處,不可隨意出賣、誹謗別人?梢姽湃耸嵌嗝粗v究禮儀。現(xiàn)代社會,在家里也好,也社會上也好,和人交流是十分十分重要的。善于和不一樣的人進行良好的溝通,才能很好地適應社會。與人交往的同時,還要注意自我的行為要誠信,這是對人的尊重,也是對自我的尊重。平時要多親近比自我優(yōu)秀的人,并學習知識,可謂知書達禮。
《弟子規(guī)》這部經(jīng)典告訴我們許多文化禮儀,所以才會流傳至今。就如錢文忠教授所說:“學習弟子規(guī),將文化落地為禮貌!蔽覀儽仨氁煤谜湎ё嫦攘艚o我們的文化瑰寶,讓國學經(jīng)典國伴隨我們成長,將優(yōu)良的文化傳統(tǒng)代代傳承。
七年級學生《弟子規(guī)》讀后感8
《弟子規(guī)》起源于清朝民間,它的作者李毓秀先生并不算很聞名,也不是當代大學者,他一生最高的學位只是“秀才”。在當時,秀才只能在私塾里當老師,只能當“孩子王”,一般沒有多大的成就?墒,這位李毓秀先生,他在教孩子的過程中,匯集他大部分的精力,引用《論語》、《資治通鑒》、《世說新語》等書中的故事、句子,匯成了他一生中最著名的一本書--《訓蒙文》。現(xiàn)在,說起《訓蒙文》是鮮為人知的,可是一講到《弟子規(guī)》,那可就眾所周知了!队柮晌摹肥侨绾巫兂伞兜茏右(guī)》的呢?這不得不歸功于最后校訂的,也是《弟子規(guī)》的大功臣—賈存仁先生!兜茏右(guī)》經(jīng)過這兩位先生之手后,便開始在民間流傳了。
現(xiàn)在大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就被父母寵習慣了,成了“小公主”、“小皇帝”,他們更應該學一學《弟子規(guī)》。只有讀懂、背過《弟子規(guī)》,我們才能從小樹立起一種規(guī)矩,才能懂得要孝順父母、講悌道,盡到做兒女的本份!
《弟子規(guī)》讓我懂得了孩子應該對父母孝順;對兄弟姐妹要互相關愛,對同學、同事、朋友都要講求“悌”道;還讓我懂得了小孩子做事要謹慎,一旦說出口的承諾,就一定要辦到,即一諾千金;對任何人都要關愛;要有仁慈之心……使我印象最深的是《弟子規(guī)》最后強調(diào)的“余力學文”,這也糾正了同學、家長的一個錯誤觀點,現(xiàn)在不少人總以為好孩子是多才多藝,能說會道的那一種,當然,有才藝固然很好,可是,家長們忽略的往往是最重要的—對品質(zhì)、道德的培養(yǎng)。陶行知先生曾經(jīng)說過“道德是生命之本”,現(xiàn)在,家長們讓孩子考一百分,學鋼琴、學畫畫,就是不注意孩子的品質(zhì)道德,如果孩子品質(zhì)不好,還不如什么都不會,笨頭笨腦,至少這樣對社會的危害少一點兒。
我們不應該只拿成績、才藝、獲獎證書來評判一個人,這些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人的品質(zhì)!
我呼吁大家學習《弟子規(guī)》,學習怎樣做人,怎樣做“真人”!
七年級學生《弟子規(guī)》讀后感9
我認為,《弟子規(guī)》是一部十分科學的書,它把全書分成幾部分,在《總敘》里提出:“弟子規(guī),圣人訓,首孝弟,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古人云:“百善孝當先”所以自然將“孝”放在首位,這一部分對父母的分析透徹,可以說把孝說道了方方面面,且并不像眾所認為的“封建孝道”如——“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指明雖然重孝,但不可舍理求孝。
現(xiàn)實生活中,即使是第一部分“入則孝”也很少有人全部做到。
但古人亦云:“忠孝不能兩全。”
實事上,如果“孝”做的太絕,不會有什么好處,因為社會發(fā)展的力量來自于新一代,如果這幫人都把精力用在“孝”上,那么社會就止步不前了,許多父母都有這樣的覺悟,不愿接受兒女的孝意,但有些人卻說養(yǎng)兒防老,我認為這是可笑的,因為社會仍需發(fā)展我,父母的努力,歸根結(jié)底用到推動社會的發(fā)展上,但是發(fā)展中的社會并不能直接回報父母,需要在子女這里回扣,才能報答前輩的貢獻,如果全部回扣了,那就象是把一個東西推出去又拉回來,是無用功。
所以說父母的愛,是為社會做貢獻,兒女不過是略表謝意罷了。
我們所處的時期,是需要能量推進的,做這些人并不是新一代,而是父母們,他們是在真正不求回報的工作,而我們只是一個中轉(zhuǎn)站,等到我們?yōu)槿烁改福俏覀冊摲瞰I的時候了。
所以,父母應該注意自己的使命,并不是養(yǎng)兒防老,兒女們也要知道父母是付出而無回報的,所以要孝順這些無私的人,他們?yōu)樯鐣隽素暙I,應有一份讓他們心安的報酬,可以不多,只要表達心意即可。
七年級學生《弟子規(guī)》讀后感10
回想《弟子規(guī)》這本書已經(jīng)在我家有幾年了,記得幼兒園大班時老師每天給讀論語,媽媽也曾經(jīng)給我讀過,所以這本書沒怎么翻閱就被閑在了書架上。一直到這個寒假老師讓同學背誦《弟子規(guī)》,我才把這位沉睡已久的老師請出來。
讀了這本書,雖然有些我還不是特別明白,但我還是收獲了許多,比如:“父母呼應勿緩 行勿懶父母教須聽從 父母責 須順承”的時候我想到了自己,有時候媽媽喊去擦桌子,叫幾聲我還磨磨唧唧的不想動,再叫,我有時還會回上一句:“有獎勵嗎?” “什么獎勵?”我說“那就擦一次獎勵一塊錢吧!”媽媽也許是想讓我干的有動力些,索性就答應了我的要求,說實在的那段時間我的錢包真的是鼓鼓的。后來媽媽覺得我大了一些,媽媽再次喊我擦桌子的時候,她說:“兒子,咱家四口人,那這四口人是不是都是這個家的一份子?”我說“是”媽媽繼續(xù)說:“那既然是,那咱干點家務,做點事情,還用錢嗎?”從那以后,我感覺我再也沒有擦過桌子。讀了弟子規(guī)之后,覺得自己太不應該了。
還有“朝起早夜眠遲 老易至惜此時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輒凈手 ”大意是早上應該早起,晚上不應該過早睡;因為人生易老,所以應該珍惜時光。早晨起床,務必洗臉梳妝、刷牙漱口;大小便回來,應該洗手。想想我自己呢,每天早上都是媽媽叫完一遍又一遍,像是個打鳴雞,督促我的學習,又像是個嘮叨的唐僧。
這本書讓我的臉紅了一次又一次,很多我不太明白的地方,我會仔細閱讀。以后也會以《弟子規(guī)》來要求自己。
七年級學生《弟子規(guī)》讀后感11
《弟子規(guī)》是教育我們每一個人的手冊,《弟子規(guī)》里說的每一句話都會牽連著我們的行為、習慣,教育我們?nèi)绾巫鋈、如何生活,是我們生活的典范?/p>
這本書是根據(jù)大教育家孔子的教誨而編成的。它告訴我們許多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孝敬父母,友愛兄妹;在一切言行中,要謹慎;看見別人有了進步,就要虛心向他學習;在和大眾交往時,要平等、仁慈……
這學期一開始,我們學校就掀起了學《弟子規(guī)》、讀《弟子規(guī)》的熱潮,我們也把學到的內(nèi)容運用于行動當中,得到了父母、老師、親戚的表揚。
《弟子規(guī)》中“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意思是父母親生病了,吃的藥要自己先嘗一嘗,看看會不會太苦、太燙,并且應該服侍在他們身邊,不離開。記得有一天中午,我回到家,便大聲喊:“媽媽,我回來了!”可是沒聽見媽媽回答,我很納悶,這時,奶奶從廚房走出來說:“別吵,你媽媽病了!蔽绎w快地沖進媽媽的房間,摸摸她的額頭,“呀!真燙!”我迅速拿來體溫計測體溫,呀!39度!“奶奶,快快熬藥!”隨著一聲“沒問題!”,奶奶就開始熬藥了!昂美!好啦!”奶奶大聲說。我快速端起藥碗,來到媽媽身邊,輕輕呼喚著媽媽:“媽媽,藥好了,快喝吧!”媽媽坐起來喝了一口,又躺了下去,嘴里喃喃地說:“太苦了,太苦了!”我嘗了一口,果真很苦,為了讓媽媽早點病除,我勸說她“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藥雖苦,但能治病呀!”媽媽好感動,連拉著我的手說:“我的女兒長大了,會關心體貼父母了,也會運用知識來說服我!”說完便端起藥碗“咕咚、咕咚”地喝完了藥。我望著媽媽,笑了,媽媽也笑了,直夸我越來越懂事了。其實這也是《弟子規(guī)》教育我們要“孝敬父母”的功勞呀!
《弟子規(guī)》是提高我們個人修養(yǎng)的好材料,它對我們的健康成長是十分必要的。讓我們大家一起來愛周圍的人,愛這個世界,讓世界更美好、和諧!
七年級學生《弟子規(guī)》讀后感12
當我讀到“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的時候,我感到十分羞愧,還沒有嚴重到“親有過”,只是意見不一致的時候,我就已經(jīng)內(nèi)心十分不耐煩了,總覺得時代變了,老古董的思想應該遺棄,連聽完的耐心都沒有,十分羞愧。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大過天,不應該如此不盡孝道。如今父母年事已高,似乎沒有精力再去表達什么不滿,又或者是經(jīng)歷國學洗禮后的我心態(tài)甚佳,在他們身上看到的是滿滿的關心、擔心和依賴。
初入社會的我,總會遇見形形色色的人,見識不同素質(zhì)的人。遇到蠻不講理、惡言相向的人也十分尋常,此時我總在心里默念“同是人,類不齊,流俗眾,仁者!保共皇钦娴挠X得對方是“流俗”,只是以此來勸慰自己,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像學生一般單純友愛,不能期待所有事都順順利利,人總是要經(jīng)受一些挫折才能成長。這讓我想起來廣譽遠部門的張經(jīng)理的一個故事。小姑娘也是剛剛步入社會,因為打電話處理緊急事件,公交做過站,同時為了能盡快返回處理,一路小跑過紅綠燈,“啪”,雙腿跪地、血肉模糊、鞋都踢飛了一只,經(jīng)歷身體和心理上雙重折磨,登時讓她想起弟子規(guī)中那句“事勿忙,忙多亂”,同時還安慰自己“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也,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這真是印證了“余力學文”這一節(jié),“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但力行,不學文,任己見,昧理真”。中國國學博大精深,終有感觸,從此刻起,立志學習國學,品讀經(jīng)典,傳承精華。
七年級學生《弟子規(guī)》讀后感13
晚上,伴著習習涼風,我翻開了《弟子規(guī)》,映入眼簾的是“若衣服,若飲食,不如人,勿生戚。”這樣一句話。細看底下的注釋,我看到了這句話的意思:至于外表穿著,或者飲食不如他人,則不必放在心上,更沒有必要憂慮自卑。猛然間我想了“君子憂道不憂貧”這句古話。
躺在床上,思緒隨著涼風飛呀飛,飛到了西晉這個時期,我看到了年輕時的阮咸。雖然他家里并不富裕,吃的穿的也很平常。但是他在有錢人面前卻泰然自若,一點也不自卑。六月六日這一天,每一個都把自己的衣服拿到太陽下面曬。阮咸也不例外,他根據(jù)當時的風俗,也把自己的衣服晾起來,路上看見阮咸晾曬自己的舊衣服,都來觀看。但阮咸一點也不在意,他認為:富貴不是可以夸耀的資本,貧寒也不是恥辱,人活著是否有尊嚴關鍵在于他的德行和學識。
思緒不再飄飛,回到了現(xiàn)在的生活。我看到了在一個幼兒園門口,一個小女孩竟然對他的同伴說送自己上學的父親是她們家的司機!可笑可悲的背后是深深地思考:我們的社會怎么啦?我們的孩子怎么啦?講究物質(zhì)的奢糜與攀比竟讓純真的孩童至此!試想一下,假如都以現(xiàn)在的這個趨勢發(fā)展下去,那么10年后,20年后,甚至100年后的今天,我們的子孫后代將變成怎么樣的人呢?到時候吃穿的攀比又將如何呢?無數(shù)的問號在我腦海中回蕩,久久不能散去……
多虧了這本《弟子規(guī)》,他提醒了我們,他喚醒了我們,他告訴了我們做人的道理,告訴了我們將怎樣做好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過一個有意義,有價值的人生……
七年級學生《弟子規(guī)》讀后感14
從小,我就喜歡讀書,喜歡在書海中找到樂趣,我在幼兒園就能背《弟子規(guī)》了!暗茏右(guī)圣人訓首孝弟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余力則學文”!兜茏右(guī)》開頭的八小句點出了這本書的大意,告訴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首先要做到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姐妹。其次在一切言行中,要謹慎,要講信用。和大眾交往時,要平等仁慈。要時常親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學習。
然而,最令我受益無窮的還是《弟子規(guī)》中的“入則孝”當中的一句話:“父母呼應勿緩”。這句話的意思是:父母叫喚我們時,應該一聽到就立刻回答,不要慢吞吞地很久才答應。這讓我情不自禁地回想起一件往事。
暑假的一天中午,太陽當空高照,快把大地都烤焦了。天氣悶熱得使我只得呆在客廳里邊享受空調(diào)邊看動畫片,正當我看到最精彩的地方時,聽到一聲叫喊:“吃飯了!”我想一定是那個愛找麻煩的媽媽!于是,我沒有回答,繼續(xù)看我的動畫片!俺燥埩耍 庇致牭綃寢尩慕泻奥,真讓人討厭!于是,我漫不經(jīng)心地應了一聲:“煩死了!我正看著動畫片的高潮部分呢!等會兒再吃不行嗎!币苍S是媽媽不耐煩,也生氣了,沒等一會兒,只見媽媽三步并作兩步地走到客廳,立刻伸出食指把電視關了,喝道:“瀅旭,你沒聽見媽媽叫你嗎?怎么那么沒禮貌!”我只好不耐煩地從椅子上站起來,慢吞吞地走進餐廳,心里卻有著說不出的憤怒。我磨磨蹭蹭地吃著飯,撅起嘴巴嘀咕著:“我就是還想看,我就是想看完再吃飯嘛。”
讀過《弟子規(guī)》以后,那件事讓我感到十分慚愧,媽媽每天那么辛苦工作,回到家還要做飯,我不但不幫忙,媽媽做好飯以后,我還百呼不應,真是太不應該了。
現(xiàn)在的我,真正理解了《弟子規(guī)》中的“父母呼應勿緩”這句話的真正含義,也確實在行動中做到了這一點!兜茏右(guī)》這本書在我的成長中將一直鞭策著我不斷前進。
七年級學生《弟子規(guī)》讀后感15
有很多人他都誤以為在現(xiàn)在文明的社會,高科技、高物質(zhì)享受的社會當中,傳統(tǒng)的文化已經(jīng)不符合時代潮流。所以有很多古圣先賢所留下來的這些文化精髓,可以說是遭人所遺棄,很多人都不曉得這些寶藏它的可貴。尤其近一、兩百年來,中國遭受極大的動亂,許多的傳統(tǒng)文化道德都在這個蕩亂的時代當中,被破壞殆盡。尤其是道德,德教,在今天可以說是已經(jīng)完全失去了。很多人也很感嘆,當今的社會不安寧,人在茫茫的人生當中,不知所為何來,可以說是茫然無知。
今年寒假,學校要求我們背《弟子規(guī)》;氐郊椅覇枊寢屖裁词恰兜茏右(guī)》,媽媽說《弟子規(guī)》主要講在學習和生活中應當遵循的行為準則,媽媽還說要我對照自己的行為認真閱讀,背誦。我一聽來了興趣,心想自己平常是家里的乖乖女,應該不會與書中所說的有多大差距。
我每天詳細閱讀《弟子規(guī)》卻發(fā)現(xiàn)自己在學習和生活中有許多缺點。
《弟子規(guī)》中說:"列典籍,有定處,讀看畢,還原處。" "雖有急,卷束齊,有缺壞,就補之。"可是我偏偏和書作對,我的書桌上放著練習本,練習冊,漫畫書……所有和學習有關,無關的書全都放在書桌上,東一本,西一本,我的書桌成了"舊書攤",要想找一本急用的書,有時比登天還難,F(xiàn)在我得好好收拾收拾,保持一個良好的讀書環(huán)境。
《弟子規(guī)》中還說:"出必告,反必面。"但是我出去玩卻常常忘記和家人打招呼。有一次我出去玩,沒有告訴媽媽,我回到家里媽媽狠狠地說了我一頓,我讀過《弟子規(guī)》以后,我知道自己做的不對,我出門時要和媽媽打招呼,回家時也要跟媽媽說一聲。這樣媽媽就不用擔心了。
我讀完了《弟子規(guī)》,了解了自己的缺點,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我一定要改掉缺點,做一個完美的好孩子。
【七年級學生《弟子規(guī)》讀后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