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先生告訴我,他年輕時代曾經(jīng)隨民初的高僧虛云老和尚修行,虛云常常同時在各地蓋大廟,卻沒有一座蓋完成的,往往明墻屋瓦粗具,他就放下,又去蓋新的廟了。
————————選自林清玄《未完成之美》
慢慢放下
人想要成功也許很簡單,但是想要放下卻很難。有時候,人的成功并不在于你取得了多少,而在于你放下了多少,放下也是一種修行。
在現(xiàn)代的信息化城市里,每天每個人都會有著成千上萬的信息量閱讀,許許多多的工作、學習等積累在我們的腦海里,日積月累,慢慢地覆蓋了我們曾經(jīng)單純而又美好的思想,我們變得世故,變得圓滑,變得虛偽,我們被現(xiàn)實的殘酷所傷的體無完膚。甚至致使我們難以以平常心來看待自己,我們變得焦躁,變得不安,想要冷靜下來卻又走上了原本所不期望的一條不歸路。也許我們正需要放下。
曾經(jīng)的李開復,在1990年的夏天,面臨著一個巨大的選擇。當時年僅28歲的他還有幾年就可以成為tenure(終身教授),這意味著終生的安穩(wěn),可以在世界排名第一的計算機系中做研究。然而他卻選擇了放下,他進入了蘋果公司加入改變世界的隊伍。影響他的是蘋果公司副總裁奈格爾先生的話:你是想一輩子寫一堆像廢紙一樣的學術論文呢還是想用產(chǎn)品改變世界?
這種放下,會讓人走向另一個成功,這是智者的放下。他們往往會放下一些平常人看上去似乎覺得很好的選擇而去選擇常人認為有風險或者不愿意嘗試的.。然而事實證明,智者的放下與新的追求往往是明智的。但是,常常能放下的人卻不是那些功勛輝煌的成功人士,而是一些老道士或者是一些凡人。他們可能有的完全沒有名氣,亦或是完全不被人知曉。他們就是這樣低調(diào),卻能夠真正的放下一切。
轉眼來看看現(xiàn)代城市里吧。在大城市的商業(yè)街上,我們也常?吹揭恍┯惺钟心_卻在乞討的人。他們完全有行動能力卻放棄了自己,這不像是放下,更像是放棄。他們放棄了自己,也放棄了希望。也有另一種人,他們也許有的是老板,經(jīng)理,董事長之類的高層,但他們的內(nèi)心有時候卻并不開心。也許他們可以買到任何東西,每天可以打高爾夫,和朋友一起在五星級酒店聚餐,甚至是一些見不得人的勾當,這種人,更像是一種放縱?赡苁乾F(xiàn)實的世界讓他們感到了絕望,以至于讓他們放縱。有目的的放下有時帶來的不是放下,而是放縱和放棄。
但是放下有時卻是學習不來的。這種刻意為之的行為往往會帶來更嚴重的后果。當你刻意表現(xiàn)為放下時,內(nèi)心也許并未真正放下,你的臉上帶著的只是虛偽的笑容,尷尬的動作以及愈漸扭曲的表情。你表面上裝的滿不在乎卻有時候被人一眼識破。這樣也許叫做輕浮。
人生路上不能避免地會遇到許多不幸、挫折、失敗、打擊、痛苦。我們要衡量事物的利弊得失,不能焦躁,不能功利心。在我看來,放下是一種修行,一種心靈的修行。當你發(fā)現(xiàn)你的棱角都被打磨的圓滑的時候,不能急于追求放下,而要慢慢放下。
慢慢放下,也許你會看到事物的另一面。
【《未完成之美》讀后感】相關文章:
《系統(tǒng)之美》讀后感01-19
橋之美讀后感01-04
數(shù)學之美讀后感02-22
漢字之美讀后感04-26
《數(shù)學之美》讀后感10-08
《植物之美》讀后感09-06
《橋之美》讀后感10-28
《唐詩之美》讀后感11-09
《秩序之美》讀后感推薦05-08